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幅编号和地图比例尺

国家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

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地形图的分幅 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60°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76°-80°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纬差为4°,所以在纬度0°-60°之间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纬差4°分幅的。 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纬差2°;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 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2.5万地形图。在1:10万图的基础上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一幅1:1万地形图又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见表1-1)。 表1-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及其图幅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尺纬度经度图幅数 1:100 6度4度1 (经差6°,维差4°) 1:50 3度2度4 1 (1:100划分为了4幅1:50;毎幅经差3°,纬差2°)1:20 1度40分36 9 1 (1:100划分为了36幅1:20,1:50划分为9幅1:20万;毎幅经差1°,纬差40′) 1:10 30分20分144 36 4 1 1:5 15分10分576 144 16 4 1 (1:100划分为576幅1:5,1:50划分为144:1:5;1:20划分为16幅1:5,依次推...) 1:2.5 7.5分5分2304 576 64 16 4 1 1:1 3分45秒2.5分9216 2304 256 64 16 4 2、分幅编号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 1:100万地图的编号 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 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o为一列,直到南北88o(南北纬88o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 表示。 行数:从经度180 o起向东每隔6 o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 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 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o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 o-76 o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 o,纬差为4 o);在纬度76o-88o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o,纬差为4o)。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o-84o,西经48o-72o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

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有哪些

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有哪些?各怎样分幅编号? [ 标签:地形图,编号,方法 ] 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有哪些?各怎样分幅编号? 田鼠太太回答:3 人气:8 解决时间:2009-05-12 18:51 满意答案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 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划作22个横列,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60表示。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列号——行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码A、B、C、D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5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2]、……、[16]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25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44幅1∶10万的图,分别用1、2、……、144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1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新的地形图分幅标准 新的地形图分幅标准是指1991年国家测绘局制订并颁布实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标准‖。 1、地形图的分幅: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图,沿用原分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如图1-1),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逐次加密划分图幅,以横为行,纵为列。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91aixue)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

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地图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1、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划作22个横列,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60表示。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列号——行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2、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码A、B、C、D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5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2]、……、[16]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25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44幅1∶10万的图,分别用1、2、……、144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1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3、新标准: 92年12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 89—92》新标准,1993年3月开始实施。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如下。

初中地理练习试题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相关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巩固强化 1.在地图上,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数,叫________,也叫缩尺。它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式。 2.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 3.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_____;②在有指向 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和来定方向,经线表示__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4.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_______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叫_______。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1∶1000 B.1∶10000 C.1∶500000 D.1∶30000 6.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是 ( ) 1∶1000 B.1∶250000 C.1∶100000 D.1∶30 7.A、B两点图上距离是3.75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1875米 B.187500米 C.75米 D.1875厘米 8.将八百万分之一的台湾地图,放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比例尺是 ( ) A.1∶16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C.二百万分之一 D.1∶40000000 9.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0 迁移拓展 10.读某村平面图2-3回答: (1)图中确定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 (2)秀峰山分别位于李庄和王庄的哪个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向______流。 (4)汽车顺着公路从A到C,途中行进的方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 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1:100 万采用国际1:1000000 地图分幅标准。每幅1:1000000 地形图范围是经差6°,纬差4°;纬度66°~76°之间经差12°,纬差4°;纬度76°~88°之间纬经差24°,纬差4°(在我国没有纬度60°以上的需要合幅图幅) 1:1000000 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 地图编号标准。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 横列,依次编号A、B、... 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 列,以1-60 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 万图在第5 行,第49 列,其编号为E49 ;北京为J50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 2 行 2 列,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50 万地形图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 4 行 4 列,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 幅1:25 万地形图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12 行12 列,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 幅1:10 万地形图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24 行24 列,按经差15′纬差10′分成576 幅1:5 万地形图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48 行48 列,按经差7′30″纬差5′分成2304 幅1:2.5 万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96 行96 列,按经差3′45″纬差2′30″分成9216 幅1:1 万地形图 每幅1:100 万地形图划分为192 行192 列,按经差1′52″纬差1′15″分成36864 幅1:5000 地形图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图比例尺练习题

练手-----比例尺 1.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毫米,实地距离为2.5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B.1∶100 000 C.1∶10 000 D. 2.右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①▲②1 729 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③ 3.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5 000 000 B.1∶10 000 000 C.1∶1 000 000 D.1∶500 000 4.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2500 B.1:5000 C.1:40000 D.1:1000 5.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6.下图为古海蚀地貌,学生在绘制该地区由 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最好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 尺 C.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7.在下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用k1、k2、 k3、k4分别表示AB、AC、BD、CD段的比例尺,那么各 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k1>k2=k3>k4 B.k2=k3>k4>k1 C.k4>k1>k2=k3 D.k1>k4>k2=k3 8.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执行任务,则他们采用的地图比例尺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读图1和图2,回答9、10题。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习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发问引入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答复: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假设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条路线最近?(同学答复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 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 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这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相貌。 [练习] 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那么地图有什么用途呢?它是怎样绘制的呢?我们怎么使用地图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发问] 请同学举例说明,地图有什么用途?(教师广泛引导,最后总结归纳概括。)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 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一.梯形分幅与编号 1、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2、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 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 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分别以l、2、……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 二、矩形分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其西南角的坐标X=3530.0km,y=531.0km,所以其编号为“3530.0—531.0”。编号时,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坐标值取至0.01km,而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某些工矿企业和城镇,面积较大,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编号时是以1:5000比例尺图为基础,并作为包括在本图幅中的较大比例尺图幅的基本图号。例如,某1:5000图幅西南角的坐标值x=20km,y=10km,则其图幅编号为“20—10”。这个图号将作为该图幅中的较大比例尺所有图幅的基本图号。也就是在1:5000图号的末尾分别加上罗马字Ⅰ、Ⅱ、Ⅲ、Ⅳ,就是1:2千比例尺图幅的编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

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

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1:100万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分幅标准。每幅1:1000000地形图范围是经差6°,纬差4°;纬度66°~76°之间经差12°,纬差4°;纬度76°~88°之间纬经差24°,纬差4°(在我国没有纬度60°以上的需要合幅图幅) 1:1000000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编号标准。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 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 ;北京为J50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行2列,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5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行4列,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25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幅1:1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按经差15′纬差10′分成576幅1:5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按经差7′30″纬差5′分成2304幅1:2.5万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按经差3′45″纬差2′30″分成9216幅1:1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92行192列,按经差1′52″纬差1′15″分成36864幅1:5000地形图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1)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划作22个横列,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60表示。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列号——行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2)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码A、B、C、D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5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2]、……、[16]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25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 式,H 50,H 25 ,H 10 ,H 5 ,H 2 和H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 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 50,L 25 ,L 10 ,L 5 ,L 2 和L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 足三位用“0”补足,X 50,X 25 ,X 10 ,X 5 。X 2 和X 1 分别是1∶50万~1∶1 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 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 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案示例(三)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地理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和方向。 2.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媒体 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投影片“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二龙路地区图”,“实验中学本校平面图”;“罗盘定向图”,“北极星定方向图”,“利用钟表和太阳定方向图”,“利用建筑物定方向图”,“利用植物定方向图”,“利用月相定方向图”;“北京交通图”10张;“圆明园遗址导游图”及课本插图。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讲地图及其比例尺,第二课时讲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三课时讲地图的方向(本教案为第三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学习指导法、分组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任何一幅图总有特定的已知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填图最重要的已知条件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图例注记和方向。有了这三大读图要素,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收集到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暂停在“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图”上,提问学生从此图上可以收集到哪些有用的地理信息? 【活动】这是一张小比例尺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这张图表示的范围较大,表示的内容较粗略;这是一张专题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简况,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分类、名称、位置、各景点的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它还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间的方向,如杭州西湖在北京故宫的东南方向,而桂林山水在北京故宫的西南方向等。 【转折】地图是怎么告诉我们“地图上的方向”呢? 【讨论】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三、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地图上的方向”,暂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提问学生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向呢? 【板书】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北方) 【练习】(1)“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2)课本插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3)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得到气象报告,知道台风要来了,将要到达下列地区: 在练习册上绘出台风路径并说出船员们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转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在图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吗? 【投影】“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在图上找出初一(8)班教室,并说出它在实验中学分校的方向。 【投影】“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在图上找到讲台,并说出你们在初一(8)班教室是朝哪个方向?请D4号座位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你东北方向同学的名字。 【投影】“二龙路地区图”,在图上找出实验中学本校和实验中学分校,并说出你们由分校到本校的行走路线和方向。

地图分幅与编号概要

目录 1 引言 (2) 2 旧图幅编号规则 (3) 2.1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3) 2.2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4) 2.3 1:50000和1:10000地形图分幅 (4) 2.4 1:5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4) 3 新地图分幅编号 (5) 3.1 分幅规则 (5) 3.2 算法 (5) 3.2.1 根据经纬度计算编号公式 (5) 3.2.2 根据编号计算经纬度范围公式 (6) 4 程序设计 (7) 4.1 功能设计思路 (7) 4.2 根据点经纬度查询编号程序流程 (8) 4.3 程序代码 (10) 4.4 程序特点 (13) 5 程序功能说明 (14)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它在国防、国民经济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测绘,印刷,报关,检索和使用,所有的地形图均须按规定的大小进行统一分幅并进行有系统的编号。对于中国,幅员辽阔,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数量很多。为了使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幅面规格大小一致,将地表面按一定的规律划分成若干块,这就是地形图的分幅。在众多的图幅中,为了科学反映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和同一比例尺地形图的拼接,以及便于保管和使用,就需要地形图按一定规律进行编号。我国使用的基本比例尺有8种,分别为:1::10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每种比例尺又有两种分幅方法,一种为1991年以前分幅方法的旧图幅分幅,另一种为1991年后按新标准产生的新图幅分幅,,均按梯形分幅法进行分幅。对应于每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其图幅编号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为1991年以后按新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为新图幅编号。但无论是新图幅编号还是旧图幅编号,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基础上进行二次或多次编号而形成的,其实质都是根据图幅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按规定的经纬度间隔进行编号的。1:100万的地形图采用行列编号法,而对于1:5千、l:1万、1:2.57j"、1:5万、1:10万、1:25万、1:50万的地形图,新图幅采用行列编号方式,旧图幅采用基于基图的序号编号法,各级基图之间以“一”连接。另外,在旧图幅编号系统中,还有一种已不再制作的l:20万的地形图,它也是在1:100万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各比例尺地形图具体编号方式已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从图幅的分幅编号可以看出,对某一种确定比例尺的地形图,只要给定一个经纬度坐标,就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图幅编号(该点正好处于两幅或四幅图交点上的情况除外),而给定一个图幅编号,就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经纬度范围。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度间隔及基本的编号规则,如表1所示。所以,确定比例尺后,图幅编号与其相应的经纬度范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这就为根据经纬度自动计算图幅编号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_新的地形图分幅标准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新的地形图分幅标准 新的地形图分幅标准是指1991年国家测绘局制订并颁布实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标准”。 1、地形图的分幅: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图,沿用原分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如图1-1),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逐次加密划分图幅,以横为行,纵为列。 图1-1 2、地形图的编号 (1) 1:100万地形图新的编号方法,除行号与列号改为连写外,没有任何变化,如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由J-50改写为J50。 (2) 1:50万至1:5000地形图的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式编号法,将1:100万地形图按所含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划分成相应的行和列,横行自上而下,纵列从

左到右,按顺序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皆用3位数字表示,凡不足3位数的,则在其前补0。 各大中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码构成。从左向右,第一元素1位码,为1:100万图幅行号字符码;第二元素2位码,为1:100万图幅列号数字码;第三元素1位码,为编号地形图相应比例尺的字符代码;第四元素3位码,为编号地形图图幅行号数字码;第五元素3位码,为编号地形图图幅列号数字码;各元素均连写(如图2-1)。比例尺代码见图2-2; 图2-1 图2-2 新分幅编号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编码系列统一于一个根部,编码长度相同,便于计算机处理。 3、新编号系统的应用 (1)由已知某地地理坐标(x,y),则按下列程序计算其所在某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

A 按下列公式求出基础图1:100万图幅的图号: h=[y/△y]+1 l=[x/△x]+1 其中y表示纬度,△y表示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纬差;x表示经度,△x表示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经差。[ ]为商取整符号,如9.3则取9。h表示行号,l表示列号 我国疆域位于东半球,故纵列号大于30,上式改写为: h=[y/△y]+1 l=[x/△x]+31 B 按下式计算所求图号的地形图在基础图幅内位于的行号和列号: h’=△y/△y’ —[(y/△y)/△y’] l’=[ (x/△x)/ △x’] +1 其中△y、△x表示百万分之一地形图的纬差、经差;△y’、△x’表示所求图号的地形图图幅的纬差与经差,h’表示行号、l’表示列号。 备注:其中[ ]为商取整符号,( )表示求余数如(39° 22’30’’/4°)=3°22’30’’ C 计算的结果引入欲求图号那地形图的比例尺代码,按图号构成规律,写出所求的图号。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二章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一节地图分幅与编号的定义与作用 为了不重测、漏测,就需要将地面按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块,这就是地图的分幅。 为了科学地反映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和相同比例尺地图之间的拼接关系,为了能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某种地区某种比例尺的地图,为了便于平时和战时地图的发放、保管和使用,需要将地形图按一定规律进行编号。 一、地图分幅 1.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又可分为拼接的和不拼接的两种。拼接使用的矩形分幅是指相邻图幅有共同的图廓线,使用地图时可按其共同边拼接起来。不拼接的矩形分幅是指图幅之间没有公共边,每个图幅有其相应的制图主区,各分幅图之间常有一定的重叠(图2-1,图2-2),而且有时还可以根据主区的大小变更地图的比例尺。 图2-2不拼接分幅图示例 2.经纬线分幅 图廓线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的梯形。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和大区域的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就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 二、地图编号 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备系统性、逻辑性和唯一性。 常用的地图编号有行列式、自然序数式、行列-自然序数式和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等。 三、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 地图的分幅编号,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测制地图的需要,就测制某种比例尺地图而言,按每一分幅地图的范围和图号下达任务,不仅可以避免测制地图过程中遗漏或重复,节资增效,而且还能使所测地图的幅面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因幅面过大使绘图作业难以操作,影响绘图质量。 其次是印制地图的需要,若不分幅,地图幅面过大,一般印刷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势必要增加成本,而在复照时会给图面带来较大的边缘误差,影响地图的几何精度。 第三是管理和发行的需要,地图分幅编号后,便于分类分区有序地存贮;大小规格一致,易于包装。运输和存放;统一编号,有利于快速检索和发行。 第四是用图的需要,快速检索,有利于及时提供,提高工效;图面过大,折叠、携带和展阅都不便,只有将图面控制在一定大小范围内才便于在室内外的应用;分幅可以扩大地图的比例尺,便于更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要素,增加地图信息,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第二节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国家基本地形图 我国的地形图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编制规范和图式图例,由国家统一组织测制的,提供各部门、各地区使用,所以称为国家基本地形图。 国家基本地形图比例尺系列: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scale on map)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如1∶10万,即图上1厘米长度相当于实地1000米。严格讲,只有在表示小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图上,由于不考虑地球的曲率,全图比例尺才是一致的。通常绘注在地图上的比例尺称为主比例尺。在地图上,只有某些线或点符合主比例尺。比例尺与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有关。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放大比例尺 放大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倍数。如:原长度为1c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为10cm,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后项)通常为1。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内容也越详细,精度越高。 [编辑本段]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X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X1/n。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二、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裴秀(223至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山西今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秀少好学,八岁能属文,博学强记,早获声闻。曹爽辅政时,任黄门侍郎。后受司马氏重用,官至尚书令、司空。司马昭前往淮南讨伐诸葛诞时,裴秀亦随从参预谋略,说明他有些军事经验。担任司空后,又掌管土地、田亩及地图制作等事务,他个人饶有绘制地图的兴趣与技能,因之在制图学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首先,裴秀创制了《制图六体》,即编制地图所应遵循的六条准则:一,“分率”,即比例尺;二,“准望”,即方位;三,“道里”,即距离;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其中后三条说明各地间由于地势起伏、倾斜缓急、山川走向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