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表达爱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是什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是什么》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是什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知道爱是一种关心、关爱和付出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意、关心他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爱的温暖,学会分享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爱心树》2. 爱心卡片3. 贴纸4. 音乐《爱的种子》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心中的爱是什么。

2. 故事分享:《爱心树》3. 讨论:故事中的小树为什么感到快乐?引导幼儿理解付出爱心的快乐。

4. 小组活动:分发爱心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关心的对象,并写下关心的话语。

5. 分享成果: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爱心卡片,并分享关心他人的感受。

6. 音乐活动:《爱的种子》7. 结束活动:总结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表达对身边人的爱。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意,并记录在爱心卡片上。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爱心墙”,展示幼儿的爱心作品。

3. 区域活动:设置“关爱角”,让幼儿在角角里关心、照顾动植物。

五、教学反思:1. 活动效果:回顾活动目标,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

2. 教学方法:思考活动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参与。

3. 幼儿反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4.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活动的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活动六:通过观看视频《爱的传递》,让幼儿了解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

2. 活动七: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体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活动八:组织一次爱心捐赠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旧玩具或书籍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4. 活动九:开展“爱心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参与社区服务,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清理垃圾等。

5. 活动十:进行一次班级爱心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小鸟爱妈妈》大班教案:启发孩子表达爱意

《小鸟爱妈妈》大班教案:启发孩子表达爱意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种用于启发孩子表达爱意的大班教案——《小鸟爱妈妈》。

该教案适用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园,并通过绘本阅读、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激发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背景介绍《小鸟爱妈妈》是一本小学生绘本,由深圳市龙岗区非遗委员会主办,龙岗区文化馆承办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下,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读物作家洪聪编写,名家画家廖梅仙绘制。

绘本以形象鲜明、逗趣而生动的插画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呈现出孩子与小鸟妈妈间的感人故事,并向孩子们传达了爱与亲情的重要性。

二、教案设计1、目标:通过《小鸟爱妈妈》这本绘本以及相关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亲情、学会表达爱意,认识团队合作及分享,促进幼儿的情感成长和人际交往发展。

2、教学内容:本教案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绘本阅读;(2)小鸟模拟游戏;(3)制作小鸟感谢卡片;(4)小组分享。

3、教学步骤:(1)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学习如何表达爱意。

老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故事、图片等,引导孩子们进入状态。

(2)老师将朗读《小鸟爱妈妈》这本绘本,引导孩子们注意书中展现出来的情感与亲情。

(3)完成阅读之后,老师可以进行一些问答,比如问孩子们小鸟妈妈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小鸟会哭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书中的情感表达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4)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小鸟模拟游戏”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小鸟妈妈的生气以及小鸟的疼爱之情,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之后,老师将引导孩子们制作小鸟感谢卡片并送给家人或朋友。

同时,老师也可以告诉孩子们怎样表达感谢之情,让孩子们懂得感恩。

(6)老师可以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分享,分享他们所制作的感谢卡片,这样可以增强互相了解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们感情的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激发孩子们向往友爱、温馨和谐的发展心理需求。

同时,该教案也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授幼儿园教育,并对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表达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表达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表达爱教学目标:1.使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爱。

2.培养幼儿向他人表达爱的能力。

3.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照片和视频相关的素材。

2.各种情感表达活动的道具,如拥抱、握手、击掌等。

3.画板、彩色笔、纸张等。

4.爱的故事书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与幼儿共同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点,用图片等素材帮助幼儿回忆。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表达爱。

通过展示照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讨论人们向彼此表达爱的方式。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1.让幼儿说出他们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2.通过故事书籍或自带的故事,讲述关于爱的故事,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3.绘制爱的图画,以图画的方式加深幼儿对爱的理解。

第三步:情感表达活动(20分钟)1.准备一些道具,如拥抱、握手、亲吻等,让幼儿依次模拟这些动作,并表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

2.组织幼儿进行情感表达游戏,让他们通过模仿、表演和互动来表达对彼此的爱。

第四步:综合活动(15分钟)1.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故事或短剧,通过表演来展示爱的表达。

2.绘制幼儿班级的“爱的墙”,让幼儿带来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粘贴在墙上,并附带一段表达爱的话语。

第五步: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2.与幼儿一起总结如何表达爱以及表达爱的重要性。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家人、朋友和老师表达爱的方式。

扩展活动:1.邀请家长来班级,与幼儿一起参与表达爱的活动。

2.利用音乐、舞蹈和手工艺等形式,让幼儿创作表达爱的作品。

3.观看一些与爱相关的经典动画片,并让幼儿分享自己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情感表达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听取幼儿对爱的理解和表达的见解。

3.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表演和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估其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此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爱的概念。

通过观察、互动、模仿和表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爱的理解,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向他人表达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的传递》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的传递》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的传递》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知道爱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传递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感受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爱心卡片、彩笔、贴纸、故事书《爱的传递》。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爱心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爱心卡片的颜色和形状。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故事《爱的传递》,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爱的传递过程。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感受过的爱,以及如何传递爱。

5.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制作爱心卡片,鼓励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写上想对某个亲人或朋友说的话。

6. 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爱心卡片,让幼儿向大家分享卡片背后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将自己的爱心卡片送给指定的亲人或朋友,并记录对方的反应。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布置“爱的墙”,展示幼儿制作的爱心卡片。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爱的理解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制作的爱心卡片,分析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爱的传递》,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爱的含义。

2.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爱的传递过程。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4. 创作教学法:引导幼儿制作爱心卡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内容1. 故事《爱的传递》: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情景模拟: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体验爱的传递过程。

3.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感受过的爱,学习如何表达和传递爱。

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

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

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 1活动目标:1、解读画面,感受、理解各种“爱”的表现,并能大胆连贯地讲述。

2、在说说、拼拼、议议中,体会心中有爱的美好。

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公益广告《family》《和谐生活》剪辑影片2、《爱》课件3、立体拼图(二)经验准备:有一定的环保知识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目的:解读画面,感受爱家人的情感,体会心中有爱的温暖。

)1、欣赏“family”——这录像里有些谁?2、认识“family”——哪个字母是爸爸,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孩子?3、猜猜“family”——“family”可能是什么意思?4、家是我们心里最重要的地方,说说家里谁让你最温暖?你让家人温暖吗?小结:家人的爱让我们时刻温暖(设计思考——通过直观的欣赏公益广告,尝试从自己对家人的爱出发,激发幼儿的回忆,说说熟悉的爱。

)二、猜猜讲讲(目的:猜测画面,感受爱他人的情感,体会心中有爱的快乐。

)1、出示图片,猜猜我们身边发生的温暖故事。

出示六幅图片线索,猜测故事出示两幅图片线索,猜测故事(设计思考——让幼儿尝试寻找图片间的内在联系,在挑战幼儿思维的同时,也渗透了爱他人的情感)2、欣赏视频《和谐生活》(设计思考——采用和第一环节不同的策略,以视频进行验证)3、两个故事中有个共同的地方你们能发现吗?4、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小结:身边的爱让我们彼此快乐。

三、拼拼议议(目的:拼图组合,感受爱地球的重要,体会心中有爱的美好。

)1、如果没有爱我们会怎样的呢?2、小组拼图,尝试推测图片寓意。

3、四组合一,感受大爱。

(设计思考——在推进中,发现大爱是从每一个小爱开始的,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需要爱)总结:小爱让生活美丽,大爱让生命美好!关键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相信你们能让明天更美丽。

活动反思一、内容选择源于幼儿兴趣所在活动来自我们大班的主题《我们的城市》。

在其中《广告》这个活动后,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广告,常常在自由活动时听见孩子在模仿广告里的语言或动作,“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在孩子单纯的模仿广告语时,我静静的思考,广告除了能给孩子欢乐外,让他们消费意外,还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于是我开始留意起广告来。

大班社会我爱你教案

大班社会我爱你教案

大班社会我爱你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社会的兴趣和热爱;2.帮助幼儿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增加他们的社会认知;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社会的概念和特点;2.社会的组成和结构;3.社会的角色和功能;4.社会的交往和合作;5.社会的规则和法律。

三、教学准备:1.幼儿绘本《社会奥秘》;2.社会角色扮演道具,如警察帽、医生衣服等;3.社会规则和法律的图片或卡片;4.绘画纸和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社会的概念,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一本绘本《社会奥秘》,与幼儿一起观看,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社会的特点。

2.探究社会的结构和组成(15分钟)–利用绘本《社会奥秘》中的插图,引导幼儿认识社会的不同组成部分。

–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社会组织结构图,将幼儿的家庭、学校、幼儿园等组织进行标注。

3.认识社会的角色和功能(20分钟)–使用社会角色扮演道具,如警察帽、医生衣服等,引导幼儿模拟不同社会角色,并讨论这些角色在社会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梦想中的社会角色,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4.学习社会的交往和合作(15分钟)–给幼儿讲解社会的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性,并与幼儿一起讨论社会交往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社会规则和法律,并与幼儿进行讨论,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5.总结和展示(10分钟)–回顾教学内容,与幼儿一起总结关于社会的重要知识点和观点。

–鼓励幼儿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展示对社会的理解,可以将他们的作品贴在墙上进行展示。

五、教学延伸:1.家园合作: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社会,并帮助幼儿了解他们家庭和社区的特点及其中的各种社会角色。

2.实地参观: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警察局、医院、邮局等,让幼儿能够近距离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功能。

幼儿园大班《爱》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爱》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爱》社会教案幼儿园大班《爱》社会教案幼儿园大班《爱》社会教案1 设计意图: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

小朋友平时可能觉得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本次活动以“母爱”为支点,截取及格生活中常见的爱表达方式:爱是亲近、爱是长大、爱是分享、爱是帮助,爱是奉献。

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妙境界!活动目的:1.运用课件和爱心小书帮助幼儿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3.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情感。

4.乐于探究、交流与分享。

5.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别人的爱。

活动准备:1、爱心卡课件、字卡、音乐、动物图片2、爱心小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师:这是什么?(爱心卡)幼:上面还有一个字。

师:对,这是一个爱字,下面的love是爱的英文字母。

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爱的小故事(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师:刚刚小朋友讲了很多的爱,我这里也有一些爱的故事,请你们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爱?他们的爱是怎样的爱?提问,依次出示相应图片。

(动物和动物宝宝的爱心故事)师:谁来说说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1)理解爱是亲近,学惯用动作来表示亲近。

(图片--亲近)幼儿模拟亲近的动作,感受爱是亲近。

师:熊猫妈妈和宝宝用“抱抱”来表达爱就是亲近。

(2)继续看爱心小书,理解和感受分享爱心故事:(图片——分享)师:你有了好东西时和别人一起分享吗?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的经历。

2、通过看课件,来理解和感受爱是帮助,爱是长大。

(1)小蚂蚁搬米的课件,让幼儿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知道爱是互相帮助。

(图片---帮助)互相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心里觉得怎么样?师: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妈妈、大家对你的爱,你觉得很幸福,你爱大家吗?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家的爱?你给了别人你的爱,你觉得幸福吗?(2)小鸟学飞的课件:让幼儿知道爱是长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感受爱的力量,体验爱与被爱的感觉。

2.培养幼儿的基本爱情观念,如关心、尊重、包容、分享、协作等,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

3.提高幼儿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讲解爱的含义和作用,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2. 教学活动1(10-15分钟)比赛活动:“小手牵大手,共创爱的世界”孩子们两两配对,一手拉着对方的手,用另一只手拿起一根绳子,在绳子上标记“爱”的汉字,然后再帮对方标记另一个字“情”、“友”、“亲”等,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爱”的含义,激发他们对爱的向往和渴望,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快乐,学会分享、合作和团结。

3. 教学活动2(15-20分钟)合作游戏:“爱心接力”孩子们分成两个队,每个队站成一列,拿着一个球,膝盖弯曲,将球传递给后面的队员,最后一个队员跑到终点,将球扔进筐中即获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队员之间完成有效的沟通,培养孩子的点对点联想和合作精神。

4. 教学活动3(20-25分钟)互动游戏:“我们都是朋友”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儿歌《我们都是朋友》,并让孩子们表演小剧场,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父母、老师、朋友等,让孩子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尊重彼此的权利和利益,不论是家人、同学,还是社会中的陌生人,都应该友善相待。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尊重、倾听、理解和关爱。

5.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对这个活动和孩子们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并向孩子们强调:爱是一个美好而宝贵的东西,它是物质享受无法代替的力量,孩子们要学会体验爱与被爱的感觉,培养出对生命真正重要的东西的珍视之心。

三、拓展运用1.孩子们可以把绳子挂在墙上,做一幅“爱”的画,放在班级的角落里。

2.每个孩子都可以编写一首歌曲或者绘制一幅画作,来表达他们对爱的感受和理解。

3.班里可以拟出一个“爱的奖项”,鼓励孩子们学会关心、尊重和感恩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柳州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黄晓红张柳珍朱青霜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三、表达爱。

1、向妈妈表达爱。

老师:“小朋友的妈妈是很辛苦的,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出示说的图画)表达爱除了可以用嘴巴说,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你的爱,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示时钟的图画)为妈妈做什么事呢?”幼儿一边说一边进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师表达爱。

老师:“朱老师你怀孕了,你这么辛苦,可是还坚持来给小朋友上课,为什么呀/小朋友,你们爱朱老师吗?你们爱我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老师表达爱。

(1)老师:“还有一位老师说很爱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们猜猜她是谁?”幼儿看录象:杨老师快生宝宝了。

老师:“你们想杨老师吗?那你们想怎样表达对她的爱呢?”(出示手的图画)(2)幼儿分组制作礼物:(a)宝宝的衣服。

(b)宝宝的拖鞋。

(c)宝宝的项链。

(d)宝宝的小手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