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补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补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补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B.培养优良学风C.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正确答案)D.培养自信心2.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人生目的(正确答案)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准则3. ()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A.价值观B.价格C.人生目的D.人生价值(正确答案)4. 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是指()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正确答案)5. 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正确答案)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正确答案)7.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正确答案)C.唯物主义D.个人主义8.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A.内心信念B.法律规范(正确答案)C.自觉行为D.传统美德9.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答案)C.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10. 李大钊曾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警句。

这句话表明,若想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我们应该()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走向D.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正确答案)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社会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自考《法基与思修》多选题及答案(221-240题)

自考《法基与思修》多选题及答案(221-240题)

自考《法基与思修》多选题及答案(221-240题)221、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种类型的,有( ) 正确答案:ABCD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222、理想从性质上划分为( ) 正确答案:ABA、科学理想B、非科学理想C、幻想D、空想223、理想从层次上划分为( ) 正确答案:CDA、长远理想B、近期理想C、崇高理想D、一般理想224、理想从时序上划分为( ) 正确答案:BCA、阶段性理想B、近期理想C、长远理想D、最终理想225、理想从对象上划分为( ) 正确答案:CDA、中华民族的理想B、外国民族的理想C、个人理想D、社会理想226、理想从内容上划分为( ) 正确答案:ABCDA、社会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227、以下关于信念的正确说法是( ) 正确答案:BCDA、信念具有非理性B、信念具有稳定性C、信念有不同的内涵和层次性D、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228、一个人具有不同方面的信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多方面,且具有层次性,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BDA、杂乱的B、具有内在联系C、缺乏联系D、有机构成的体系229、在一个人形成的信念体系中,( ) 正确答案:ABCD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B、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C、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D、高层次的信念代表一个人基本社会信仰230、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它( ) 正确答案:ABC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D、告诉大学生读什么书231、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 )正确答案:BDA、马克思主义重视知识B、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C、马克思主义以探究世界是什么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232、化理想为现实,需要( ) 正确答案:ABD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有坚定的信念C、敢想、大胆D、勇于实践、艰苦奋斗233、造成人们不同乃至截然相反信念的原因,主要是( ) 正确答案:ABCDA、社会环境的差异B、思想观念的差异C、利益需要的差异D、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差异234、下列正确的观点是( ) 正确答案:ABDA、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B、信念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C、人们的信念是多样的,没有共同之处D、信念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235、具有虚幻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信仰,属于( ) 正确答案:ABA、非科学信仰B、宗教信仰C、迷信D、非信仰236、在社会实践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 ) 正确答案:BCA、科学理想B、科学信仰C、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的信仰D、心理健康的表现237、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东大21秋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东大21秋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其中,()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答案:D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答案:B
3.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不包括()。

A.自觉承担责任
B.尊重人格平等
C.文明相亲相爱
D.不与他人交往
答案:D
4.关于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下列说法有失偏颇的是()。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财务点滴独立
D.文明相亲相爱
答案:C
5.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A.原始社会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奴隶制法律
D.资本主义法律
答案:C
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的内容。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政治理想。

大工20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1答案43996

大工20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1答案43996

大工20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1单选题1.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答案:C2.()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

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极端个人主义D.物质主义答案:A3.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未来的理想B.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C.理想等同于现实,是不经任何努力立即可以实现的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答案:D4.()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A.思想道德素质B.科学人文素养C.身心健康素质D.法治素养答案:D5.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答案:C6.()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思想道德素质D.法治素质。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精编版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精编版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B、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人生价值2、理想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3、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C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以下关于理想、幻想、空想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7、一般来说,( B )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理想B、信仰C、信念D、意志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版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62

版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练习题.62

第二章坚决理想信念练习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B、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人生价值2、理想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开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3、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C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开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开展客观规律的根底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决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根底,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以下关于理想、梦想、空想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B 〕。

A、理想是个人对梦想空想的改良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梦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梦想那么源于无知7、一般来说,( B )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唐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那么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开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理想B、信仰C、信念D、意志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某日,王某和李某共同串通抢劫路人周某的钱财(价值1万元),二人共同实施抢劫,情节相同。

但法院审理此案时,考虑到王某是县政府副县长的儿子,因此判王某抢劫罪,执行3年有期徒刑,而判李某抢劫罪,执行5年有期徒刑。

该法院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项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做到的要求是()ABC A.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B.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C.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实行闭关自守4.个人主义是()BCA.封建主义制度的产物 B.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产物C.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D.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5.从汉字字源来说,下列选项中与“法”有相同字义的词语是()CA.道 B.理 C.刑 D.义6.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

A、正确B、合法C、及时D、合理E、公正8.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涵。

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D ) 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二、单选题9.人生目的是指人()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B、为什么活着C、为什么工作D、为什么努力10.“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爱祖国的()是我们生存的根基A、灿烂文化B、人民C、大好河山D、骨肉同胞11.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手段,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 )。

思修题库 第一章

思修题库 第一章

20.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子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A.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要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C.要坚定信念
D.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难易程度:中 答案:D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难易程度:易 答案:A
29.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失望甚至不满,这里陷入的误区是( )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难易程度:中 答案:C
A.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B.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
C.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D.包含着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难易程度:中 答案:D
25.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
难易程度:中 答案:C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应及时
19.实现理想的思想基
础是( )
A.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一、理想性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从知识社会学到现象学
理想性(Utopia)一般被译为“乌托邦”,在托马斯·莫尔撰写《乌托邦》以前,人类社会很早就设想了各种乌托邦,人们把一个没有理想性指引的世界看作是乏味的。

但20世纪出现了普遍的反理想性的潮流,阿伦特、波普尔和诺齐克是典型代表。

他们认为,理想性对社会的全盘设计和安排,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极权主义。

例如,波普尔把政治社会的理想性工程师和他所提倡的零星工程师对比,认为由于我们缺乏对社会的全面知识等原因,对社会进行长期全面规划的理想性工程必将导致灾难。

对此,拉塞尔·雅各比通过区分蓝图式理想性和反偶像崇拜的理想性,有力地捍卫了理想性的价值。

所谓蓝图式理想性,指精确地规划人们应该怎样生活的极权倾向的理想性。

而反偶像崇拜的理想性,则拒绝将未来具象化。

这种类型的理想性将能够完整地保留梦想的权利,为对未来的想象保留空间,而同时又不会导致上述弊病。

本文同样是在积极的意义上使用理想性的概念,捍卫理想性梦想的权利和必要性。

意识形态(Ideology)最先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 deTracy)提出,而马克思将其变成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是从生理物理学借用过来的,主要指事物在视网膜或照相机上所形成的颠倒的图像。

因此,意识形态的最初规定即指作为现实的颠倒的图像。

而这又源自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后者认为宗教是对现
实的颠倒的反思。

宗教、各种观念唯心主义,都是对现实的颠倒反映。

对马克思来说,意识形态是一个贬义的概念,即都被当作一种“虚假意识”,一种纯粹的幻象。

本文跟随利科,在中性的、本体论的层面上使用这一概念,甚至是跟随列宁,在褒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概念。

曼海姆最先通过特定的和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之区分接近了这一层面:“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指的是一种错误区间,它本质上是心理性的,它是非故意的,不同于故意的欺骗,它是一定的因果性决定因素的不可避免的、无意识的产物。

”而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指对手在心理或经验层次上受错觉的误导,而是从整个社会结构的层次上分析对手的意识结构,指出他的观念如何是社会背景的特定产物。

“如果分析家不仅有勇气使对手的观点,而且还有勇气使包括他自己的观点在内的所有的观点接受意识形态分析,那他们就必然是在使用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概念的一般形式。

”而这样的总体性概念意味着:任何观念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都带有特定的社会偏见,因此都需要接受知识社会学的分析。

于是可以推论,在阶级等社会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任何思想体系都具有意识形态特征,都可以称之为一种意识形态。

这样一种中性的意识形态概念,曼海姆称之为“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

但他马上认为,这种非评价性概念必须马上走向评价性概念:尽管每种思想体系都带有其社会环境所赋予的偏见,但我们仍然可以对它做真实和虚假的判定,即根据观念与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否处于恰当的位置来判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