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识记五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八、I~f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大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 “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常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根据体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诗、词、赋、曲、文五种。
其中,诗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它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形式上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词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抒情深沉。
赋是一种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它通常以长篇的形式展现。
曲是一种以歌唱和演唱为主要形式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
文是一种以叙述和议论为主要形式的文学形式,它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展现。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
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周朝初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
《楚辞》是南方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合,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情感深沉,语言优美。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描写清朝贵族家庭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复杂性。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它以描写唐朝僧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于人性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善恶之间的斗争。
三、古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古代文学的主题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抒发情感、歌颂爱情、咏史抒怀、描写自然和讽刺批评等。
古代文学的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作品以抒情为主,语言优美,充满诗意;有的作品以叙事为主,语言简练,情节曲折;有的作品以议论为主,语言严谨,逻辑严密。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
古代文体文化常识

古代文体文化常识
古代文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如《马说》《爱莲说》。
- 表:是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警戒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 记: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 传:主要是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编写人物传记,如《五柳先生传》。
-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答谢中书书》。
了解古代文体文化常识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同时也可以增进我们对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涵盖了诗词、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也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古代文学文化的一些常识,了解其特点和影响。
一、诗词与古代文学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诗为代表的诗词,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古代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作品,《静夜思》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在夜间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无论是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还是后来的创作都通过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二、小说与古代文学古代小说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堪称经典,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
其中,《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它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度的人物塑造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直击人们的心灵。
《水浒传》则展现了普通人的英雄气概和对正义的追求。
其中的人物形象形形色色,各具特点。
这些小说不仅通过复杂的情节引人入胜,而且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和历史轨迹的描绘,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三、戏曲与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集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彩的唱腔,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京剧曲艺也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著名的一种。
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影响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小说、戏曲等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传承,并在后人的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文学体裁

古代文学体裁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之古代文学体裁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之古代文学体裁古代文学体裁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
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 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 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诗歌以五、七言为主,间以杂言。
诗题有“歌、行、引、曲、吟”。
同时,有诗就有歌,在当时都有曲谱可以传唱。
一直到唐代,诗与歌才算真正分开,撇开音乐注重社会内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变乐府为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
大家熟悉的《敕勒歌》《陌上桑》等也都是乐府名篇。
汉魏六朝诗:这一时代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代表。
名篇有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词,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等。
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着。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他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能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
由于他才思敏捷,创作丰富,晋代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称他“才高八斗”。
这一时期着名的文人还应知道“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比他们稍后要知道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晋代的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又名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自称五柳先生,他的作品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都是传世名篇。
唐诗: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代表作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咏鹅》《狱中咏蝉》《讨武曌檄》。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摆脱了六朝沿袭下来的浮艳文风,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开创了一代诗风。
继四杰之后,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盛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清新飘逸,豪迈奔放,被称为诗仙;也称谪仙。
代表作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律《送友人》,以及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曾任左拾遗,故又称杜拾遗;因他曾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用自己的诗作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我国的社会现实,因此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
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创作态度严谨,讲求炼字炼句,被人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山水诗派: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孟浩然,是山水诗派的另一代表人物。
名作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五绝《春晓》更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边塞诗派:高适,字达夫,官至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别董大》。
岑参,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之涣,字季陵,着名作品有《凉州词》《登鹳雀楼》。
王昌龄,字少伯,曾任江宁丞,又曾被贬为龙标县尉,又称王江宁,王龙标。
代表作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以一首《黄鹤楼》令李白惊叹不已。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回乡偶书》。
中唐: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作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是它的代表作,均收入《白氏长庆集》中。
孟郊,字东野,与贾岛齐名,素有“郊寒岛瘦”之称。
代表作《游子吟》。
贾岛,字阆仙,注重词句的锤炼,“推敲”的典故就出于其诗“僧敲月下门”。
李贺,字长吉。
他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诗人。
继承了楚辞的传统,并受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启发,善于发挥想象,运用深化,表现自己不满现实的悲愤感情。
晚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无题》(相见时难)《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杜牧,字牧之,他的诗作以绝句最为出色,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山行》(远上寒山)《清明》《夜泊秦淮》等。
他的《阿房宫赋》也成为传世名作。
宋词:词这种文学样式,萌芽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由于当时都有曲调可以传唱,所以又称为“曲子词、曲子”。
词的形式按照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 58 字以下)、中调( 59 字— 90 字)、长调( 91 字以上)。
词调的名字叫词牌,每一词牌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平仄要求,按照词牌的曲调写词叫“倚声填词”,由于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参差错落,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当时人们有“诗庄词媚”的说法,认为“诗言志”,是一项很庄重、严肃的工作,而词不过是闲暇无事花前月下的一种消遣,因此又称词为“诗余”。
唐代就有一些诗人写过词,如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都是词家名作。
到了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更是词家高手。
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到了宋代,不仅创作丰富,词家众多,而且出现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其中最主要的是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婉约派柳永,字耆卿,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柳屯田。
他大量写作慢词,并创制新调,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柳永的词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代表作是《雨霖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文学史上一位着名的女词人。
她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绝句“生当作人杰”都曾选入中学教材,她的《声声慢》开头三句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渲染出一个冷清、凄惨、寂静、孤独的环境,很好的表现了词人晚景的凄凉。
她的词爱用口语,明白如话,充满了生活气息,给婉约词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包括辛弃疾在内的许多词家,都曾模仿她的词风,并名之为“易安体”。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他精通乐律,对词的格律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他自创的《扬州慢》是传世名篇。
豪放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
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仅文章写得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苏黄米蔡齐名,诗词也很出名,成为豪放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选入中学教材中的有他的诗《惠崇〈春江晚景〉》《海棠》,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苏轼周围团结了一批出色的文学家,其中最着名的是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老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中学教材曾经选了他的《鹊桥仙》)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晁补之(字无咎),号称“苏门四学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着名的爱国词人。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西江乐·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他是我国南宋着名的爱国诗人,也是至今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
着名诗作有《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莫道农家腊酒浑)《示儿》,词作有《诉衷情》《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均曾被选入中学教材。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他是我国南宋末年着名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集名为《指南录》。
《过零丁洋》是他最着名的诗篇,《正气歌》是他的代表作。
除了以上这些人物以外,选入中学教材的宋人诗词还有: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元日》《泊船瓜州》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观书有感》林逋的《山园小梅》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满江红》等,诗词中的名句应该记住。
元曲:元曲基本知识:1 .宫调:是标志曲调高低的名词。
元曲的宫调,常用的有十一个,这就是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合称五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合称六调。
2 .曲牌:所谓曲牌,就是曲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