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三章面制食
制作传统面食教案

制作传统面食教案第一章:引言传统面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面食制作工艺,我们设计了这份传统面食教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的传统面食。
第二章:材料准备传统面食制作所需的材料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面食种类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制作传统面食常用的主要材料:1. 面粉:根据不同面食的需要,可以选择普通面粉、高筋面粉或低筋面粉。
2. 水:用于调节面团的湿度,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白开水或凉开水。
3. 食用油:用于面团的润滑和防粘。
4. 盐:提升面食的风味。
5. 馅料:根据不同的面食种类选择不同的馅料,比如韭菜、肉末、豆沙等。
第三章:面食制作步骤3.1. 和面和面是制作传统面食的第一步,关系到面食的口感和质地。
以下是基本的和面步骤:1. 将面粉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拌。
2. 搅拌面粉和水,直到形成一团较硬但不粘手的面团。
3. 面团揉至光滑,再用手掌搓圆,盖上湿布静置30分钟。
3.2. 擀面擀面是制作传统面食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擀面技巧能够决定面食的薄厚和口感。
以下是基本的擀面步骤:1. 取面团,用手掌搓圆并稍稍压扁。
2. 取一块面团,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用擀面杖从中间向两端擀平。
3. 擀面时要左右翻动面饼,以防粘连和厚薄不均。
同时,可以适量撒上面粉,以免粘连。
4. 擀至面饼薄而均匀后,根据制作不同面食的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
3.3. 包馅包馅是传统面食制作的关键步骤,不同的馅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包法。
以下是包馅的基本流程:1. 将准备好的馅料放在擀开的面饼上。
2. 将面饼对折,压紧封口处,使馅料完全包裹在内。
3. 根据不同的面食种类,可以掌握不同的包法,如饺子的折叠包法、馄饨的花篮包法等。
3.4. 烹饪烹饪是传统面食制作的最后一步,通过烹饪能够使面食变得更加美味。
以下是不同面食的基本烹饪方法:1. 水煮类:将包好的面食放入滚水中,煮至面食浮起即可捞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面食制品加工技术ppt课件

专用小麦粉的生产
小麦粉的用途
(一〕主食品:馒 头、包子、面条、 饺子、烙饼、油条 和各种面包、糕点 等。
(二〕其它加工品: 谷朊粉、小麦淀粉、 胚芽产品 、麸皮制 品、其他辅料等。
主食
2.国外专用小麦粉的分类方法
美国小麦粉根据用途和原料分4大类:第1类— 面包用粉〔硬质小麦粉),第2类—糕点用粉 〔软质小麦粉),第3类—面制食品用粉〔软质 小麦粉),第4类—通用粉。
β-淀粉酶热不稳定,糖化水解作用在酵母发酵阶段;
α-淀粉酶将可溶形淀粉变为糊精,改变淀粉的流变性。 它对热较为稳定,在70~75℃仍能进行水解作用,温 度越高作用越快。α-淀粉酶大大影响了焙烤中面团的
2. 蛋白酶:面粉中蛋白酶分为两种,一种能直接 作用于天然蛋白质的蛋白酶,另一种是能将蛋白 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生成物多肽类再分解的多肽 酶。搅拌发酵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酶,它的 水解作用减低面筋强度,缩短和面团时间,使面 筋易于完全扩展。
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指碳水化合物中能为人 体消化利用部分包括淀粉、糊精和游离糖类。 淀粉主要在胚乳,糖在胚芽及糊粉层,这两种 占麦粒70%以上,以淀粉为主,糖约占10%, 随着麦粒成熟,糖大多转化为淀粉。
小麦淀粉由19~26%直链淀粉和74~81%支链淀粉 构成,前者50~300个葡萄糖基,后者300~500。直 链淀粉易溶于温水,几乎无粘度,而支链淀粉易 形成粘糊。
二、面粉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一〕水分:国标规定13±0.5%
(二〕蛋白质:8-14%
麦胶蛋白:醇溶性蛋白,pH 6.4-7.1 不溶性 蛋白,占80% 麦谷蛋白:溶于稀酸或稀碱, pH 6-8 面筋的 主要成分 麦球蛋白 麦清蛋白 溶于水和稀盐酸溶液中,属于可 溶性蛋白
面制食品的加工PPT课件PPT25页.pptx

• 中国主食馒头的发展方向 • 1.对馒头生产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 2.加速馒头新品种的开 发,研制出既有传统地方 特色,又有营养强化作 用、保健作用的馒头, 推动我国馒头向高档化 发展。 • 3.加大对馒头生产基础理论的研究解决馒头
的贮藏保鲜问题,延长馒头的货架寿命。
结束
面制食品的加工与工艺
一、面制食品的分类及特征 二、面制食品的原辅料及其加工特性
三、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 四、饼干的生产 五、挂面和方便面的生产
六、传统面制食品的生产
第2页,共25页。
一 面制食品的分类及特征
• 面制食品是指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 制作的一大类 食品
• 1. 焙烤食品
• 焙烤食品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直接焙烤的一 类食品
• 面包 饼干 糕点 • 2. 蒸煮食品 • 蒸煮食品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汽蒸或水煮
方式熟制的一类食品
• 挂面 方便面 馒头 蒸包
目录
第3页,共25页。
二 面制食品的原辅料及其加工特性
• 面制食品的原料及辅料主要有面粉、油脂、糖类、 蛋制品、乳制品、水、酵母、食盐及其他辅料。 食品加工所用面粉分类
≤14.0 ≤0.55
≤14.0 ≤0.53
≤14.5 ≤0.55
≤14.5 ≤0.55
≤14.5 ≤0.55
≥33
24~30
22~24
≥28
≥28
25~30
≥10
≤3.5
≤1.5
≥4.0
≥4.0
≥3.0
250~350 无异味
250~350 无异味
≥250
≥200
≥200
≥250
无异味 无异味 无异味 无异味
《中式面点工艺》课件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中式面点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蔬菜
韭菜、白菜、香菇等,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
维。
豆制品
豆腐、豆干等,增加馅 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鲜
虾仁、鱼肉等,提供丰 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调料
酱油
增加食物的香味和色泽。
盐
调节味道,增加风味。
糖
增加甜味,调节口感。
醋
增加酸味,提升口感。
常用工具
擀面杖
用于擀开面团,制作各种面点。
搅拌器
用于搅拌、和面,节省人力。
中式面点的特点与价值
总结词
中式面点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口感和风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
详细描述
中式面点在制作工艺上讲究技巧和经验,注重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中式面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
此外,中式面点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笼
用于蒸制面点,保持面点的原汁原味。
刀具
用于切割、切丝等,是制作面点的必备工具 。
03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
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等原料混合, 调制成为可塑性的面团的过程。
选择高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 盐,搅拌均匀后用手揉搓成光滑
的面团。
和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 和面粉的吸水性,以获得合适的
面团软硬度。
注意事项
面团发酵要充分,蒸煮时间要适 当,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包子的口 感。
饺子
总结词
中式快餐,皮薄馅嫩,营养 丰富。
面食制作技巧培训ppt课件(精)

捏合成型法
捏合工具
使用双手或专用的捏合工 具进行捏合。
捏合方法
将面团或剂子放在手中,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互 配合,将面团捏合成各种 观 和口感。
Part
04
面食熟制技巧
煮制面食的技巧
选用适量水
加盐时机
煮面食时,水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 过少,以免影响面食的口感和质地。
在煮面食的过程中,加盐的时机也很 重要,一般建议在面食煮熟前加入少 许盐,以增加面食的弹性和口感。
控制火候
煮面食时,火候的掌握非常关键,要 保持水沸而不腾,避免面食煮烂或夹 生。
蒸制面食的技巧
和面技巧
蒸制面食前,和面是关键步骤之 一,要注意面粉和水的比例,以 及揉面的时间和力度,使面团达
面团揉捏的力度与技巧
揉捏力度
揉捏面团时力度要均匀适中,过重会导致面团筋力过强,影响口感;过轻则会 使面团松软无力。
揉捏技巧
揉捏面团时应采用推、压、拉、摔等手法,使面团充分受力均匀,达到表面光 滑、内部细腻的效果。同时要注意揉捏的时间和次数,根据面团的性质和用途 来确定。
Part
03
面食成型方法
搓条成型法
热水和面
面团软糯,无筋力,色泽 较暗,有甜味,容易成形 ,口感软糯,一般适合于 做蒸饺、烧麦等。
面团发酵的原理与方法
发酵原理
面团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在面团中繁殖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松软 的过程。
发酵方法
常用的发酵方法有自然发酵、酵母发 酵和化学膨松剂发酵等。其中酵母发 酵是面食制作中最常用的方法。
粘牙原因
面团发酵不足、烘烤时间过短 或温度过低。
解决方法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一)ppt下载-第三章面制食

– 碱能带来一种特有的碱风味,吃起来特别爽口。 – 碱可以中和湿面条可能出现的酸度,延长湿面条的保存时间。
• 碱的添加量一般0.15%~0.20%。 • 溶解在水中使用。 • 过量的盐和碱会导致面筋收敛过度而失去粘弹性,严重影
响面条的品质。
• 水的pH值也会影响挂面的质量。pH值应控制在 6~8,最佳值为7.0±0.2。
• 3.食盐 • 自古以来,制面都有加盐的习惯。作用如下:
– 一定量的食盐,能收敛面筋结构而起到改良面团流变 学特性的作用。因此,盐能增加面条的强度而减少断 条率。
– 和面时,因为食盐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能促进小麦 粉快速吸收水分,从而加快面团的成熟进程。
质等。
• 添加的目的是改善挂条的品质,提高它的营养价值。
(二)制作工艺
• 1、挂面生产的工艺流程
2、和面与熟化
• 和面:通过和面机的搅拌、揉和作用,将各种原辅料均匀 混合,最后形成的面团坯料干湿合适、色泽均匀且不含生
粉的小团块颗粒,手握成团,轻搓后仍可分散为松散的颗 粒状结构。
• 和面的加水量:30%~35%;
• 硬度在25°以上的自来水,会导致挂面变脆发硬, 影响出品率。
– 小麦粉蛋白质易与硬水中的铁离子结合使面筋弹性下 降;
– 淀粉也易与铁离子结合而影响其吸水特性,降低糊化 淀粉的粘度;
– 钙离子也会与淀粉结合,产生与铁离子类似的结果;
– 面条在保存过程中会因金属离子的氧化而出现褐变而 影响外观。
• 制面用水应该用软化水
4、烘干
• 挂面烘干有自然烘干与人工(强制)烘干两种方法。工业化生产都采用人工 干燥的方法。
• (1) 干燥原理 • 当湿面条进入烘干室与热空气接触时,面条表面首先受热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课件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37
【制作分解图】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38
v 【制作关键】 v 1.三边的比例恰当,长短恰到好处。 v 2.面团调制适当硬一些,否则牛角熟制时塌陷 v 3.馅心汁水多一些,熟制后脸部有凹陷感更逼真。
v 【成品特点】 v 形象逼真,造型挺括,鲜香味美。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1
【制作分解图】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2
v 【制作关键】
v 1.面团要偏硬,揉制过程中要揉透、揉匀,揉光洁。
v 2.擀制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撒干粉,避免粘连,擀制时双手 用力要匀,并保持坯皮四角方正。
v 3.切面握刀稍靠前,推刀切时,要保持刀面垂直起落,迅 速有力,两刀之间下刀的距离要一致,以保证面条粗细均匀。
中式面点制作03水调面团制品
30
v 【制作关键】
v 1.和面时注意用水温度及用水量,面团宜稍硬。
v 2.烧卖皮薄如纸,但不能破,擀烧卖皮是一项难度较大的 技术,需反复多加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v 3.把握好成熟时间,蒸制过程中需洒少许水在烧卖皮上, 避免皮上出现白色粉末。
v 【成品特点】
v 形似石榴,皮半透明,收口整齐,馅心鲜美。
一致。 v 3.手法轻巧,动作灵活,减少手工操作痕迹。 v 【成品特点】 v 色彩鲜艳,造型美观,馅咸可口,皮料柔软细腻。
2023山西面食制作技巧培训教案pptppt标准课件

辣椒
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辣度的 辣椒,为面食增添香辣味道。
葱姜蒜
提鲜增香,使面食味道更加鲜 美。
配菜与面食的搭配原则
色彩搭配
注意配菜的色彩搭配, 使面食看起来更加诱人
。
口感搭配
根据面食的口感选择配 菜,如软糯的面食可搭
配爽脆的蔬菜。
味道搭配
避免味道过于单一或冲 突,选择能够相互融合
的配菜和调味品。
搭配适量的蔬菜、肉类或豆制品等食材,丰富口感和营养价值
。
其他经典品种简要介绍
1 2
山西炸酱面
以黄豆酱为主要调料,搭配多种食材炒制而成的 特色面食。
山西烩面
将面条与多种食材一起烩制而成,口感丰富多样 。
3
山西拌面
以面条为主料,搭配各种调料和蔬菜拌匀而成的 一种清爽可口的面食。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少开锅次数
减少开锅次数可以保持锅内温 度稳定,节约能源。
合理安排烹饪顺序
先煮或蒸不易熟的面食,再处 理易熟食材,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06
调味与配菜搭配
常见调味品的选择和使用
醋
山西陈醋为首选,用于增加面 食的酸香味道,同时具有解腻 作用。
花椒
使用花椒油或花椒粉,增加面 食的麻香味道。
酱油
选择优质酿造酱油,增加面食 的咸香味道,同时提升整体色 泽。
加面食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风味。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
俗习惯进行原料搭配。
03
面团调制与发酵控制
面团调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本方法
原料选择与准备
选用优质面粉,添加适量水、酵 母等原料,注意原料的新鲜度和
质量。
搅拌与揉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0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挂面烘干的关键是要控制内部的“水分转移”速度与表面 的,气化速度,使内部水分转移的速度等于或略大于表面 水分气化的速度。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干燥方式
• 一方面,采用低温慢速烘干的工艺; • 一方面:采用高温、高湿烘干工艺。 • 低温、慢速烘干的挂面质量好,在煮食时不酥不糊,柔韧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切条是在切面机上完成的。在连续化生产的过程中,切面 机安装在压延机的后端,切面机由切条刀和切断刀组成。 挂面的外观质量取决于切刀的机械加工精度。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4、烘干
• 挂面烘干有自然烘干与人工(强制)烘干两种方法。工业化生产都采用人工 干燥的方法。
质等。
• 添加的目的是改善挂条的品质,提高它的营养价值。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二)制作工艺
• 1、挂面生产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2、和面与熟化
• 和面:通过和面机的搅拌、揉和作用,将各种原辅料均匀 混合,最后形成的面团坯料干湿合适、色泽均匀且不含生
– 能使面团中的面筋组织结构收敛而产生强化效果,改善面团的粘 弹性,增加面条的强度。
– 碱与小麦粉一中的类黄酮色素发生反应,使得面条出现淡黄色的 外观。
– 碱能带来一种特有的碱风味,吃起来特别爽口。 – 碱可以中和湿面条可能出现的酸度,延长湿面条的保存时间。
• 碱的添加量一般0.15%~0.20%。 • 溶解在水中使用。 • 过量的盐和碱会导致面筋收敛过度而失去粘弹性,严重影
常用和面机的技术参数
熟化:将和好的面团静置或低速搅拌一段时间,以使和 好的面团消除内应力,使水分、蛋白质和淀粉之间均匀 分布,促使面筋结构进一步形成,面团结构进一步稳定。 熟化的实质:依靠时间的延长使面团内部组织自动调节, 从而使各组分更加均匀分布。 熟化时间:常需20~30 分钟,但在连续化生产中,一般 熟化10~15分钟。
6~8,最佳值为7.0±0.2。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3.食盐 • 自古以来,制面都有加盐的习惯。作用如下:
– 一定量的食盐,能收敛面筋结构而起到改良面团流变 学特性的作用。因此,盐能增加面条的强度而减少断 条率。
– 和面时,因为食盐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能促进小麦 粉快速吸收水分,从而加快面团的成熟进程。
爽口。 • 干燥时间长达8个小时,烘房面积要很大。高温快速烘干
法,干燥时间只需2小时左右,但挂面质量不很稳定。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干燥过程工艺
• 挂面的烘干过程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 • 第一阶段:冷风定条,自然蒸发挂面表面的水分,使面条
水分降到28%以内。 • 第二阶段:保潮出汗,保持很高的相对湿度,同时加热,
– 在干燥时,因食盐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能避免湿面 条因烘干过快而引起酥面 、断条。
– 食盐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抑 制杂菌生长,防止湿面条 酸败。
– 食盐有调味的作用。
食盐的添加量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1%~3%。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4.碱 • 制挂面用的碱有碳酸钠和碳酸钾两种。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3、压延和切条
• 压延的作用:成型和揉捏,将松散的坯料压成为一定厚度 的带状面片,并使面筋成为细密的网状组织,在面带中均 匀分布。面团的压延是在同一方向上进行的,面筋组织沿 着压延方向排列成束,这种排列使得面带的强度沿其长度 方向而不是宽度方向增大。
• 压片过程:分为复合和压延两个阶段。
– 挂面是由湿面条挂在面杆上干燥而得名的。挂面是我 国目前生产量最大、销售范围最广的面食之一,它以 物美价廉、食用方便、品种多、保存期长等优点,深 受人们的欢迎。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一)、原料要求
• 1.小麦粉 • 生产挂面的小麦粉要求有中等强度的面筋筋力,详见
SB/T10137-9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面条专用 粉》。
• 2.水 • 制面用水应该没有异味,外观浊度2°以下,硬度20°
以下,盐离子浓度2 ×10-4以下,过锰酸钾浓度10-5以 下,蒸发残留物浓度5×10-4以下,细菌总数100个/ 毫升以下,最起码要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硬度在25°以上的自来水,会导致挂面变脆发硬, 影响出品率。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3) 挂面的烘干设备 按烘干过程中面条的运动方式分类:固定式
移动式, 移动式又分为多行运行(隧道式)
单行运行(索道式)。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4) 酥面现象 • 挂面表面出现明显的或不明显的龟裂裂纹,外观呈灰白色
且毛糙,折断时截面很不整齐,加水烧煮时会断成小段, 这种现象称为酥面。
响面条的品质。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 5.其他添加物
• 其他添加物包括小麦粉品质改良剂和营养强化剂。
• 小麦粉品质改良剂有: • 增稠剂:如海藻酸钠、黄原胶、瓜尔豆胶、变性淀粉等; • 氧化剂:如维生素C、ADA、葡萄糖氧化酶; • 乳化剂:如单甘醋、蔗糖醋等。
• 营养强化剂: • 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活性物
• 产生酥面的原因有:
– 原料方面,小麦粉的筋力太低,可能是受害小麦加工成的小麦粉, 或小麦粉末经后熟过程和面工艺控制不当;
– 压片操作时,厚薄不均匀,紧密的程度差异太大; – 烘干过程中,外层“硬结”冷却又过快,热面遇到冷风; – 湿挂面头回机的比例太高等。
• 刚从烘房里出来的挂面其内部的湿热传递不会骤然停止, 而是逐步减弱,直到挂面外层和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对平衡, 其水分才会稳定,组织形状才会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在工 艺上称为挂面的缓酥。缓酥的时间不应少于12小时。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 艺ppt下载-第三章面制
食
2020/12/10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一、挂面的生产
– 我国面条起源于汉代,成熟于魏晋,至今已有2000多 年的历史。
– 面条在我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尤其在我国北方很 多地区大多以面条为主食。
– 面条的种类繁多:如挂面、拉面、烩面、刀削面、板 面、担担面、方便面等.
– 小麦粉蛋白质易与硬水中的铁离子结合使面筋弹性下 降;
– 淀粉也易与铁离子结合而影响其吸水特性,降低糊化 淀粉的粘度;
– 钙离子也会与淀粉结合,产生与铁离子类似的结果; – 面条在保存过程中会因金属离子的氧化而出现褐变而
影响外观。
• 制面用水应该用软化水 • 水的pH值也会影响挂面的质量。pH值应控制在
• (1) 干燥原理 • 当湿面条进入烘干室与热空气接触时,面条表面首先受热
温度上升,使水分蒸发扩散到周围的介质中去,这一过程 称为“表面气化”。 • 随着表面气化过程的进行,造成面条表面水分较低而内部 水分仍较高的局面,产生内外水分差,当热空气的能量逐 渐转移至面条内部后,将使其温度上升,由于内外水分差 所产生的推动力,内部水分向表面转移,这一过程称为 “水分转移”。随着表面水分气化与内部水分转移两过程 的不断进行,面条逐渐被烘干。
粉的小团块颗粒,手握成团,轻搓后仍可分散为松散的颗 粒状结构。
• 和面的加水量:30%~35%;
• 和面用水温度:25℃~30℃;
• 和面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夏季短一些,冬天长一些。
• 和面机种类:卧式直线搅拌杆和面机
•
卧式曲线搅拌杆和面机
•
立式连续和面机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使面条内部的水分向外扩散,面条水分降到25%以内。 • 第三阶段:升温,在高温低湿环境下使水分迅速蒸发,使
面条水分降到16%以内。 • 第四阶段:降温散热,散发面条的热量,再蒸发部分水分,
使面条水分达到12.5%~14.5%。
• 挂面烘干时间是保证挂面质量的一个主要条件,应不低于 3个半小时。烘干时间短,容易造成挂面“外干内潮”和 表里收缩不一,甚至产生酥面。烘干时间过长则生产效率 低。
• 压延过程中,作用在面带上的压力大小又与压辊的直径有 关。直径越大,作用在面带上的压力也越大。
• 影响面团压延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 压延比和压延速率。
第二章传统面制食品工艺ppt下载第 三章面制食
压延比=(辊压前面片厚度-辊压后面片厚度)×100%/辊压 前面片厚度
一般复合后压延阶段压5~7道。前后各道比较理想的压延比 依次为50%, 40%、30%、25%、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