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自考(免费下载)

合集下载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2.【单选题】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A.雨果B.别林斯基C.歌德D.康德3.【单选题】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4.【单选题】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朦胧性B.独创性C.感染性D.历史性5.【单选题】“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形象属于()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表意型人物D.典型人物6.7.【单选题】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B.表象性C.涉义性D.意识性8.【问答题】结合任一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9.【单选题】在西方典型理论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情节B.语言C.人物D.细节10.【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的主客体分别需要什么条件。

11.【单选题】“召唤结构”的提出者是()A.伊萨尔B.姚斯C.英加登D.加缪12.【单选题】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A.刘勰B.杜甫C.韩愈D.曹丕13.【单选题】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14.【单选题】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是()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15.【单选题】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A.气韵B.韵律C.声调D.声音节奏16.【单选题】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

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1分)A:赵元任B:乔姆斯基C:海德格尔D:萨丕尔2、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1分)A:语言磨合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D:语言渗透3、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1分)A:社会语言学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本体语言学4、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1分)A:音素B:音位C:音标D:音读5、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1分)A:宗教信仰不同B:职业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D:性别不同6、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1分)A:双语阶段B:非自控阶段C:双词阶段D:混同阶段7、语音本质上是()(1分)A:物理现象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8、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1分)A:电话B:麦克风C:尼龙D:吉普9、汉语音节wéi有()(1分)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10、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1分) A:吃苹果B:写文章C:写毛笔D:抬桌子11、“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1分)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专有词语12、“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1分) A:他B:给C:我D:一本书13、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1分)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14、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1分)A:上齿B:双唇C:硬腭D:齿龈15、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1分)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亲属关系D:句段关系16、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1分)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17、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1分)A:表意的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18、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1分)A:[a]B:[e]C:[i]D:[u]19、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分)A:教师B:儿子C:阿姨D:司机20、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1分)A:原始印欧语B:原始汉藏语C:原始汉藏语D:原始汉藏语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2分)A:社会进步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D:社会接触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22、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2分)A:械B:吗C:笔D:阿E:他23、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2分)A:音素B:语素C:词D:词组E:音节24、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2分)A:上海话B:武汉话C:成都话D:福州话E:广州话25、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2分)A:[α]B:[A]C:[o]D:[i]E:[a]三、判断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6、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

士封羊,无血C。

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D。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B。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D.“诗者,志之所之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A.微言大义B。

辩丽恣肆C.质朴平实D。

详赡生动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A.气势磅礴B。

铺张扬厉C.奇幻诡谲D。

冷峻峭拔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A.论体B。

赋体C。

骚体D.七体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A.离骚者,犹离忧也B。

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D.离,别也;骚,愁也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A.刘向B。

刘歆C.桓宽D.桓谭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A.笔法谨严B.气盛情切C。

各篇相对独立D。

前后连贯成篇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C。

自考汉语言文学 0536 古代汉语 00536_2015_10_17344试题

自考汉语言文学 0536 古代汉语 00536_2015_10_17344试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B.籀文C.小篆D.秦隶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亦血高B.朱刃息C.果弓又D.上月矢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晏子卷膂相,出,其御之妻优门周而燃I(窥)。

B.王速出兵,反其旄(耄)倪,止其重器。

C.聚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JS(殁)。

D.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卷酒甚美,熟)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

B.今子是八尺,迺(乃)卷人偻御。

C.趣(取)舍瓢定需之辗常。

D.夫列子御凰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彳爰反。

5.下列各组异体字,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A.村----邨B.一一畿C.泪 ----SD.迹一蠲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A.及子羟卒,仲尼艮号之,出涕日:“古之遗爱也。

”B.膂人有^^者,贫乏不能自存。

C.曹育青先,不入,则子畿之。

D.是故以舄鸣春,以雷呜夏。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A.夫山居而谷汲者,腱腊而相遣以水。

8.遹莽着者,三飨而反,腹酒果然。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免费下载】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自考)

【免费下载】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自考)

本课程考试有一定难度,考试题型为单选26分、多选10分、名词解释16分、简答18分、分析12分、论述18分。

考试题型较灵活,在弄通弄懂导读的基础上,要在提高分析和识别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14.内部语言: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15.语言: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汉语言文学自考(免费下载)

汉语言文学自考(免费下载)

汉语言文学自考(免费下载)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6分)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口语和书面语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彼此间没有任何关系B.书面语是对口语的忠实记录,是口语的复制品C.与书面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口语的一大特点D.与口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书面语的一大特点2.普通语言学指的是()。

A.语言学研究中的初级阶段B.语言学研究的低级对象C.对人类语言基本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科学D.对某一种语言进行普通性研究的学问3.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的物理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声道中最重要的。

A.口腔B.鼻腔C.咽腔D.喉头5.下列关于语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B.语音与一般声音有本质的区别C.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D.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现象6.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A.[e][y]B.[a][α]C.[u][A]D.[u][o]7.关于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分类依据,正确的表述是()。

A.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B.一个词是由一个还是由几个语素构成C.一个词的音形关系D.一个词的地位和作用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的词属于同音词的是()。

A.花开了——他花掉了五百元钱B.铁很重——关系非常铁C.学习科学——科学得不得了D.有志气——终于志气了一回9.下列四组单位中,属于“语”的一个是()。

A.南京B.南方C.南大D.南极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的一项是()。

A.具有高度的抽象性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具有严密的系统性D.具有绝对的稳定性11.“他太阿Q了”这句话()。

A.说明了为了修辞的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B.违反了语法上词语搭配规则,是错误的表达C.误把名词当做动词用了,需要改正D.破坏了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关系12.在五级语法单位中,用来造句的单位是()。

(完整版)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封羊,无血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D.“诗者,志之所之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C.质朴平实D.详赡生动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1页共9页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C.奇幻诡谲D.冷峻峭拔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A.论体 B.赋体C.骚体D.七体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A.刘向 B.刘歆C.桓宽D.桓谭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C.各篇相对独立D.前后连贯成篇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 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A.《鹏鸟赋》 B.《杨柳赋》C.《洞箫赋》D.《鹦鹉赋》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A.枚乘 B.苏武C.班固(《咏史》)D.张衡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A.《涉江采芙蓉》 B.《迢迢牵牛星》C.《迥车驾言迈》D.《明月皎夜光》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2页共9页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A.阮籍 B.何晏C.应璩D.嵇康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A.“弘丽妍赡” B.“文采高丽”C.“缛旨星稠”D.“文典以怨”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A.曹植 B.郭璞C.陶渊明D.谢灵运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A.元嘉时期 B.永明时期C.建安时期D.正始时期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A.江淹 B.沈约C.谢胱D.王融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A.庾信 B.宇文毓C.温子升D.徐陵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A.吴歌 B.西曲C.南朝乐府D.北朝民歌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A.曹植《登楼赋》(王粲) B.王粲《洛神赋》(曹植)C.左思《三都赋》 D.江淹《芜城赋》(鲍照)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A.东汉 B.建安C.西晋D.南朝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3页共9页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C.属于地理著作 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A.重气质 B.重骨力C.重文采D.重思理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A.“六对”、“八对”说 B.提倡风骨和比兴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D.“象外之象”说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C.吴中四士D.大历十才子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A.清稳闲适 B.刚健爽朗C.平淡自然D.奇崛幽峭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A.山水游记 B.讽刺小品C.变文D.俗讲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

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1分)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1分)A:重叠词B:叠音词C:连绵词D:译音词3、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4、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1分)A:大家准备起来了B:我们五个人一组C:反对的是少数人D:他们要学习文件5、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1分) A:直接成词B: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复合构词6、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1分)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7、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8、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1分)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9、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1分)A:音符B:意符C:记号D:独体字10、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1分)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11、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12、克里奥耳语是指()(1分)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13、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1分)A:张家庄B:霍阁沟C:姜皇庙D:马驿店14、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1分)A:[m,l]B:[b,k]C:[n,t]D:[s,f]16、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17、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18、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1分)A:语言词典B: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百科词典19、“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1分) A:“你”重读B:“今天”重读C:“怎么”重读D:“来”重读20、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1分)A:我去打电话B:接电话的是他C:他去比较好D:他希望你来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2分)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D: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22、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2分)A:bicycle→bikeB:omnibus→busC:beggar→tobegD:blood→bleedE:瓦特→瓦23、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2分)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2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25、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2分) 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三、文字题(共10题,共64分)26、名词解释:元辅音分析法(4分)27、名词解释:义项(4分)28、名词解释:外语教学的听说法(4分)29、名词解释:语法形式(4分)30、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6分)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口语和书面语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彼此间没有任何关系B.书面语是对口语的忠实记录,是口语的复制品C.与书面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口语的一大特点D.与口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书面语的一大特点2.普通语言学指的是()。

A.语言学研究中的初级阶段B.语言学研究的低级对象C.对人类语言基本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科学D.对某一种语言进行普通性研究的学问3.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的物理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声道中最重要的。

A.口腔B.鼻腔C.咽腔D.喉头5.下列关于语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B.语音与一般声音有本质的区别C.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D.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现象6.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A.[e][y]B.[a][α]C.[u][A]D.[u][o]7.关于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分类依据,正确的表述是()。

A.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B.一个词是由一个还是由几个语素构成C.一个词的音形关系D.一个词的地位和作用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的词属于同音词的是()。

A.花开了——他花掉了五百元钱B.铁很重——关系非常铁C.学习科学——科学得不得了D.有志气——终于志气了一回9.下列四组单位中,属于“语”的一个是()。

A.南京B.南方C.南大D.南极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的一项是()。

A.具有高度的抽象性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具有严密的系统性D.具有绝对的稳定性11.“他太阿Q了”这句话()。

A.说明了为了修辞的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B.违反了语法上词语搭配规则,是错误的表达C.误把名词当做动词用了,需要改正D.破坏了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关系12.在五级语法单位中,用来造句的单位是()。

A.词、词组B.语素、词C.词组、语素D.语素、语素组13.下列各组词形变化的语法手段中,属于屈折的是()。

A.we-usB.look-looked.C.foot-feetD.tree-trees14.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的两个部分是()。

A.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B.小语法和大语法C.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D.词法和句法15.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向心词组的一组是()。

A.木头房子B.仔细看C.我和他D.看的16.语义的民族性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上。

A.语素义B.词义C.词组义D.句义17.下列关于语义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语境意义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对象B.语境意义不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对象C.词的非理性意义总是依附在理性意义之上的D.语义具有模糊性18.从语体色彩上看,“溜达”、“徜徉”、“散步”对应于下列()组。

A.通用、书面语、口语B.口语、书面语、通用C.通用、口语、书面语D.口语、通用、书面语19.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A.扩展法B.对比法C.二分法D.描写法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符号的是()。

A.十字路口的红绿灯B.轮船上的旗语C.化学方程式中表示气体的“↑”D.从烟囱冒出的烟21.下列四项中,()是文字的直接源头。

A.结绳记事B.图画和契刻C.刻漏记事D.以上说法都错22.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汉字B.日文C.英文字母D.希腊字母23.语言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B.直立行走C.类人猿的出现D.会制造工具24.下列()是拉丁语的原始语言。

A.日耳曼语B.古斯拉夫语C.波兰语D.印欧语25.民族语言政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

A.民族政策B.民族习惯C.民族心理D.民族文化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指抽象思维活动B.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工具C.人的思维认知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D.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4分)27.()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A.十八世纪B.十九世纪C.二十世纪D.历史比较语言学E.结构主义语言学28.下列单位中,属于词组而非“语”的是()。

A.一脉相承B.吃早饭C.浙江大学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E.祖国万岁29.下列五组同义词中,组内词语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不同的有()。

A.团结—勾结B.鼓励—怂恿C.书—书籍D.优良—优秀E.成果—后果30.下列五组都是关于文字发展的看法的,其中正确的有()。

A.象形文字出现得最早,并且大多数象形文字都是表意字符B.音节文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产生的C.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少、最经济D.评判一种符号体系优劣的标准在于它的语言功能E.先有辅音文字,后有象形文字31.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有()。

A.神授说B.人创说C.劳动说D.自然说E.社会说32.普通话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选项。

A.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B.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C.全民族共同语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E.以北方话为唯一方言33.语料库包括()。

A.用于一般检索的语料B.用于一般统计的语料C.未标注任何附加信息的原始文本D.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E.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原始文本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34.洋泾浜语35.亲属语言36.理性意义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7.现代汉语中的辅音m、n、l应该归纳为几个音位?请用适当方式加以证明。

38.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分析出它的层次,并标出其中的语法关系。

王老师马上就来开会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9.元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0.什么是语法手段?请举其中的两种加以说明。

41.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辅音文字后,这种文字分别向哪三个方向传播?六、问答题(第42小题8分,第43小题10分。

共18分)42.语言符号的特性主要有哪些?(至少说出四点)43.语汇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2003年10月浙江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人们可任意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意思。

()2.人类发出的声音就是语音。

()3.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

()4.与语音中的音位和音素相似,语汇中也有语素和语素变体的情况。

()5.语法规则是独立的规则,它和语音、语汇规则不发生联系,是截然分开的。

()6.词的轻重音只在印欧语系中起作用,汉语中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7.三种划分词类的标准中,最适合汉语的是意义标准。

()8.既然词义是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那么这种反映当然越精确越好,因此词义只需要具有精确性。

()9.词义既可以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对象,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中的对象。

()10.日文的假名是一种音素(音位)文字。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文字B.语音C.语言D.表情等非语言手段2.辅音[ts]是()。

A.塞音B.擦音C.边音D.塞擦音3.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是()。

A.[a]B.[e]C.[y]D.[o]4.英语by是()。

A.词根语素B.虚词语素C.构词语素D.构形语素5.“苜蓿”的“苜”是一个()。

A.词B.词组C.语素D.音节6.下列词组中属于动补词组的是()。

A.刚离开B.饿得发呆C.觉得很饿D.他很聪明7.下面几个词语具有书面语体色彩的是()。

A.脑袋B.搁C.歇D.休憩8.“老王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会议室”这句话中,“客客气气地”语义指向是()。

A.老王B.请C.会议室D.请进了会议室9.阿拉伯文字是()。

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10.文字起源于()。

A.图画和契刻B.结绳C.系珠D.契木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组合关系。

(1)口气(2)动静(3)丢脸(4)改善(5)害虫(6)老虎(7)鸟瞰(8)妻子(9)speaker(10)sleepwalk2.分析下列歧义句各属于哪种类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歧义的,每句表示哪几种不同意义。

(1)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2)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四、名词解释(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流音变2.组合关系3.词的非理性意义4.借词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为什么说“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重要的标志”?2.简答产生双语现象的具体社会原因。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2.为什么说语法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说明。

2003年10月全国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