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幅与标准
第二章3 地图分幅与编号

001 002 003 001 004 行
002
001 001 00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2 024 048 013 025 049
005 006 007
010 011 012 024 048 013 014 096
049 097
2、地形图编号
1、 西图廓经度
南图廓纬度 东图廓经度 北图廓纬度
111°
38° 114° 40°
2、西图廓经度 南图廓纬度 东图廓经度 北图廓纬度
115°30′ 39° 116° 39°20′
5、不同比例尺编号的行列关系换算 (1)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较大 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西北:
较小比例尺纬差 c大= c小-1 ( )+ 1 较大比例尺纬差
(北纬)
1:100万图号后的计算公式:
纬度 ( o ) o 4 4 c -【 】 纬差 所求比例尺纬差
经度 ( o ) 6 d 【 】+1 所求比例尺经差
举例:已知某点位于北纬32°54′,东经 112°48′求该点所在1:25万和1:5万图幅上的 编号。(解析法、图解法)
I49E019020
4、已知图号计算图幅四个角点经纬度
图幅西南图廓点经纬度:
西图廓经度=(b–31)*6°+(d-1)*经差
4 南图廓纬度=(a–1)*4°+( -c)*纬差 纬差
东图廓经度=西图廓经度+经差 北图廓纬度=南图廓纬度+纬差
o
举例:
1、已知图幅图号J49B001002,计算图幅四个角
点经纬度
2、已知图幅图号J49D003004,计算图幅四个角 点经纬度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地形图编号
1:25万地形图编号
3、地形图编号的应用
已知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 度,计算图幅编号。
(1)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
[]:表示取整
a
40
a:1:100万图幅所在纬
1 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 数字码
1 1 3°5 0′ 3 9°5 0′
1 1 4°2 0′
3 9°2 0′
1:100万地形图分幅采用国际标准,每幅的经 差为6°,纬差为4°,但在纬度60°~76° 之间经差为12°,纬差为4°;在纬度 76°~88°之间经差为24°,纬差为4°。 我国纬度都在60°以内。
各比例尺地形图经纬差、行列数、图幅数关系比较
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关系表
比例尺
1: 1: 1: 100 50 25万 万万
38o
J50
002001
002002
36o o
117 o
120o
40o
001001 001002 001003 001004 39o
002001 002002 002003 002004
38o
J50
பைடு நூலகம்
003001 003002 003003 003004
37o 004001 004002 004003 004004
b:1:100万图幅所在经
b
60
度带3的1数字码
举例:已知某点位于北纬39°22′30″,东经 114°33′45″,求该点所在1:100万图幅上 的编号。
a
40
1
b
60
31
地图分幅与编号(1)_OK

四、计算图幅编号
1. 已知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 度,计算图幅编号
(1)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
[]:表示取整
a
a:1:100万图幅所在纬 1 0 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 4 数字码
b
b:1:100万图幅所在经
60
度带的数3字1码
32
(2)计算所求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图号 后)的图幅编号
d(大)=001 d(大)=004
43
44
2) 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C 小 =
C 大 -1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d 小=
较 大 比 d 大 例 -1 尺 纬 差
3
不拼接分幅:
适用: 地图集、专题 地图等
4
图1-5 拼接分幅图
5
优点: ①图幅间拼接方便; ②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 图纸和印刷版面; ③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6
经纬线分幅 :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适用: 世界各国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图 优点: ①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
40
1、不同比例尺编号的行列关系换算 (1)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转换成 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代码
西北: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C 大 =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 ( C 小 - 1 ) + 1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d 大 =
* (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41
东南:
较 小 比 例 尺 纬 差 C 大 = C 小 *较 大 比 例 尺 纬 差
地图分幅编号和地图比例尺

地图数学基础
(四)图角点坐标式编号法
系采用图幅的西南角点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方法。 将其纵坐标 x 在前,横坐标 y 在后,以短线相连, 即“x-y”形式作为某一幅地图的图号。
地图数学基础
(五)图角点坐标-自然序数式编号法
是图角点坐标式与自然序数式 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适用于在面积较大的工矿企业 内,测绘几种不同比例尺系列 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地图的编号。 即以比例尺较小地图的图角点 坐标式编号为其所含较大比例 尺地图的基础图号,用自然序 数和字母代表其内较大比例尺 地图的代码,以短线与基础图 号相连,构成所编的图号。
K-51-52 K-51-63 K-51-64 K-51-76 K-51-65
地图数学基础
求相邻图幅图号
求位于同行不同列两相邻1:100万图幅间相邻1: 10万图幅的图号 K-50
K-50-12 K-50-23 K-50-24 K-51-36 K-51-13 K-51-25 K-51-37 K-51-52 K-51-26
K-51
地图数学基础
求相邻图幅图号
求位于同列不同行两相邻1:100万图幅间相邻1: 10万图幅的图号
K-51-13 K-51-122
K-51
K-51-133 K-51-134 K-51-135
J-51-1 J-51-2 J-51-3
J-51
J-51-15
地图数学基础
地形图分幅编号的实际应用
根据经纬度,求图号,以便向资料 库索取所需的地形图
1:5000 4040 4 1:2000 5050 1 1:1000 50 50 0.25 1:500 50 50 0.0625
中国地形图基本比例尺

中国地形图基本⽐例尺我国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例尺通常分为⼤中⼩三种:⼩于100万(⼩⽐例尺),10万到100万(中⽐例尺),⼤于10万(⼤⽐例尺)。
1:100万地形图(1)⽤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于⼤范围内进⾏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正轴等⾓圆锥投影,编绘⽅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道开始,纬度每4°为⼀列,依次⽤拉丁字母A、B、C……V表⽰(20世纪70年代曾⼀度⽤阿拉伯数字1、2、3……表⽰),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西向东6°为⼀纵⾏,将全球分为60纵⾏,依次⽤1、2、3……60表⽰,“列号—⾏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
如:J—50,10—5 0。
1:50万地形图(1)⽤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于较⼤范围内进⾏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编绘⽅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坐标系统采⽤1980年西安坐标系,⾼程系统采⽤1985国家⾼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列号,如:J47B001002。
⼀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1)⽤途:⽐较全⾯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开发利⽤与⾃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1]、[2]…[16]表⽰,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例尺代字和⾏列号.如:J50C001004。
第二章地图分幅与编号

51
52
53
54
55
k49D012012
k50D012001
J49D001011
J49D001012
J50D001001
J50D001002
J49D002011
J49D002012
J50D002001
J50D002002
J49D003012
J50D003001
56
二.已知图号计算图幅四个角点的经、纬度坐标 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坐标:
b 31 6 d 1
0
4 a 1 4 c
43
图解法 1. 1:100万中的图幅号—I49 2. 1:25万的图幅编号—I49C004004
44
例3:已知制图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如下,编制该地 区的地图时,需收集1:10万地形图作为编图资 料,请算出所需1:10万图号及并将相邻图幅编 号填入下表:
1 1 3 °5 0 ′ 3 9 °5 0 ′
001 002 003004 005 006 007 008 009010 011012 013 014 015 016 017018 019020 021 022 023024 001 001 001 012 013 024 025 049 024 025 049 096 097
1:10万:12×12 036 037 048 1:5万:24×24 144 145 192 1:2.5: 48×48 1:1万:96×96
17
1:100万地形图可作为国家或各部门总 体规划或作为国家基本自然条件和土地资
源地图的地理底图。军事上主要供最高领
导机关和各军兵种作为战略用图。
18
地图的标准分幅

+1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1990年以后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 新的分幅编号对照以前有以下特点: ⑴.1:5000地形图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使基 本比例尺地形图增至8种。 ⑵.分幅虽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经纬差也没有改 变,但划分的方法不同,即全部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 加密划分而成;此外,过去的列(纬)、行(经)现在 改称行、列。 ⑶.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后接比例尺的 代码,再接相应比例尺图幅的行(纬)、列(经)所对 应的代码。因此,所有1:5000~1:50万地形图的图号均由 五个元素10位代码组成。编码系列统一为一个根部,编 码长度相同,计算机处理和识别十分方便。
1:100万地形图
1:50万地形图
1:20万地形图
1:10万地形图
1:20万 一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36幅,用[1]……[36] 表示,即经差1°,纬差40′
1:100万形图
1:10万地形图
北京某地
北纬39 54 30 东经116 28 25
字符码1位 英文字符 纬行代码 数字码2位 2位阿拉伯数字 经列代码 字符码1位 英文字符 比例尺代码 数字码3位 3位阿拉伯数字 行代码 数字码3位 3位阿拉伯数 列代码
新图幅标准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1:50万---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按6°带划分
1:1万比例尺地形图按3°带划分
我国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方法
1、方法: (1)先将自然值的横坐标Y加上500000
地图的概念、分类与分幅编号

旧的分幅和编号方法1.1:100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100万地图的编号是“列—行”编号。
列:从赤道算起,纬度每4。
为一列,至南北纬88。
各有22列,用大写英文字母A,C,…,V表示,南半球加S、北半球加N,由于我国领土全在北半球,N字省赂。
行:从180。
经线算起。
自西向东每6。
为一行,全球分为60行,用阿拉伯数字1,2,…,60表示。
一个列号和一个行号就组成一幅1:100万地图的编号。
如北京市所在的1:100万图幅位于东经114。
一120。
,J北纬36。
一40。
,其编号为J—50。
2.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图l—5表明,这三种比例尺地图都是在1:100万地图固号的后面加上自己的代号形成自己的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地图的代号都是自然序数编号,它们的编号方法后行列式加自然序数编号,由“列—行—代号”构成(见图1—6)。
1:50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100万地图分为2行2列,其代号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D表示,图1—6中指出的1:50万地图的编号是“J-50—A”。
1:25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100万地图分为4行4列,其代号分别用[1],[2],…,[16]表示,图1。
6中指出的1:25万地图的编号是“J—50—[2]”。
1:10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100万地图分为12行12列,其代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144表示,图1—6中指出的1:10万地图的编号是“J-50-5”。
3.1:5万、1:2.5万、1:1万、1:5千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5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10万地图分为2行2列,其代号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D表示,图l—7中指出的1:5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为“J-50-5-B”。
1:2.5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1:5万地图又分为2行2列,其代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图l—7中指出的1:2.5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为”J-50-5-B-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高斯-克吕格直角坐标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并与设定的中央经线相切。
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规定:该投影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为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在比例尺
1:2.5万-1:50万图上采用6°分带,对比例尺为 1:1万及大于1:1万的图采用3°分带。
6°分带法: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东半球从东经0°-6°为第一带,中央经线为3°,依此类推,投影带号为1-30。
其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6n-3)°;西半球投影带从180°回算到0°,编号为31-60,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360-(6n-3)°。
3°分带法: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带,将全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东经1°30′-4°30′,...178°30′-西经178°30′,...1°30′-东经1°30′。
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n ,中央经线为3°、6°...180°。
西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60°-3°n ,中央经线为西经177°、...3°、0°。
我国规定将各带纵坐标轴西移500公里,即将所有y值加上500公里,坐标值前再加各带带号以18带为例,原坐标值为y=243353.5m,西移后为y=743353.5,加带号通用坐标为y=18743353.5
四、我国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延伸出1:50万、1:25万1:10万,再以1:10万为基础,延伸出1:5万、1:2.5万及1:1万三种比例尺。
1:100万从赤道起向两极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 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 E-49 在1:100万图上,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50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A 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25万地形图,编为[1]、...[16],如 E-49-[1]。
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幅1:10万地形图,编为1、...144,如 E-49-1。
既后三种比例尺各自独立地与1:100万地图的图号联系。
1:10万图上每经差15′纬差10′分成四幅1:5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1-A
1:5万图上每经差7′30″纬差5′分成四幅1:2.5万,编为1、2、3、4,如 E-49-1-A-1
1:10万图上每经差3′45″纬差2′30″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编为(1)、...(64),如E-49-1-(1)
1:1万图上每经差1′52″纬差1′15″分成四幅1:5000地形图,编为a、b、c、d,如E-49-1-(1)-a
4.地图符号
一、地图符号的意义
地图符号是地图上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图形和文字的总称。
它是地图内容体现的一种主要手段。
是地图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按几何精确性分类,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
依比例符号是实地占有较大面积的物体,比例尺缩小后,仍能显示其轮廓,如大面积街区、大湖等。
通常以线划表示其外轮廓,并填绘符号或普染颜色。
不依比例符号实地上面积较小一般具有方位意义的物体,缩至图上只能显示一个点。
这类符号仅以其定位点表示物体的位臵。
半依比例符号是实地上的狭长物体,其长度能依比例表示,而宽度则需夸大,如狭长街区、铁路、公路、土堤等符号,其宽度在图上均已扩大。
在图上只能测其长度,不能测其宽度。
三、地图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则
符号的“比例”概念:地面物体与符号图形的缩小比率并非总是一致,同一物体在较大比例尺图上能依比例表示,而在较小比例尺图上则为半依比例号和非依比例符号。
符号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符号的定位:不依比例符号都是扩大了的图形,一般在设计时就已规定了符号的哪一部分代表地物的真实位臵,这些规定的点和线,就叫定位点和定位线。
关于MAPGIS的符号请看功能演示栏目下的编辑子系统中编辑符号库的功能菜单
5.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表示方法:
一、普通地图上的内容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图廓外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网、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等
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标志
自然地理要素有水系、地貌和图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有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和行政中心;
其他标志为方位物、经济标志、科学文化标志等。
图廓外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图例、图廓、分度带、比例尺、坡度尺及坐标系统等
二、水系及其在图上表示
水系是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水渠、井泉各种自然的人工的水文物体的总称。
关于河流及沟渠的表示:我国1971年《图式》中规定河流单双线的分界宽为0.4mm,即凡双线河就表示真实的河宽。
对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5万)补充规定“实地宽100m以上的合理就扩大绘为双线”(从0.2扩大到0.4)实地河宽100米到200米这段成为符号性双线河(或称记号双线河),它不表示真宽,要注明河宽注记。
对小比例尺图上的河流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单线配合不依比例尺双线(又称过度性符号)和依比例双线的表示方法;其二,是单线配合单线真形符号表示。
所谓单线真形符号是将河流全部填满与水涯线相同的普染色。
三、居民地及其在图上表示
居民地是指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城市、集镇、农村或其他居住区的总称。
当居民地受比例尺限制不能用真形表示时,可用圈形符号来表示居民地的位臵,符号的定位点表示居民地的中心区域,符号与地物的相对关系表示居民地中心区域与地物的相对关系。
四、交通及其在图上表示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的总称。
它包括陆地交通、水陆交通和空中交通及管线运输几类。
道路符号是线状的,但在比例尺缩小后,它的宽度是夸大的,以我国地形图为例,铁路宽0.6mm,在1:10万图上等于实地60m,在1:50万图上为300m。
五、地貌及其在图上表示
晕渲法,假定光源在固定的方向上,用浓淡渐变的半色调(墨和颜色)在图上显示地貌主体形态,其实质是光彩立体感在地图上的应用。
等高线法,用一组有一定间隔(高差)的等高线的组合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
首曲线,按相应比例尺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图上用细线表示。
计曲线,为方便查看等高线的高程,规定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加粗成粗实线。
间曲线,按等高距的二分之一测绘的等高线,用与首曲线等粗的虚线表示,补充显示局部形态
分层设色法,在不同高程带,普染不同色调的颜色来表示地貌起伏的方法。
六.境界及其在图上表示
境界是地区政治行政管辖的界线。
普通地图上,可分为政区界和其他境界两大类。
地形图上境界的表示有以下的规定:
两级以上的境界重合时,只表示出高一级的境界。
飞地的界线用其所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表示,并在其范围内加隶属注记。
境界沿河流、道路、山脊等线状地物延伸的,可以省略重合部的境界符号或在线状地物的中心,两侧或一测描绘其符号。
以河流为例:当一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线为界时,境界符号在水域内或河流符号两侧不间断的交错绘出。
以共有河流为界的,在河流两侧每3-4厘米交错绘出。
以河流一侧为界的,在相应一侧不间断绘出。
以山脊、山谷为界的不间断绘出,其通过的山头、山口、谷地等的中心位臵不变,保持与地貌图形的协调性。
湖南省行政区划
总计:地级市13 自治州1 市辖区34 县级市16 县65 自治县7面积21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4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