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一章
农业气象试题 (1)

农业气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不选或多选不得分)1.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有(A)、统计回归法等方法。
A.辐射光谱分布法B.经验频率法C.试验对比法D.数学模型法2.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区划研究中,通常利用分离综合法、(D)、相关法、变换界限法等进行山区气温的推算。
A.点聚图法 B.条件回归法 C.移植法 D.物候法3.观测记录的三性要求是(B)。
A.代表性、比较性、及时性B.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C.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D.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4. 划分农业气候区域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两类:即(A)和指标方法。
A.数学方法 B.主导因素方法C.叠置集优方法 D.气象学方法5.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夜的长度是有规律的变化的,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称为(B)。
A.黑白现象 B.光周期现象C.短日照现象 D.长日照现象6.农业气象田间试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D)差异。
A.肥料 B.空气温度 C.土壤湿度 D.土壤7.农业气象的基本要素是(B)。
A.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B.光照、热量、水分、气C.热量、光照、光照、水分D.光照、温度、水分、积温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料是(C)。
A.热量B.光照C.二氧化碳D.水分9.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大致包括(A)毫微米波段的辐射能。
A.400—700B.400—350C.400—315D.315—28010.对于植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下列哪一个温度不属于三基点温度。
(B)A.最适温度B.平均温度C.最低温度D.最高温度1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农业气象观测人员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严禁将记录(A)。
A.推测、伪造和涂改B.缺测、漏测和迟测C.缺测、早测和涂改D.缺测、漏测和伪造12.观测地段的选择应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水塘等(C)米以上。
农科气象学复习题(附答案)

农科⽓象学复习题(附答案)第⼀章地球⼤⽓(8分)1、⼤⽓是由⼲洁⼤⽓、⽔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洁⼤⽓:指除去⽔汽及其他悬浮在⼤⽓中的固、液体质粒的整个混合⽓体;⼲洁⼤⽓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3、⾼层⼤⽓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下形成的,⼤⽓中臭氧浓度最⼤的⾼度是 20~30km 。
4、⼤⽓中的臭氧的作⽤:1)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全部的紫外C和部分的紫外B,保留对地⾯⽣物有利的紫外A;2)同时影响⼤⽓温度的垂直分布。
5、⼤⽓中⼆氧化碳浓度⽩天、晴天、夏季⽐⿊夜、阴天、冬季⼩。
⼤⽓中的⼆氧化碳的作⽤:1)⼆氧化碳是绿⾊植物进⾏光合作⽤不可缺少的原料;2)⼆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地⾯和⼤⽓长波辐射,对地⾯和空⽓有增温效应。
6、列举⼤⽓中⽔汽的重要作⽤:1)天⽓、⽓候变化的主⾓;2)直接影响地⾯和空⽓的温度;3)⾃然界中⽔分由海洋向陆地转移的使者;4)影响动植物的⽣长发育。
7、列举⼤⽓中⽓溶胶粒⼦的重要影响:1)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的太阳辐射;2)吸收地⾯长波辐射并放射⼤⽓逆辐射,缓冲地⾯的辐射冷却;3)降低⼤⽓能见度;4)充当⽔汽凝结核,对成云致⾬有重要作⽤。
8、根据⼤⽓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将⼤⽓从低到⾼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1)集中了3/4以上的⼤⽓质量和⼏乎全部的⽔汽,是天⽓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2)温度随⾼度升⾼⽽降低;3)空⽓具有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4)⽓象要素的⽔平分布不均匀。
第⼆章辐射(16分)1、名词解释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于单位⾯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以S表⽰,单位W/m2光照度:阳光在物体表⾯的照度,⼤⼩决定于可见光的强弱(P56)太阳常数:当⽇地距离为平均值时,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上的太阳辐射强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通常采⽤1382W/m2太阳⾼度⾓:太阳平⾏光线与地表⽔平⾯之间的夹⾓称为太阳⾼度⾓,⽤h表⽰(00<=h<=900)可照时数:不受任何遮蔽时每天从⽇出到⽇落的总时数,以⼩时、分为单位(即昼长)⽇照百分率:是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它的⼤⼩说明阴晴情况,数值⼤说明晴天多光照时间:可照时数与暮曙光的总称(⽇出前和⽇出后的⼀段时间内,⾼空⼤⽓的散射辐射仍能投射到地⾯,称为暮曙光,持续时间⾼纬长于低纬,夏季最长,冬季最短)⼤⽓质量数:指太阳辐射路径上单位截⾯积空⽓柱的质量(在标准状况下,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所经过的路径中,单位截⾯积空⽓柱的质量称为⼀个⼤⽓质量数,是⽆量纲量)地⾯有效辐射:地⾯辐射与被地⾯吸收的⼤⽓逆辐射之差,称为地⾯有效辐射地⾯净辐射: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积地⾯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净辐射,亦称地⾯辐射差额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于光合作⽤、⾊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在这个波谱区内量⼦能量使叶绿素分⼦呈激发状态,并将⾃⾝能量消耗在形成有机化合物上),这段波普称光合有效辐射2、基尔霍夫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的内容和应⽤(P36——38)3、太阳⾼度⾓的影响因素:1)⼀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位置;2)⼀天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农业气象学习题1-5.doc

D、大气科学农业气象学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3、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与(气象)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4、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平行)观测。
三、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D )。
A、大气物理学B、地球物理学C、物理气象学2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B )。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索的有(A、B、C)o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肥2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五、问答题: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3分)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农业气象学》训练题-23页精选文档

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农业气象学形考1-0002

B、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C、选育优良品种
D、改造自然与充分利用地区的光能资源
10.(7分)
热层的主要特征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
B、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空气处于平稳状态
D、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降低
11.(7分)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A、氮
B、氧
A、氧
B、臭氧
C、氮
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7.(5分)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层。
A、平流层
B、中间层
C、热层
D、散逸层
8.(5分)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多选题(共4题,共28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9.(7分)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很多,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C、氩
D、二氧化碳
12.(7分)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A、二氧化硫
B、硫酸
C、硫化氢
D、三氧化硫
判断题(共8题,共32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3.(4分)
干洁大气中对人类获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成分是氮、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
14.(4分)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过程主要有资料获取、资料处理和资料总结三个阶段。
A、0.51-0.4
B、0.4-0.32um
C、0.32-0.28
D、小于0.28
4.(5分)
酸雨是指pH()。
A、大于5.6
农业气象学(山东联盟-青岛农业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农业气象学(山东联盟-青岛农业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参考答案:错2.天气是以气象要素值和天气现象表征的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的平均状况()参考答案:错3.农业是对环境气象条件最为敏感和依赖性最强的产业,同时农业生产也对气象条件产生强烈影响()参考答案:对4.气象条件不但对农业生产过程有影响,对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藏等产后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参考答案:对5.我国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以完全能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参考答案:错2.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参考答案:错3.臭氧层可以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所以应该不断提供臭氧浓度()参考答案:错4.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都属于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参考答案:对5.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将提前开花。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变慢()参考答案:错2.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参考答案:错3.大气透明度与大气中的水汽、尘埃等有关,这些物质越多,大气透明度越差,透明系数越小。
()参考答案:对4.辐射是能量传播的方式之一,也是太阳能传输到地球的唯一途径()。
参考答案:对5.物体表面越粗糙度,反射率越减小()。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土壤空隙度越大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大()。
参考答案:对2.热导率大的土壤,当土壤表面得失热量时,向深层传递热量较多,因而土表日较差小()。
参考答案:对3.若土壤深度按算术级数增加,土壤温度的振幅也按几何级数增加()。
参考答案:错4.凸起地温度日较差比平地大,凹地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小于平地。
()参考答案:错5.植物生命温度的范围高于生长温度,更高于发育温度。
(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小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农业气象学习题绪论名词解释题:1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气象学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与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3农业气象学是科学与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A、大气物理学B、地球物理学C、物理气象学D、大气科学2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多项选择题:1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肥力A、B、C2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A、B、D问答题: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 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3 分)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 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 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 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 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1 分)填空题: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观测。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A)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 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研究(C) 农业灾害防治措施(D) 降雨的分布和降水量变化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 ______两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
(A) 气候学(B) 生物学(C) 地理学(D) 生态学3. 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风速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______和气侯变化两类。
(A) 旱灾(B) 暴雨(C) 降温(D) 雾霾5.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的生长期是______。
(A) 开花期(B) 结实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观测手段?(A) 地面观测(B) 卫星遥感(C) 摄影测量(D) 化学分析7. 农作物对光照需求程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光照的需求______。
(A) 最高(B) 最低(C) 无要求(D) 无法确定8.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的常用手段是______。
(A) 天气预报(B) 雨量观测(C) 温度记录(D) 气象雷达9. 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以下哪个方法不适合用于测定土壤湿度?(A) 高频地感器(B) 湿度计(C) 刻度管(D) 遥感技术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应用领域?(A) 定量评估农作物产量(B)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C) 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D) 研究农作物的育种方法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天气事件。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等。
这些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甚至完全灭亡,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供应链的稳定。
2. 举例说明农业气象因子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与()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多选题:
1、农业气象学()()()()
a、是大气科学和农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b、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c、是应用气象学的分之学科之一;
d、是气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点领域。
四、简答题: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
气溶胶粒子对流层
二、填空题: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 )、( )、
( )、( )、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三、多选题:
1、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对流层()()()()
a、是大气的最底层;
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
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
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3、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
a、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
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
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d、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
4、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在对流层中各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2、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4、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5、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6、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7、气溶胶粒子能充当水汽凝结核。
六、简答题:
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