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

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二0一四年六月

(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各企业需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编制)

目录

一、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三、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五、冲床安全操作规程

六、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七、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八、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九、锯床安全操作规程

十、箱式炉安全操作规程

十一、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二、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十三、铣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十四、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五、插床安全操作规程

十六、酸洗安全操作规程

十七、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八、木工平刨床安全操作规程十九、滚齿机安全操作规程

二十、打磨安全操作规程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一、在车削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滑倒致伤。

1、操作者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使过分肥大的衣物卷入旋转部件中。

2、操作者与旋转的工件或夹具,尤其是与不规则工件的凸出部分相撞击或者是在未停车的情况下,用手去清除切屑、测量工件、调整机床造成伤害事故。

3、被抛出的崩碎切屑或带状切屑打伤、划伤或灼伤。

4、工件、刀具没有夹紧,开动车床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

5、车床局部照明不足或其灯光放置位置不利于操作者观察操作过程,而产生错误操作导致伤害事故。

6、车床周围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不好,工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废铁屑未能及时清理,防碍生产人员的正常活动,造成滑倒致伤或工件(具)掉落伤人。

7、车床电气部分漏电,导致触电。

二、为保证车削加工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

1、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敝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

2、在机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

3、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无防护罩,操作时应注意距离,不要靠近。

4、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

5、车削细长工件时,为保证安全应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长出车床部分应有标志。

6、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应装平衡块,并试转平衡后再切削。

7、刀具装夹要牢靠,刀头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体高度1.5倍,垫片的形状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的少而平。

8、除车床上装有运转中自动测量装置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

9、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

10、为防崩碎切屑伤人,应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透明挡板

11、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

12、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13、每日操作前检查车床线路情况,确保无接线松动、掉落,线路破损。

三、车工操作规程:

1、工作时应穿紧身工作服,戴防护眼镜,戴袖套,袖口不要敞开,并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女同志应戴工作帽,头发或辫子应塞入帽。夏季禁止穿裙子、短裤和凉鞋上机操作。

2、开车前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及防护设备是否完好,各手柄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各注油孔,并进行润滑。然后使主轴空运转1~2分钟,待车床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若发现车床运转不正常,应立即停车,通知进行维修,未修复不得使用。

3、主轴变速必须停车,变换进给箱手柄要在低速进行。为保持丝杠的精度、除车削螺纹外,不得使用丝杠机动进给。

4、刀具、量具及工具等的放置要稳妥、整齐、合理、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操作时取用,用后应放回原处。

5、工具箱应分类摆放物件。不可随意乱放,以免损坏和丢失。

6、正确使用和爱护量具。经常保持清洁,用后擦净、涂油、放入盒。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等放在车床导轨上。

7、不允许在卡盘及车床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床面上不准放置工具或工件。在车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力量取下卡盘。

8、车刀磨损后,应及时刃磨,不允许用钝刃车刀继续车削,以免增加车床负荷、损坏车床,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9、使用切削液前,应在床身导轨上涂润滑油,若车削铸铁或气割下料的工件应擦去导轨上的润滑油。

10、除车床上装有自动测量可在运转中进行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11、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手、身体,头不应跟工件靠得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如果车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工件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12、车床开动时,不能测量工件,也不要用手去摸工件的表面。尤其是加工螺纹时,严禁用手抚摸螺纹面,以免伤手。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

13、应用专用的钩子清除切屑,绝对不允许用手直接清除。

14、在车床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

15、工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物件揩净归位,清理机床、刷去切削、擦净机床各部位的油污;按规定加注润滑油,最后把机床周围打扫干净;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手柄放到空挡位置,关闭电源。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公司电焊作业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触电、高温灼伤、烟尘伤害、电弧灼伤。

1、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0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2、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3、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焊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4、因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时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

5、由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

6、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生气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为保证电焊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

1、提高电焊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性能。使用的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必须是合格品,其电气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

机应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防止日晒雨淋,以免焊机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2、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操作前都必须要先切断电源。

3、在给焊机安装电源时不要忘记同时安装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人一旦触电会自动断电。在潮湿或金属容器、设备、构件上焊接时,必须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对焊机壳体和二次绕组引出线的端头应采取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装保护接地线,其电阻值不超过4Ω;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应安装保护零线。

5、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要求焊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专用绝缘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人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片上。

6、禁止利用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和其它金属连接作导线用。在金属容器或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行灯电源必须使用12V以下安全电压。

7、焊工焊接时必须正确穿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大电流焊接时,焊钳应配有防护罩。

8、对刚焊接的部位应及时用石棉板等进行覆盖,防止脚、身体直接触及造成烫伤。

9、高空焊接时更换的焊条头应集中堆放,不要乱扔,以免烫伤、砸伤下方作业人员。

10、在清理焊渣时应戴防护镜;高空进行仰焊或横焊时,由于火星飞溅严重,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11、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应适时选用合适的面罩护目镜滤光片,配合焊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在焊接时应配戴有色防护眼睛。

12、焊接时,焊工及周围其他人员应配戴防尘毒口罩,减少烟尘吸入体。

三、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劳保鞋等,工作服口袋应盖好,并扣好纽扣,工作时用面罩;

2、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遵守《焊接作业安全操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