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专题2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在农业、林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技术要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能,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植物组织培养技能掌握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
3. 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课程内容,布置相关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知识学习: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阅读材料或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选修3精品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重点)。
2.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理解微型繁殖技术(重难点)。
3.掌握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和人工种子(重难点)。
4.了解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重点)。
|基础知识|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无性(有性、无性)繁殖,能够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性状。
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植物分生区附近,因为此处细胞内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优点a.制作周期短。
b.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生产不受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节约土地。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2)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纯合子植株。
(3)优点a.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
2.突变体及其利用(1)产生: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2)利用:从产生突变的个体中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3)实例:抗花叶病毒的甘蔗、抗盐碱的野生烟草、抗除草剂的白三叶草等。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实例:生产人参皂甙干粉,三七、紫草和银杏的细胞产物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自查自纠|1.微型繁殖技术只保持亲本的优良特性。
(×)2.脱毒苗培育所选的组织培养材料可以来自植株的任何部位。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提取愈伤组织,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
2019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导学案: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高二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导学案(编号2—1—2)班级:姓名:小组:检查人:评价∽∽∽∽∽∽∽∽∽∽∽∽∽∽∽∽∽∽∽∽∽∽∽∽∽∽∽∽∽∽∽∽∽课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说出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4、了解细胞产物的例子程【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38-40内容---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微型繁殖技术:把用于繁殖优良品种的技术。
它属于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
(2)优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快速地实现种苗的。
2、作物脱毒:培养材料:,培养方法:。
实例:已培育出脱毒苗。
3、神奇的人工种子(1)与常规种子相比的优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地域限制。
(2)什么是人工种子?指以得到的、、和等为材料,经过包装得到的种子。
(3)人工种子结构(三部分组成):、和。
二、阅读教材P40-36内容---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首先利用的方法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或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的形成,使数目加倍,从而得到纯合体植株,从中选育出所需新品种。
其优点是可以。
2.突变体的利用(1)在组织培养中产生的突变。
(2)利用:筛选突变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种类:等。
(2)技术:植物技术。
实例。
【问题生成】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填写在下面【师生互动、问题探讨】1.微型繁殖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有何特点?2.什么是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有何优点?3. 怎样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决薯类同大蒜一样,由于同属营养体繁殖,在每年的繁殖过程中,病毒侵染并逐代累积,致使种薯退化严重,造成马铃薯植株变矮小,叶片翻卷或花叶、皱缩,产量低而不稳?4. 什么是人工种子?试写出人工种子制备过程?5.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有什么区别?6.什么是单倍体育种?是写出单倍体育种的过程?7. 突变体产生的突变属于什么?为什么不断分生的细胞容易突变?8.工厂化生产人参皂甙干粉的基本流程:人参根①愈伤组织培养选择增长速度快而且细胞内人参皂甙干粉含量高的细胞放入发酵罐细胞增殖破碎细胞提取人参皂甙干粉演练:传统农作物育种途径往往是通过杂交获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培育途径逐渐被扩宽。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0: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节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的第二部分内容。
本节教材在上一节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以必修二学习的单倍体育种与突变的相关内容为基础,是一节综合性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课。
本节教材共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举例说明微型繁殖等实际应用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概述作物脱毒方法、人工种子的组成和意义。
2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1)举例说明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上的应用。
(2)联系实际通过问题引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能力。
3 、社会责任关注细胞工程研究发展和应用前景,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繁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
2、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都是前沿科技,学生难以亲身体会,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相关图片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方法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初步把握植物细胞工程原理及基本技术操作程序。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1、植物细胞工程有哪些技术?2、绘制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生每三至四人为一组,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探点一、作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问题1:微型繁殖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有何特点?问题2:为什么微型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问题3:为什么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作物脱毒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作物脱毒?问题2:要想使作物脱毒最佳选材部位是哪里?问题3:选择该部位最好的原因?(3)、神奇的人工种子问题1: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问题2:人工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问题3:人工种皮中应该含有的哪些有效成分?问题4:为了保证胚状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还在人工种皮中加入什么物质?问题5:天然种子与人工种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探点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问题1: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包括几步?问题2:请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流程?问题3:单倍体育种有哪些优点?(2)、突变体利用:问题:尝试分析如何获得突变体?探点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问题: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可以生产哪些细胞产物?教师渗透:人参皂甙的工厂化生产过程,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的生产,都是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高中生物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能够举例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实例【自主学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植物微型繁殖(快速繁殖)XXXXX:(1)微型繁殖技术:繁殖优良品种的技术。
属于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
(2)优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 快速地实现种苗的。
此项技术成本高,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应通过选择高效益、名特优、珍稀等植物进行组培商品化生产,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作物脱毒:培养材料:,培养方法:。
实例:已培育出脱毒苗。
【补充资料】病毒是农作物的严重病害之一,对于无性繁殖的作物,如薯类、甘蔗、花卉、林木和果树的危害甚尤,常可导致品种的退化甚至灭绝。
病毒在植物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一般,从植物自然生长的顶端(茎尖)到茎干底部,病毒数量呈金字塔形,逐渐增加。
植物茎尖主要包含茎尖分生组织和数个叶原基,由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很快,生命活动非常活跃,病毒或因传播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细胞的分裂速度,或因植物细胞旺盛的生命活动而受限制,使茎尖分生组织成为不带病毒的无毒区。
3、神奇的人工种子 (1)与常规种子相比的优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地域限制。
【补充资料:人工种子优点】①固定杂种优势:天然种子是有性繁殖,往往杂种优势只能体现在第1代,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第2代便参差不齐了。
而人工种子在本质上属于无性繁殖,一旦获得优良品种,可以保持杂种优势。
②快捷高效的繁殖方式:天然种子在生产上受季节限制,一般每年只繁殖12次,有些甚至几年才繁殖一次。
已有研究表明,用1个体积为12L的发酵罐在二几天内生产的胡萝卜体细胞胚可制造1000万粒人工种子,可供种植几百平方千米土地,这样也就节约了大量留种地。
③可人为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逆性:人工胚乳除了含有供胚状体发育成植株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可以在其中加入除草剂、弱病毒、杀菌剂、农药、抑制休眠的物质及对植物生长有益的细菌等,使其具备抗逆性和耐贮性等优良特性,也可添加激素类物质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高中生物学案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新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学习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学习难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学习过程】A、自主学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植物微型繁殖(快速繁殖)(1)概念: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就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将植物体某一部分的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也称为试管苗繁殖或微型繁殖。
(2)微型繁殖技术:快速优良品种的技术。
(3)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例1 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2.作物脱毒(1)材料:无病毒的。
(2)脱毒苗:切取进行获得的。
例2 组织培养技术不能直接用于()A、快速繁殖B、培育无病毒植株C、植物产品的工厂化生产D、培养抗病菌植株3.神奇的人工种子(1)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地域限制。
(2)结构:人工和或或不定芽或。
(3)人工种子的制备,如图人工种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胚状体(分生组织),它相当于天然种子的胚,是有生命的物质结构;二是供胚状体维持生命力和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工胚乳;三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种皮”。
(4)人工种子的优越性①固定杂种优势:天然种子是有性繁殖,往往杂种优势只能体现在第1代,第2代便参差不齐了。
而人工种子在本质上属于无性繁殖,一旦获得优良品种,可以保持杂种优势。
②快捷高效的繁殖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用1个体积为12L的发酵罐在二十几天内生产的胡萝卜体细胞胚可制造1000万粒人工种子,可供种植几百平方千米土地,这样也就节约了大量留种地。
③可人为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抗逆性:人工胚乳除了含有供胚状体发育成植株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可以在其中加入除草剂、弱病毒、杀菌剂、农药、抑制休眠的物质及对植物生长有益的细菌等,使其具备抗逆性和耐贮性等优良特性,也可添加激素类物质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学案6: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列举植物细胞过程的实际应用学习重点植物细胞过程应用的实例学习难点作物脱毒培养和人工种子的培育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的性。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概念。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和。
二、自主预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又叫技术,是指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优点:繁殖速度,周期,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并可实现。
(4)实例:优良的观赏植物、经济林木、无性繁殖作物等,如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来培育兰花。
拓展延伸:1、微型繁殖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2、优点:选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特别提醒:组织培养(微型繁殖)主要是一种无性繁殖。
如果培养的是体细胞,得到的植株同亲代基因型完全相同,所得个体能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但如果培养的是生殖细胞,如花药,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应为有性生殖中的单性生殖。
2、作物脱毒(1)材料:植物的(如)。
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2)脱毒苗:切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限制。
(3)组成:人工种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二是提供营养物质的;三是具有保护作用的“ ”。
拓展延伸:作物脱毒与人工种子1、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才能繁殖出无毒的幼苗。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学案12: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关系。
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
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4.了解细胞产物的例子。
二、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
三、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1)材料:植物的(如)。
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2)脱毒苗:切取(例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限制。
(二)作为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1)方法:离体培养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
②明显缩短了。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和(如、___________等)的影响而。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进而培育成。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脂肪、糖类、、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
【课内探究】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是什么?2.你能利用一棵无籽西瓜的植株繁殖出大量的无籽西瓜的种苗吗?与年年制备无籽西瓜种子相比,该繁殖方法有何新特点?3.为什么要培育脱毒苗?组织培养时对外植体有何要求?为什么?4.人工种子是如何制备的?请你写出人工种子的两个优点。
5.单倍体育种过程是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什么?6.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手段,培育得到的试管苗性状一般是不变的。
但因为组织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不排除有基因突变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目标】1.理解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繁殖、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中的作用。
2.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自主学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 优良品种的 技术。
(2)特点:属于 繁殖,能够保持 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 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植物的 附近。
(2)选材原因: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
(3)实例:目前采用 培养技术来脱除病毒,在 、草莓、甘蔗、菠萝、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获得成功。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 、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 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 。
②不受 、 和 限制。
(3)实例:我国已成功地把芹菜、花椰菜、桉树和水稻的胚状体制备成了人工种子。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1)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纯合子植株。
(2)优点 ①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②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 和 (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 。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 ,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 、脂肪、糖类、 、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 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 ;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 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思考交流1.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进行快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2.脱毒苗培育时常用茎尖作材料,为什么不用根尖或其他分生区呢?正误判断1.微型繁殖技术实际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完成的。
( )2.进行作物脱毒时,只能选取无病毒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 )3.利用人工种子繁殖时,其后代无性状分离。
( )4.单倍体育种不能得到作物新品种。
( )5.人参皂甙的工厂化生产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合作探究】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什么是植物的微型繁殖?其实质和原理分别是什么?什么是人工种子?人工种子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二、作物新品种培育方法的比较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单倍体育种与花药离体培养有何异同?人工种子与单倍体育种有什么区别?例1下图所示为植株繁殖的四种人工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原生质体(1)图中单倍体植株通常的获取方式是________。
若图中单倍体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A有4个染色体组,则③过程所用化学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和C过程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不同主要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在C过程中获得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植株,应用物理诱变或化学诱变的方法处理________。
(4)若要获得水稻的“人工种子”,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结构,该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形成的________有类似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5)若D为胡萝卜—羊角芹,②过程常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等;经融合处理后,已经融合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若融合的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
【答案】(1)花药离体培养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2)B 过程中形成的是胚状体,而C 过程形成的是丛芽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3)愈伤组织(4)胚状体 胚(5)离心、振动、电激 3【达标检测】课堂达标1.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若制作人工种子,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 )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A .④②B .③②C .③④D .④③2.甘薯种植多年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 .进行远缘体细胞杂交C .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 .人工诱导基因突变3.下列对人工种子正确的叙述是( )A .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 .种皮能够自我生成的种子D .人工种子发芽率低4.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 .种植→F 2→选出性状不分离者→纯合子B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 .种植→生长素处理→纯合子D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5.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出现的是( )A .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B .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抗冻烟草C .用紫外线对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照射D .使用秋水仙素对棉花植株进行处理6.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①________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浮液,再经过________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_________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课外强化1.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时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但不能采用该植株的( )A .茎尖B .芽C .叶片D .花粉粒2.在下列各育种方式中,与组织培养技术无关的是( )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 .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C .通过组织培养培育人工种子D .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3.右图表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培育生产过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B .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C .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 .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的4马铃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涉及细胞的( )①有丝分裂 ②分化 ③减数分裂 ④全能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百合利用它的球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A .花药离体培养B .选取成熟组织进行培养C .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D .人工诱导基因6.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植物叶片――→a 叶组织块――→b 愈伤组织――→c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d 人工种子――→e 种苗A .脱分化发生在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 .再分化发生在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 .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 .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7.下图列举了几种植物的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丁种方式可以获得脱毒苗,培养过程中c常常取用茎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方式处理植物的愈伤组织能获得较好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方式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在通过丙方式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中,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丙两种育种方式与传统杂交育种方式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