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格律
指诗词在字数、句数、平 仄、押韵等方面的规范。 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
韵律
指诗词中声音的和谐与美 感,包括押韵、平仄、节 奏等要素。
技巧
运用双关、对仗、比喻等 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 术魅力。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
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活动 等具体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拓展学生视野
古诗词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 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
C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古诗词鉴赏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写 作水平。
培育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爱国情 怀、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通过鉴赏教学 课件的制作与传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
D
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02
古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03
起源
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最 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 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 歌。
发展
经历了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的文人诗、唐诗、宋词 、元曲等各个时期的发展 和演变。
传承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广 泛的传承和弘扬。
鉴赏
通过品味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可以深 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社 会的独特感悟。
意境
指诗人通过意象的营造,使读者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领略到诗人的审美 情趣和人生哲理。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法
了解作者
熟悉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
探究背景
分析诗歌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如 政治、社会、文化等。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渔家傲》 《江城子·密州出猎》 《雁门太守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杜甫
范仲淹 苏轼 李贺 辛弃疾

宋 宋 唐 宋
古诗词鉴赏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望岳》 《使至塞上》
王安石
杜甫 王维

唐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唐 唐
抒发对自身遭 《酬乐天扬州初逢 刘禹锡 遇的感慨 席上见赠》 《行路难》 李白
七、方法小结
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 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 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八、练一练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 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 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比鉴赏题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 同?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 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 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温馨提示: 诗歌对比赏析类的试题通常给出两首相关的诗歌, 它们或者主题相同或者意境相近。答此类题,需 仔细阅读所给诗歌,提炼意象,从写法、语言、 主旨、情感等方面细心比较其异同,答案往往就 在比较中。例如本题,即可从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等意象看出马致远的凄苦与感伤;而刘禹 锡的《秋词》里,春潮、晴云等意象让人看到的 则是乐观豁达、昂扬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宋词、元曲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 《白雪歌送武判官 岑参

依依不舍之情, 归京》
或劝勉友人乐 观开朗的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王勃

离别之诗,抒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发对家乡的思
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别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 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 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明月: 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 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 : 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 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 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杜鹃: 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 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 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 握;
2.题型以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内的律诗、绝句,涉 及各种主题。
三、复习指要
1、古诗分类 按题材分:
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爱国诗、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
按体裁分类如下:
按体裁分类如下:
古诗类别
包括的诗歌种类
古体诗 乐府诗 古风
近体诗 律诗 五言律诗
厌恶,对和平 生活的批 《观刈麦》
判,对劳动人 民的同情。
《泊秦淮》
白居易 唐 杜牧 唐
对田园生活的向 往,表达闲适恬 淡的心情。
表达忧国之思、 报国之志、忧民 之心。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饮酒(其五)》
《游山西村》
陆游
《西江月》
辛弃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已亥杂诗》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 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或“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 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 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 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 “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 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 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 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 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4.赏析词句:
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 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 简要赏析。
五、指点迷津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 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 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景——就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意象。 情——是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态度、观点等
拓展: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 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 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 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 名作。
(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 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 风光图)
2、情感体味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之情]
温馨提示:
体会诗歌的情感,首先要体会诗歌的语句。可 以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分析意象也就要学会 分析诗文中景色的特点,要看景物是静态的还是 动态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地方的;是明快的, 还是阴暗的;是兴盛的,还是凋敝的……由此透 过这些景物描写,我们得到的感受也会:或喜悦, 或悲凉;或豪迈,或颓废……
遇的感慨
席上见赠》
《行路难》
李白 唐
《相见欢》
李煜 唐
抒发对春天等 《早春呈水部张十 韩愈 唐
美好景物的喜 八员外》
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表现对年华已 《浣溪沙》 逝,好景不长 的感伤。
晏殊 宋
对国事的关心,《木兰诗》 代父从军的叙 事诗
《乐府 南北 民歌》 朝
表达对爱情、 《关 雎》《蒹葭》 《诗经》 春秋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 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 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 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 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 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B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 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 慰问边境将士。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
物有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
行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
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
冰雪消融,春意正浓的景象。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 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温馨提示:
古诗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 法,赏析时多从这两个角度来答题,但 也不要忘了平时要先掌握各种写作手法 的特点及作用,见到试题后才能快速而 准确的判断。
4、词句解读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龚自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辛弃疾 壮词以寄之》
东晋
宋 宋 宋 清 唐 宋 宋 唐 宋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望岳》
王安石 宋 杜甫 唐
《使至塞上》
王维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抒发对自身遭 《酬乐天扬州初逢 刘禹锡 唐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 交谈的情景]
温馨提示: 诗歌情景是生活中的场景在诗歌中
的文学性再现,它包括客观的事物和作 者的主观感受。所以赏析时不能单独品 味当时的场景,还要结合作者的心境。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 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 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 胧 意境。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 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 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 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古诗词鉴赏
一、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能力层次:C
一、考点要求 理解作品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
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作品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考试内容 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 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 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 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
5、对比鉴赏题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 同?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 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 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七、方法小结
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 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 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