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集锦

合集下载

特效穴集!经验…简…效…廉…验

特效穴集!经验…简…效…廉…验

特效穴集!经验…简…效…廉…验一、列缺,特效戒烟穴。

亦八脉交汇穴…一列缺特效戒烟穴亦八脉交汇穴二、定喘(华佗夹脊)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特效止喘!二定喘华佗夹脊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特效止喘三、“消气”穴——阴包穴和太冲穴阴包穴——适合冶'肝火旺'、脾气燥的勃然大怒;太冲穴——适合治'郁怒'、生闷气的闷闷不乐三消气穴阴包穴和太冲穴阴包穴适合冶肝火旺脾气燥的勃然大怒太冲穴适合治郁怒生闷气的闷闷不乐四、暖身穴—阳池穴(主治手脚冰凉、关节痛、感冒等“万能穴)四暖身穴阳池穴主治手脚冰凉关节痛感冒等万能穴五:丰胸、痛经、一一详見图解五丰胸痛经一一详見图解六、曲池穴——治臂痛要穴。

主治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等,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注意:按摩此穴容易造成孕妇流产)六曲池穴治臂痛要穴主治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等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注意按摩此穴容易造成孕妇流产七、性欲穴——仙骨穴、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和足三里穴1、仙骨穴:提高性欲以指压“仙骨”穴最为有效。

仙骨位于尾骨上方3厘米处,它能促进性荷尔蒙分泌,提高性欲。

位于仙骨上方2厘米左右之处的穴位,只要加以指压,对消除疲劳有莫大功效。

指压“仙骨”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3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日不间断,则必能使你返老还童,精力复生。

2、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

属任脉。

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治泌尿、生殖器等疾病。

3、气海穴:前正中线脐下1.5寸。

属任脉。

“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

”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七性欲穴仙骨穴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和足三里穴仙骨穴提高性欲以指压仙骨穴最为有效仙骨位于尾骨上方厘米处它能促进性荷尔蒙分泌提高性欲位于仙骨上方厘米左右之处的穴位只要加以指压对消除疲劳有莫大功效指压仙骨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秒钟如此重复次每日不间断则必能使你返老还童精力复生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寸属任脉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治泌尿生殖器等疾病气海穴前正中线脐下寸属任脉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4、肾俞穴。

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下)20、按压合谷助排便(当你难便或感觉未尽时,只要按压合谷便有助排便):用左右手交替按压合谷穴位若干次,当感觉肛门处有微动的反应时,大便即容易排出。

21、揉摩耳廓益健康耳廓正面有300多个穴位,背面有50多个穴位,常用手掌或手指揉搓耳廓,能收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按摩耳廓,没有严格的要求,闲暇时可随时做,有条件者最好分早、中、晚或更多次揉搓,每次约5-10分钟,以发热为度。

1)使头发不白:可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晚上临睡前,用右手过头顶轻轻牵拉左耳20余次,再以左手过头顶牵拉右耳20余次,如此反复两次,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2)防、治感冒:每晚坚持用热毛巾上下搓耳,双耳各搓40次。

毛巾凉了时,可放入热水中浸泡后再搓。

22、夹鼻梁治牙痛用拇指和食指加该部位。

鼻梁根部是心穴,稍上处两眉中为肺穴,此两穴可镇痛,故可止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坚持每日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紧斑点皮肤,上下左右移动,次数不限,不损坏皮肤为原则,通过局部反复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黑斑复活疏通后,可逐渐减轻或消除。

还可用冷热水交替洗涤刺激黑斑除1-2周后也可逐渐消除。

禁忌:患者在按摩期内,严禁饮酒和吃辛辣食物。

再按摩前首先剪指甲,以防损伤面部批复。

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五谷杂粮,可满足肌体维生素、微量元素供应,促使老人面部红润,愉快度过晚年。

24、活动脚趾健胃法胃经络始于第二趾第三趾之间,经迎面骨再经过胃向上循行,且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据此理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每天可利用10分钟,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也可坐卧时活动脚趾。

久之胃肠功能会逐渐提高。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1)身体躺床上侧卧,两腿弯曲,弯腰,双腿分开,以便用手按摩阴囊根部与肛门间的凹陷处。

开始一只手上下左右转圈揉动按摩500次,然后换手,再按摩500次。

2)双手按揉腹股沟;围绕尿道周围及腹股沟上下进行擦揉,用手轻揉睾丸。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位汇总(附详图)⽳位保健是⼀种简单、⽅便且⾏之有效的保健⽅法,通过刺激⼈体特定的⽳位,激发⼈的经络之⽓,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的。

⼈民健康⽹推出《⾦台养⽣园》栏⽬,为您盘点最养⽣的⽣活⽅式,今天与你聊聊⽳位养⽣的话题。

温敷四⽳暖全⾝《黄帝内经》中有“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的说法,意思是阳⽓就像天上的太阳,丢掉会影响寿命,强调保护阳⽓的重要性。

中医也认为,阳⽓充盛,则正⽓存内、邪不可⼲,⼈会少⽣病,有活⼒。

寒冷冬季最易折煞阳⽓,因此应着重养阳来强⾝健体、延年益寿,这⾥给⼤家推荐四个“阳⽓⽳”,它们能参与全⾝的能量代谢、温暖全⾝之阳。

关元。

将⼿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它是任脉和⾜三阴经的交会⽳,也是阴阳元⽓交关之处,故名为“关元”。

元⽳就像⼈⾝体的⼀个阀门,将⼈体元⽓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藏精、⼥⼦蓄⾎之处。

经常按摩关元⽳能起到补益元⽓、强⾝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每天早晚将双⼿重叠,以关元⽳为中⼼按揉50下左右,然后⽤双⼿⾷指指腹重叠在⼀起,点按⽳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海。

该⽳为⼈体先天元⽓聚会之处,位于肚脐直下⼤约⼀⼨半。

经常按摩⽓海⽳,可补中益⽓、温煦百脉、培元补虚。

按摩时以掌⼼紧贴⽓海⽳,先按顺时针⽅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时针⽅向重复。

动作宜轻柔缓慢,以腹部感觉徐徐⽣热为度。

神阙。

此⽳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的功效。

同时,⽳位⼜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邻近胃和⼤⼩肠,所以该⽳还能健脾胃、理肠⽌泻。

每晚睡前将双⼿搓热,叠放于肚脐,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门。

命门⽳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它就像两扇门,保护着肾脏,故⼜叫“精门”。

中医认为,肾藏精,若⼀个⼈肾精充⾜,则阳⽓充⾜、⽼⽽不衰。

命门可温煦⼈体阳⽓,喜暖不喜寒,临床常⽤艾灸的⽅法进⾏保健。

但艾灸是个技术活,⾃⾏操作难,平时可⽤暖⽔袋温敷该⽳,并注意防⽌烫伤。

人体特效穴位全息图(主要症状特效穴主要穴位位置)

人体特效穴位全息图(主要症状特效穴主要穴位位置)

人体特效穴位全息图(主要症状特效穴主要穴位位置)一、主要症状特效穴位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2、咽痛特效穴——点刺出血少商穴3、咳嗽特效穴——列缺穴4、咯血特效穴——孔最穴5、晕厥特效穴——人中穴6、久病呕吐特效穴——长灸涌泉穴7、呃逆特效穴——耳针“膈”区8、上腹疼痛特效穴——中脘穴9、腹胀特效穴——足三里穴10、腹泻特效穴——温针灸天枢穴11、便秘特效穴——支沟穴12、水肿特效穴——水分穴13、盗汗特效穴——五倍子敷灸神阙穴14、胆绞痛特效穴——双针针刺胆囊穴15、偏头痛特效穴——丝竹空透率谷穴16、高颅压头痛特效穴——点刺放血足窍阴穴17、头晕特效穴——风池穴18、小腿抽筋特效穴——承山穴19、背寒肢冷特效穴——温针灸大椎穴20、手指麻木特效穴——点刺放血十宣穴21、膝关节痛特效穴——艾灸内膝眼、外膝眼穴22、胸胁痛特效穴——丘墟透照海穴23、面肌抽搐特效穴——长吊针抽搐启动点24、单纯性肥胖特效穴——神阙八阵穴25、戒烟特效穴——戒烟穴针对疾病的特效穴(一)内科疾病1、中暑特效穴——点刺拔罐大椎穴2、感冒特效穴——搓针合谷穴3、支气管哮喘特效穴——天突穴4、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5、早搏特效穴——灵道穴6、高血压特效穴——太冲穴7、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8、失眠特效穴——神门穴9、胃下垂特效穴——双针针刺建里穴10、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11、急性心肌梗死特效穴——艾灸至阳穴12、慢性胃炎特效穴——中脘穴13、慢性结肠炎特效穴——隔姜灸神阙穴14、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15、面神经瘫痪特效穴——地仓透颊车穴16、糖尿病特效穴——降糖穴17、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1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效穴——温针灸八髎穴19、痛风特效穴——刺血拔罐阿是穴20、失语特效穴——鸡爪刺廉泉穴21、白细胞减少症特效穴——温针灸悬钟穴22、椎-基底动脉性脑缺血特效穴——后顶穴(二)泌尿、生殖、肛肠疾病1、尿路结石特效穴——中封穴2、尿失禁特效穴——温针灸气海穴4、脱肛特效穴——艾灸竹杖穴5、痔疮特效穴——火针点刺龈交穴6、前列腺增生特效穴——点刺放血至阴穴7、阳痿特效穴——悬灸阴茎穴8、缩阳症、缩阴症特效穴——隔姜灸中极穴9、增强男女性能力特效穴——隔姜灸关元穴(三)妇科疾病1、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2、闭经特效穴——长强穴3、月经过少特效穴——盒灸八髎穴4、月经过多特效穴——雀啄灸隐白穴5、经行水肿特效穴——复溜穴6、白带过多特效穴——灸带脉穴7、急性乳腺炎特效穴——点刺放血少泽穴8、乳腺小叶增生特效穴——围刺乳房肿块9、妊娠呕吐特效穴——拔罐中脘穴10、胎位不正特效穴——艾灸至阴穴11、产后缺乳特效穴——膻中穴12、不孕症特效穴——敷灸神阙穴13、习惯性流产特效穴——敷灸关元穴14、阴道痉挛特效穴——点刺出血次髎穴15、阴道瘙痒特效穴——蠡沟穴(四)小儿疾病1、小儿厌食特效穴——承浆穴3、小儿夜啼特效穴——点刺放血中冲穴4、婴幼儿腹泻特效穴——温和灸水分穴5、小儿脱肛特效穴——指灸百会穴6、小儿疝气特效穴——大敦穴7、小儿流涎特效穴——敷贴涌泉穴(五)骨伤科疾病1、颈椎病特效穴——刺血拔罐大杼穴2、落枕特效穴——落枕穴3、肩周炎特效穴——条口穴4、网球肘特效穴——药注网球肘穴5、手指痉挛特效穴——大陵穴6、肾虚腰痛特效穴——复溜穴7、急性腰扭伤特效穴——后溪穴8、慢性腰肌劳损特效穴——盒灸腰部华佗夹脊穴9、坐骨神经痛特效穴——环跳穴10、尾骶疼痛特效穴——后顶穴11、踝关节扭伤特效穴——养老穴12、足跟痛特效穴——下病上取足跟穴13、肌注硬结特效穴——围刺艾灸阿是穴14、针刺后遗痛特效穴——对侧相应点(六)皮肤科疾病1、痤疮特效穴——刺血拔罐大椎穴2、荨麻疹特效穴——连续拔罐神阙穴3、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特效穴——艾灸血海穴4、雀斑特效穴——火针点刺斑点中心5、脂溢性皮炎特效穴——梅花针叩刺皮损区(七)五官科疾病1、牙痛特效穴——合谷穴2、急性结膜炎特效穴——点刺出血太阳穴3、麦粒肿特效穴——点刺放血耳尖穴4、眼睑下垂特效穴——悬灸三阴交穴5、眼轮匝肌痉挛特效穴——承泣穴6、迎风流泪特效穴——睛明穴7、耳鸣耳聋特效穴——听宫穴8、化脓性中耳炎特效穴——艾灸翳风穴9、鼻塞特效穴——迎香穴10、过敏性鼻炎特效穴——鼻炎穴11、咽喉肿痛特效穴——点刺出血少商穴12、声音嘶哑特效穴——照海穴13、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14、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15、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特效穴——下关穴16、流行性腮腺炎特效穴——火柴灸角孙穴17、磨牙症特效穴——内庭穴附后三、人体主要穴位位置:头颈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美容师,保健按摩师各种保健穴位大全

美容师,保健按摩师各种保健穴位大全

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2.咽痛特效穴——少商穴3.咳嗽特效穴——列缺穴4.胸痛特效穴——巨阅穴5.胸闷特效穴——督俞穴6.晕厥特效穴——人中穴7呕吐特效穴——合谷穴8上腹痛特效穴——中脘穴9.下腹痛特效穴——大横穴10.腹胀特效穴——建里穴11.呃逆特效穴——耳穴膈区12.便秘特效穴——支沟穴13.下肢水肿特效穴——三阴交穴14.面部水肿特效穴——太溪穴15.头顶痛特效穴——四神聪穴16.偏头痛特效穴——太阳穴17.前额痛特效穴——印堂穴18.头晕特效穴——风池穴19.鼻塞特效穴——迎香穴20.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21.胆绞痛特效穴——阳陵泉穴22.手臂麻木特效穴——手三里穴23.眼肌痉挛特效穴——攒竹穴24.迎风流泪特效穴——承泣穴25.腰酸背痛特效穴——委中穴26.小腿抽筋特效穴——承山穴27.老年人流涕特效穴——卜迎香穴28.口干舌燥特效穴——天池穴29.磨牙症特效穴——内庭穴第二章针对疾病的特效穴1.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2.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3.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3.病毒性心肌炎特效穴一一心俞穴4.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5.失眠特效穴——安眠穴6.哮喘特效穴——定喘穴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8.肋间神经痛特效穴——阳陵泉穴9.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10.贫血特效穴——脾俞穴11. 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12. 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特效穴——膏盲穴14. 尿路结石特效穴——下极俞穴15. 月经超前特效穴——太冲穴16. 月经延后特效穴——气海穴17 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18. 胎位不正特效穴——至阴穴19.催乳特效穴——膻中穴20 更年期综合征特效穴——血海穴21. 小儿厌食症特效穴——承浆穴22. 小儿疳积特效穴——华佗夹脊穴23. 小儿流涎特效穴——涌泉穴24. 小儿遗尿症特效穴——膀胱俞穴25. 小儿夜啼特效穴——一推天河水26. 小儿腹泻特效穴——天枢穴27. 落枕特效穴——天宗穴28. 脚腕扭伤特效穴——环跳穴29.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特效穴——飞扬穴30. 肩周炎特效穴——照海穴31. 手腕扭伤特效穴——阳池穴32 颈肩僵硬特效穴——肩井穴33. 小指发麻特效穴——小海穴34 肛周瘙痒症特效穴——长强穴45 眼角鱼尾纹特效穴——瞳子廖穴36. 黑眼圈特效穴——四白穴37 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38.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特效穴——下关穴39 慢性咽炎特效穴——太溪穴第三章养生保健特效穴1. 补虚特效穴——关元穴2. 手脚冰凉特效穴——气海穴3. 去除睡意特效穴——上星穴4. 加强腕力特效穴——大陵穴5. 提高女性性欲特效穴——回春穴(即十宣穴)6. 提高男性性欲特效穴——睾丸7. 延长勃起时间特效穴——关元俞穴8. 早泄特效穴————大肠俞穴9. 持续老年性生活特效穴——阴廉穴10. 安神醒脑特效穴——神庭穴11 .平定情绪特效穴——少府穴12. 晕车晕船[m](脸)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董氏奇穴特效穴126条

董氏奇穴特效穴126条

董氏奇穴特效穴126条1 、正会穴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流鼻血2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3 、上瘤穴治疗脑瘤(特效)脑瘤4、上瘤穴治疗脑癌(奇效)脑癌5 、灵骨穴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奇效)。

肺癌、肺气肿、肺积水6、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7、耳圆穴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8、灵骨穴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

经痛9、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10、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11、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12、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狭心症13、分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14、正筋穴、正宗穴为治脊椎痛、耳鸣之(速效)。

脊椎痛、耳鸣15、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之(特效穴)。

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穴)。

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16、正筋穴、正宗穴为治脊椎痛、耳鸣之(速效)。

脊椎痛、耳鸣17、大白治急性肺炎(特效)急性肺炎18、大白穴以三稜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9019、侧间穴(肠炎特效)肠炎20、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21、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狭心症22、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23、合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24、三圣穴治疗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高血压、低血压过高症25、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大全集(收藏保存)医者良心精品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B]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1、急性咽炎治療方法:耳背靜脈放血,在耳背選取最明顯的靜脈,用指端搓揉以引氣,拇食指固定該處,用三棱針點刺,放出幾滴血即可。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及图解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及图解

经络⽳位按摩⼤全及图解⼈体常⽤⽳位按摩保健⽅法(动画图解)⼆、⽳位:肺经(肺⾦)位置:⽆名指掌⾯。

三、⽳位:肾经(肾⽔)位置:⼩指掌⾯。

操作:①补肾经:在⼩指⾯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指尖向指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便⾚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位:肝经(肝⽊)位置:⾷指掌⾯。

五、⽳位:⼼经(⼼⽕)位置:中指掌⾯。

操作:①补⼼经:在⼩⼉中指⾯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热神昏,烦躁,夜啼,⼝⾆⽣疮,⼩便短⾚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的,⼤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没做的好。

只是上⾯说的是患⼉,应该对应⼤⼈的也可以的,中医⽳位是⼀样的。

健⾝是全民的,⽆论是以什么⽅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下试试了! 常见病⽳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常有效,合⾕⽳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痛、⾼⾎压、⾯疱也很有效。

“合⾕”是将拇指和⾷指张成45度⾓时,位于⾻头延长⾓。

2.治疗便秘的⽳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肌⾁,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肠,使⼤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强压⼀⾯吐⽓,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代劳时,采⽤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配。

所以,称为“阴⾕”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左右上⽅的⽳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处的⽳位,对治疗多汗症⾮常有效。

阴⾕能够缓和冲击⾁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位,肾俞⽳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道。

4.治疗低⾎压的⽳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的指压叫“百会”的⽳位。

“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将两⼿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强⼒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耳鸣的方法——按揉听会、太冲、行间三穴每天用双手拇指用稍大力量按揉两侧听会,每穴每次三分钟。

太冲和行间的按揉方法是从太冲向行间方向用力推按,感觉胀痛为度,每次5分钟。

禁忌:不要吃任何上火的东西,饭菜以清淡为主。

《脚. 背. 太冲、行间》《头. 侧.听会》(P90-92)【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感冒后耳聋的方法——按揉风池、耳门二穴每次先两侧按揉风池3分钟直至产生强烈的酸胀感,然后双手同时按揉两侧耳门3分钟,每天几次。

不能吃肥腻和容易上火的东西。

《头. 侧. 风池、耳门》(P92-93)【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生理性耳聋——金匮肾气丸、按摩耳门穴、太溪穴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次一丸,早晚各一次,浓缩丸每次8粒,每天三次;每天不定时按摩两侧耳门穴和太溪穴,每次每穴5分钟。

另外睡之前把手搓热,放在肾盂上面摩擦到皮肤微发烫。

当耳鸣加重时,可以服用耳聋左慈丸。

《小腿.内.太溪》《头.侧.耳门》(P94-95)【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口渴多饮——按揉胰俞、鱼际、太溪三穴晚上9点左右,双侧交替按揉鱼际3分钟到产生酸痛感,然后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后接着按揉2分钟,最后每侧太溪穴按揉3分钟。

少吃辛辣和煎炸食品及易上火水果,多吃酸味东西。

《手.掌.鱼际》《全身图.后.胰俞》《小腿.内.太溪》(P96-98)【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多食但消瘦——按揉胰俞、内庭、太溪三穴上午7-9点,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揉双侧内庭5分钟到产生强烈的酸胀感。

晚上9点左右再做一遍,接着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然后在按揉双侧胰俞2分钟,最后按揉双侧太溪各3分钟。

《脚.背.内庭》P98-99【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尿频、腰膝酸软——按揉胰俞、肾俞、太冲、太溪每晚9-11点先用热水泡脚,然后从太冲向脚趾方向边揉边推两侧太冲穴各三分钟;接着按揉两侧太溪穴,每穴3分钟;最后在两侧肾俞和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后,在穴位上按揉2分钟。

尽量少吃辣味和煎炸食物,限制粮食和油脂摄入。

《全身图.后.肾俞》《脚.背.太冲》P100-101【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治疗静脉曲张——按揉承山和涌泉两穴每天用热水泡脚20分钟后点按两侧涌泉穴各三分钟。

然后趴在床上让家人从脚踝开始沿着小腿向上推,单方向反复15分钟,最后再点按双侧承山穴3分钟。

中药秘方:红花、当归、牛膝、川芎各15克,2公斤水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10分钟。

煮好之后,先把小腿放在上面熏,等水稍微有点烫时开始泡脚知道把脚烫软。

泡完后从太溪穴向脚跟方向和拇指脚尖方向推。

《小腿.后.承山》《脚.掌.涌泉》P101-102《特效穴位使用手册》便秘的穴位按摩治法P103-110口干舌燥小便多者,每天按揉两侧天枢,再服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按用量就行,多吃一些水果等润肠的东西;产后妇女,大手术的病人出现便秘,按揉摩腹和按揉天枢足三里和三阴交,多吃一些补血的食品;怕冷怕凉,小便清长便秘者,除了按揉天枢、足三里、三阴交3分钟以外,每晚睡前一个小时在两侧肾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后按揉2分钟。

饮食上多吃一些如羊肉、狗肉、韭菜等温补肾阳的东西;经常吃燥性食物、饮酒便秘者,除按照以上方法按揉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还要按揉曲池和内庭穴,曲池可以随时按揉,每穴每次3分钟,每晚泡脚之后按揉内庭,沿着胃经的循行线从后向前单方向向内庭方向推,反复进行3分钟。

还可以买些麻子仁丸吃,也可买些番泻叶泡水喝;脾气急或者月经前便秘加重者,每天不拘次数按揉三阴交,每次3分钟,晚上泡脚后从后往前推按揉太冲,每次3分钟女性月经前要做:饭后摩腹、按揉两侧天枢、三阴交,按推太冲。

饮食多喝些菊花茶。

也可买三黄片、加味逍遥丸服用。

《全身图.正.天枢》《小腿.前.足三里、三阴交》《全身图.后.肾俞》《上肢.前.曲池》《脚.背.内庭、太冲》《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牙疼的穴位按摩治法P111-115下牙疼痛剧烈者,按摩内庭、颊车、手三里三个穴位,5分钟见效。

饮食一定要戒烟酒和辛辣的食物,最好再配合吃一点牛黄上清丸或者三黄片;上牙疼痛不可耐时,马上刺激双侧合谷、曲池和手三里,饮食也要戒烟酒和辛辣的食物;如果牙齿长时间隐隐作痛,齿根松动,每天刺激双侧合谷、手三里、太溪3—5分钟,平时可以用枸杞泡茶或者用枸杞和山药熬粥喝,最好配合吃一些六味地黄丸;龋齿牙疼者要尽快去医院填充齿洞;智齿牙疼可以自己买一瓶双氧水,在家多漱几次口,然后不时按揉两侧手三里就行了。

《头.正.颊车》《上肢.前.手三里》《脚.背.内庭》《上肢.前.曲池》《手.背.合谷》《小腿.内.太溪》《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天枢、肾俞、足三里治疗五更泻P116-119每天晚上9时左右在两侧同时拔火罐10分钟,可以让家人不时晃晃火罐,拿掉时双手迅速搓热,把掌心按在肾俞上。

然后艾灸天枢。

足三里可以不定时去按,每次2分钟,不要用力太大。

也可每天起床后、睡觉前摩腹两次,直到腹部有温热感。

饮食可以熬一些食疗的粥或者泡一些药酒,如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克熬粥。

还可用500毫升黄酒泡60克补骨脂,一周后饮用,每晚一小盅。

《全身.正.天枢、足三里》《全身.后.肾俞》《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肾俞、肺俞、中极治疗遗尿P120-122每天用手指按揉中极穴。

每次1分钟,睡前必须做一次较长时间的按揉,至少五分钟,按揉前最后先艾灸5分钟。

肺俞和肾俞每天睡前和早起好各按揉5分钟。

《全身图.后.肺俞、肾俞》《全身图.正.中极》《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太溪太冲远离更年期综合征P122-123太冲要从后向前推按,每次单方向推100次,太溪顺时针按揉,每天早晚2次,每次2分钟。

《小腿.内.太溪》《脚.背.太冲》《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气海、足三里、气海、太冲等治疗痛经P124-130来月经时或者刚完的几天,小肚子隐隐作痛,睡眠不好,月经量少色淡者,每天按压气海并深呼吸10-20次,再艾灸双侧足三里5分钟即可;月经前和期中,小肚子发胀,有下坠的感觉,月经颜色深,有血块,平时老郁闷,心情不好的患者,在经前一周开始每天敲打胆经,按揉双侧太冲、血海和合谷。

多吃桃子和橙子,另外用玫瑰花或月季花放少量红糖熬水喝。

经前吃凉东西而至的痛经,要立刻艾灸关元,按揉双侧合谷就可以马上缓解疼痛。

多喝热白开水,或者用热水袋捂着小腹。

月经时怕冷、小腹持续疼痛,坚持每晚睡前艾灸肾俞、关元穴各5分钟,就可祛除疼痛。

《全身图.正.气海、关元》《小腿.前.足三里、血海》《下肢.外.合谷》《脚.背.太冲》《全身图.后.肾俞》《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每天刺激太冲、期门、关元和三阴交使月经准时P130-131经前5-7天,每天下午3-5点先按两侧太冲3分钟,再按揉两侧期门2分钟,三阴交穴最少2分钟,然后躺平,手指点按关元1分钟,最后把手掌放在关元穴,注意力集中于此,做20次腹式呼吸。

饮食不要吃西瓜等一切寒凉之物。

《全身图.正.期门、关元》《小腿.内.三阴交》《脚.背.太冲》《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太溪、照海治疗经期发热P132-133每天下午5-7点按揉两侧太溪穴和照海穴各3分钟,再用手指从太溪穴经照海穴推,10次左右。

饮食以枸杞子泡水代茶饮,还可以用牛奶冲阿胶粉或者将阿胶用黄酒炀话顿成果冻服用。

《小腿.内.太溪、照海》《特效穴位使用手册》心俞、神门让你经期情绪正常P134-135月经时喝甘麦大枣汤,每天早晚2次,中午11-1点,按揉两侧神门穴2分钟,艾灸或者按揉两侧心俞2分钟,尤其是夏天。

饮食不要吃太咸。

《全身图.后.心俞》《上肢.内.神门》《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太溪和大钟治疗经期口腔溃疡P135-137每天按揉太溪和大钟,吃些知柏地黄丸,不要熬夜,饮食多吃梨、百合、山药、麦冬、荸荠等。

《小腿.内.太溪、大钟》《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经期头痛、头晕的治法P137-140头痛时每天早上7-9点按揉或者艾灸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

月经前7天开始。

同时分推前额,按揉太阳和印堂2分钟,直至月经结束。

戒掉一切寒凉之物。

头晕时坚持每天早上7-9点按压百会2分钟,艾灸丰隆3分钟,晚上7-9点按揉膻中2分钟。

《头.侧.太阳穴》《头.正.印堂、百会》《全身图.正.膻中》《小腿.外.足三里、丰隆》《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艾灸或者拔罐脾俞治疗经期腹泻P140-141每天7-9点艾灸3分钟或者拔罐5分钟脾俞就可以治疗经期腹泻。

还要配合吃参苓白术散。

《全身图.后.脾俞》《特效穴位使用手册》刺激京门和肾俞治疗人流后腰酸痛P141-142在经前一周每天艾灸或者拔火罐京门穴和肾俞穴5分钟,最好在下午5-7点,在夏天最好用手指按揉。

饮食平时多吃莲子,冬季进补牛羊肉。

用芡实、百合各60克煮稀饭,最好加点山药。

另外流产后注意休养,喝姜枣红糖水,多吃鸡蛋、肉类,注意保暖,少碰凉水。

《全身图.后.肾俞》《全身图.侧.京门》《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按揉血海、太冲等穴治疗月经不正常P142-149月经提前,这时每晚睡前要按揉两侧血海、三阴交和足三里各2分钟,月经就可以回归舒畅了。

饮食少吃油腻、粘腻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若是伴有心烦口渴,经期每天睡前按揉双侧血海、行间和地机三穴各2分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若是伴有手脚发热,每晚睡前按揉三阴交、然谷2分钟,饮食多食清淡,少吃辛辣、温燥的食物。

若是伴有情绪失控,每晚睡前按揉两侧血海、太冲、行间各2分钟,保持良好的心情。

经期很长,经常10多天,只是要坚持每天按揉关元、双侧太溪各2分钟,搓揉双侧肾俞1分钟,就可以消除病因。

《下肢.前.血海》《小腿.前.足三里、地机》《小腿.内.三阴交、太溪》《全身图.后.肾俞》《全身图.正.关元》《脚.背.行间、太冲》《脚.掌.然谷》《特效穴位使用手册》刺激带脉和关元治疗妇科疾病P150-151每晚饭前坚持刺激带脉和关元3-5分钟,能有效预防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一切妇科疾病。

《全身图.正.带脉、关元》《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白带异常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P152-158白带多的患者坚持每天早上7-9点艾灸或者按揉脾俞穴和足三里3分钟,下午5-7点艾灸带脉、关元3分钟,也可以将白扁豆用淘米水浸后去皮,加红糖、淮山药一块煮,一天两次,连续服用。

水样带的患者每晚艾灸关元、带脉、命门和肾俞各三分钟,饮食可以吃猪腰子、刀豆这些补肾阳的食物也可吃白果莲子炖乌鸡(100克白果,100克莲子,50克糯米,一只乌骨鸡,还有食盐、黄酒、葱白、生姜等。

把白果、去心的莲子、糯米一起装进鸡肚子里,大火煮沸,小火炖烂就可)。

黄带患者坚持每天从中极按揉到关元5分钟,再按压带脉1分钟,按揉次髎3分钟,不到十天就可以恢复正常。

饮食忌吃辛辣油腻和甜食,也可将荞麦炒焦研成末,用蛋清调成小丸,每次50丸,每天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