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信息技术学案创建计算机网络3

合集下载

苏科版(2018)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2.3.1网络的构建教案

苏科版(2018)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2.3.1网络的构建教案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构建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的定义、分类、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网络的组成:详细讲解网络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包括网络设备、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3.网络构建的方法和步骤:介绍网络构建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搭建、网络测试和维护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网络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展示一些关于网络设备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网络构建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网络构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网络构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构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网络构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网络构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可能对网络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到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学生需要《苏科版(2018)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2.3.1网络的构建章节,以便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准备网络设备、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图片和图表,以及网络构建的实例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构建的概念和方法。
答案: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控制方式等,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正确、高效地传输。
4.例题四:请简述网络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网络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搭建、网络测试和维护等。
5.例题五:请列举两种常见的网络构建实例。

初二信息技术学案创建计算机网络

初二信息技术学案创建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动手创建自己的网站第 3 周第 1 课时编写人:邓杉生编写时间:2014-2-1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1、网站的基本制作要求2、如何筹划一个网站[技能性目标]能够筹划网站,设立班级网站结构图,拟定制作计划[情感性目标]1、欣赏网上丰富的资源,观摩其它学校学生的班级网站2、意识到建立网站的宣传作用及它的趣味性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指导,个别点拔课堂检测:课前小测1、设置默认新建文档的类型和首选参数的命令是_______菜单下的“首选参数”命令。

()A、文件B、编辑C、工具D、布局2、“项目列表”或“编号列表”默认前导字符是一个点或阿拉伯数字,如要改成其他前导字符,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对话框加以改变。

( )A、“项目列表”B、“列表属性”C、“编号列表”D、“列表编辑”3、在网页中最常用的图像格式有GIF、JPEG和PNG等几种,这是由于这些格式的图( )A、都是矢量图B、清晰度高C、编辑简单D、具有较高的压缩比4、在设置图像的格式时,若要实现文本在图像的右侧自动换行,应选择的对齐方式是( )A、左对齐B、底部对齐C、绝对右边D、右对齐学习新课1、观摩网站建站前先观摩一下蕉岭中学的网站,吸取其精华,再来筹划自己的网站。

2、明确功能定位思考:为什么建网站、要建一个什么样的网站说出自己的网站定位:面向谁,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1、在网页中最为常用的两种图像格式是()A、JPEG和GIFB、JPEG和PSDC、GIF和BMPD、BMP和PSD2、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和______两大部分。

()A、标题TitleB、主体BodyC、表单FormD、样式Style3、要通过快捷键保存网页,应按______组合键。

()A、Ctrl+SB、Alt+SC、Ctrl+ND、Alt+N巩固练习:1、下面______是页面布局的常用方法。

()A、库B、表格C、超级链接D、单选框2、下列______属于表单对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设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介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3.掌握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4.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网络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的作用是为了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主机:也称为终端设备,是连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2)通信介质: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体,如有线电缆、光纤、无线信号等;(3)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各个主机和传输数据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4)网络协议:控制和管理网络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如TCP/IP协议等。

3.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1)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常用的一种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并进行传输,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HTTP协议:是用于在万维网上进行信息传输的协议,它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超文本和多媒体文件。

(3)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它将邮件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

(4)FTP协议:用于文件传输,它允许用户从一个计算机向另一个计算机传输文件。

4.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生应该了解以下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保护措施:(1)病毒和恶意软件:学生应该保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更新,并避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和文件;(2)密码保护:学生应该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3)网络欺诈:学生应该警惕网络钓鱼和诈骗,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信息技术初中教材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初中教材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初中教材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案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对学生培养信息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帮助初中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协议、IP地址等。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

3. 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如互联网、局域网等。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拓扑结构1.1.1 星型网络1.1.2 总线型网络1.1.3 环形网络1.1.4 混合型网络 1.2 网络协议1.2.1 TCP/IP协议 1.2.2 HTTP协议 1.2.3 FTP协议1.3 IP地址1.3.1 IPv4地址1.3.2 IPv6地址2. 计算机网络原理 2.1 数据传输2.1.1 分组交换 2.1.2 路由选择 2.2 网络安全2.2.1 防火墙2.2.2 VPN2.2.3 加密技术3. 计算机网络应用3.1 互联网3.1.1 DNS域名系统3.1.2 网络搜索引擎3.2 局域网3.2.1 以太网3.2.2 Wi-Fi无线局域网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相关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2. 实践操作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和搭建网络拓扑,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笔记整理等评估项目,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网络搭建的准确性、故障排除的能力等。

初中八年级上 信息技术 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密不可分的互联网世界 ——认识计算机网络

初中八年级上 信息技术 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密不可分的互联网世界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第一节密不可分的互联网世界——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应用。

3.理解网络的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分类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温故引新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excel处理数据,明白了excel的强大之处,但是这些事情都是由一台计算机来独立完成的,大家知道吗?我们的计算机还可以和其他计算机联合起来,组成计算机网络,一起完成很多其他的事情!二、设境亮标(一)创设情境有人说,“互联网世界是一个网中有网的虚拟世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未来,互联网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生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们,被称为“数字原生代”,又称“数字土著”,是和高科技一起成长的一代。

我们是否真地了解所处的这个时代、了解网络世界呢?(二)明确目标1.了解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网络应用。

3.理解网络的组成。

三、交流探究(一)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用传输数据的线路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按照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

2.互联网的定义通过数据传输线路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也就是Internet。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1.按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观察教材P55及P56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发现,根据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类?(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局域网属于小范围网络,地理分布范围一般在几百米到十千米之内,主要用于构建单位内部网络。

例如,学校的校园网或者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等。

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网内信息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小、成本较低。

初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初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初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初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二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与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1. 课程背景和目标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信息传输、数据共享、通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部分2.2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 OSI七层模型及其功能- TCP/IP协议族的作用和组成2.3 网络通信技术- 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以太网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 路由和交换技术2.4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 网络安全和防火墙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实例操作和互动讨论。

3.1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解释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原理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2 实例操作演示通过实例操作演示,教师将向学生展示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相关操作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网络应用和安全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促进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4.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将在课堂上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互相交流,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4.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包括网络故障排除、网络配置等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教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作用;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3. 了解并能够使用常见的网络协议;4. 能够阐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3. 常见网络协议的概念与应用;4.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作用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共享资源、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地点之间方便快捷地进行通信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拓宽知识视野。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由若干个节点(即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通过链路连接而成。

节点之间通过数据包交换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其中,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中继器等。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如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速率、带宽和延迟等。

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发送方传递给接收方的过程,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数据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常用单位为bps(比特每秒)。

带宽指一个通信频带的宽度或数据传输通道的容量,通常用bps或Hz表示。

而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

3. 常见网络协议的概念与应用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并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4.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信息的传输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网络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3.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常见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部分;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3.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4. 互联网的常见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你平时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有没有想过信息是如何传输的?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联成一个信息传输系统,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实物的展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比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光纤等。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方面。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举例说明,比如通过讲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让学生理解数据是如何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

4.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是由计算机网络发展演变而来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比如,互联网最初是美国的一个军事项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平台。

5. 互联网的常见应用互联网应用广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互联网的常见应用,比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

可以让学生讨论互联网应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使用互联网应用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信息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本节课所学内容。

比如让学生搜索并了解互联网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并说明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周第 3 课时
编写人:邓杉生
编写时间:2014-2-1
审核人: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知道网页中应包含的元素
2、清楚首页应设置什么内容
3、掌握网页的一般制作步骤
[技能性目标]
进行网页首页的制作
[情感性目标]
体会“脸面”——首页的重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指导,个别点拔
课堂检测:
课前小测
1、单元格合并必须是的单元格。

A.大小相同B.相邻C.颜色相同D.同一行
2、要选中某个单元格,可以将光标识先定位在该单元格,然后鼠标
移到状态栏的,单击该标识可以单元格。

A、〈tr〉B.〈table〉C.〈td〉D.〈tm〉
学习新课
1、本地站点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必须使用,否则在上传到因特网上时可能导至浏览不正常。

A、小写字母B、大写字母C、数字D、汉字
2、HTML文档由头部和主体两部分组成,______标记表示文档主体部分的头部,______标记表示文档主体部分的开始。

3、图像分辨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 _表示
4、新建图像的快捷键为______。

分组讨论:
1、在表格单元格中可以插入的对象有()
A、文本
B、图像
C、Flash动画
D、Java程序插件
2、在表格的_________中可以插入另一个表格,这称为表格的嵌套。

3、在网页种插入文本框、单选框、多选框或跳转菜单时,要先插入空白的_________。

4、建立与电子邮件的超链接时,在属性面板的链接文本框中输入__________+电子邮件地址。

5、________和________是构成网页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
巩固练习:
1、网站首页的名字通常是()
A、Index.htm
B、Index.html
C、WWW
D、A或B
2、在网页中插入表格,表格的对齐方式不包括()
A、左对齐
B、居中对齐
C、右对齐
D、分散对齐
3、使用表格排版网页时,()能加快网页的显示速度。

A、拆分表格
B、缩短表格长度
C、插入小图片
D、减少单元格间距
课堂小结:
1、网页中包含的元素
2、首页应设置什么内容
3、制作网页的一般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