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宪章King John & Magna Carta

合集下载

对大宪章的评价

对大宪章的评价

对大宪章的评价
大宪章(Magna Carta)是1215年英格兰国王约翰(King John)签署的一份文件,被认为是现代宪政制度的开端,对西方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大宪章的一些评价:
1.历史意义:大宪章被认为是宪政的奠基石,标志着国王与贵族
之间权力关系的转变。

它反映了当时贵族对国王权力过大的反
抗,是一项推动权力制衡的历史事件。

2.权力制衡:大宪章强调了法治原则,规定了国王必须遵守的法
律和程序。

这对于确立君主不可侵犯的原则、建立权力制衡有
着积极的影响。

3.个人自由:大宪章中包含了一些关于个人自由和财产权的规定,
保障了一部分自由和权利,尽管当时的范围较为有限,但为后
来的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

4.启示:大宪章为后来的法治思想提供了启示,对于后来的宪法
和人权法发展起到了先驱作用。

它为后来的法律体系提供了参
考和基础,成为西方宪政传统的一部分。

5.限制专制:大宪章的签署被视为限制国王专制权力的一项重要
举措。

虽然最初签署的目的是解决当时的政治危机,但它的影
响却超越了当时的局势,对于后来的权力制衡和法治理念有深
远的影响。

6.争议:尽管大宪章被赋予很高的历史价值,但在历史上的具体
影响仍然有争议。

有学者认为它在当时并没有立即产生显著的
影响,而是在后来演变成为了象征性的文件。

总体而言,大宪章被视为现代宪政和法治的先驱,对于建立公正、平等、法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对其影响和价值的评价也因时代、历史观点和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

约翰王

约翰王

约翰王(英格兰国王)约翰王King John(1167-1216)英格兰国王King of England(1199-1216),生于牛津,外号“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

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他曾试图在理查一世被囚禁在德国(1193-1194)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从而剥夺了约翰的长兄杰弗利(Geoffrey)之子亚瑟(Arthur)的权利。

亚瑟的继承权要求受到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支持。

《大宪章》就是由他签定的目录1. 1简介2. 2生平经历简介约翰王King John(1167-1216)英格兰国王King of England(1199-1216),生于牛津,外号“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

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他曾试图在理查一世被囚禁的德国(1193-1194)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从而剥夺了约翰的长兄杰弗利(Geoffrey)之子亚瑟(Arthur)的权利。

亚瑟的继承权要求受到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支持。

生平经历约翰为亨利二世第五子,由于他的父王将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全部分封给约翰的几位兄长,到约翰已经无地可封,因此被称为“无地王”。

亚瑟于1203年被约翰下令杀害之后,腓力普二世以优势兵力向约翰进攻,并于1204-1205年征服除阿基坦盆地部分地区以外的全部国土。

1206年约翰拒绝承认兰顿(S·Langton)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1208 年他的王国被剥夺教权,他本人于1209年被逐出教门,最后他于1213年作出让步,缴纳年贡13000马克。

他的政府奉行高压政策并且未能收复诺曼底,1214年布汶之战中约翰战败,遂招致封建贵族们的反对,要求实行宪法改革。

贵族们与国王在兰尼米德会晤,1215年6月他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宪法的基础。

但他拒绝执行大宪章,从而加速了第一次诸侯战争(1215-1217)的到来。

英国大宪章

英国大宪章


• 19 • 王迪
孙全康


历史背景
• 公元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借口其有权继承英格兰王位而入侵英格兰,并成功 打败了英王哈罗德而建立了诺曼底王朝,史称威廉一世。(从此之后直到现代,英国 再也没有被外国军队入侵过,虽然也是王朝更迭,但历位英国国王或者女王都是威廉 一世后代,因此按我们普通国人的看法,英国自1066年起至今都是一个王朝)。在与 哈罗德的一战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的是从法国带来的骑士。当时,骑士要拥有备齐 了马鞍、马蹬和马衔的数匹战马,以及利剑长矛等武器装备。对这种职业武士的训练 要从孩提时代开始一直到21岁,其武器装备和培训训练费是相当昂贵的,于是国王通 过向跟随作战的武士授予土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回报”的地产就变成了 封建财产。这显然是一种契约制度,但并不是现代社会的非人格化的商业契约,因为 土地的受封者在人格上变成了封主的臣属,他必须效忠、服务,甚至为主人而献身。 在接受封土时举行“臣服礼”不仅具有宗教道德方面的约束力,它还表明因封主把作 为封建财产的土地分给封臣,封臣就对封主有服从、效忠和尊重的义务。从此封建制 度在英国建立起来。不过,此时的封建制度只是一种习惯法,国王与贵族以习惯而行 事,没有成文的规定来明确这一行为。 到了公元1199年,英王约翰继位。这位国王能力十分有限,在他的统治前期,其先祖 留给他的法国领土大多被法王占领,为了争夺回法国的领土,他穷兵黩武,因而不顾 原有封建习惯,大量开征各种税收捐助等,最终迫使部分英国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权 利而联合市民阶层武装反抗。1215年初,主要来自北方各郡的贵族在斯坦福聚集,并 推进到北安普顿,大贵族在伯拉克利公开拒绝向国王行效忠礼,战争开始。5月17日, 反叛贵族秘密进入伦敦,在市民的支持下,国王被迫与25名男爵代表在兰尼德草地上 签定了《大宪章》。

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的起源与介绍

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的起源与介绍

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的起源与介绍“失地王”约翰在贵族的压力之下,被迫签署了一个被称为《自由大宪章》的人权文件。

这个文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权宣言: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人权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保护个人尊严、反对国王滥权的基本精神;它要求恢复人的权利,并制定出一部宪法来保证这些权利。

英国大宪章所强调的人权中,不仅包括人的消极权利,而且还包括了人的积极权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征服英国后,为了收买人心,争取英国教会、贵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于1066年签署了给予臣民一定权利的“王冠宪章”。

征服者威廉在“王冠宪章”中宣布,保证要“用正义统治人民、把国王的一切供给人民”,他还保证要制定正义的法律,并且保卫它;他特别强调,将禁止各种掠夺、暴力和不公正的审判。

这时发生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十字军东征运动。

1099年,十字军领导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起草了《耶路撒冷审判书》。

这份重要文件规定了在耶路撒冷,各国国王都要服从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的决议。

许多英国贵族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参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

当这些贵族返回英国后,他们就把限制国王权力的这种精神带回了英国。

此后在英国贵族反对王权的斗争中,就有了一个法律依据。

这样,十字军东征在世界人权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英国贵族的斗争下,1100年,国王亨利一世被迫颁布了一个宪章,史称“亨利宪章”。

这个宪章保证教会的自由,保证贵族的继承权。

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亨利一世表示限制他在控制贵族家庭妇女婚姻问题上的权力。

《自由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给予贵族权利,限制王权;其目的是保卫贵族利益,结束约翰滥用权力的局面。

《自由大宪章》虽然是为了保卫贵族的利益,但是大宪章的内容既包括了人民应该享有的消极权利,也包括了人民应该享有的积极权利。

在消极权利上,《自由大宪章》着重限制王权,要求给予教会、贵族和骑士各种权利,特别是给予他们政治权利。

约翰王:从爱尔兰走出的暴君

约翰王:从爱尔兰走出的暴君

FOREIGN MAGAZINEFORGOTTEN VICTIMS《BBC 历史?西⑲至4貝刊约翰王:从爱尔 兰走出的暴君1215年6月,约翰王被迫签署了赋予臣民以自由的《大宪章》。

维多利亚时代的传记作家威廉•斯塔布斯评论道:“(约翰王是)英 国国王中最坏的一个……他罪孽深重。

”约翰王从1伯9年至124 6年统治英格兰,但他统治爱尔兰的 时间是其两倍。

《大宪章》开篇,便表明英格兰国王和爱尔兰领主约翰签署了它,约翰也是第一个正式将爱尔兰纳入其头衔的国王。

历 史学家在探讨约翰的统治给爱尔兰带来了什么影响,但如果我们把问题倒置过来看,爱尔兰给约翰造成了什么影响?1471年,约翰的父亲亨利二世希望通过联合爱尔兰贵族来化解政治之困。

077年,亨利二世指定约翰为爰尔兰的未来统治者, 那时约翰只有岁。

"85年,18岁的约翰第一次率军来到爱尔 兰。

当时有人记载,约翰刚来到爱尔兰便命令他的手下嘲弄当地人,甚至去揪爱尔兰人长长的胡须。

但史实未必如此,当约翰回到英格兰后,罗马教皇送给他一个用孔雀羽毛装饰的金冠,这是军事 胜利的标志。

此外,约翰在爱尔兰签署了超过20张土地协议,可以看出当时的约翰年轻有为。

12世纪90年代,一名英格兰殖民者被谋杀,杀人者被要求以决斗的方式进行审判。

约翰亲自赴现场督战,由此约翰发现了自己对观看决斗的浓厚兴趣。

在爱尔兰,约翰还培养了他的“猎头”嗜 好:收集敌人的头颅作为战利品。

记载称,在1185年期间,“成百上干个头颅被送往都柏林”。

也同样是在爱尔兰,约翰开始醉心于 挑唆贵族间进行内斗,最终导致了 1215年的贵族叛乱o099年继位为英格兰国王后,约翰的残暴愈演愈烈。

他对他的两种暴行最为欣赏:1202年,约翰亲手或下令杀死了他的侄子亚瑟;1Z10年,在第二次出征爱尔兰后,约翰将他此前宠臣的妻 子和儿子关进监狱并饿死o 亚瑟的死亡直接导致了 1203年民众的反抗和法国的进攻,让约翰失去了诺曼底等领地,对贵族的驱逐也最终导致了一些贵族家族密谋废黜甚至杀死国王。

英国大宪章

英国大宪章

《大宪章》亨利二世(Henry II)死后几年,他的最小的儿子约翰(King John)继承了王位(1167——1216,1199-1216在位)。

约翰国王被认为是英格兰众王中最差劲的一位。

在成为国王之前他就恶名在外了。

约翰曾纠集一群野心家(careerist)对抗他的父亲。

当他的兄弟理查得一世(R ichard I, also known as Richard the Lionheart)在为“圣地”(Holy Land,《圣经》中的巴勒斯坦地区)而征战时,约翰则在寻求攫取王位的机会。

他贪婪地为自己聚集金钱财宝。

登上王位后,约翰国王行事更加不计后果。

在他在位六年间,他把除了在法国的一小块地之外的所有大陆领土(Continental fief)全部丧失。

许多英国人都相信那个传奇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和约翰国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许多关于罗宾汉的故事在民间口头传颂,尽管这些故事很多相互矛盾。

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众对约翰国王治下的社会环境充斥着大量严重社会问题感到不满。

约翰国王也和教皇(the Pope)发生过争吵。

1205年,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僧侣(the monks of Canterbury)冒着风险没有跟约翰国王商议就选出了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新选出的主教迫不及待地去寻求教皇的承认但约翰国王迫使僧侣举行另外一场选举以使他的财政大臣(treasurer)能成为主教。

然而教皇两方的人选都拒绝了。

教皇命令僧侣选他所宠幸的斯蒂芬·兰顿(Stephen Langton)作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愤怒的国王把遵从教皇的僧侣驱逐出了国境并没收了他们的土地收益。

为了报复约翰国王,教皇于是就对英格兰下了“禁止令”(the interdict: (in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 sentence debarring a person or place from ecclesiastical functions and privileges.),关闭英格兰的所有教堂并停止英格兰的所有公共服务仪式。

King John&Magna Carta英国大宪章详细介绍

King John&Magna Carta英国大宪章详细介绍

John was forced to sign the Magna Carta in 1215. In 1216 John tried to go back on(食言) the Magna Carta. The barons declared war on him. In 1216, he was ill ,during the war he suffered from dysentery(痢疾) and was drowned in the water.
In 1213,John lost a battle to the French at Bouvines. This defeat resulted in England losing all her possessions in France. In 1214, the English rebelled.
In 1207, he quarreled with the pope. The Pope excommunicated( 逐出教会)John. The Pope stated that no christening or marriage would be legal until he said so. This placed people in England under a terrible strain and they blamed one person for this---John.
In 1213,John lost a battle to the French at Bouvines. This defeat resulted in England losing all her possessions in France. In 1214, the English rebelled.

公元年英国签署大宪章

公元年英国签署大宪章

公元年英国签署大宪章在公元年,英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Magna Carta)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宪政制度的基石之一,对英国法律和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宪章的背景、重要内容以及对英国历史的意义。

一、背景在公元年的英国,国王约翰(John)统治下的政权混乱不堪。

约翰国王极度专制,对贵族、教廷以及平民百姓的压迫越发严重,导致国内出现了广泛的不满和抵抗。

贵族和教廷联合起来,要求制定一份保障受压迫阶层权益的法律文件,以限制君主的权力。

二、重要内容大宪章规定了君王与臣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了国王不会滥用权力。

以下是大宪章的几个重要内容:1. 保障神职人员的权益:大宪章规定了教会的独立地位和自由。

这对于当时的英国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确保了教会在政治和法律事务中的自主权。

2. 保护贵族的权益:大宪章限制了国王对贵族及其财产的统治权力。

国王不得强迫贵族交出财产,也不能随意剥夺其继承权。

3. 保障平民的权益:大宪章中也保护了平民百姓的权益。

其中包括限制国王对土地的征收和对市民的征税权。

此外,大宪章还确保了平等的司法程序,禁止非法拘留。

4. 强调合法程序:大宪章承认了法治原则,规定了合法审判的程序和条件。

这是大宪章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奠定了英国法律制度的基础。

三、对英国历史的意义大宪章的签署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确立了国王与臣民之间的权利平衡,限制了君主的滥权行为,为后来的君主立宪制打下了基础。

其次,大宪章对英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将法治原则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原则,维护了公民的权益,为后来的英国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石。

此外,大宪章也对欧洲大陆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来的一些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也从大宪章中获得了启示,并在建立独立的法治社会过程中借鉴了其中的原则。

在当代,大宪章仍然具有象征意义。

尽管大宪章的某些具体条款已经过时,但其核心原则仍然是现代宪政制度的基石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nd lot more things too!!
Magn Carta
The Charter later became known by the Latin name Magna Carta which means “great charter”.
It was signed on an island in the River Thames near Windsor called Runnymede.
„Soft Sword‟!
Problem Number 3
John raised taxes in England to pay for the wars. This upset his BARONS! He ordered them to pay far more tax than earlier kings had done!
How did the barons strike back?

In 1214 many barons rebelled against John. They believed that he could not rule the country properly and was treating them unfairly. If someone did not do something the whole country could be ruined! In 1215 the barons forced John to grant a charter, which was the first time anyone had expected an English king to obey a set of rules.

The Magna Carta
I, King John, accept that I have to govern according to the law.
So I agree: 1. Not to imprison nobles without trial 2. That trials must be in courts; not held in secret by me 3. To have fair taxation for the nobles 4. To let freemen travel wherever they like and not have to pay heavy taxes to trade 5. Not to interfere in Church matters


A good judge of character A good soldier God fearing Brave Wise
Medieval kings could get into serious trouble if they did not have the qualities of a KING!
Runnymede
King John‟s Great Seal

John signed the charter with his great seal

The Magna Carta is regarded as a very important document in English history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reducing the power of the king In the future there would be further attempts to reduce this powerichard he ruled England as king John from 1199 to 1216.
In Medieval times people expected their kings to have certain qualities
Rich – but not greedy! Fit and strong Inspiring! Hardworking Firm – but fair!
King John and the Magna Carta

John had ruled England while his elder brother King Richard (the Lionheart) had been away fighting in the Crusades
King John manages to upset everyone!!
Some Church leaders blamed John for the trouble.
Problem Number 2
John went to war twice against the French king. His army was badly beaten both times. He lost almost all the land that his father had gained in France! 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
He is famous as Prince John in the stories of Robin Hood.
In the stories he is a wicked and foolish prince who taxes the people of England unfairly. Some historians say John was just as foolish in real life. Others say he was simply unlucky!
John had a number of problems . . .
Problem Number 1
He quarrelled with the Pope about how to run the Church. From 1208 until 1213, the Pope banned all church services in England and English people feared that they would all go to HE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