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降压电路

合集下载

阻容降压原理图及电路图

阻容降压原理图及电路图

阻容降压原理及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二、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阻容降压原理和计算公式这一类的电路通常用于低成本取得非隔离的小电流电源。

电容降压式电路的设计原理

电容降压式电路的设计原理
计参数 和 注意 事项 。
关键词:电容降压 ;R C电路 ;直流电源
De s i g n p r i n c i p l e o f c a p a c i t o r - d e pr e s s i n g — v o l t a g e c i r c u i t
YANG Ha i . mi n g, YANG Gu o — z h i ,L I Yu e, S HU De - q u a n
摘 要 :与电源变压器降压相 比,电容 降压具有 电源体 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等优点 ,所 以常被 使 用 。通过 分析 电容 降压 式直 流 电源 电路 在 正 弦交 流 电 下 的 电路 原 理 ,给 出三 种 电容 降 压式 直流 电 源电路 的原理 图,并 总 结 出设 计 电容 降 压 式直 流 电 源的使 用条 件 、元 器件 要 求、设
2 0 1 3 年第7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9—2 5 5 2 ( 2 0 1 3 ) 0 7—0 1 8 5— 0 2 中图分类号 : T M 9 1 文献标识码 : A
电容 降 压 式 电 路 的 设 计 原 理
杨 海明 , 杨 国志 , 李 悦 , 舒德泉
( 总参通信训练基地 , 河北 宣化 0 7 5 1 0 0 )
( Ge n e r a l S t a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 Xu a n h u a 0 7 5 1 0 0, He b e i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
o f us e, c o mp o n e n t r e q u i r e me n t s ,d e s i g n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n o t e s a b o u t c a p a c i t o r — d e p r e s s i n g — v o l t a g e DC p o we r s u p p l y c i r c u i t .

阻容电压3.3v

阻容电压3.3v

阻容电压3.3v
阻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利用电容的降压作用来降低电压的电路。

在阻容降压电路中,电容被串联在电路中,并通过限流电阻和泄放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释放储存的电荷,以避免电压过高。

对于3.3V的阻容降压电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确定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

根据负载的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电容容量和
耐压值。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1000μF的电容,耐压值为16V。

2.计算限流电阻的值。

根据电路中的电流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限流
电阻的值:R = (U / I) - Rc,其中U为电容的电压,I为电路中的电流,Rc 为电容的等效电阻。

例如,如果电路中的电流为10mA,那么限流电阻的值可以计算为:R = (3.3 / 0.01) - 0.01 = 329Ω。

3.计算泄放电阻的值。

泄放电阻的作用是释放电容储存的电荷,避免电容器
两端电压过高。

可以根据电容的容量和负载的电阻值来计算泄放电阻的值。

例如,如果负载的电阻值为1kΩ,那么泄放电阻的值可以计算为:R = (U / I) * (1 / 0.01),其中U为电容的电压,I为电路中的电流。

4.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根据计算得到的限流电阻和泄放电阻的值,可以选择
合适的电阻值来满足电路的要求。

例如,可以选择两个1kΩ的电阻作为限流电阻和泄放电阻。

5.将电容、限流电阻和泄放电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阻容降压电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阻容降压电路的设计,以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要求。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和案例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 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 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 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 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 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 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 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 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 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 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 场合。

、器件选择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 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 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 ,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 电流lc 。

C1容量越大,容抗Xc 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 电流Io 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 允许电流Idmax 小于lc-lo 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

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 C1上的电荷三、设计举例 图2中,已知C1为0.33卩F ,交流输入为220V/50HZ ,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 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 为:Xc=1 / (2 n f C ) = 1/ (2*3.14*50*0.33*10-6 ) = 9.65K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 )为:当受体 R1 1MVD1本 V¥03L r VOUTIfzVD2V05 =VOUTC2R1 1M220V/AC1M220V/AC-VOUT C2卒卒… , VD1-VC4 图3 L.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 I,其中C 的容量单位是卩F, Io的单位是A。

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

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

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
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源电路,它通过阻容元件的降压作用,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这种电路通常由三个阻容元件组成,每个元件与相应的相线连接,通过电容的容抗作用来降低电压。

在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中,当交流电的正半周来临时,电容充电,电流通过电容和整流二极管流向负载。

当交流电的负半周来临时,电容放电,电流通过电容和整流二极管反向流向负载。

由于电容的容抗作用,输出电压被降低,从而实现了降压的目的。

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三相电源的设备和系统中。

例如,它可以用于电动机的控制、电力变压器的测试以及各种需要稳定电压的电子设备中。

需要注意的是,三相阻容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改变阻容元件的参数来进行调整。

此外,为了保护电路和延长电容寿命,应该选择合适的电容容量和耐压值,并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保护元件。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
电容降压也称为电容滤波,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降低电压的电源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使用电容器来滤除杂散的高频噪声和波动,从而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1.变压器:
变压器是电容降压式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市电的高压变换为所需的较低的交流电压。

变压器是由主线圈和次级线圈构成的,主线圈连接交流电源,次级线圈连接整流电路,通过变压器的电磁感应作用,可以实现电压的降低。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主要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电路有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两种。

半波整流只利用了输入交流电的一个半径波,输出直流电压的波形带有明显的脉动,不够稳定;而全波整流则可以利用输入交流电的全部波形,输出的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3.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主要通过电容器来平滑输出的直流电压。

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当输入的交流电压超过其储存能力时,电容器充电,当交流电压低于其储存能力时,电容器放电。

通过这种方式,电容器可以平均输出波动较小的直流电压。

```
交流电源
+-------------
输入变压器
+--=>---=====--+整流桥
+-----,------+
滤波电
+-----,------+
负载
```
1.输入变压器将输入交流电压变压为所需的较低的交流电压。

2.整流桥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输出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3.滤波电容通过存储和释放电荷来平滑直流电压,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4.负载是从电容滤波电路中提取所需的电流的设备,可以是电子器件、电路板等等。

电容降压电路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降压电路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降压电路计算方法从网上看到很多人在寻求电容降压电路的计算方法。

实际上用电路仿真软件一下子就可以推理出电容降压电路的计算方法。

以下面的为例,说一下怎么计算电容降压电路。

例:在上图中已知电源v1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求OUT端输出电压为17V,电流I为2mA时,降压电容C1的值为多少?【解题猜想】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好像是一个电容和电阻串联的电容,先试试用电源电压V1减去17V得到电容两端的电压,得到电容两端的电压后除以电流,然后再根据电容的容抗计算方法得出电容的容量。

仿真波形如下:猜想正确。

实际实验:一通电,电阻就冒烟了,可见这个电路不实用。

试一试改进的电路,图中的电路多加了电阻R2电路的计算方法:只不过是多了个并联电阻,10150是电容C1和R2的并联总阻值。

再按照并联电路的原理就可以得出电容的容量(这里省略,如不懂,请到振德小学进修两年)。

得到的仿真结果也和猜想的结果一样。

实际实验:电压不稳定。

电阻不会再冒烟,再进行电路改进。

结果如下:通过不断的改变C1,R1的值,得到OUT端的电压等于稳压管的稳压值。

电流取值于R1的值(通过实验得到)。

实际实验时,此电路较以前的电路安全稳定。

当然由于输出的电压等于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所以此电路还可以用来测量未知稳压管的稳压值。

下面的电路最好不要用。

电容降压式电源原理及电路技术分类:电源技术 | 2006-10-08来源:《中国制作》将交流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变压器降压后再整流滤波,当受体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时,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容降压式电源。

一、电路原理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后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高于30伏,并且会随负载电流的变化发生很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此类电源内阻很大的缘故所致,故不适合大电流供电的应用场合。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

电容降压电路原理详解1.电压分压原理:在电容降压电路中,电容器起到了一个分压器的作用。

当电容器充电时,通过电容器的两端产生一个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可以用来分担输入电源的电压,降低输出电压。

2.电荷传输原理:在电容充电过程中,电荷在电容器和电源之间传输。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荷从电源向电容器流动,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容器放电时,电荷从电容器向负载流动,电容器的电压逐渐降低。

通过调节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3.时间常数原理:电容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电容器的电荷和负载电流有关,也与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有关。

在电容降压电路中,通过调节电容器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的比例,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度。

根据以上原理,实际的电容降压电路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结构:RC电容降压电路和LC电容降压电路。

1.RC电容降压电路:RC电容降压电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

当电源接通时,电容器开始充电,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与电源电压相等的值。

然后,当电源断开时,电容器开始放电,输出电压逐渐降低。

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2.LC电容降压电路:LC电容降压电路由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组成。

当电源接通时,电容器开始充电,同时电感储存了电流。

在电源断开时,电感开始释放储存的电流,使电容器继续供电。

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以上是电容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电容降压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电源适配器、稳压电源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数值,可以实现稳定、高效的电源降压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降压电路图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录入:Admin更新时间:2008-7-27 15:07:11点击数:5
【字体:

在电子制作时,为了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往往采用电容降压的方法代替笨重的电源变压器。

采用电容降压方法如元器件选择不当,不但达不到降压要求,还有可能造成电路损坏。

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介绍电容降压元器件应如何进行正确选择。

最简单的电容降压直流供电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一般为0.33~3.3uF。

假设C1=2uF,其容抗
XCL=1/(2PI*fC1)=1592。

由于整流管的导通电阻只有几欧姆,稳压管VS的动态电阻为10欧姆左右,限流电阻R1及负载电阻RL一般为100~200,而滤波电容一般为100uF~1000uF,其容抗非常小,可以忽略。

若用R代表除C1以外所有元器件的等效电阻,可以画出图2的交流等效电路。

同时满足了XC1>R的条件,所以可以画出电压向量图。

由于R甚小于XC1,R上的压降VR也远小于C1上的压降,所以VC1与电源电压V近似相等,即VC1=V。

根据电工原理可知:整流后的直流电流平均值Id,与交流电平均值I的关系为Id=V/XC1。

若C1以uF为单位,则Id为毫安单位,对于22V,50赫兹交流电来说,可得到Id=0.62C1。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在使用电源变压器作整流电源时,当电路中各项参数确定以后,输出电压是恒定的,而输出电流Id则随负载增减而变化;(2)使用电容降压作整流电路时,由于Id=0.62C1,可以看出,Id与C1成正比,即C1确定以后,输出电流Id是恒定的,而输出直流电压却随负载电阻RL大小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RL越小输出电压越低,RL 越大输出电压也越高。

C1取值大小应根据负载电流来选择,比如负载电路需要9V工作电压,负载平均电流为75毫安,由于Id=0.62C1,可以算得C1=1.2uF。

考虑到稳压管VD5的的损耗,C1可以取1.5uF,此时电源实际提供的电流为Id=93毫安。

稳压管的稳压值应等于负载电路的工作电压,其稳定电流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由于电容降压电源提供的的是恒定电流,近似为恒流源,因此一般不怕负载短路,但是当负载完全开路时,R1及VD5回路中将通过全部的93毫安电流,所以VD5的最大稳定电流应该取100毫安为宜。

由于RL与VD5并联,在保证RL取用75毫安工作电流的同时,尚有18毫安电流通过VD5,所以其最小稳定电流不得大于18毫安,否则将失去稳压作用。

限流电阻取值不能太大,否则会增加电能损耗,同时也会增加C2的耐压要求。

如果是R1=100欧姆,R1上的压降为9.3V,则损耗为0.86瓦,可以取100欧姆1瓦的电阻。

滤波电容一般取100微法到1000微法,但要注意其耐亚的选择.前已述及,负载电压为9V,R1上的压降为9.3V,总降压为18.3V,考虑到留有一定的余量,因此C2耐压取25V以上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