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原则
光伏建筑一体化(三)

蓄电池容量设计的基本方法:②设计修正 以上给出的只是蓄电池容量的基本估算方法,在实际情况中还有很多性能参数会对蓄电池容 量和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得到正确的蓄电池容量设计,上面的基本方程必须加以 修正。 对于蓄电池,蓄电池的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蓄电池的容量与两个重要因素相关:蓄电池的 放电率和环境温度。 首先,我们考虑放电率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蓄电池的容量随着放电率的改变而改变,随着 放电率的降低,蓄电池的容量会相应增加。这样就会对我们的容量设计产生影响。进行光伏 系统设计时就要为所设计的系统选择在恰当的放电率下的蓄电池容量。通常,生产厂家提供 的是蓄电池额定容量是10 小时放电率下的蓄电池容量。但是在光伏系统中,因为蓄电池中 存储的能量主要是为了自给天数中的负载需要,蓄电池放电率通常较慢,光伏供电系统中蓄 电池典型的放电率为100~200 小时。
通常可将光伏系统安装地点的最大连续阴雨天 天。不是很严格的系统通常是指用户可以稍微调节一下负载需求从而适应恶劣天气
带来的不便,而严格系统指的是用电负载比较重要,例如常用于通信、导航或者重 要的健康设施,如医院、诊所等。此外还要考虑光伏系统的安装地点,如果在很偏 远的地区,必须设计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因为维护人员要到达现场需要花费很长时 间。
蓄电池生产商一般会提供相关的蓄电池温度-容量修正曲线。在该曲线上可以 查到对应温度的蓄电池容量修正系数,除以蓄电池容量修正系数就能对上述 的蓄电池容量初步计算结果加以修正。上面是一个典型的温度-放电率-容 量变化曲线。
因为低温的影响,在蓄电池容量设计上还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修正蓄电池的最 大放电深度以防止蓄电池在低温下凝固失效,造成蓄电池的永久损坏。铅酸蓄电池中 的电解液在低温下可能会凝固,随着蓄电池的放电,蓄电池中不断生成的水稀释电解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摘要】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系统依赖或依附于建筑的一种新能源利用形式,其主体是建筑,客体是光伏系统。
设计中要十分注意与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和发电形式的配合,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
【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结构形式光伏方阵1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
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充分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1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as),是在2006年9月30日深圳太阳能学会年会上首次提出。
在这次会议上,建筑领域的代表,介绍了光伏建筑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零能耗建筑”,一旦光伏建筑的发电量达到能够满足住户生活需求。
则称之为“零能耗建筑”。
由于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果要将新型太阳能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同时继续保持建筑的文化特征,就应该从技术和美学两方面入手,使建筑设计与太阳能技术有机结合,由此产生了“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一体化设计”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太阳能利用纳入设计内容,使之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设计,施工,调试。
2光伏建筑一体化分类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形式的不同,BIPV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
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
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
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光电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BIPV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IPV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
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
常见的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方式3建筑设计要点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系统依赖或依附于建筑的一种新能源利用形式,其主体是建筑,客体是光伏系统。
BIPV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案

BIPV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案L1BIPV建筑一体化设计要点光电建筑一体化的设计首先也必须满足整体区域的建筑设计原则,光电建筑一体化将太阳能光伏系统/组件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对建筑物的建筑效果与建筑功能带来一些新的影响,作为与建筑结合或集成的建筑新产品,光电建筑一体化对光伏系统及组件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①.光伏阵列的布置要求光伏阵列的布置应尽可能地朝向太阳光入射的方向;光伏阵列的布置要方便设备选型,使其接近标准组件的电学性能,满足电学要求;②.建筑的美学要求光电建筑一体化首先是一个建筑,是建筑师的艺术品,应满足一定的美学要求,用于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光伏组件,因为其安装朝向与部位的要求,在不可能作为建筑外装饰主要材料的前提下,光伏组件的颜色与质感需与整座建筑协调;③.光伏阵列的力学要求当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使用时,光伏组件是一种建筑材料,需满足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但要通过IEC61215的检测,满足抗冰雹冲击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抗风压要求,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风荷载作用时能有一定的变形,特别是用作玻璃幕墙面板和采光顶面板的光伏组件,有更高的力学性能;④.建筑隔热隔声的要求普通光伏组件一般只有4mm厚,不能满足隔热隔声的要求,能够将普通光伏组件作成中空低辐射隔声节能玻璃;⑤.建筑釆光的要求为了提高效率,将电池片间距缩小到2~5mm,但光电建筑一体化要考虑到室内的采光要求,调整电池片间距到25mm左右,使其透光率在30%左右;⑥.安装方便的要求光电建筑一体化组件的安装要求要比普通组件的安装难度大很多,安装高度较高、安装空间较小,能够将光伏组件与结构作成单元式结构,进行专门的设计与生产;⑦.寿命的要求普通光伏组件的封装用的胶一般为EVA,使用寿命不到50年,不能与建筑同寿命,EVA发黄会影响建筑的美观与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所以设计时选择PVB封装的光伏组件,PVB己经成熟应用于建筑用来夹胶玻璃的制作;因为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中的连接线大多在幕墙立柱、横梁等密闭结构中,温度远远高于环境温度,不能采用普通的聚氯乙烯铜线,而应该选用光伏专用电线(双层交联聚乙烯铜线),电线的直径也要比普通系统大一些。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原则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原则建筑光伏一体化1. 生态驱动设计理念向常规建筑设计的渗透: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美学形式,而PV系统与建筑的整合使建筑外观更加具有魅力。
建筑中的pv板使用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太阳能,极大的节省了建筑对能源的使用,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立面设计和立面美学。
BIPV设计应以不损害和影响建筑的效果、结构安全、功能和使用寿命为基本原则,任何对建筑本身产生损害和不良影响的BIPV设计都是不合格的设计。
2. 传统建筑构造与现代光伏工程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引入建筑整合设计方法,发展太阳能与建筑集成技术。
建筑整合设计是指将太阳能应用技术纳入建筑设计全过程,以达到建筑设计美观、实用、经济的要求。
BIPV首先是一个建筑,它是建筑师的艺术品,其成功与否关键一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效果。
建筑应该从设计一开始,就要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加以设计,巧妙地将太阳能系统的各个部件融入建筑之中一体设计,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
3.关注不同的建筑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合适的比例和尺度:PV 板的比例和尺度必须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和尺度相吻合,与建筑的功能相吻合,这将决定PV板的分格尺寸和形式。
PV板的颜色和肌理必须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相和谐,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例如,在一个历史建筑上,PV板集成瓦可能比大尺度的PV板更适合,在一个高技派的建筑中,工业化的PV板更能体现建筑的性格。
4.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技术与自然通风采光遮阳技术的有机结合;精美的细部设计:不只是指PV屋顶的防水构造,而要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细部设计,pv板要从一个单纯的建筑技术产品很好的融合到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之中。
5光伏系统和建筑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将这两个系统相结合,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发展光伏与建筑集成化系统,并不是光伏制作者能独立胜任的,必须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相关方面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设计要点

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设计要点建筑光伏一体化是指将光伏发电产品作为建筑材料或构件,即光电建材,应用在建筑上的形式。
光电建材应用场景和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顶类产品,这是由于建筑屋顶接受光照范围大、人迹活动少,具备良好的应用条件。
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设计应当考虑建筑物的光照条件、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用电负荷等情况,结合建筑外观、结构安全、并网条件、发电效率、运行维护等因素进行设计。
l 发电系统是否并网首先应确认的是需要并网式发电系统还是独立式发电系统。
对于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而言,通常会选择在用户侧(或称配电侧)低压(400/220V)并入电网。
并网系统优势:● 电网公司不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灵活性相对更高;●符合“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原则,减缓公共电网高峰期用电压力,并且可以削峰填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光伏系统的发电特征符合建筑用电习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恰巧是太阳辐照量大的时候,所发电量优先供负载使用,减少输送过程的电力损耗。
l 对光电建材的要求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不仅减少了传统火力发电的高污染高能耗,还逐渐影响到未来建筑的外观形式,并赋予其发电的属性。
这就要求建筑光伏系统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建筑安全的规定,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在运输、安装、运维等环节保证产品的强度刚性和稳定程度,同时还要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协调,新建建筑的光伏系统应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还应对原建筑的结构和电气安全性进行评估。
l 设计注意事项在设计之初,需要对项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研,特别是多风多雨或其他常见气候灾害的地区,光电建材产品的选择和结构设计需要根据条件特殊处理,保证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在整体屋面系统设计上,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来自例如周围绿植或景观设施的遮挡;同时还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形体,避免在阴影处安装光伏产品。
对布置了光伏系统的位置要注意保护,防止人触碰发生意外,并且避开落水口、排烟口等位置。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要,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旨在将光伏组件融入建筑外观并最大化发电效率。
本文将探讨光伏发电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背景、关键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在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往往被单独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立面上。
虽然这种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但却面临着审美和建筑一体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应运而生。
二、关键原则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关键原则:1. 美观性:设计应注重光伏组件与建筑外观的和谐一致。
可以通过选择与建筑材料颜色相近或设计成与建筑形状相契合的光伏组件来实现。
2. 结构完整性: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确保光伏组件的安装不会破坏建筑的结构完整性。
光伏组件应能够承受风、雨和其他自然灾害,不会对建筑造成损害。
3. 发电效率:在建筑一体化设计中,要将光伏组件的安装与建筑的日照条件相结合,以最大化发电效率。
须选择合适的安装角度和位置,使得光伏组件能够充分接收太阳辐射。
三、实施方法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1. 玻璃幕墙:将光伏组件与玻璃幕墙结合,使光伏组件成为建筑立面的一部分。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还可以提供建筑的自然光照。
2. 太阳能瓦片:将太阳能电池片嵌入到屋顶瓦片中,使其看起来与传统的瓦片无异。
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建筑的传统外观,还能够发电。
3. 阳台栏杆:在阳台栏杆上安装透明的光伏组件,使其与阳台栏杆完美融合。
这种设计可以利用建筑的垂直空间,同时满足光伏组件与建筑外观的统一。
4. 屋顶花园:利用屋顶花园的空间安装光伏组件,使其与植物和景观元素融为一体。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提供绿色环境。
四、总结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一体化设计是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美学相结合的创新解决方案。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导则光伏建筑设计规范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光伏系统设计 (4)3.1 一般规定 (4)3.2 系统分类 (4)3.3 系统设计 (5)3.4 系统接入电网 (7)4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9)4.1 一般规定 (9)4.2 规划设计 (9)4.3 建筑设计 (10)4.4 结构设计 (11)4.5 电气设计 (12)5 光伏系统安装和调试 (14)5.1 一般规定 (14)5.2 基座工程安装 (15)5.3 支架工程安装 (15)5.4 光伏组件工程安装 (16)5.5 光伏系统电气工程安装 (16)5.6 数据检测系统工程安装、调试 (17)5.7 系统工程检测、调试 (17)6 环保及卫生、安全、消防 (19)6.1 环保及卫生 (19)6.2 安全 (19)6.3 消防 (19)7 工程质量验收 (20)7.1 一般规定 (20)7.2 光伏系统测评 (21)8 运行管理与维护 (22)8.1 一般规定 (22)8.2 人员培训 (22)8.3 维护管理 (22)附录 A 子分项工程验收检查 (24)A.1 子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24)A.2 子分项工程验收项目 (24)A.2.1 基座工程 (24)A.2.2 支架工程 (25)A.2.3 光伏组件工程 (26)A.2.4 系统电气工程 (28)1总则1.1.1为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促进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在市的推广,制定本导则。
1.1.2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以及既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1.1.3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1.1.4既有建筑安装光伏系统应按照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1.5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和浙江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光伏建筑系统的原则与要求

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光伏建筑系统的原则与要求专业:光伏材料应用技术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目录1【摘要】 (3)2 术语 (5)3光伏系统设计 (6)3. 1 一般规定 (6)3.2 系统分类 (6)3. 3 系统设计 (7)3.4 配电电气系统 (8)3.5 系统接入电网 (8)4.1 一般规定 (11)4.2 规划设计 (11)4.3 建筑设计 (11)4.4 结构设计 (13)4.5 建筑电气设计 (13)5 系统安装一般规定 (15)5.1 支架 (16)5.2 光伏组件 (16)5.3电气系统 (17)5.4 系统调试与检测 (17)6 环保、卫生、安全、消防 (18)6. 1 环护、卫生 (18)6. 2 安全 (18)6. 3 消防 (18)7 工程质量验收 (19)7.1 一般规定 (19)7.2 基础工程 (20)7.3 支架工程 (21)7.4 光伏组件及方阵工程 (21)7.5 逆变器 (23)7.6 系统电气工程 (23)7.7 系统检测、调试和试运行 (24)8 参考文献 (30)9 致谢 (31)1【摘要】为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促进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推广,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民用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已安装的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建筑与光伏系统施工,同步验收。
在既有建筑上改造或安装光伏系统应按照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工业建筑参照执行2.加上哪些工业建筑不适宜)【Abstract】For the specific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promo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and building integration promotion, development of this specification.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the new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engineering, as well as in the existing civil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or renovation of installed PV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and operation maintenance. New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photovoltaic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synchronous acceptance.In the existing building reformation or install photovoltaic system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for special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photovoltaic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is code, shall also comply with the existing national standards requirements. (the 1 industrial building with refere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2 plus what industrial building unsuitable)2 术语光伏电池 PV cell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也称太阳电池(solar ce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光伏一体化
1. 生态驱动设计理念向常规建筑设计的渗透: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美学形式,而PV系统与建筑的整合使建筑外观更加具有魅力。
建筑中的pv板使用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太阳能,极大的节省了建筑对能源的使用,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立面设计和立面美学。
BIPV设计应以不损害和影响建筑的效果、结构安全、功能和使用寿命为基本原则,任何对建筑本身产生损害和不良影响的BIPV设计都是不合格的设计。
2. 传统建筑构造与现代光伏工程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引入建筑整合设计方法,发展太阳能与建筑集成技术。
建筑整合设计是指将太阳能应用技术纳入建筑设计全过程,以达到建筑设计美观、实用、经济的要求。
BIPV首先是一个建筑,它是建筑师的艺术品,其成功与否关键一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效果。
建筑应该从设计一开始,就要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加以设计,巧妙地将太阳能系统的各个部件融入建筑之中一体设计,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
3.关注不同的建筑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合适的比例和尺度:PV板的比例和尺度必须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和尺度相吻合,与建筑的功能相吻合,这将决定PV板的分格尺寸和形式。
PV板的颜色和肌理必须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相和谐,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例如,在一个历史建筑上,PV板集成瓦可能比大尺度的PV板更适合,在一个高技派的建筑中,工业化的PV板更能体现建筑的性格。
4.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技术与自然通风采光遮阳技术的有机结合;精美的细部设计:不只是指PV屋顶的防水构造,而要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细部设计,pv板要从一个单纯的建筑技术产品很好的融合到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之中。
5光伏系统和建筑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将这两个系统相结合,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发展光伏与建筑集成化系统,并不是光伏制作者能独立胜任的,必须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相关方面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6建筑的初始投资与生命周期内光伏工程投资的平衡;综合考虑建筑运营成本及其外部成本。
建筑运营体现在建筑物的策划、建设、使用及其改造、拆除等全寿命周期的各种活动中,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以及生态建筑技术对与建筑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不仅要关注建筑初期的一次投资,更应关注建筑的后期运营和费用支出,不但要满足民众的居住需求,也要关注住房使用的耗能支出。
另外,还应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等外部环境成本的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