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人力资本原理第一章:人力资本概论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1、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P72、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把人力与资本联系在一起。
(1)强调后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历是影响劳动者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学习与工作经历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
(2)他认为这种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都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3)“从事消耗许多工夫和时间学会的特殊技巧”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是一种资本“外,还指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的劳动和收入能力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萌芽思想.3、马歇尔:对人本身的投资是具有价值的投资,认为对人的教育和训练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实际已经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的存在.4、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5、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之父抽象出人力资本概念,并被直接使用于对多个经济现象之谜。
他认为:拖动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猛增加和农业生产率快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增加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技能、经验等的提高。
舒尔茨在1960年九任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讲中,以人力资本投资为议题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远比土地等物质资本重要得多。
P13第三节:人力资本概念及其含义(重点)1、人力资本的含义:是行为者通过教育、培训、干中学等途径获得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2、人力资本的特征:(1)外部性:是指某个变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其自身,而且还同时影响到其他变量。
(2)时限性:人力资本不能及时有效地被理由和开发,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丧失其作用。
(3)动态性:人力资本的价值量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4)资本性:(资本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生产性、稀缺性、流动性和可投资性)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是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性质。
(5)产权特征: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有别于其他物质资本,只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而存在,且以具有劳动呢你的年龄为条件。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人力资本理论是指把人力资本看作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是由个人或社会投资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而形成的,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取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用来解释个人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员工投资与个人劳动投资的结合。
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塞克斯顿·杨格斯(Seymour Melman)等人对制造业劳动力的人文素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文资本”概念。
19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马斯塔斯(Gary S. Becker)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方法,例如,把时间和成本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
人力资本的组成人力资本是由全社会投资于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知识、才能、经验、健康状况等方面而形成的。
人力资本的组成如下:1. 教育投资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训练,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技能和能力等,成为具有更高产品性的“产品”,有利于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收益。
2. 健康资本投资健康资本是指个人或家庭花费精力、金钱、时间和/或其他资源维护自己健康状况。
这种投资可能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
通过提高健康水平,也能够提高劳动产出,进一步提高个人收益。
3. 市场工资市场工资是按市场价格协商达成的而获得的,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内所得的货币薪资。
市场工资可以直接反映出人力资本水平。
非市场工资是指由于个人人力资本的影响,获得的与伦理、荣誉、社会地位等非货币资产的奖励。
非市场工资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地位的提高,一些荣誉与认可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团体和文化在结果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理论不仅为人类经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和理解经济生活的新思路,而且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拓展就业市场人力资本理论中,个人投资于自身学习和技能培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够提高其劳动力素质,进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和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从而扩大了市场就业机会。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28
关于教育收益率的讨论
教育不仅是投资品,也是消费品,笼统 地将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投资的成本会低 估教育的收益率
教育还有一些非工资的收益,仅用工资 来计算高等教育的收益会低估教育的收 益率
教育与收入的关系还部分地反映了能力 的差异,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会高估教育 投资的收益率
29
教育的社会收益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有效率的教育投资水平是 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在边 际上相等,这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就应该 用社会收益的概念。
60
年龄
12
教育决策
一个人只受到中学教育,其收入流的现值为:
PVHS
wHS
wHS (1 r)
wHS (1 r)2
wHS (1 r)43
43 t0
wHS (1 r)t
如果获得大学教育,其收入流的现值为:
PVCOL
H
H (1 r)
H (1 r)2
H (1 r)3
wCOL (1 r)4
wCOL (1 r)5
ln(wage)
0
i
1
edui
2
exp
3
exp2
i Zi
24
教育明瑟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12 10
8 (%) 6
4 2 0
12 11.7
9.9
9.7
7.5
7.1
教育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非洲非OECD国家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 OECD国家
欧洲、中东、北非非OECD国家 撒哈拉以南南非洲 世界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陈晓宇 陈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课题组
发达国家
8
10
9
11
资料来源:George Psacharopoulos,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20, No.4,1985.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
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
他的这篇论文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年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兹、丹尼森、贝克尔等人。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一、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
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舒尔茨等人首次将资本区分为物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性的作用;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且这种投资均能带来利润。
不同点: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继承,而人力资本不行;耐用物力资本可以储存,而人力资本不能长期储存不用。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受人的年龄、精力、偏好等因素影响;3.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除了表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外,还表现为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等。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一)筛选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三)社会化理论Fra bibliotek❖(四)国富论
筛选理论
❖ 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所建立的人力资本理论 ,确立了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工资和国内总 产出之间的递促关系。但这种递促关系却受 到筛选理论的创立者群体伯格(I.Berg)、瑟 罗(L.Thurow)、斯潘斯 (M.Spenc)、威 尔斯(K.Wiles)、斯蒂格利(J.E.Stiglitz) 、亨杰福德(T.Hungerford)和索龙 (G.Solon) 等人的质疑。
❖ 人的能力和健康可能跟遗传有关,如歌唱家的嗓子是父母给 的,患有艾滋病的父母会遗传出有艾滋病的子女,但这种先 天获得的能力和健康不是人力资本的存在形式。
❖ 在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这一结论上,舒尔茨持一种较谨慎 态度,所以他用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一谨 慎的表述。
❖ 事实上人获得的知识也可能是消费支出的结果,例如,人们 为消遣而看电视和电影,但在看电视和电影时也可以获得一 些知识。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消费支出 的结果。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一)人力资本的来源 ❖ 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
发表了一份报告《我国的人力资本》,第一次 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有两种形式的 资本,一种是由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 成,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 的。”前者称为“物力资本”,后者称为“人 力资本”。
❖ 经济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教育改革和教育扩展不能改变经 济的不平等结构。
国富论
❖ 8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卡诺和亨利 ﹒莱文提出。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本 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人们在自己身 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 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 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 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 性的作用; 2.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 国民收入增加; 3.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并且这种投资均具有带来 利润的作用。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资本的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 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它在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 效信号,是雇主鉴别求职者能力,对他 们进行筛选并安置到不同岗位上的一种 装置。
该理论宣称,由于获得较高教育文 凭便可获得较理想的职业岗位和优厚待 遇,因而大大刺激了人们获得高等教育 的欲望,导致许多国家教育的过量发展。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由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 组成,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市场 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主要劳动力市场 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 职业岗位,雇员工作稳定,工资较高, 晋升前景良好,自主性大;次要劳动力 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的职业岗 位,雇员工作不稳定,工资较低,晋升 机会少,工作条件差。
3人力资本理论

〔3〕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局部; 〔4〕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安排趋于公正 的因素。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2、丹尼森的人力资本观 〔1〕舒把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而丹认
为教育是 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局部。
〔2〕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 限的多少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3、贝克尔的主要观点 〔4〕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 〔5〕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6〕还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争论说明白高等教
育收益率 ,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
益率差异。
一
其次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进展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
生产率 经济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于个人, 教育增加个人的生产力气和配 置力气,提高将来收入;对于
一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一〕提出
1935年——沃尔什在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中首次严峻 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1960年——舒尔茨在中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题 为“论人力资本投资”,首次将全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 和人力资本,首先赐予阐释,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
〔二〕定义
人力资本:是指分散在劳动者身上的学问、技能及
一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根本观点
〔一〕主要观点 1 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3 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
物的资本 投资的作用。应确立二者的最正确比例
4 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积 存的重点
应从物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观 〔1〕人力资本的积存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2〕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
人力资本理论课件

人力资本理论
8
2、区别
(1)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被转让或被继承,人 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
(2)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高效性、迟效性、 多效性、多变性和易流性等。
(3)载体不同。
人力资本理论
首次郑重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沃尔什,与1935年的《人 力资本观》,已纳入到资本概念范畴。
(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各发达国家经济 快速增长,沿用传统集合函数法,测算增长额出现了余 数,经济之谜,很多经济学家设法揭开此谜。以舒尔茨 为代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找出了经济增长新的因 素及出现余数的原因是劳动投入,人力质量的作用。
的建立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西方若干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问题都具有人力巨资本大理论影响。
22
(二)实践意义
1、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 性;
2、促进了世界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 划,人力资本理论迎来了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机遇,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会发展的实践支撑 点。
人力资本理论
24
启示
•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减少贫困,缩小差别;
• 防止教育消费带来社会问题,教育发展一定要与 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人力资本理论
25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一)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 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
4
从个体角度定义,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 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 健康因素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尔茨
v 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的总 称。
v 人的能力和健康可能跟遗传有关,如歌唱家的嗓子是父母给 的,患有艾滋病的父母会遗传出有艾滋病的子女,但这种先 天获得的能力和健康不是人力资本的存在形式。
v 在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这一结论上,舒尔茨持一种较谨慎 态度,所以他用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一 谨慎的表述。
人力资本的概念
v 2、人力资本包括的主要方面: v 教育; v 健康; v 流动; v 迁移; v 提高企业能力和精神的资本。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v (1)联系: v 两者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
收入增加; v 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
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 v 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6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v (一)筛选理论 v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v (三)社会化理论 v (四)国富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
v 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所建立的人力资本理论, 确立了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工资和国内总产 出之间的递促关系。但这种递促关系却受到 筛选理论的创立者群体伯格(I.Berg)、瑟罗 (L.Thurow)、斯潘斯 (M.Spenc)、威尔 斯(K.Wiles)、斯蒂格利(J.E.Stiglitz)、 亨杰福德(T.Hungerford)和索龙(G.Solon) 等人的质疑。
v (4)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 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
v 第一,人力资本投资目的,既要考虑 当前的经济收益,又要考虑的未来的 经济收益。
v 第二,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 容。
v 第三,收集信息,情报资料 也是人 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v 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与 次要劳动力市场 。
v 两种市场之间的流动率不大。因此, 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 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 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社会化理论
v 学校的经济价值主要就在于为不同 阶段的人培养不同职业所需的不同 个性特征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三)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v 1、人力资本的性质 v 稀缺性; v 生产性; v 可变性; v 功利性; v 外溢性等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v 2、人力资本的特点 v 存在于人体中,与承载者不可分离; v 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v 具有资本的性质,具有效益的性质,需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之 谜
人力资本的来源第三章人力Βιβλιοθήκη 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v 1、人力资本:指凝聚在(体现在)劳动
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 能力。 v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 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v 但不能被继承和被转让。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投资 较高的文凭 较高的收 入较高收入是较高文凭的报偿
消极的教育政策,因为教育只是 通过一纸文凭的能力,对社会只 有信息价值,却消费了大量的资 源(个别极端第论三章者人力甚资本至理论推论高等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v 对人力资本理论所确立的教育与劳动生 产率、工资和国内总产出之间的递促关 系提出质疑的,除了筛选理论的倡导者 以外,还有劳动力市场分化理论的倡导 者。
v “标识”:天生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 家庭背景等。
v “信号”: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 等。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
v 教育具有甄别人的才能、确定人的生产性特 征等筛选功能,可以筛选出象征不同才能的 文凭,进而为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提供教育信 号,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并参与国 内总产出的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和分配机制, 将劳动力配置效率转化为社会和个人的劳动 力配置收益,以补偿教育成本,从而实现教 育投资与收益的均衡。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的比较
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
教育与 生产率 之间的 关系
教育与 个人的 关系 教育政 策
1、教育与生产率之 间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2、教育能增进个人 的生产能力
教育投资 较高的生 产能力 较高的收入
积极的教育政策,主 张大量进行教育投资
1、教育与生产率之间只是一种间 接关系2、教育并不能提高个人的 生产能力,它只是一种标识个人 能力的工具,为雇主选择、识别 能力的雇员服务,以便把雇员安 排在不同的职位上。
v 同年,威尔斯提出:如果能证明对于从事不同职业 而具有相同素质的劳动者而言不存在工资差别,那 么,教育的筛选假说就是正确的;同样,如果能证 明个人的人力资本不会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那么, 教育的筛选假说就是正确的。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
v 教育是一种筛选装置 ,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 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 上。
v 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 质量概念。
v 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 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
v 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 力资源开发的结果。
v 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 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 反。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v 三、评价 v 1、积极的意义 v 2、社会局限性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积极的意义
v 人力资本理论的某些合理性: v 改变了物质资本理论主导的格局,开辟
了新的领域; v 指出了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 v 重视劳动质量的提高; v 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v 事实上人获得的知识也可能是消费支出的结果,例如,人们 为消遣而看电视和电影,但在看电视和电影时也可以获得一 些知识。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消费支出 的结果。
v 把人力资本完全看成是投资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v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 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 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人力 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 充的作用;具体数量化计算已经证明。)
v 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v 1、综述: v (1)人口质量重于数量; v (2)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资都是
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 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 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综述
v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v (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收
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 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 总量。 v (5)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计算。基 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的测算相同。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v 2、代表人物的观点 v (1)舒尔茨 v (2)丹尼逊 v (3)贝克尔
斯潘斯
v 1974年,他在《竞争和自由选择对信 号的反应: 效率与分配的一种分析》一文中,把劳动者分为 “高才能——低教育成本”群体和“低才能 —— 高教育成本”群体,认为才能高的人所费教育成本 较低,教育投资对他们而言是有利可图的;而才能 低的人所费教育成本较高,教育投资对他们而言是 无利可图的。
v 教育促进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 的能力实现的;
v 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v 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 素。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v 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 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 分配,减少收入分析的不平衡状态。
v 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 差别趋于减缓。
贝克尔
v 第四,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算公式, 以正规教育为例,公式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六)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v 认为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 展那么快,主要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开发 人力资源。重视教育投资,重视对人口质量 提高和智力开发。发展中国家要使自己的经 济更快发展,追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必须吸收和效仿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重视 教育投资,重视人口质量,开发人的智力。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2020/12/6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v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一)人力资本的来源 v 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
发表了一份报告《我国的人力资本》,第一次 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有两种形式的 资本,一种是由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 成,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 的。”前者称为“物力资本”,后者称为“人 力资本”。
要投资; v 具有有限性; v 既是经济资源,也是社会资源。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v (四)人力资本要素及主要内容 v 教育资本:用于教育与训练的费用 v 知识与技术资本: v 健康资本: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v 迁移与流动资本: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