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通过感性的阅读,我可以体会到盘古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四、课前准备:①自制生字卡片。

②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③教学挂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①关于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研读交流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1、复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二、学习《寒食》一诗1、自读,读准字音2、指导学习第一句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天处/不/飞花(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看注释)(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5、指导朗读(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3、汇报交流4、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四、小结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五、布置作业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1、在你的印象中,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一句话概括说一说。

2、自由读“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部分。

读后说说你对台湾有哪些新的了解。

3、台湾还有一个世界出名的奇特景观,人们赞叹它(板书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

二、揭示课题,据题引疑1、齐读课题。

2、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3、从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三、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

字音。

2、自主识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借助生字卡,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四、带疑读文,理解内容1、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

①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②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③结合课件或挂图(标本),体会台湾蝴蝶品种多、数量大。

④结合课文插图,读有关句子,感受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再用自己的话把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向大家作介绍。

2、小组交流。

五、朗读全文,自主体会,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叙述方式(结合课文内容)。

二、交流感受,质疑问难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读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

3、把自己不太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同学或老师。

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1、讨论:台湾适合蝴蝶大量繁殖,具备哪些自然条件?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人为的原因吗?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谈环保小建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4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4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4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篇1教学要求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成长之路,得到有益的启示;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培养认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友情的可贵,受到意志品质等思想品德教育。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目标1、激发学习兴趣2、了解本期重难点、端正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了解本期重难点、端正学习态度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四年级的学习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

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

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勾画有关词句,了解小天鹅当时飞行的情景。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相机引导品味词句抓住“飞得最慢、支持不住、拼命鼓动、下降、收拢翅膀、摇摇摆摆、飘荡”等词、指名读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再现句子描写的情景。

5、小结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翅,触是翘舌音,膀,拢是后鼻音。

2、翅字注意支字旁的捺画要舒展,以便能托住里面的“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的亲情,让学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素材。

【过程与方法】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难点发现和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并写下你的家庭。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难点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能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做事原则,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家最像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

(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尝试自己写提纲。

教师巡逻指导。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6、7、8)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

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三)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B、味道:更鲜美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4、总结: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内容: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实录(一)媒体辅助,导入新课以动漫flash——愚公移山导入。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一词多义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以君之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其: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帝感其诚其妻献疑焉: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之:甚矣。

汝之不惠告之于帝翻译下列句子:①甚矣。

汝之不惠!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

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五幅:神灵移山图(三)研读课文,理解寓意(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正方:愚公实愚反方:智叟不智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两座山雄伟高大。

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

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

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

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的艺术特征(1)提问:有人认为*以神话结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你是如何理解*的神话结尾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

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

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

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

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

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六)课堂小结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

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新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教学目标:1、能抓住关键词,感情朗读诗歌,在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

3、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做遵守规则的小学生,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题目后面可以加什么标点符号?读一读是个什么句式?表示什么意思?2、说说你知道哪些规则?师:是啊,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事事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才保证了我们井然有序的生活。

可是和谐之中,总有一些人不遵守规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初读诗歌,解决疑问1、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哪几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随便投喂动物食品、翻越栏杆横穿马路、随便乱扔垃圾、插队抢座)2、小组合作解决读书中遇到的疑问。

3、集体解决:界栏、满不在乎、快捷。

4、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听写词语,互相评改。

三、精读诗歌,领悟诗意。

1、师: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许多规则“明明白白”写着,可为什么有人不遵守?2、同桌两人结成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几个小节读读,再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心里是怎么想的?3、汇报交流①随便投喂动物食品:怎么想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说说你了解到的关于随意喂养动物造成的可怕后果。

介绍自己朗读的经验,读读这个小节。

②翻越栏杆横穿马路:后果如何?③随便乱扔垃圾:破环环境,不利于资源回收。

④插队抢座: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

4、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那么,对照文中的规则,坦诚地剖析剖析自己,哪些做得正确,哪些还需要改正?生自由交流。

四、仿写诗歌,检测学习结1、师:正如《钓鱼的启示》中曾讲: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