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数学社团教案模板

大学数学社团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趣味游戏2. 数学问题探讨3. 数学应用实例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数学社团的宗旨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享数学家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趣味游戏1. 游戏一:猜数字(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游戏规则:老师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学生通过提问“是奇数吗?”、“是大于50吗?”等问题,逐步缩小范围,最终猜出数字。

2. 游戏二:24点(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游戏规则:给出一组数字,要求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结果为24的表达式。

三、数学问题探讨1. 提出问题:如何用最少的数字表示出所有自然数?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数学趣味游戏和数学问题探讨。

二、数学应用实例分析1. 分析实例: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实例一:如何计算购物优惠?- 实例二:如何用数学知识预测天气?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数学趣味游戏和数学问题探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在数学应用实例分析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数学社团活动的满意度。

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教案标题: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社团活动,培养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拼图等,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数学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数学实验或探究活动,如测量、统计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竞赛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活动准备:老师根据活动内容准备相关材料和场地,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引导:老师向学生介绍活动内容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活动展开: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老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活动过程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收集学生在活动中的作品和成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3. 鼓励学生在活动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活动的效果等,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社团活动记录本项目: 趣味数学社团2015学年第一学期社团活动记录表指导教师高奇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小数学家”为契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特教学长,激发学生钻研精神,为开发学生数学潜能搭建飞翔的平台。

追求目标创建卓越的数学社团,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乐于数学。

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1、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2、速算与巧算3、植树问题4、用倒推法解决问题5、有趣的分数6、数的叠加社7、填数游戏团8、配对求和活动9、乘除法巧算内10、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容 11、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12、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13、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14、有趣的数学小故事15、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16、趣味数学游戏以下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1、对学生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 活2、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动3、百分制评价,分数在0-100分之间。

根据孩子做作业的正确率打出评价相应的分数,学生改完错后,将扣的分数加上。

评价结果采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方式进行表述。

活动地点多媒体室开设年级四年级学生人数 24人城北小学2015 年 9月学生出席情况记录表班级姓名评价四(1)班诸宇航四(1)班蔡雪四(1)班张硕四(1)班韩锦豪四(1)班杨欢四(1)班张明熠四(2)班成思奇四(2)班顾海华四(2)班翟志邦四(2)班李雪四(2)班张鑫渝四(2)班沈楠四(3)班陈雨祺四(3)班成馥彤四(3)班朱俞菲四(3)班张焱杰四(3)班张弈璇四(3)班张宇杰四(4)班杨玉琪四(4)班张立涛四(4)班朱汉彬四(4)班张桢誉四(4)班汪雁四(4)班陈必文活动记录表时间:第一周(1)活动内容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1、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

三年级数学社团活动记录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社团活动记录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社团活动记录教案及反思摘要:一、教案概述二、教学过程1.活动目标2.活动内容3.活动方法4.活动步骤三、教学反思1.学生表现2.教学效果3.不足与改进四、总结与建议正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数学社团活动设计的,活动主题为“探索数学的奥秘”。

通过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1.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2.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包括:数学游戏、数学魔术、数学谜语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3.活动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活动步骤(1)热身活动:数学谜语大赛,活跃课堂气氛。

(2)主要活动:数学游戏和数学魔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乐趣。

(3)总结交流:学生分享活动心得,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三、教学反思1.学生表现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在数学游戏和数学魔术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不足与改进活动中,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过于依赖组长,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

四、总结与建议本次数学社团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今后,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简单的算式。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思品教育。

二、社团计划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2、活动地点:班3、活动课题:数学小故事、口算、速算,24点;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4、活动形式:视频、课题授课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四、活动章程1、每位学员,必须按时参加每节社团活动课,不得随意旷课。

如有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请与各班的负责人联系,作好请假手续。

2、社团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乱走动,乱说话。

课堂上作好笔记。

3、社团课要准备的器材一律学生自备。

4、期末评比,选出5位优秀学员。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篇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

2022小学数学趣味社团活动方案(三套)

2022小学数学趣味社团活动方案(三套)

小学数学趣味社团活动方案(一)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趣味数学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我校趣味数学社团的成立不仅是数学实践活动基地其中的一隅,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实践活动中享受数学趣味,在趣味数学中提升自身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舞台。

二、活动宗旨: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他们发现数学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离开这里,带着轻松的愉悦。

三、活动主题: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旨在以小学数学系列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思考的趣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灵活的思路和分析的技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的趣味化,一方面体现教师对教材艺术使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上。

应该看到,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只是少数教师的个性行为,还没有转变为大多数教师的共同意识。

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

“趣味数学”社团系列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是本着如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极富有趣味的情感中,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

想让每个学生把学数学看作很轻松的事,我们数学教师就应努力“让数学更有趣”。

四、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大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1. 趣味数学活动的开展。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活动相结合。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趣味数学社团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和看法。

二、活动一:数学趣味猜谜1. 老师提前准备好数学趣味猜谜题目,并打印出来。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猜谜。

3. 老师对每组猜谜情况进行点评,并给予奖励。

三、活动二:数学智力游戏1. 老师提前准备好数学智力游戏,如“24点”、“数字炸弹”等。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进行游戏。

3. 老师对每组游戏情况进行点评,并给予奖励。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数学趣味猜谜和智力游戏。

2. 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活动主题:数学实验。

二、活动一:数学实验1. 老师提前准备好数学实验材料,如尺子、直尺、量角器等。

2.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个数学实验,如测量三角形内角和、探究勾股定理等。

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活动二:数学手抄报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数学手抄报。

2. 手抄报内容可以是数学公式、数学史、数学趣闻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进行讲解。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数学社团教案

数学社团教案

数学社团教案数学社团教案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社团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社团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

(示信息)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怎么列式?126+132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2、探索验算:(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1、判断对错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 例题)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团活动记录本项目:趣味数学社团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教师高奇
城北小学2015 年9 月学生出席情况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
时间:第一周(1)
时间:第一周(2)
时间:第三周
88
几剩下的留给鼠妈妈吃,鼠 饼的几分之几 数。

3、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 “把我的年龄加 10, 然
后乘 5,减去 25,再除以 2,恰巧是 100 岁。

”小红妈 妈的年龄是多大
4、自己编写一道用倒推法解决的问题, 给自己的学习伙 伴做
一做。

时间:第四周
23
3. 一块饼,鼠哥哥吃了 2 ,鼠妹妹吃了 3 ,它俩一共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
2 小猴吃冬瓜。

活动过程
还剩几分之几
活动内容
有趣的分数(一)
妈妈吃这块
4. 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

时间:第五周活动内容有趣的分数(二)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1、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111
2、. 请将下图的 1 涂上红色, 1 涂上绿色, 1 涂上黄色(颜色不
248 能重叠)。

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

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

)。

活动过程
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活动内容数的叠加
1.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活动过程
时间:第六周
这些羊能一次运走

科技书的
本数是
故事书的。

趣味冲浪,发展思

3. 王阿姨给四年级发牛奶,还

28 袋牛奶,四年级6个班,每个班发102
袋,原来有多少袋牛

时间:第七周
例2:把数字1-8 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时间:第八周
即× 。

(2)共5 个数相加,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都是4,根据上题,用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203+219=422,乘以数的个数5 ,再除以2 得到。

(1)32+34+36+38+40+42(2)203+207+211+215+219
= (32+42)× 6÷ 2=(203+219)×5÷2
=74 ×6÷ 2=422×5÷2
=222=1055
例3:有一堆木材叠堆在一起,一共是20 层,第1层有12 根,第
2 层有1
3 根,⋯⋯下面每层比上一层多一根,这堆木材共有多少根
【思路导航】因为这堆木材从第2 层起,每层比上面一层多
1 根,共20 层,所以这堆木材总数为
12+13+14+⋯⋯+31
= (12+31)× 20÷2
=43 × 20÷ 2
=430 (根)
时间:第九周
活动内容乘除法巧算
例1:巧算下面各题。

(1)、25× 8 (2)、16×125(3)、16×25× 25 (4)、
125×32×25
【思路点拨】(1)25×8 (2)16×125
=25×( 4× 2) =(2×8) ×125
=25×4×2=2× (8 ×125)
=100×2=2×1000
=200=2000
(3)16×25×25(4)125×32×25
=(4×4) ×25×25=125 ×(8 ×4)×25
=(4× 25) ×(25 ×4)=(125 ×8)×(4 ×25)
活动过程
=100×100=1000×100
=10000=100000
例2:简便运算。

(1)130÷5(2)4200÷25
【思路点拨】这里可以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
变,
因而:
(1)130÷5(2)4200÷25
=(130×2) ÷(5×2)
(4200×4)÷(25×4)
=260 ÷ 10=16800÷100
=26=168
例3:计算31× 25
【思路点拨】题中31 不能被4 整除,但31可拆成4×7+3,这样
时间:第十周
时间:第十一周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一、如下图,8 个队员围成一个圈做传球游戏,从
1 号开始,按照箭头方向向下一个人传球。


传球的同时按照顺序报数,当报到96 时,球在几号队员手上
1
6
时间:第十二周(1)
时间:第十二周(2)
活动过程
活动
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内容
火柴棒的拼移: 移动三根火柴棒, 让这个由 12 根火 柴
棒组成的 4 个小正方形变成三个小正方形。

时间:第十四周
活动
过程 七巧板的拼图图案:
动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内





时间:第十五周(1)
时间:第十五周(2)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活动过程
时间:第十六周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活动内容
、接着往下画。

二、在各图形中填上合适的数。

时间:第十七周
活动过程
时间:第十八周
时间:第十九周活动内容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和内容(一)
活动过程
制作年历卡一年有几个月
大月:
小月:
二月:
平年全年:闰年全年:
制作过程:
1、布局设计
2、填写日期
3、美化加工
社团活动学期小结
年月日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 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1 份,一份是它的();如果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份,那么每份是
1
它的* 1,3 份是它的()。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