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全一册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打包18套)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文档: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文档: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力的分解1.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选C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A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1,B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3,D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2,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所以C图合力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2.在图中,要将力F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则A、B、C、D四个图中,可以分解的是( )解析:选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的方向沿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方向,合力的方向沿对角线的方向,所以图A中的力F可以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故A正确。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若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反,是不可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故B错误。

同理C错误。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的方向沿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方向,合力的方向沿对角线的方向,所以图D中的力F 不能沿图示的方向。

3.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图中错误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力G2;B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A、B项画得正确。

C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紧压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项画错。

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D项画得正确。

4. (多选)如图1所示,重量为G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关于重力的两个分力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F1的大小等于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B.F2是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cos θC.F1是小球所受重力的一个分力,大小为G tan θD.由于重力的存在,小球同时受G、F1、F2的作用解析:选AC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1的大小等于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故A正确;F2是小球重力的一个分力,不是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只是大小上相等,故B错误;F1是小球所受重力的一个分力,由几何关系可知,其大小为G tan θ,故C正确;F1、F2均是重力的分力,是重力产生的两个效果,不是小球受到的力,故D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26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26

课时跟踪检测(九)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1.(多选)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

R 1两端电压为6 V ,R 2两端电压为12 V ,则(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解析:选ABC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A =0.6 A ,A 对;R 2的阻值为R 2=U 2I =120.6Ω=20 Ω,B 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C 对;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D 错。

2.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 1∶R 2∶R 3=1∶2∶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A .1∶2∶5B .5∶2∶1C .10∶5∶2D .2∶5∶10解析:选C 三个电阻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 ,由欧姆定律得I =U R ,所以I 1∶I 2∶I 3=U R 1∶U R 2∶U R 3=1R 1∶1R 2∶1R 3=11∶12∶15=10∶5∶2,C 对,A 、B 、D 错。

3.有A 、B 、C 、D 四个电阻,它们的I -U 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图1A .AB .BC .CD .D解析:选A 由于在I -U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k =I U =1R ,故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A 的电阻最小,选项A 正确。

4.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图2A .UB .R C.U R D.1R解析:选C q -t 图像的斜率表示流过电阻R 的电流,由此可知,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I =U R ,故C 正确。

5.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 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如图3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图3A.小于4 V 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 D.大于或等于8 V解析:选A并联电路的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又因为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把电阻并联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小于4 V,故选A。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平抛运动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二)+平抛运动

课时跟踪检测(二)平抛运动1.决定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A.抛出时的初速度B.抛出时的竖直高度C.抛出时的竖直高度与初速度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选B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h=12gt2,t=2hg,只与抛出时的竖直高度有关,与水平分速度无关。

2.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②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分速度③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分速度④物体运动的位移方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为g;水平方向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所以A正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gt,速度持续增加,位移也时刻变化,故B、C、D错误。

3.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A.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B .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C .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D .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解析:选D 斜上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减为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

由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物体始终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g ,故D 正确。

4.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

A 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 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h ,如图1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 .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B .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C .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一样大D .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的大小解析:选A 子弹被射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 =v 0t ,竖直方向有y =12gt 2,由以上两式得y =gx 22v 02,由于y 乙>y 甲,故v 0乙<v 0甲,即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课时跟踪训练18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课标版)一轮课时跟踪训练18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课时跟踪训练(十八)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与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1对物体做功4 J,力F2对物体做功3 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7 J B.1 JC.5 J D.3.5 J答案:A2.(多选)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恒定的功率启动,设阻力恒定,则图中关于汽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乙描述B.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甲描述C.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丁描述D.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丙描述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F=Pv,即Pv-F f=ma,随着v的增大,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v-t图象上斜率应越来越小,故甲为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B对D错;因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由a=Pm v-F fm知,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最后趋于零,故图乙为汽车加速度—时间图象,A对C错.答案:AB3.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现缓慢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 当木板转到跟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体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体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在整个过程中()A.木板对小物体做功为12m v2B.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 sinαC.支持力对小物体做功为零D.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L cosα-12m v2解析:以小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能定理可知木板对小物体做功为小物体动能的增量12m v2,A正确;从水平位置到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根据功的定义可判断,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W N-mgL sinα=0-0,则W N=mgL sinα,C错误;小物体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负功,则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W G -W f 克=12m v 2-0,即W f 克=mgL sin α-12m v 2,D 错误. 答案:A 4.(多选)(2014·杭州教学质检)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右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 ,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和质量),绳的另一端悬吊物的质量为m . 人用力后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传送带以速度v 向后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可调),最后可用m M v 的值作为被测运动员的体能参数. 则( )A .人对传送带不做功B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g vC .人对传送带做的功和传送带对人做的功大小相等,但正、负相反D .被测运动员的m M v 值越大,表示其体能越好解析:人能平衡,则人对皮带的水平方向作用力F =mg ,故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P =mg ·v ,B 对. 而人对地位移为0,故皮带对人不做功. 体能参数实际上是人做功功率与体重之比,即mg v Mg =m v M ,D正确.答案:BD 5.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体运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0~t 1内拉力逐渐减小B .0~t 1内拉力对物体做负功C .在t 1~t 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为零D .在t 1~t 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12m v 2 解析:由运动的v -t 图象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水平拉力越来越小,所以0~t 1内拉力逐渐减小,选项A 正确;由于拉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0~t 1内拉力对物体做正功,选项B 错误;由P =F v 可知,在t 1~t 2时间内拉力等于摩擦力,速度不为零,所以拉力的功率大于零,选项C 错误;由于在t 1~t 2时间内物体速度不变,合外力做功为零,选项D 错误.答案:A6.(2014·福州市八县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卡车通过定滑轮以恒定的功率P 0拉绳,牵引河中的小船沿水面运动,已知小船的质量为m ,沿水面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f 且保持不变,当绳AO 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小船的速度为v ,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此时小船的加速度等于( )A.P 0m v -f mB.P 0m v cos 2θ-f mC.f mD.P 0m v解析:假设卡车速度是v 0,对小船运动分解,小船的速度v 的沿绳分量与卡车速度相同,如图1:由几何关系可知,v 0=v cos θ,此时卡车的牵引力为F =P 0v 0=P 0v cos θ,再对小船受力分析如图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船加速度为a=F cosθ-fm=P0m v-fm,A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相同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相同的两个物块A、B中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用一相同大小的恒力F作用在A物体上,使两物块沿力的方向一起运动.①恒力F水平,两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②恒力F水平,两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③恒力F沿斜面向下,两物块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④恒力F沿斜面向上,两物块沿与②中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运动在上面四种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位移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③中恒力F做功最少B.在④中恒力F做功最多C.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在①中最小,在④中最大D.轻绳的拉力对物块B做的功在①④中大小相同解析:设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则对于1有:F-μ2mg=2ma再用隔离法分析有:T-μmg=ma,联立解得:T=mF2m=F2;则说明绳子的拉力与动摩擦力无关,同理应与重力的分力无关;故四种情况下,绳子的拉力相同;故C错误;因物体经过的位移相等,拉力相等,故四种情况下轻绳的拉力做功相等;故D正确;AB错误;本题为连接体中重要的结论之一,在解题时应灵活应用其规律可以加快解题速度.答案:D8.(多选)(2015·山东乳山一中)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μmg=2 N,图像的斜率表示拉力大小所以物体在OA段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等于F1=W1S1=153N=5 N,可见,水平拉力大于摩擦力,则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AB段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等于F2=W2s2=27-156N=2 N,水平拉力等于摩擦力,则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C正确.答案:BC9.(多选)(2014·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有一辆质量为170 kg、额定功率为1440 W的太阳能试验汽车,安装有约6 m2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该电池板在有效光(垂直照射在电池板上的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单位面积输出的电功率为30 W/m2.若驾驶员的质量为70 kg,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为90 km/h.假设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汽车()A.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大小为57.6 NB.以额定功率启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24 m/s2C.保持最大速度行驶1 h至少需要有效光照8 hD.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功率可获得3.13 m/s的最大行驶速度解析:根据P=F v,当F=f时汽车行驶速度最大,由题意知v m =25 m/s,将f=k v带入得P=k v2m,解得k=2.304 Ws2/m2,当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大小F=f=k v m=57.6 N,A选项正确;以额定功率启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Pv-f=ma,汽车的加速度a随v的增大而减小,故B选项错误;保持最大速度行驶1 h至少需要能量E=Pt=1.44 kWh,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功率P出=0.18 kW,至少需要有效光照时间t=EP出=8 h,故C选项正确;若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功率,则P出=f v1=k v21,得v1=P出k=8.84 m/s,故D选项错误.答案:AC10.(多选)(2014·成都七中高三期中)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4 N,且保持不变B.物体的质量m为2 kgC.0~6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4 JD.0~6 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 J解析:由图象可知,t=2 s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f,速度v=6 m/s,P2=F2v,得f=F2=P2v=4 N,由速度图象知,物体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ΔvΔt=3 m/s2,由于t=2 s时,v=6 m/s,P1=60 W,此时拉力F1=P1v=10 N,在0~2 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F1-f=ma可得,m=2 kg,选项A错误、B正确;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x1=6 m,在后4 s内的位移为x 2=24 m,6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f (x 1+x 2)=120 J,6 s 内拉力做的功为W F =F 1x 1+F 2x 2=156 J ,选项C 错误、D 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D.答案:BD二、非选择题11.(2014·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一质量m =2.0 kg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面,斜面的倾角θ=37°.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从一开始冲上斜面上滑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W .解析:(1)由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可得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v t -v 0t =0-0.81.0m/s 2=-8 m/s 2 即加速度大小为8 m/s 2.(2)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mg sin θ+f =maN -mg cos θ=0f =μN代入数据解得:μ=0.25.(3)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小物块沿斜面滑行距离为:s =v 02t =4.0 m 则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W =μmgs ·cos θ=16 J.答案:(1)8 m/s 2 (2)0.25 (3)16 J12.(2014·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一辆汽车的质量为m ,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0.从某时刻起汽车以速度v 0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P 04,接着汽车开始沿直线匀加速行驶,当速度增加到8v 0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恰好为P 0.如果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与行驶速率成正比,求:(1)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v m ;(2)汽车匀加速行驶所经历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3)为提高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请至少提出两条在设计汽车时应考虑的建议.解析:(1)汽车以速度v 0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04P 04=k v 0·v 0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v mP 0=k v m ·v m解得v m =2v 0(2)当汽车速度增加到8v 05时,设牵引力为F ,汽车的加速度为a P 0=F ·8v 05F -k ·8v 05=ma 汽车匀加速行驶所经历的时间t =8v 05-v 0a解得 t =8m v 203P 0汽车匀加速行驶通过的距离x =v 0t +12at 2 解得x =52m v 3015P 0(3)增大发动机额定功率,减小阻力等答案:(1)2v 0(2)8m v 203P 0 52m v 3015P 0(3)增大发动机额定功率,减小阻力等.。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2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2

[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受磁场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B.通电导线在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受力一定大C.放在匀强磁场中各处的通电导线,受力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解析:因为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由磁场本身决定,与通电导线的受力及方向都无关,故A选项错,D选项正确;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不仅与磁感应强度有关,而且与通电导线的取向有关,故B选项错;对C选项虽然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但当导线在各个位置的方向不同时,磁场力是不相同的(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受磁场力最大,与磁场平行时受磁场力为零),而C选项中没有说明导线在各个位置的取向是否相同,所以C选项错。

答案:D2.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B.小磁针N极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C.垂直于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D.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解析: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而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总是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

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但电流受力的方向不代表磁感应强度和磁场的方向。

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3.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如图1所示,则()图1A.(b)情况下导线不受安培力B.(b)、(c)两种情况下导线都不受安培力C.(c)情况下导线受的安培力大于(a)情况下导线受的安培力D.(a)、(b)情况下,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相等解析:导线受安培力的情况与导线放置方向有关,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安培力最大。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含解析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含解析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A .40 mB .20 mC .10 mD .5 m解析:选B a =f m =mg m =g =10 m/s 2,由v 2=2ax 得x =v 22a =2022×10 m =20 m ,B 对。

2.质量为1 kg 的物体,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它在t s 内的位移为x m ,则F 的大小为( )A.2xt 2 B.2x 2t -1 C.2x 2t +1D.2x t -1解析:选A 由x =12at 2得:a =2x t 2 m/s 2,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1×2x t 2 N=2xt2 N ,故A 正确。

3.一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在上述过程中,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变),那么如图所示的v -t 图像中,符合此过程中物体运动情况的图像可能是( )解析:选D 其中的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则其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当这个力又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时,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故D 正确。

4.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 =15 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 ′=10 kg 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1所示,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 取10 m/s 2)( )图1A .25 m/s 2B .5 m/s 2C .10 m/s 2D .15 m/s 2解析:选B 重物不离开地面,绳对猴子的最大拉力为F =mg =150 N ,对猴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g =m ′a所以a 的最大值为a =5 m/s 2。

配套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七交变电流新人教版选修3_2

配套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七交变电流新人教版选修3_2

课时跟踪检测(七) 交变电流1.如图所示的各图像中表示交变电流的是( )解析:选D B 、C 两图像中,虽然电流大小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但方向从图上看在t 轴一侧方向不变,故不是交变电流。

A 图中电流的方向没发生变化,不是交变电流。

D 图中,从图上看电流分布在t 轴两侧,电流的大小、方向均做周期性变化,是交变电流,故选D 。

2. (多选)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穿过它的磁通量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则( )图1A .t 1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B .t 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C .t 3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D .t 4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解析:选CD t 1时刻,穿过线圈的Φ最大,但ΔΦΔt 为零,A 错误;t 2时刻,穿过线圈的Φ等于零,但ΔΦΔt 最大,B 错误;t 3时刻,Φ最大,ΔΦΔt 等于零,感应电动势等于零,C正确;t 4时刻,Φ等于零,但ΔΦΔt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D 正确。

3.一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e =E m sin ωt ,如将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电枢的转速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将变为( )A .e ′=2E m sin 2ωtB .e ′=2E m sin 4ωtC .e ′=4E m sin 2ωtD .e ′=4E m sin 4ωt解析:选C e =E m sin ωt =NBS ω sin ωt ,现N ′=2N ,ω′=2ω,则E m ′=4E m ,所以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将变为e ′=4E m sin 2ωt 。

4.如图2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 ,已知ab 边长为l 1,bc 边长为l 2,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OO ′轴以角速度ω从图示位置开始匀速转动,则t 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图2A.0.5Bl1l2ωsin ωt B.0.5Bl1l2ωcos ωtC.Bl1l2ωsin ωt D.Bl1l2ωcos ωt解析:选D 因为开始时刻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即从垂直于中性面开始运动,所以开始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为E m=Bl1l2ω,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形式应为余弦形式,因此在t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Bl1l2ω cos ωt,故正确选项为D。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全一册课时作业(打包26套)新人教版选修3_1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全一册课时作业(打包26套)新人教版选修3_1

第一章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2017²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六校联考)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了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公元一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

下列关于物体起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74700012( D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两个过程都没有产生电荷,故A、B错误;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可以是导体,感应起电的物体不一定是导体,故C错误;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

2.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74700013( D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C.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D.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解析: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正电荷的电量和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体现出电中性,故A错误;物体带电可能有多余的正电荷,也有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故B错误;导体棒上面的电荷通过潮湿的空气发生了转移,电荷仍然守恒,故C错误;物体带电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

3.(2016²广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 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导学号 74700014( A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e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D.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³10-19C解析: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不是电子或质子本身,故A错误;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正确;元电荷e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故C正确;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e=1.60³10-19C,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一)曲线运动1.假如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突然后轮脱离赛车,关于脱离赛车后的车轮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B.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C.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解析:选C 赛车沿弯道行驶,任一时刻赛车上任何一点的速度方向都是赛车运动的曲线轨迹上对应点的切线方向。

被甩出的后轮的速度方向就是甩出点轨迹的切线方向。

所以C 选项正确。

2.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B.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解析:选A 对于曲线运动来说,速度方向始终沿着轨迹某点的切线方向,其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而大小则有可能不变,故选项A正确,B错误;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有可能不变,即有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C、D错误。

3.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

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1相对v2的方向应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运动合成和分解中的小船过河问题,要使船能行驶到对岸的码头,需要使船的实际渡河速度,即v1和v2的合速度与河岸垂直,也就是与v2垂直,如图所示;所以A、B、D错误,C正确。

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BD 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 、D 正确。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可将合外力沿曲线的切线方向和垂直切线方向分解,切线方向的分力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使速度增大,垂直切线方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方向,使物体做曲线运动,选项C 错误,B 正确。

5.如图2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图2A .v sin α B.vsin αC .v cos αD.vcos α解析:选C 人行走的速度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即为船的速率,由此可知,船的速率为v ′=v cos α。

6.如图3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 以速率v A =10 m/s 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 的速度大小v B 为( )图3A .5 m/sB.533 m/sC .20 m/sD.2033m/s解析:选D 物体B 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BO 方向靠近定滑轮O 使绳BO 段缩短的运动和绕定滑轮(方向与绳BO 垂直)的运动,故可把物体B 的速度分解为如图所示的两个分速度,由图可知v B ∥=v B cos α,由于绳不可伸长,所以绳OA 段伸长的速度等于绳BO 段缩短的速度,所以有v B ∥=v A ,故v A =v B cos α,所以v B =v Acos α=2033m/s ,选项D 正确。

7.(多选)如图4所示的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若使三角板沿刻度尺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从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沿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铅笔尖的运动及其留下的痕迹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有( )图4A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B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C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D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解析:选BD 笔尖实际参与的是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向上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合运动是类平抛运动,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A 错,B 对;笔尖做曲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笔尖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C 错;笔尖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上,D 对。

8.(多选)如图5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当轻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此时( )图5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 cos θ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 θC .船的加速度为F cos θ-fm D .船的加速度为F -fm解析:选AC 船的运动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滑轮与船间的绳缩短,二是使绳绕滑轮顺时针转动,因此将船的速度按如图所示进行分解,人拉绳行走的速度v 人=v ∥=v cos θ,选项A 正确,B 错误;绳对船的拉力等于人拉绳的力,即绳的拉力大小为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因此F cos θ-f =ma ,解得a =F cos θ-fm,选项C 正确,D 错误。

9.光滑平面上一运动质点以速度v 通过原点O ,v 与x 轴正方向成α角(如图6所示),与此同时对质点加上沿x 轴正方向的恒力F x 和沿y 轴正方向的恒力F y ,则( )图6A .因为有F x ,质点一定做曲线运动B .如果F y >F x ,质点向y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C .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D .如果F x >F y cot α,质点向x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解析:选D 当F x 与F y 的合力F 与v 共线时质点做直线运动,所以A 错误。

因α大小未知,质点向x 轴、y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都有可能,故B 错误。

当F x 与F y 的合力F 与v 不共线时做曲线运动,所以C 错误。

当F x >F y cot α时,F 指向v 与x 之间,因此D 正确。

10.飞机在航行时,它的航线方向要严格地从东到西,如果飞机的速度是160 km/h ,风从南面吹来,风的速度为80 km/h ,那么:(1)飞机应朝哪个方向飞行?(2)如果所测地区长达80 3 km ,飞机飞过所测地区所需时间是多少? 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确定飞机的航向,如图所示,有sin θ=v 1v 2=80160=12,θ=30°,即西偏南30°。

(2)飞机的合速度v =v 2cos 30°=80 3 km/h 所需时间t =x v=1 h 。

答案:(1)西偏南30° (2)1 h1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7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d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图7(1)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 (2)小船以最短时间渡河的位移?解析:(1)由图像可知,v 船=3 m/s ,河宽d =300 m ,船头正对对岸则渡河时间最短,故t min =dv 船=100 s 。

(2)当小船船头正对对岸行驶时,d =v 船t ,故v 水先随时间线性增大,后线性减小,垂直河岸分位移x 1=d =300 m ,沿河岸方向分位移x 2=2⎝ ⎛⎭⎪⎫v 水2·t min 2=200 m ,总位移x =10013 m 。

答案:(1)100 s (2)10013 m12.如图8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 m 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

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 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 ,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 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 、7.5 cm 、12.5 cm 、17.5 cm 。

图乙中,y 轴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 轴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 =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图8(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在4 s 内的轨迹; (2)求出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 (3)求t =2 s 时蜡块的速度v 的大小。

解析:(1)因为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 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 ,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 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 、7.5 cm 、12.5 cm 、17.5 cm ,每隔1 s 选一个坐标点,得出四点(2.5,10),(10,20),(22.5,30),(40,40)。

在坐标系中描出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

(2)因为Δx =aT 2所以a =Δx T 2=5×10-212m/s 2=5×10-2 m/s 2。

(3)t =2 s 时,v y =y t =20×10-22 m/s =0.1 m/sv x =at =5×10-2×2 m/s=0.1 m/s所以v = v x 2+v y 2= 0.12+0.12m/s =210 m/s 。

答案:(1)见解析 (2)5×10-2m/s 2(3)210m/s 课时跟踪检测(二) 平抛运动1.决定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与初速度 D .以上均不正确解析:选B 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h =12gt 2,t =2hg,只与抛出时的竖直高度有关,与水平分速度无关。

2.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 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②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分速度 ③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分速度 ④物体运动的位移方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解析:选A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为g ;水平方向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所以A正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gt,速度持续增加,位移也时刻变化,故B、C、D错误。

3.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A.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C.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D.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解析:选D 斜上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减为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

由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物体始终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g,故D正确。

4.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

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h,如图1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B.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C.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的大小解析:选A 子弹被射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v0t,竖直方向有y=12gt2,由以上两式得y=gx22v02,由于y乙>y甲,故v0乙<v0甲,即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