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近年来,随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使用逐渐增多,气道湿化护理成为了协助呼吸治疗的重要环节。
气道进行湿化能够维持气道的正常湿度和温度,保证气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防御机制,同时有效预防和治疗人工气道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唾液分泌减少等等。
然而,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度干燥、过度湿化、感染风险等等。
因此,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气道湿化存在的问题1.过度干燥。
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方式是通过简单的方法,比如喷雾、加热等,来提高气体湿度。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湿度控制难度大、时间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气道内空气过度干燥。
2.过度湿化。
反之,有些患者在氧疗等治疗过程中遇到过度湿化的情况。
过度湿化导致气道内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导致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等并发症。
3.感染风险。
除此之外,传统的气道湿化护理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传统湿化方式很难完全避免气道感染的发生。
二、新进展新近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主要集中在技术手段的改进、口腔护理的强化、抗菌行为的加强等几个方面。
1.技术手段的改进。
目前广泛应用的气道湿化技术是气体加温加湿,eFlow™系统和Aeroneb®唾液替代技术等是新兴的气道湿化技术。
前者是一种可穿戴的神经电刺激系统,可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上皮,提高卵磷脂表达和唾液生成等机能。
后者则是一种唾液替代技术,通过人工替代口腔中受损的唾液功能,维持口腔湿度,从而降低肺感染的发生风险。
2.口腔护理的强化。
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口腔护理是很重要的环节。
留置人工气道后,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常会跑入人工气道,引起肺感染等。
因此,做好口腔护理非常必要。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些洗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如0.1%的氯己定,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可能刺激口腔黏膜的缺点。
而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法应该是采用利用口腔康复器械实现“拂拭-消毒-冲洗-去角质”四步骤,即利用麻醉钳对口腔进行拂拭,在口腔中使用100mg/L高渗氯genfil(口腔消毒用)消毒,再用含氯己定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最后使用丝羟基纤维素孕激素缩宫素去除口腔表面残留的细菌和坚硬的结石。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已经成为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ICU中,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气道湿化管理,以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护理对策。
一、气道湿化的必要性气道湿化是指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湿化气体,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湿润状态。
由于长时间的呼吸机辅助通气会导致气道黏膜的干燥和损伤,从而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来说,进行气道湿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气道湿化管理的护理对策1. 合理选择湿化设备对于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管理,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湿化设备。
目前常见的湿化设备包括湿化器、加湿瓶和加热湿化器等。
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以及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确保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湿化支持。
2. 定期监测湿化效果在使用湿化设备进行气道湿化管理时,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湿化效果,包括气道湿度和温度的测量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湿化效果不佳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湿化设备的使用方式或参数,以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湿化支持。
3. 定期清洁维护湿化设备湿化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是保证气道湿化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定期对湿化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和霉菌的污染,确保湿化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4. 适当调整湿化参数在进行气道湿化管理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需要,适当调整湿化设备的参数,包括气道湿度和温度等。
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气道湿化需求,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5. 安全用药和预防并发症在进行气道湿化管理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湿化液和药物,并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和污染等情况。
护士还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感染和气道梗塞等,确保患者得到安全和有效的气道湿化管理。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新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气道使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气道湿化护理则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目的是维持呼吸道的湿润和温度。
然而,其护理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护理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1. 电子气道湿化器的应用传统的气道湿化器一般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使得呼吸机管路内产生不必要的积水,并增加了呼吸机的故障率。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气道湿化器被广泛应用于气道湿化护理中。
电子气道湿化器主要是通过超声振动或热雾喷射技术将水滴变成微小颗粒,以提高湿化效果。
此外,电子气道湿化器还具有一定的节能和自动化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了护理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人工气道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20%以上。
其病因主要是因为气道湿化护理不当,导致呼吸机管路内细菌繁殖。
因此,如何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咽部抗菌喷雾、改善气道流动等。
此外,一些新型的气道湿化器也具有抗菌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个体化管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人工气道患者对气道湿化护理的需求也不同。
因此,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的湿化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上已经出现一些新型的湿化护理方案,如高温高湿空气湿化、持续湿化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个体化管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病史等因素,并结合临床诊断手段进行精准护理。
人工气道患者的湿化护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过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新进展不仅包括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对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改善。
未来,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还将不断创新,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探讨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探讨。
方法:将我院接收的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当中抽选出4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收治先后奇偶顺序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成21例。
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力度。
就两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施以观察比较。
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
结论:针对接受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力度,可为优化临床指标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奠定基础,故可积极提倡并应用。
关键词: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并发症ICU中收治的患者基本为危重症型,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经呼吸机辅助进行通气疗法,患者辅助通气期间护理操作不当,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更是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
基于此,本文将我院接收的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当中抽选出42例列为观察对象,现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段处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间,将我院接收的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当中抽选出4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收治先后奇偶顺序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成21例。
常规组男13例,女8例;年龄28~73岁,均值(50.53±5.87)岁。
研究组男12例,女9例;年龄29~72岁,均值(50.58±5.82)岁。
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命体征施以动态化监测,做好患者吸痰处理以及导管护理等工作。
需通过支架将呼吸机螺纹管路予以妥善固定,继而防止气道管道出现移位以及牵拉等问题,同时也可确保管路保持在较佳的通畅以及密闭状态内,预防呼吸机发生漏气、阻塞、松脱以及扭曲等状况[2]。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ICU(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缓解呼吸窘迫、维持患者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在ICU中,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护理环节。
气道湿化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气道黏膜干燥和黏稠,减少气道分泌物的阻塞,提高氧气输送效率,降低气道感染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ICU患者气道湿化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不同管道湿化管理标准不统一、湿化液选择不当、湿化器使用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气道感染、气道黏膜损伤、气道分泌物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改进气道湿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护理对策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通过以下的研究,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管理的关键问题,制定改进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护理策略,优化气道湿化管理方案,为临床护理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实现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护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ICU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是ICU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ICU患者病情的复杂化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广泛应用,对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气道湿化,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因气道干燥而导致的感染风险,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气道通畅度,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

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呼吸机是一种关键的医疗器械,用于协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湿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旨在维持气道湿润,预防并减轻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的必要性合适的气道湿化管理对于患者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当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机械通气将通过人工途径提供给患者,并可能导致气道的干燥。
气道干燥可能引起以下问题:1.黏液的异常增加:气道的干燥会刺激黏液腺分泌增加,导致患者咳嗽、呛咳等不适症状。
2.支气管痉挛:气道干燥还可能引发支气管收缩,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3.气道感染:湿润的气道有助于排除气道中的细菌和病毒,而干燥的气道则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是必要的,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二、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的方法1.加湿器:加湿器是最常用的气道湿化设备,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选择热湿化器或冷湿化器。
热湿化器通过加热水蒸气使其在呼出器中凝结成水滴,供给患者湿化的气体。
冷湿化器则通过气流通过水面,产生湿化的效果。
选择适合患者的加湿器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护理评估结果来决定。
2.湿化瓶:湿化瓶是另一种常见的气道湿化管理工具。
它是通过将水注入瓶中,然后将瓶连接到呼吸机的气管插头或配件上。
湿化瓶通过气流将湿化的气体送入患者的气道,以达到湿润气道的效果。
3.药物湿化:对于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将药物与湿化气体混合,一起送入患者的气道。
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和湿化气道的双重效果。
三、呼吸机气道湿化管理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湿化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湿化设备非常重要。
对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热湿化器可能更适合,而对于需要雾化药物治疗的患者,湿化瓶可能更为适用。
2.监测湿化效果:湿化管理的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黏液的性质和量,以及湿化设备的工作状态等来判断湿化效果是否良好。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引言ICU是重症监护室的简称,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治疗重症患者。
在ICU中,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患者的气道湿化管理环节十分重要,不良的管理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将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气道湿化管理的重要性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患者的气道需要保持湿润,以防止气道黏膜干燥、破裂和感染的发生。
气道湿化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气道黏膜功能,减少黏膜损伤和感染风险,提高通气的舒适性和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正确选择湿化方式在气道湿化管理中,正确选择湿化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气道湿化方式包括加湿器、湿化器和雾化器等。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选择合适的湿化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气道湿化管理。
三、合理设置湿化参数在使用气道湿化设备时,设置合理的湿化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湿化器温度和湿化气流量等参数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的气道始终保持在理想的湿润状态。
四、定期更换湿化器定期更换湿化器也是气道湿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长时间使用的湿化器可能会积聚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护士应该定期检查湿化器的使用时间,定期更换湿化器,保证患者始终接受到安全而有效的气道湿化管理。
五、定期评估患者的湿度状况护士在进行气道湿化管理时,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湿度状况,包括观察患者的气道分泌物的情况、气道黏膜的湿润程度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湿化不足或过多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十分重要。
六、密切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在气道湿化管理过程中,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气道感染、气道堵塞等,并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

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呼吸机是一种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的医疗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
正确的气道管理是呼吸机使用的基本前提,它涉及到气道通畅性、气道保护以及合理操作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确保安全性。
一、气道通畅性的维护气道通畅性是呼吸机操作的首要问题。
为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管理:1. 气管插管:对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插管是最常见的气道管理方法。
插管时需要注意插管深度,一般成人男性插管深度为22-24厘米,女性为20-22厘米。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喉镜大小,并保持气道稳定,避免误插或气道损伤。
2. 翻身及头位调整:合理的翻身和头位调整可有效避免气道阻塞。
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定期翻身,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脱出。
3. 防止分泌物积聚: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防止积聚和堵塞。
可通过定期吸痰或进行吸痰治疗来减少分泌物的堆积,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
二、气道保护的重要性气道保护是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道保护技巧:1. 气道湿化:维持患者气道的湿润有助于减少分泌物黏稠度,便于清除。
可以通过对呼吸机的湿化器进行设置,或者使用湿化器装置,来提供适宜的湿度。
2. 气囊气道帽的使用:气囊气道帽是一种常见的气道保护装置,可以减少患者的胃肠反流和口腔部分失禁现象,同时保持气道的稳定。
3. 避免吸气末呼气末正压(PEEP)过高:PEEP是一种常用的呼吸机参数,适量的PEEP能够保持肺泡开放,但过高的PEEP可能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损伤肺组织。
三、呼吸机操作技巧呼吸机的操作涉及到各种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技巧:1. 通气模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
常见的通气模式包括控制模式、辅助控制通气(ACV)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3) 雾化吸入
间断雾化吸入还可以降低药物对支气管粘 膜的刺激,增强药物在局部的效果,利于 膜的刺激,增强药物在局部的效果, 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达到局部治疗 和预防减少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目的。 和预防减少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目的。
湿 化 方 法
•气管内滴药 气管内滴药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 •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热湿交换器的应用 热湿交换器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开放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
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避免因吸痰造成严重缺氧。 避免因吸痰造成严重缺氧。 * 注意无菌操作。 注意无菌操作。 * 防止气道粘膜损伤 引起粘膜水肿、出 防止气道粘膜损伤,引起粘膜水肿 引起粘膜水肿、 和血痂形成。 血 和血痂形成。 * 预防 预防VAP的发生。 的发生。 的发生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
的护理现状
人工气道湿化的管理
人工气道破坏了正常气道的功能,易引起气管粘膜干 破坏了正常气道的功能,
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人工 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道湿化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 气道湿化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防止 痰栓的形成, 痰栓的形成,而肺部感染率也会因为气道湿化而降低
湿 化 液 的
选择
* 0.45%盐水中加入 0.9%盐水 无菌蒸馏水 0. 45%盐水 抗生素及化痰药物
用量
200-250ml/24小时
湿 化 方 法
•气管内滴药 •雾化吸入 •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热湿交换器的应用
气 管 内 滴 药 操 作 方 法
*脱机湿化 将呼吸机管道与气管套管脱离, 将呼吸机管道与气管套管脱离, 直接通过套管口内注入湿化液。 直接通过套管口内注入湿化液。 *连机湿化
在连接呼吸机的情况下,通过 型 在连接呼吸机的情况下,通过T型 连接管口直接注入。 型连接管的 连接管口直接注入。T型连接管的 直管与气管套管联接, 直管与气管套管联接,无盖的一端 通过连接管与呼吸机联接, 通过连接管与呼吸机联接,打开有 盖的一端直接注入湿化液。
湿 化 方 法
•气管内滴药 •雾化吸入 •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热湿交换器的应用
恒温湿化器配合气管内滴入湿化
液或间断配以雾化吸入湿化气道 效果更佳。 效果更佳。
湿 化 方 法
• 气管内滴药 • 雾化吸入 • 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 热湿交换器的应用
热湿交换器连于气管套管外部和呼
吸机连接管相连俗称人工鼻。它模拟人 吸机连接管相连俗称人工鼻。 体解剖湿化系统, 体解剖湿化系统,循环呼出气体的热度 和水分(呼出气通常 呼出气通常>35℃,湿度达100% , ℃,湿度达100%), 和水分 呼出气通常 ℃,湿度达100% 保持有效适度的湿化功能, 保持有效适度的湿化功能,防止体热丢 失造成的体温下降,并起到过滤作用, 失造成的体温下降,并起到过滤作用, 防止新的细菌感染, 防止新的细菌感染,同时不影响甚至可 改善肺功能。 改善肺功能。
•吸痰的管理
吸 痰 的 时 机 吸 痰 的 方 法 吸 痰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 * *
吸痰的时机 吸痰的时机
*吸痰不必频繁,以免造成气道粘膜的损伤,刺激气 吸痰不必频繁,以免造成气道粘膜的损伤, 吸痰不必频繁 道内分泌物增加,加重病人的痛苦。 道内分泌物增加,加重病人的痛苦。 *听诊时闻及明显的痰鸣音; 听诊时闻及明显的痰鸣音; 听诊时闻及明显的痰鸣音 *清醒的病人用点头、手势或书写有痰液时; 清醒的病人用点头、手势或书写有痰液时; 清醒的病人用点头 *呼吸机显示气道峰压升高有报警,血氧饱和度有明 呼吸机显示气道峰压升高有报警, 呼吸机显示气道峰压升高有报警 显下降; 显下降; *套管内有痰液喷出等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套管内有痰液喷出等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套管内有痰液喷出等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雾化吸入(1) 雾化吸入
临床上根据病情采取不同药液, 临床上根据病情采取不同药液, 进行间歇、小剂量、短时间雾 进行间歇、小剂量、 化吸入方法。 化吸入方法。
雾化吸入(2) 雾化吸入
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5µ 以下的细微气 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 µm以下的细微气 雾,随病人的吸气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及肺 泡。每天2~4次,每次 每天 次 每次10~15min。但长时 。 间大剂量雾化有可能导致病人血氧分压下 降应予避免。 降应予避免。
恒温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 部分。它可加温湿化空气, 病人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 病人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 寒冷、 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粘膜的 刺激。 刺激。
呼吸机湿化温度设定的研究认为: 呼吸机湿化温度设定的研究认为:低 于体表温度2℃ 为设置呼吸机湿化 于体表温度 ℃,为设置呼吸机湿化 器的最佳温度。 器的最佳温度。临床一般认为湿化器 温度应保持在32~35℃。 ℃ 温度应保持在
吸痰方法
吸痰的顺序是 *先雾(即雾化吸入或其它方法 湿化气道, 先雾( 湿化气道, 先雾 以溶解、稀释痰液); 以溶解、稀释痰液); #密闭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再拍(翻身、拍背,清醒病人可鼓励其咳 再拍(翻身、拍背, 再拍 使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 嗽,#旋转冲洗吸痰法 使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 旋转冲洗吸痰法 *后吸(吸痰)。 后吸(吸痰)。 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