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3分)1.“和”字内涵深远,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
请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2.同学们准备将下面这幅春联赠送给街道办,请选择最适合的横批()上联:获得感增强,党播春风施雨露下联:进取心不减,民怀理想步康庄A.和气生财B.政通人和C.民和年丰D.春和景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
“和睦”的“和”,是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
“温和”的“和”,是容忍而克制、bīn bīn yǒu lǐ的“和”。
“和气生财”的“和”,是微笑中____着温暖与睿智的“和”。
“和平”的“和”,是抛弃shā lù、征战,珍视生命、谋求共处的“和”。
一个“和”字,与不同字眼组合起来,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
以和为贵、____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____进奔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mián yán至今。
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bīn bīn yǒu lǐ②shā lù③mián yán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隐藏和气生财汇聚B.蕴藏和而不同融汇C.寄托一唱百和融化D.蕴藏和光同尘融汇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
B.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管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
C.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
D.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
6.班主任号召同学们以“和”为主题设计班徽,以下徽标最切合主题的是()A.B.C.D.7.在讨论本次活动内容及流程时,同学们的意见很难统一,请你在“和而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定两条“班级议事规则”。
(广东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22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广东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6 题,25分)1.(共 10 分。
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答案】(1)弓如霹雳弦惊(2)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欲为圣明除弊事云横秦岭家何在(5)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狐兔翔我宇2.(4 分)【答案】(1)愧怍(2)坎肩(3)鸠占鹊巢(4)正襟危坐3.(3分)【答案】B4.(3分)【答案】A5.(2分)【答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6.(3 分)【答案】B二、阅读(45 分)(一)(7~11 题,18 分)7.(4 分)【答案】(1)完全没有(2)升到高处(3)白色的(4)甚,很8.(4 分)【答案】(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9.(3分)【答案】C10.(3分)【答案】欲上既无援/ 欲下亦无地 /生平所历危境/ 无逾此者11.(4分)【答案】[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显然是直接描写山势的高峻陡峭,属于正面描写,而[乙]文“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等类似的描写则是从攀登的艰难来侧面衬托山的陡峭,属于侧面描写。
【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伫立旷野,苍qi6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苍qi6ng( ) yùn( )含亘.( )古(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5小题,16分)得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重.负/重.叠取缔./根深蒂.固B.格调./调.停濡.养/妇孺.皆知C.棱.镜/棱.角雷霆./大相径庭.D.应.变/应.酬蜷.伏/诲人不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诘问深恶痛绝愧作一泄千里B.锱铢和蔼可亲惶恐黄粱一梦C.懊悔提纲契领锁屑海枯石烂D.妥帖无遐及此相得益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潜心研究《红楼梦》及前人研究成果,目不窥园....,最后终于成为当世著名的红学家。
B.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引导,耐心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感叹。
D.双方的神态,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甲李下....的味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众多网络平台发起“向祖国表白,中国有我”网络征集。
B.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养成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能力。
C.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当务之急。
D.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5.702班举行“小人物大感动”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活动一:激情开场】下面是班长写的开场白,请结合学过的课文,仿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
作家路遥说:“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凡人微光,温暖人心。
你是否曾遇到过像长妈妈一样的长者,记下你的喜好给予你惊喜;;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像卖油翁一样的手艺人,沉稳谦虚地阐述人生的哲理。
他们用微光穿透阴霾,使人们感到了温暖,让你我一想起就心潮澎湃。
(2)【活动二:主题沙龙】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化对“小人物大感动”主题的理解。
广东省汕尾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汕尾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9分)1.默写古诗文。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3),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北风卷地白草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月亮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来表现对人世间的美好祝愿;而南唐后主李煜却在《相见欢》中以“,”抒发了孤独愁苦之情。
2.阅读下面的知识卡片,说说陶渊明《饮酒》(其五)“飞鸟相与还”中的“鸟”属于其中哪一种情形,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声琅琅....,笔墨飘香。
2024 年2月,汕尾市某中学开展了校园文化“读书节”活动,掀起了阅读热潮。
由此,让人不禁思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信息fēnzhì-tàlái,①如何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②当人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便沿着shūií的阶梯拾级而上,收获丰盈的人生,涵养文明的秉性。
广东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广东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0分)1.默写古诗文。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论语》)(2),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辞》)(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6)诗人常在诗词中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思。
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强烈地表达了“,”报国立功的生死誓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的庇护贫寒读书人的呼喊。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人间。
3.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4.“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5.过去见一位作者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fú guāng lüè yǐng(),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
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
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视死如归不依不挠缅怀B.栋梁大义凛然不依不挠沉湎C.脊梁大义凛然百折不挠沉湎D.脊梁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缅怀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国两会“三大通道”唱响奋力前行的好声音,提高亿万人民的共同信念,为继续书写新的精彩华章汇聚磅礴力量。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 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
)小林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中国百年奥运梦“展板内容,请你帮他完成任务。
(分值10分)课标要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奥运主题班会]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中国百年奥运梦”主题班会,小林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但有些词难住了他,请你帮他补写出来。
(4分)1896年至2021年,中国体育健儿先后参加了10次夏季奥运会,共获265枚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高奏kǎi gē()凯歌(七上《寓言四则》),金牌总数位列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00多年来,无数优秀的体育健儿jiān chí bù xiè()坚持不懈(八上《伟大的悲剧》),为国争光,用行动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含义,有一种故事叫中国体育,有一种精神叫qi èér bù shě()锲而不舍(七下《说和做》)。
如今的中国奥运军团已yì lì()屹立(八下《社戏》)于世界之巅。
从一人参赛,到奥运大国,一代代中国体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上深深刻上了彤红的中国印。
3.[奥运风云人物介绍]小林积极响应班级学习奥运精神的热潮,在日记上分别写下了三个奥运人物的事迹,以此激励自己。
但其中有些错误,需要你来帮助修改。
(6分)1932年的盛夏,在洛衫矶第十届奥运会上,刘长春起跑出发。
为了中国的第一次参加。
这个东北大学的学子,海上漂泊..23天,只身赴天涯,他拒绝代表什么“伪满洲国”。
而一定要代表自己真正的国家。
尽管没有骄人的成绩,但毕竟,中国人已经来了!1984年的盛夏,许海峰一枪射落“零”的纪录,奥运赛场上第一次升五星红旗和中国国歌。
那一刻,多少炎黄子孙眼含泪花,中国人来了!不再是充当绿叶、雾里看花....。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默写诗文。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让我们走近文学,一起欣赏锦绣诗文,感受前人的精神情怀。
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
”(《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o ()里去了。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zhī()。
(3)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之人。
(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该句不给分。
(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萌发;(1分)(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纯熟;(1分)】二、(46分)(一)(10分)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躬耕于南阳()(2)夙夜忧叹()(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1)躬:亲自(2)夙:早晨(3)慢:怠慢】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
(2分)关注点:苟全、闻达、两个“于”、句子通顺;错漏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
(2分)关注点:所以、报、职分、句子通顺;错漏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二)(9分)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
(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3分)【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每对1处给1分。
)】(三)(10分)人生三病张培锋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
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
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
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
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
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
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
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
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
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
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
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
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
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
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
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
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
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
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
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选文有删改)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13.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B )(3分)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
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