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一)国际因素1.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汇率波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
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
同时,人民币指数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汇率波动指数之间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012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波幅限制由0.5% 扩大到1%。
2013年平均贸易权重超过5% 的货币主要有欧元、美元、港币、日元、韩币以及新台币,合计为64.88%,占据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
2.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
国际的政治环境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影响。
政治局势的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很短。
例如12年美国大选期间,迫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压力,各党派连续发表申明,表示己方上任后将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施压。
种种此类行为,虽未曾实施,但是表明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立场,从而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4.外商投资因素外资流入将引起外币供给的增加和本币需求的增加,这种供需失衡将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
对于中国来说,长期资本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总资本流入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引起我国储备的增加。
而储备增加所引起的货币升值压力要远远大于短期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
(二)国内因素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往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作者:严璟璟指导老师:詹国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同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这意味着激烈讨论了两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问题[1]终于以小幅升值2%的形式告一段落。
人民币升值幅度虽小于市场预期,但却是转变汇率形成机制的关键性的第一步。
本文正是基于这么一个背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各经济因素的关系,从而揭示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内部成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整理1981—2005年人民币汇率数据并作出趋势图(见图1-1)。
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这期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1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稳定小幅升值阶段。
下面,我们将就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
1981-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和消费品。
为了保证国家的外汇支出需要,达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兼顾非贸易外汇收支活动的目的,我国对汇率做了较大的调整。
从1981年开始,是实行人民币双重汇率的时期。
即进出口外汇结算按贸易内部结算价进行,非贸易外汇收支仍然沿用官方公布的外汇牌价进行结算。
图1-1 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年平均值)1985-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85年重新实行单一汇率制度后,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定价偏高,不利于扩大出口和解决外贸亏损问题,要求必须贬值。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008 年,人民币自2005 年汇改以来已经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2009 年,人民币依然是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
2010 年6 月,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公开资料显示,自“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明显升值,截至2010 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自二次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为3.13%。
进入2011 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并未减速。
统计显示,2011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升值0.41%。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七大因素一、国际收支的变化。
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保持“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
09年“双顺差”虽有减少,但0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仍呈现较大的顺差,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报告,预计中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较大顺差,这意味着人民币仍存在升值的趋势。
二、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
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
根据央行官网数据,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这反映了央行干预的力度在增大,干预的压力仍在上升。
三、公众的预期。
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
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因素

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因素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
在影响汇率的因素研究中,被国际普遍认可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和“利率平价理论(IPT)”。
我国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归纳如下:(1)物价水平;(2)通货膨胀;(3)利差;(4)国际收支;(5)政策因素;(6)市场预期。
标签:汇率基本因素关键因素一、引言汇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突出揭示了汇率对世界各国出口的显著影响。
我国自1994年起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上是盯住美元不变的。
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高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因素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按照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实际汇率被定义为一国商品与服务相对于另一国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而名义汇率则为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换言之,实际汇率是两国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名义汇率为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q可以用公式表示为:q=eP*/P其中,P*和P分别代表外国和本国的一般价格水平,e指单位外币兑换若干单位本币,即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是用名义汇率将外国商品与服务以外币表示的价格转换为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之后,再对本国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之比。
由上面的计算公式可知,除外国和本国的一般价格水平因素外,名义汇率的变化应该对实际汇率有重大影响。
因而,我们有必要关注一般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专家见解。
关于汇率决定的理论很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精品】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投资、消费、物价、货币供给、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理论基础,归纳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总结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原因,并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各个因素通过计量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详细的分析了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探讨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关键词:汇率理论;趋势;原因及计量分析;影响;应对政策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our countr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 exchange rate changes will not only caus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but will also lead to investment, consumption, prices,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employment and other macro economic variables, thus inevitably has major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summarizes the change trend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recent years, sums up the causes changes in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exchange rate changes by measuring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China's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sponse by discussing.Key words: Exchange rate theory; Trend; Reason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Influence; Policy response一、汇率变动的理论基础(一)汇率的定义汇率亦称为“外汇行市或汇价”。
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

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在了解了什么因素决定实际汇率之后,我们现在把注意力转向名义汇率——两国通货交换的比率。
回想一下实际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ε=e ×(P/P*)我们也可以把名义汇率写为:e=ε×(P/P*)这个式子说明,名义汇率取决于实际汇率和两国的物价水平。
在实际汇率的值为给定时,如果国内物价水平P上升,那么,名义利率e就将下降:因为1美元就更不值钱了,1美元将购买较少日元。
另一方面,如果日本物价水平P* 上升,那么,名义利率就将上升:因为日元更不值钱了,1美元可以买更多的日元。
考虑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是有启发性的。
汇率方程式可以写为:e变动的百分比= ε变动的百分比+P* 变动的百分比—P 变动的百分比式中,ε变动的百分比为实际利率的变动;P 变动的百分比为国内通货膨胀率π;而P*变动的百分比为外国的通货膨胀率π* 。
因此,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是:e变动的百分比= ε变动的百分比+ (π* —π)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率的差别这个式子说明,两个通货之间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等于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加它们通货膨胀率的差别。
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通货膨胀率较高,那么,随着时间推移美元购买的外国通货量将增加;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通货膨胀率较低,那么,随着时间推移美元购买的外国通货量将减少。
这种分析说明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名义利率。
我们从第四章中知道,高货币增长引起高通货膨胀。
在这里,我们刚刚看到了,高通货膨胀的一个结果是通货贬值:高π意味着e下降。
换言之,正如货币增长使按货币衡量的产品物价上升一样,它也往往会使按本国通货衡量的外国通货物价上升。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3、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4、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5、错误和遗留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7、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和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8、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结构性不平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会率水平下或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11、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要的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平衡。
12、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13、货币—价格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国货币贬值,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4、收入机制: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15、利率机制: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的存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综合收支
6908
32645 30453
1618
38674 22469
7243
39966 31705
36963
21037
35857
31472
-6275
6248
21115 20518
5204 1958
8652 10693
2001年-2006年的国际收支(亿美元)
年份
2001年
综合 收支
1)周边贬值,将使收支恶化 2)由于通胀,人民币应贬值 1997.12---2005.7间汇率固定
1994年-2000年的国际收支(百万美元)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贸易收支 7290 18050 19535 46222 46614 35982 34474
二、近3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单一、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时期(1994-2005)
1994.12 = 8.45 ——(高通胀率条件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制度: (强制性)结售汇制 国际收支双顺差(人民币低估的好处)
1995.12 = 8.30 1997.12 = 8.28 — 亚洲危机人民币贬值预期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二)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汇率产生影响: 1、商品、劳务贸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就会提高,进 而必然影响其国际价格,削落了该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影响出口外汇收入。同时,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进口成本会相 对下降,且能够按已上涨的国内物价出售,由此便使进口利润增加,进 而会刺激进口,外汇支出增加。这样,该国的商品、劳务收支会恶化, 由此也扩大了外汇市场供求的缺口,推动外币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第 5 讲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 3.货币供应量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影响汇率的 名义经济因素
通货膨胀率
利率
货币供应量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一般说来,货币供给量的突 然增加会在短期内引起本国货币 币值迅速下降。
长期内,则会根据货币供给 量的增加,对该国经济结构、商 品市场和外汇市场调整的速度而 决定,逐步使汇率达到均衡水平。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本讲关键词
1.汇率 2.通货膨胀率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高,说明国内实体经济 需求旺盛,因而出口少,进口多,导致 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导致汇率变动。 通货膨胀,意味着本币对内贬值,其结 果导致外汇需求增加,本币对外贬值。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3.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 过利率、通货膨胀和实际的经济增长的变 化而进行的。
货币供应量增加,意味着银根放松, 经济会扩张,利率会降低,物价会上升。 利率降低,物价上升会导致本币贬值,但 经济增长,会有利于本币升值。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谢 谢!
不过一国货币从内部 贬值转移到货币对外贬值 会有一个过程。汇率会根 据货币实际购买力自行调 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2. 利率
一国利率提高,意味着该国通 货紧缩,本币供给减少,导致本币升 值。反之,则会贬值。
短期看,利率在汇率变动中的 作用十分显著。对远期外汇汇率的决 定,两国的利率差是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
3.利率 4.货币供应量
本讲分析方法
1.综合分析 2.因果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11-5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
本讲思考问题:
➢ 影响汇率的名义经济因素有哪些? ➢ 通货膨胀是如何影响汇率的? ➢ 利率和汇率有何关系? ➢ 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是什么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国际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