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无碳小车设计方案讲课稿
“8”字循迹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8”字循迹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1 设计思路根据“8”字形路线小车的运动特点,小车转向轮应在一定角左右周期性摆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采用凸轮的形式来实现这一周期性定角摆动,且选择与之相应后轮传动比来满足要求;车架我们采用方形版结构,考虑到节约加工成本,底板重量等因素,我们和加工中心进行联系,使用铝合金材料,采用较为方便的激光切割进行加工;齿轮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的优点,因此传动方式我们采用齿轮和动滑轮相结合;考虑到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后轮会产生一定的差速,对于差速的处理,本设计采用单轮驱动。
由于驱动轮越大,滚阻系数越小,行走距离远,因此选择较大的轮驱动车体。
2 特色创新结构设计说明我们对无碳小车进行结构设计,要保证小车能稳定的进行8字行走,我们要保证各机构设计精确可靠,由于采用凸轮结构实现转向功能,则对凸轮形状的设计必须考虑周全。
另外微调机构在保证平稳前行过程中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考虑到加工难度及成本,设计了单轮驱动。
栓线处为梯形原动轮。
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矩大,有利起动。
其次,起动后,原动轮的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矩变小,和阻力平衡后作匀速运动。
原动轮的半径变小,使总转速比提高。
下面主要对小车凸轮设计以及微调机构设计进行说明。
2.1 凸轮设计首先我们根据小车行走的8字轨迹形状进行凸轮的理论形状设计,如图1所示,考虑到实际加工出来的凸轮有一定的厚度,必将导致用理论形状加工出来的凸轮形状所走出来的轨迹与实际轨迹存在误差,我们通过分析,将加工出来的凸轮形状作为初步大致凸轮,然后采用调试掌握相关规律,将因凸轮厚度引起的误差采用手动磨削的方式减小到最小,反复实验,最后得到滿意的凸轮形状。
2.2 微调机构设计由于前面确定了转向采用凸轮机构换向方案,为了提高准确度,适应性,因此就必须加上微调机构,对误差进行修正。
微调机构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1)凸轮轴向可移动一微小位移,从而调整凸轮与推杆接触点的位置,来调节八字大小,如图2为本文所设计凸轮微调装置。
8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8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是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它不使用燃油,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太阳能发电系统:该无碳小车将配备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
太阳能电池板将安装在车辆的顶部,可以充分吸收阳光,并将电能储存于电池中。
节能驱动系统:无碳小车将采用电动驱动系统,以减少能量的浪费。
电机将由电池供电,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车轮的旋转,从而推动车辆运行。
相比传统燃油驱动的车辆,电动驱动无碳小车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轻量化设计:无碳小车将采用轻量化设计,通过使用轻质材料制造车身和车轮,减少车辆自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
同时,轻量化设计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机动性和操控性,提高整车性能。
智能控制系统:无碳小车将配备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车辆的智能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行驶状况和能量消耗,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整车能效。
能量回收系统:无碳小车将配备能量回收系统,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和车身振动能量回收等方式,将能量回收并转化为电能存
储于电池中。
能量回收系统可以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综上所述,基于太阳能的无碳小车设计方案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驱动系统、轻量化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
该设计方案既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未来,随着太阳能技术和电动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碳小车将成为一种主流的交通工具。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项目介绍本项目是基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要求而进行的设计,需要设计出一款8字形无碳小车。
该小车不仅要满足在直线上的移动,还需要具备在转弯时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性,以便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应用。
设计思路总体设计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首先确定了该小车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8字形的结构和无碳的材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该小车采用两个轮子,每个轮子由两个电机驱动,采用倒立式机械结构。
图1:8字形无碳小车示意图电机选型在选择电机时,我们考虑到需要一定的扭矩和转速。
我们最终选择了两款表现比较出色的电机,分别为Mabuchi RS-775WC-9517直流电机和小日本FC-280SC-20150直流电机。
这两种电机在理论测试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机械结构在进行机械结构方面的设计时,我们首先采用了3D建模软件绘制出了图纸。
为了增加小车的稳定性,轮子的轴距被加长,同时在两个轮子之间加了一根横杆和一个弯曲部件,以便于小车在8字形轨迹的转换时更加平稳。
图2:机械设计图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方面,我们采用了基于Arduino的控制器,并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轮子转速的控制。
由于该小车需要进行方向控制,所以我们还加入了一个陀螺仪模块,用于感知小车的方向。
实际制作材料准备在进行实际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主要包括:电机、电池、轮胎、木板、3D打印件等。
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机械部件制作、电路制作、程序编写。
1.机械部件制作我们首先按照之前的机械设计图进行部件制作,包括:底盘、支架、轮子等。
2.电路制作电路制作主要包括将电池、控制器、电机、陀螺仪等部件进行连接。
连接的过程需要注意电路接线的正确性。
3.程序编写我们编写的程序需要完成小车的运行控制、方向控制、转速控制等功能。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和蓝牙控制模块,以方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在8字形轨迹上进行测试,将小车的运行时间、速度、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量。
八字形无碳小车课程设计

八字形无碳小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八字形无碳小车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八字形无碳小车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原理。
(2)掌握无碳小车制作的材料选择、设计和组装方法。
(3)了解无碳小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无碳小车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具备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完成无碳小车的制作。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八字形无碳小车的概念、设计原理、制作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八字形无碳小车概述(1)介绍八字形无碳小车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无碳小车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第二课时:无碳小车设计原理(1)讲解无碳小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分析无碳小车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3.第三课时:无碳小车制作方法(1)介绍无碳小车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演示无碳小车的制作过程。
4.第四课时: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制作无碳小车。
(2)进行无碳小车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无碳小车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无碳小车,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内容的八字形无碳小车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无碳小车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无碳小车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带、电机等。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课件

在八字绕行的过程中,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速或减速,以适应赛道的变化。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小车的速度,以 避免在转弯时出现速度过快导致失控的情况。
CHAPTER 04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优化策略
优化路径规划的方法
01
02
03
优化路径规划算法
采用更高效的路径规划算 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 法等,以寻找最优的路径 。
调整小车的悬挂系统和车轮位置,确保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
实验方法与步骤
步骤二:实验操作 将电源连接到无碳小车,确保小车的电机正常工作。
将测量工具放置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
实验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操作小车完成八字绕行,注意 观察小车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
化。
步骤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践教育
通过设计和制作无碳小车,可以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 高对物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无碳小车八字绕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 时一些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索利用物理效应驱动 的小车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碳小车八字绕 行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提高。
精细化控制
通过增加路径规划的精细 化控制,实现小车在行驶 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
建立动态模型
根据环境变化建立动态模 型,实现小车对环境的自 适应能力。
调整小车的机械结构
优化车轮设计
改进车轮的设计,提高车 轮的抓地力和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稳定性 。
调整车体结构
优化车体的结构,减轻小 车的重量,提高小车的响 应速度和稳定性。
CHAPTER 02
“8”字形无碳小车设计

无碳小车" 8 "字型设计方案成员: 刘潇陆首成胡珈铭指导教师:孔繁征张若达2012年12月9日本届竞赛命题主题本届竞赛命题主题为“无碳小车”。
命题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相衔接,综合体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驱动小车行走及转向的动力载荷只能由给定重力势能(4焦耳)转换得到。
动力载荷按要求(Φ50×65mm,质量≤1kg,材料:普通碳钢)准备,重块落差400±2mm,并随小车一起运动时铅垂下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竞赛小车在半张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障碍物沿8字形轨迹绕行。
绕行时不得撞倒障碍物,不得掉下球台。
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
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
要求满足:①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φ60×20 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75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
②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φ30mm。
小车整体设计要求小车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结构设计方案、工艺设计方案、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方案设计。
命题中的工程管理能力项要求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合理的工程规划。
设计能力项要求对参赛作品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规范性。
命题中的制造工艺能力项以要求综合运用加工制造工艺知识的能力为主。
结构设计方案1小车底板车架不用承受很大的力,精度要求低。
考虑到重量加工成本等,车架采用3mm的铝板加工制作下图所示的几何形状,上面的孔的位置是小车其它零件的装配位置。
《无碳小车8字》课件

后续展望
展望无碳小车8字应用的未来和发展,以及解决交通问题的新思路。提供相关 资源和资料,鼓励更多人加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行动。
总结
简要回顾课件的内容和要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使用无碳小车8字来减少环境污染,共同建设可 持续发展的未来。
Q&A
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消除疑虑,提供相关资源,以促进进一步的学习和交 流。
设计原理
探索无碳小车8字的设计原则,比如轻质材料、高效能源利用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等。详细解释设计原理及其优 点。
制作流程
深入了解无碳小车8字的制作流程,提供制作材料清单和制作过程所需的工具 和步骤。让你能够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果。
实践演示
通过展示无碳小车8字的实际使用效果,你将亲自见证其优秀性能和创新特点。详细演示使用过程和关键技巧。
《无碳小车8字》PPT课件
探索无碳小车8字的创新设计和环保力,为你带来一场关于可持续交通的精 彩冒险。
简介
无碳小车8字是一种环保交通工具设计,利用清洁能源实现零碳排放。本课件将介绍无碳小车8字的概念,并概 述后续内容。
环保意义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介绍环保的重要性,并阐明无碳小车8字的环保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8字无碳小车

驱动原理:绳拉力为动力。将物块下落的势能 尽可能多的转换为小车的动能,进而克服阻力 做功。物块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小 车发生碰撞,碰撞过程必然要有能量损失,所 以要解决的问题:1下降过程中,尽可能的降 低下落的速度;2在将要下降到小车时,改变 转速比,使物块减速下落,进一步减少碰撞损 耗。
解决方案 小车的匀速运动过程
传输功率=转矩X角速度 ,通过一系列的齿 轮,带轮,转轴产生转速比,使作用在后 轮的转矩和阻尼转矩平衡,物块低速匀速 下落。 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完全转换为小车 运动过程的损耗。使小车行进的更远.
3.细节设计
车身 车轮 轴承 以减小小车重力和阻力为目的
无碳小车设 计说明
1.构架部分 2.传动结构
(转向部分 驱动部分)
3.细节说明 4.体会
装配爆炸图
1.构架部分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2个驱动)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2.传动结构
转向机构与驱动轴相连
小车的转向轮周期性的摆动 计算传动机构,利用后轮转轴上安放多个不
同半径的齿轮以及转向齿轮处的活动结构调节 8字轨迹的大小,实现轨迹间距可调性
4.体会
从这次的大赛中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领悟了许多平时不理解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对 这次比赛体会很深。最后,我真心希望我们学 院能够更加重视有关创新设计方面的大赛,学 院在管理、督查方面多下功夫,鼓励我们的学 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去设计、去制造、 去参赛。
与此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去学习课 本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 程力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设计方面太重,切不可将两者脱离联系。李 老师给我们说过纯理论的东西根本不能用,希望我 们系的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多去思考, 多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真正的 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而不是只会简单的应付 考试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字无碳小车设计方案一绪论
1.竞赛题目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4J能量,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
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一
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在300~500mm范围内产生一个“8”字型赛道障碍物间距值。
2.工作原理
重物块从距小车底板400mm的高处下落,带动主动轴转动,使小车运动,再通过齿轮传动和转向结构,实现在转动一定周期时,小车进行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8字的运动轨迹。
3.设计方法
通过对命题的分析,我们小组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我们在网上搜集资料,对每个结构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想法,最后确定了以下结构。
对于各种参数的确定,我们只要是对齿轮进行了计算,其他参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Auto CAD、Solidworks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二设计部分
1车架
车架受力小,精度要求低,考虑到铝板密度小,强度对于小车也足够,而且方便加工,故本次制作选择3mm厚铝板。
由于我们是后轮单轮驱动,前导向轮与驱动轮的横向距离过大会使小车在绕行8字时轨迹不对称,即一个圆大一个圆小。
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将驱动轮与导向轮的横向距离取消。
2原动机构
原动机构是把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的装置。
要求
1.驱动力适中,不至于小车转弯时速度过大倾翻。
2.启动时提供足够的加速度使小车开始行走。
3.到达终点时的速度要尽可能小,避免对小车过大的冲击。
同时使重块的动能尽可能的转化到驱动小车前进上,如果重块竖直方向的速度较大,不仅浪费了重物的动能,下落时对车架的冲击还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4.不同场地对驱动力的要求不同,因此原动机构需要能调节驱动力。
1.启动时摩擦力大,因此设计绕线轴的半径较大。
2.启动后绕线轴半径不变,扭力和阻力平衡,小车匀速前进。
3.结束时半径再次变小,拉力不足,小车减速运动,重物也减速下降。
原动机构整体设计如下
3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是把原动机构的动力传到驱动轮和转向机构。
需要满足传递效率高、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重量轻、内部摩擦损耗小等要求。
齿轮紧凑高效、结构简单、精度高、传动稳定。
因此本次制作选择齿轮传动。
4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直接决定小车功能的实现,是本次设计的主要部分。
需要满足结构简单、可微调、摩擦小等基本条件,同时还要实现转向运动,将传动机构的动力转化为来回的摆动,使转向轮带动小车实现8字运动。
考虑到制造的方便、精确,接触面易于润滑的优点,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简单的偏心圆盘和曲柄摇杆作为转向机构,摇杆两端装上关节轴承还可以进一步减小摩擦并增大活动范围。
8字无碳小车的转向频率不高、传递的力不大、惯性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双联的缺齿齿轮与转向机构相连实现对曲柄的间歇驱动。
5行走机构
行走机构为一个前轮做驱动轮,两个后轮做从动轮。
两个后轮同步转向时必定有轮子与地面打滑,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更消耗能量,而且会影响运动轨迹。
因此本次制作用单向轴承实现双轮差速。
滚动摩擦阻力R N R M f δ⋅==,δ只与材料有关,N 为正压力。
考虑到减小摩擦和加工问题选用亚克力板作为轮子的材料。
同时可以看出轮子越大收到的阻力越小,因此也能够走的更远。
但因为安装问题和具体的驱动力问题后轮直径暂定为250mm 。
6微调机构
连杆一端连接导向轮,一端连接圆盘,设圆盘上偏心孔距圆心的距离为
C,连杆与转向轮中心的水平距离L。
则前轮通过曲线的偏向角为通过调节C来调节曲线的偏向角。
三主要尺寸设计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