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提纲与复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提纲与复习计划.八年级历史本学期内容多,而且课时少(每周只有2节课),教学任务艰巨。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庆龄为副主席;决定把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同时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确立公元纪年法。
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没有确立国徽。
作用:为新中国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2、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日下午2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开国大典:①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②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需背诵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有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
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纪元的新是指社会性质产生了变化。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还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x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昌都战役(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政权巩固的三大运动5、(重点)抗美援朝:时间:1950—1953(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年级历史下册(1——9课)详细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9 ;地点:北平*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③大会确定定都北京;以公元纪年;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革命先烈。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1、向全国进军,并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除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外,全国实现了统一。
(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
2、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②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3)目的:保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帮助朝鲜抵御外敌。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简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简版)历史分期:1、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3、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1946年解放战争以来;三十年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以来)2、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从天安门指五四运动到天安门指开国大典)。
(2)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
(开国大典图)(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新中国成立的启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的成果,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西藏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到达北京,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1、抗美援朝(1)背景: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美军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军的一系列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以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提纲:
第一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盛衰
1.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变革
1.3 唐宋时期的政治文化繁荣
1.4 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危机
第二章: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2.1 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
2.2 唐宋时期的对外关系
2.3 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与西方文化
2.4 中国与世界贸易关系的变化
第三章: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
3.1 明朝的政治危机
3.2 明朝的经济发展
3.3 清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3.4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第四章:沿海省份的开埠与民族问题
4.1 鸦片战争及其后果
4.2 外国强权对华夏民族的侵略和压迫4.3 民族问题的出现与发展
4.4 战争与民族满意度
第五章:科技文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5.1 科技的进步与对传统产业的挑战
5.2 文化的变革与思想启蒙
5.3 魂系运动与文艺复兴
5.4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
总结:八年级下册历史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其特点1.2 诸夏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1.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2.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变动及社会影响2.2 汉朝的兴起与黄老思想的传播- 汉高祖刘邦的功绩与社会政策- 黄老思想的兴起与对社会的影响2.3 西汉的王朝衰落与王莽的新政- 汉朝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王莽的新政与其失败原因第三章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政权更迭- 的传入与对社会的影响3.2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社会变迁- 辽、西域通商使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农民起义的影响3.3 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 北方和南方的民族与文化特点- 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第四章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 隋朝的社会政策与对外关系4.2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对外交往4.3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的原因与影响- 唐朝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动荡第五章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5.1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推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5.2 元朝的统治与社会变迁- 元朝的政权建立与对中国的统治-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与冲突5.3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儒学、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繁荣第六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对外交往6.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海外探险-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对外政策以上为本文档的提纲,用于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参考。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包括以下内容:一、秦朝的建立与统一(公元前221年)1.秦朝的国力强盛:列举秦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强盛之处。
2.秦朝的统一战争:介绍秦朝统一战争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役与秦将们的贡献。
3.秦始皇的政治:分析秦始皇的王权专制、法家思想和中央集权等政治措施。
二、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文化建设1.秦代法家思想与法律制度:解释法家思想的特点与核心观念,以及秦朝的中央集权和法律制度。
2.秦朝的科技、经济与文化建设:介绍秦朝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就。
三、汉朝的兴起(公元前202年)1.楚汉战争:剖析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的背景、过程与结果。
2.西汉的国家制度:概述汉朝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组织结构和官僚体系。
3.汉朝的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讲述汉朝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汉武帝与汉朝的繁荣时期1.汉武帝的:介绍汉武帝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措施。
2.西汉的文化发展:阐述西汉的文化繁荣,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等。
五、东汉的兴起与汉末动乱(公元25年)1.王莽篡权与新朝:解释王莽篡权的原因、过程和其政治措施,并分析新朝的失败原因。
2.东汉的复兴:介绍东汉的恢复和发展,包括东汉政权的确立和地方豪强的抵抗。
六、三国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184年-589年)1.三国时期的形成与战争:概述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抗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整理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七、隋唐王朝的兴起(公元581年-907年)1.隋朝的统一战争与国家制度:描述隋朝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
2.唐朝的繁荣与进步: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成就。
八、宋朝的兴起与两宋时期(960年-1279年)1.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阐明北宋和南宋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
2.两宋时期的农业与商业:分析两宋时期的农业发展和商业繁荣。
3.两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概述两宋时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