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54年安全大事记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件大事1、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XXX 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

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14、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人死亡,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香港澳门回来祖国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中国现代史大事件时间轴笔记

中国现代史大事件时间轴笔记

中国现代史大事件时间轴笔记
以下是中国现代史大事件时间轴笔记:
1949年-1956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2. 土地改革:1950年-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广泛、深刻的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 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为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经过两年边打边谈,于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4. 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历史必然。

1956年-1966年
1. 八大召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2. “大跃进”运动:1958年-1960年,发动“大跃进”运动的目的,是要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缩短工业化过程。

3.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经济体系虽然受到了
严重破坏,但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稳定。

1976年-1986年
1. 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开始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以上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件时间轴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中国60年大事记

新中国60年大事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3、宪法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国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6、大庆油田开发195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

时值国庆10周年,所以这个油田就以“大庆”命名。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使中国的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为中国自立自强创造了物质条件。

7、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知识]中国安全发展历史回顾

[知识]中国安全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安全发展历史回顾(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与新时代的开始,多少志士仁人为之浴血奋斗的愿望——解放劳动者,从此有了实现的可能。

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从此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在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方面的进步令世人瞩目,但是如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曾有过曲折与坎坷。

如何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始终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与思考的中心课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阶段(1949~1952年),我国在胜利完成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并作出了关于“……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的著名批示。

新中国一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就成立了劳动部。

劳动部下设劳动保护司,各地劳动部门设劳动保护处、科,作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专管机构,政府明确要求由劳动部负责“管理劳动保护工作,监督检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工作,领导劳动保护监督机构的工作,检查企业中的重大事故并且提出结论性的处理意见”。

政府许多产业部相继在部内的生产或人事部门设立了专管劳动保护的机构。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各级工会中设立了劳动保护部,工会基层组织一般设立了劳动保护委员会,以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监督。

在厂矿企业中,东北各国营厂矿都在厂长或生产副厂长领导下建立了技术保安科(股),较小的厂配备了保安负责人;在车间中,由车间主任担任保安主任,下设专职或兼职的保安员;在职工群众中,也成立了保安小组。

在全国其他地区、较大的国营厂矿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专管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

1949年到2021年大事件时间轴小学生版

1949年到2021年大事件时间轴小学生版

1949年到2021年大事件时间轴小学生版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中美建交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8月12日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非典泛滥2003年10月15日“神五”发射2006年禽流感暴发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8月29届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4月玉树大地震2010年8月23日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袭击2011年西安世园会2011年十二五第一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年10月,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祖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3年,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3年底,我国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5年,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生产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并建成了第一个机床厂。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了歼5型歼击机。

后来,我国有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

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会主义”的总路线。

安全生产大事记

安全生产大事记

安全生产大事记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生产大事记: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也意味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问题成为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3. 1987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生产安全法》,明确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职责,要求企业和个人必须加强安全意识,保障生产安全。

4. 1993年,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安全生产年行动”。

这个行动的目的是提醒企业和个人要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

5. 2005年,中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11·28”矿难事故,造成了194人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推动了中国安全生产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6.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个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要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7.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新的《安全生产法》。

该法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措施,提高了对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要求,大大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

8.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

这一疫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卫生和防控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安全生产大事记。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然而,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国以来中国所有重大事件以及时间表

建国以来中国所有重大事件以及时间表

建国60年中国大事记1949年:希望对你有帮助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一五”计划开始执行;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组织法规定政务院设劳动部。

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次会议任命李立三为劳动部部长。

11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成立。

1950年
2月27日河南新豫煤矿公司宜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174人、残废2人、轻伤24人。

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对此重大事故作了严肃处理,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等6人分别受到警告、记过、撤职或送司法机关惩办等处分。

3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通令严查各煤矿发生的工人伤亡事故,究明责任,并立即改进安全制度。

5月3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布了《全国公私营厂矿职工伤亡报告办法》。

5月31日劳动部公布试行《工厂卫生暂行条例(草案)》。

6月27日劳动部发出管制爆炸性工厂的通知,要求对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和有毒气体的工厂(军工除外)作一次普查,并制订管理办法。

8月11 政务院发布《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

1951年
1月9日政务院抄发《东北公营工厂、矿山安全责任制度暂行规定》。

2月26日政务院通过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条例实施范围暂定为:(1)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场及其附属单位与业务管理机关;(2)铁路、航运、邮电的各企业单位及附属单位。

条例规定的保险项目有:疾病、伤残、生育、养老、死亡。

条例的发布,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式确立。

3月日全国总工会发布《劳动保险委员会组织通则》。

3月7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执行劳动保险条例、缴纳劳动保险金的通知》。

3月24日劳动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4月20日劳动部公布《各企业劳动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9月3日~15日劳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工厂安全卫生暂行条例(草案)》、《限制工厂矿场加班加点暂行办法(草案)》和《保护女工暂行条例(草案)》。

10月9日劳动部颁布《关于搬运危险物品的几项办法》。

12月3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工业交通及建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办法》。

1952年
12月23日~31日劳动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对劳动部《三年来劳动保护工作总结与今后方针任务》报告的批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

会议根据这个指示,全面总结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保护工作,进一步阐明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

会议还拟定了《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决定》、《工厂安全卫生条例》、《保护女工暂行条例》、《工时休假条例》等文件草案。

12月31日政务院发出《关于中央各部在北京市招募建筑工人应注意事项的通知》。

12月人事部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直属机关各类人员暂行工资等级表》。

1953年
1月2日政务院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的决定》,同时公布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这次修正的主要内容,(1)适当扩大实施范围;(2)酌量提高待遇标准,使该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1月26日劳动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2月21日劳动部发布《修正公布“劳动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决定》。

11月5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向产业部门提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建议,要求中央各产业部门和所属企业,以及地方较大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单位,把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列入生产技术财务计划,作为生产任务主要组成部分来完成。

1954年
3月~4月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劳动保险工作会议,检查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确定今后工作的方针任务。

4月1日政务院批准将劳动部劳动保护工作移交全国总工会统一管理,劳动部劳动保
护局即时撤消。

4月10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做好夏秋季矿下、工地、交通的安全卫生工作的联合通知》。

5月3日全国总工会通过并发布《关于劳动保险金掌管使用办法的规定》。

5月6日政务院发出《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造及合理化建议奖励暂行条例》。

6月12日内务部、劳动部发布《关于经济建设工程民工伤亡抚恤问题的暂行规定》。

8月11日劳动部发布《关于厂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的规定》。

8月23日经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劳动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

9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中第9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第9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9月29日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毛泽东主席任命马文瑞为劳动部部长。

11月18日劳动部发出《关于厂矿企业编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通知》,对编制计划的项目范围、职责、程序、经费开支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此期间,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召开了劳动保护座谈会,明确了各级企业领导人员必须贯彻“管生产的管安全”原则,各企业开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