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1)

合集下载

2020年广东惠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 (含答案)

2020年广东惠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 (含答案)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1)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2)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1分)(3) ,,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2分)(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倾诉自己在人生路上日暮途远,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的句子是:,。

(2分)(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将要chéng bào( )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2)母亲坐在mén kǎn()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3)假山和池沼或者是chò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xìn shǒu niān lái()的几个实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B.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C.如今面对美味年夜饭,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是富裕的生活让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吗?D.会议要求全镇上下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各司其职....,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罩工厂已经满负荷工作,但口罩的生产,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口罩的生产”中“口罩”与“生产”对调) B.通过钟南山院士对口罩佩戴方法的讲解,对人们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有很大的帮助。

(把“对人们”中的“对”改成“使”)C.天气虽然不太好,但我们还是没带伞就出门了。

(“天气”与“虽然”对调)D.这种药一问世,便受到广泛欢迎,因为临床治疗效果证明,这是有效治疗新型肺炎的方法。

【中考冲刺】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_____。

(王维《竹里馆》)(2)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身处逆境,我们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力量。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字词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ɡ wù,便是敬。

(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 ɡuǎnɡ。

( )(3)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kě ɡē kě qì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 )(4)(他)时而说些huá zhònɡ qǔ chǒnɡ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 )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宋词摹写市民日常的众生相,相当妥帖..地平衡了通俗化与平民化的双翼。

B.在广袤..的乡村,一批农民抓住直播带货的契机,以绿色生态为卖点推销农产品,深受广大网友好评。

C.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人们对此趋之若...鹜.。

D.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B卷)(1)(附答案详解)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B卷)(1)(附答案详解)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B卷)(1)1.古诗文默写。

(1) 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 。

(许浑《咸阳城东楼》)(2) ______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 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5) ______ ,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6)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工整的语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琅琊山晦明变化的朝暮景象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

(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______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8) ______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道目光就像一道zèng liàng ______ 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2) 他们的燃料已经gào qìn ______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3)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g huì ______ 。

(4)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______ ,青丝变白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 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 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 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班级:姓名:得分:一、笔直心正(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二、文化寻根(21分)龙年春晚以“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充分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

让我们以文说龙,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

请按要求完成1-7题。

(21分)自古以来,龙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

龙之文化,源远流长。

自黄帝时代起,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得土德瑞,黄龙地蚓见。

”是为龙之瑞应。

龙之形象,或翻腾云海,或潜藏深渊,变化莫测,引人xiá①想。

《楚辞》以龙形容神仙之姿,《周易》以龙喻君子之德。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皆有龙的身影。

龙之寓意深远。

龙象征吉祥如意,龙象征力量和智慧,龙象征着变革与创新。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秉承龙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传承龙之文化,②发挥其深刻内涵,以创新方式展现于世人面前,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1. 请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①②“发挥”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2. 对于文段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深刻内涵”“吉祥如意”“厚德载物”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B. 本文段分别从龙的形象、寓意、文化三方面阐述龙在中华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C. “自黄帝时代起,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句子主干是“龙成为图腾”。

D. 画线句“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是病句,应将“逐渐”删除。

3. 同学们对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5分)小深:龙文化渗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名著里有龙,比如《西游记》中的取经队伍中的①,它的原身就是一条龙。

【中考冲刺】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诗人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3)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字词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不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piàn( ),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3)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rú léi guan ěr( )。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 ),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匪浅。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说明:1.全卷共9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错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学海拾贝·积累(30分)【成长第一乐章:积累自我之诗意春天】同学们,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初中三年快就会过去,人生自有诗意,愿我们每个人把握人生的春天,珍惜宝贵的友情,创造美好的明天!请根据情境,完成以下第1题。

1.请你根据提示,正确填写古诗文名句。

(1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李清照《渔家傲(天楼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两句。

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2)根据批注和出处,完成下面诗歌读书卡。

(2分)(3)诗意赏析题,课文《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进: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小语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崔颜《黄鹤楼》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他的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默写诗文。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让我们走近文学,一起欣赏锦绣诗文,感受前人的精神情怀。

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

”(《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o ()里去了。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zhī()。

(3)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之人。

(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4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和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缄.默/箴.言佝偻./伛偻.提携B. 镌.刻/隽.永绯.红/妄自菲.薄C. 杳.然/拖沓.粗犷./心旷.神怡D. 伫.立/贮.蓄隐晦./诲.人不倦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秀颀吹毛求疵遏制名副其实B. 决别春寒料峭雾霭责无旁待C. 寒喧谈笑风声娴熟诚惶诚恐D. 分歧不屑置辨缈茫慷慨淋漓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瑰丽的艺术宫殿。

B.多少年来,几代执着的中国人殚精竭虑....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C.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著成《史记》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口,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1分)(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口口口口口口口。

(张岱《湖心亭看雪》)(1分)(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4)《过零丁洋》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诗,表明了文天祥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2分)(5)请将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每小题1分)(1)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他遇着jiāo shē( )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bàn( ),容不得闭塞。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gù( )。

(4)开始于shèng qìlíng rén( )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死神的怀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通知指出,不得恶搞优秀传统、亵渎文化经典、调侃..崇高精神。

B.今年,大蒜、白糖等大幅涨价,涨价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催生了“蒜你狠”、“糖....太宗”等网络新词。

C.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他的见解独到而犀利,因而这本书可以针对某些“制造业”衰败的言论,进行一番拨.。

乱反正...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蒜因其富含蒜氨酸的原因,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形成对人体身体有益的大蒜素。

(去掉“的原因”)B.研究人员认为,估计实现冷冻人体的复活,可能至少要到50年后。

(“估计”和“可能”删掉其一)C.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师资是否优秀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去掉“因素”)D.今年全国高校共有765万毕业生,如今,他们已陆续踏入社会,离开校园。

(将“踏入社会”与“离开校园”对调)5.同桌最近为自己受到个别同学的非议和一些不顺心的琐事而闷闷不乐,请发个信息鼓励他。

要求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如果你还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二、(4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10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客.此(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写赏雪经过,然后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其实是“看雪”行动的延伸,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也给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而作者仍去西湖赏雪并与偶遇的金陵人痛饮,可见他痴迷山水,不拘小节,喜交朋友。

C.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勾勒了一个空旷寂寥的雪世界。

D.这篇小品文不足二百字,却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写景精准形象,叙事生动传神,而字里行间又融聚了作者的情趣品性。

(二)(9分)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责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②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注】①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

②郎中:官名,此处泛指宫中官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桓公患.之/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B.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c.谓.左右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D.国.中莫衣紫/国.险而民富(《隆中对》)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11.齐国人为什么先是爱穿紫色衣服,后来又不穿了?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治国道理?(3分)答:(三)(10分)虎口下的反思:敬畏常识遵守规则宋晓东①近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消息备受关注。

命丧虎口谁之过的争论还在继续,但一死一伤的悲剧足以让我们警醒,吃人的老虎用最简单的丛林法则给我们上了一课:要敬畏常识,遵守规则。

②老虎吃人,即为常识。

在老虎出没的园区与之保持物理隔离,即为规则。

当跨越规则红线的那一步迈出之时,悲剧已在所难免。

③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步入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从来离不开规则的匡正。

无处不在的规则确保我们永续繁衍、社会不断繁荣。

规则规范的社会整体秩序,对个体而言往往体现为约束。

因此,有人就乐于在“小小不言”处打破规则——闯个红灯、插个队——获得一些便利,赢得些许小利。

④当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无伤大雅”的违规不以为意,甚至习以为常时,个别人的违规就演变为集体行为的失范。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在共同打破规则的同时,还“巧妙”地相互磨合出一些陋习,比如“人不看车、车不看人、大家都不看灯”的“中国式交规”。

⑤殊不知,违规的成本是巨大的。

还以交通为例,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⑥“不懂事”的老虎以它的生物本能,打破了我们常超越规则的任性。

血盆大口警示我们,规则是带电的高压线,容不得半分侥幸和小聪明。

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关乎修养,对家庭来说关乎家风,对社会而言关乎秩序。

⑦血的教训不能只让我们想起猛虎伤人的常识,更应在内心深处刻下对规则的敬畏。

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无不系于每个人对常识与规则的慎思笃行。

(选自2016年7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开篇由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新闻材料,引出“要敬畏常识,遵守规则”的中心论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密。

C.第④段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又增添了文采。

D.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用“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八成以上”的事实,论证了“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甚至酿成悲剧”这一观点。

13.下列材料不能论证第⑥段中“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戚继光执行纪律铁面无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一次他的舅舅犯了纪律,戚继光毫不留情,当着将士的面,按纪律处治了他的舅舅。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江河若没有堤岸,便不成其为江河。

D.纪律是达到一切宏图的阶梯。

只要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多少刺耳的声音就会发出来。

14.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做到“敬畏常识,遵守规则”。

(4分)答:(四)(17分)绝美红脯鸟刘成章①院子里种了些枣树、桃树和玫瑰之类的花木,阳光烤炙着,每天都必须浇一次水。

于是,我们在门口放了三只桶,有了洗过菜淘过米的水,都倒进桶里,以待黄昏时使用。

就因为这三只盛水的桶,意外地给我们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美丽——飞动的、有颜色的美丽。

②那是一些红脯鸟。

它们的头和尾小燕般黑,背和翅是鸽子灰,肚脯最打眼,柔美的红,宛若沾上了我们种下的红玫瑰的花瓣。

它们是专门为喝水而来的。

③红脯鸟有了这样的第一次之后,就成了我家院落的小常客。

而我,每天都期盼着、留意着它们的到来。

常常,我正伏在案头做着什么的时候,眼睛的余光,就忽然瞥见几朵柔红自天飘落。

但它们来了之后,并不径直飞向桶沿,而是先站在墙头上或树梢上,小眼睛骨碌碌转上几转,确信院子绝无人迹之时,才会飞向目标。

它们喝水的姿态真让人百看不厌。

我有一次透过玻璃窗去看它们的时候,其中一只也正斜着脑袋看着我;它大约看见我并无什么动作,并无什么歹意,便不慌不忙地又去喝水了。

另一些鸟儿呢,被它所感染,也变得不慌不忙起来。

不久,它们喝得很满足了,就在桶沿边互相梳理起羽毛,那优雅的姿态,如同舞蹈。

④有时候,桶里的水并不是很满,它们的喙够不到,它们尝试了又尝试,最后不得不悻打上半盆水添到桶中。

本以为它们早已飞远了,可是我刚一进门,它悻离开。

于是,我赶紧..们就倏然又出现在我的视野中。

⑤桃子红了的时候,不知从哪里钻出各色鸟雀,大的,小的,色彩朴素的,如同做了美容手术且装扮妖艳的,一伙又一伙地来争食。

那些鸟雀们东一口西一口的,两三天下来,硬是将半树桃子咬得烂兮兮的。

于是,我一边驱赶一边抢收。

红脯鸟呢,当然也在众食客之中,不过它们总是两只或三只共吃着一只桃子,绝不胡乱糟蹋。

这使我对它们心生爱怜,在驱赶别的鸟儿时,对它们网开一面。

红脯鸟一定是看出了我对它们的特殊优待,心怀感激,吃得更加细心,竟能将桃子啃得一干二净,于是,枝上突兀着几颗不存一丝果肉但并未断蒂的桃核儿。

哦,这美丽的可爱的鸟儿!⑥一日,我们上街吃了顿饭,桶里没攒下多少水。

我回家之后,透过玻璃窗刚好看见三只红脯鸟口渴难耐地站在桶沿边,一次又一次地伸长了脖子,向下试探,结果一只红脯鸟一不小心,竞掉入桶中。

我听见它在不断地扑腾着,挣扎着。

我心里好急啊,可是,偏偏在这时候来了快递邮件,我边签收边扭头看,那一刻,另外两只鸟儿忽然全都蓬起了浑身的羽毛,烈焰一般地先后冲进桶里,义无反顾。

接下来是一阵让人揪心的竭尽全力的繁响和呜叫。

不用说,它是在勇敢地搭救它的妻子或者丈夫,或者仅仅是朋友。

及至我迫不及待地扑到水桶边的时候,三只泡在水中的红脯鸟虽然还有些互相往外拉拽的意思,但都已奄奄一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