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招聘数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年教师招聘数学试题

2018年教师招聘数学试题

2018年教师招聘数学试题教育基础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请选出并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0.5分,共15分)1.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A.冶教育 B.榜样示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5.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冶为主的教学方法6.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8.前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10.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A.趋避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双趋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11.“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特点A.强度 B.活动 C.持续 D.对比12.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本身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①刺激物具有新异性②刺激物的强度③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④刺激物的对比度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A.特海墨B.费希纳C.特D.韦伯15.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

2018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附答案(5套)

2018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附答案(5套)

2018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一)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3、△+□+□=44△+△+△+□+□=64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二、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圆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1/20B、1/16C、1/15D、1/14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A、2B、4C、6D、8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B、221C、416D、442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8、()A. -2B. 0C. 1D. 2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B. y=2x3-5C. y=x2-2D. y=2x2-510、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P(AB)=1B. P(AB)=0C. P(AB)=P(A)P(B) C. P(AB)=P(A)+P(B)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8分)(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本题满分4分)[1 +(3.6-1 )÷1 ]÷0.8(2)解答下列应用题(本题满分4分)前进小学六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48%,后来又有4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全年级的52%,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3)15.(本题满分4分)计算不定积分.(4)(本题满分6分)设二元函数,求(1);(2);(3).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6分)分析下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完整版1.与向量 $A$ 平行的平面是()。

备选答案:B。

$2x+y+3z=3$,C。

$2x+3y+z=3$,D。

$x-y+z=3$。

正确答案:B。

$2x+y+3z=3$。

2.$A.x-2y+z=1$ 的值是()。

备选答案:A。

0,B。

2,C。

-1,D。

3.正确答案:C。

-1.3.函数 $f(x)$ 在 $[a。

b]$ 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f(x)$ 在 $[a。

b]$ 上()。

备选答案:A。

可微,B。

连续,C。

不连续点个数有限,D。

有界。

正确答案:B。

连续。

4.定积分的值是()。

备选答案:A。

$\frac{\pi}{2}$,B。

$\pi$,C。

$2\pi$,D。

$4\pi$。

正确答案:B。

$\pi$。

5.线性无关的向量是()。

备选答案:A。

$(2,1,1)$,B。

$(3,2,1)$,C。

$(1,2,1)$,D。

$(3,1,2)$。

正确答案:B。

$(3,2,1)$。

6.设 $f(x)=a\cos x+b\sin x$ 是 $\mathbb{R}$ 到$\mathbb{R}$ 的函数,$V=\{f(x)\mid f(x)=a\cos x+b\sin x。

a,b\in \mathbb{R}\}$ 是线性空间,则 $V$ 的维数是()。

备选答案:A。

1,B。

2,C。

3,D。

4.正确答案:A。

1.7.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备选答案:A。

理解,B。

了解,C。

掌握,D。

知道。

正确答案:C。

掌握。

8.命题 $P$ 的逆命题和命题 $P$ 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备选答案:A。

同真同假,B。

同真不同假,C。

同假不同真,D。

不确定。

正确答案:A。

同真同假。

9.求函数$y=\frac{x^2}{2}-\ln x$ 的一阶导数为$0$ 的点。

10.设 $D$,表示在 $D$ 作用下的象,若满足方程 $xy=1$,求满足 $D$ 下象的方程。

11.设 $f(x)$ 是 $[0,1]$ 上的可导函数,且有界。

2018年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4. 分析题 5. 简答题 6. 案例题13. 教学设计题选择题1.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使得:(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A.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B.人人学有用的数学C.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D.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 )教学法的体现。

A.自学式B.发现式C.启发式D.研讨式正确答案:C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当学生想知而不知,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教师加以点拨指引,即是启发,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3.数学的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A.数学思考B.数学概念C.数学本质D.数学能力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4.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 )A.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B.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C.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D.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给出的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总的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具体化。

5.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A.品质B.意志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D.上进心正确答案:C解析: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统计数据等,因此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6.“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 )的过程。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答案)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答案)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数学)(四十四)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理论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A【图图解析】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2.B【图图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一经产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

根据题干所述,说明了情绪情感发展具有心境化。

3.D【图图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4.B【图图解析】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它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5.B【图图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

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6.A 【图图解析】常规性问题解决是指解决的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只需使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

7.B 【图图解析】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已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8.C【图图解析】偏执型人格主要特征是固执、多疑、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且在遇到挫折时易责备他人或推诿客观;具有歪曲体验的倾向.易于把别人本来中性的甚至友好的表示视为敌意或蔑视;在生活和工作中易与他人发生摩擦,他人对其敬而远之。

根据题干的描述,该人的人格属于偏执型人格。

9.C【图图解析】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0.A【图图解析】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数学真题卷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数学真题卷

A.12
B.15
C.12 或 15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小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 (2) 中间的小三角形三条边上 的中点得到图(3)
电价”),如果目前不使用“峰谷”电表的居民每千瓦时收 0.5 元。贝贝家在使用“峰谷”电表后,3 月份付 电费 94.2 元,经测算,比不使用“峰谷电表要节约 10.8 元。 (1)贝贝家 3 月份一共用了多少千瓦时电? (2)贝贝家 3 月份“峰电”和“谷电”各用了多少千瓦时?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确定
13.有若干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用他们的年龄分别替换下面式子中的 X,都有 1 < 5 < 3 成立。这 2X 4
些小朋友最多有( )人。
A.1
B.2
C.3
D.4
14.有四个数,每次选出三个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在加上另外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四个数
A.自学式
B.发现式
C.启发式
D.研讨式
3.数学的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及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A.数学基本的教学目标是( )
A.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
B.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
C.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D.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5.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江西省 2018 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限: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试卷和《学科专业知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 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和科目代码。 2.本试卷满分 100 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3.本试卷客观题部分共 50 道题,每题 1 分,计 50 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学科专业 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4.本试卷主观题部分共四道大题,计 50 分。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学科专业知识答 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草稿纸上或答题卡的非指定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卷和答题卡出考场。 6.严禁折叠答题卡。 7.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018年扬州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数学)含答案

2018年扬州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数学)含答案

14.解:由题意,得
a c
2
1

1 1
=
3
1 1
,解得
a c
= =
1 2
,所以
M
=
1 2
2 1
.

M −1
=
x z
y w
,则
MM−1
=
1 2
2 x
1

z
y w
=
1 0
0 1

解得
x
=

1
,
y
=
2
,
6x + 9y
=
2 x12
− 2 2 x22 + 3y12 1− 2
− 3 2 y22
=
2 x12
+ 3y12 − 2 (2x22 1− 2
+ 3y22 )
=6,
所以点 H 恒在直线 2x + 3y − 2 = 0 上.
17.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
,则 S6
=
6a1
+
1 2
65d
现要求点 P 到地面的距离恰为 3 3m ,记用料总长为 L = PH + HA + HB + HC ,设 HAO = .
(1)试将 L 表示为 的函数,并注明定义域;
P
(2)当 的正弦值是多少时,用料最省?
H
C B
θO
A 第 15 题
16.已知椭圆 E :
x2 a2
+
y2 b2
= 1(a
=
2[(1 −
q)n2
+ (7 − 5q)n 3qn

2018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教师招聘数学试题教育基础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请选出并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0.5分,共15分)1.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A.冶教育 B.榜样示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5.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冶为主的教学方法6.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8.前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10.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A.趋避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双趋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11.“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特点A.强度 B.活动 C.持续 D.对比12.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本身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①刺激物具有新异性②刺激物的强度③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④刺激物的对比度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A.特海墨B.费希纳C.特D.韦伯15.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现象被称为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 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16.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A.知觉B.感觉C.对比D.后像17.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18.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上的差异A.男女性别(如女性抽象思维能力强、男性形象思维能力强)B.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C.智力水平(如智力超常、智力一般和弱智)D.天赋条件(如聪明、一般和迟钝)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象,这叫A.明度对比B.彩色对比C.正后象D.负后象20.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这包括洞察力、思维力、反应力、和应变力A.判断力B.创造力C.理解力D.驾驭力21.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①综合性②问题性③过程性④开放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关于反思的说确的是①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②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③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④反思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凡是通过教育行动而研究教育实践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都属于“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计划、行动(实施)、考察(观察)和A.反思B.探究C.提升D.再落实24.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有①参与度②亲和度③可控度④自由度⑤练习度⑥延展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26.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27.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

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由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28.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29.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D.热爱学生高于自己的事业30.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没有侵犯了学生的A.健康权B.休息权C.娱乐权D.不合理劳动权二、填空题(请将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1分,共10分)3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32.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容,这“三艺”是指文法、和辩证法。

33.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34.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35.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区分度、难度。

36.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37.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38.中学、小学校园周围米围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9.师德的灵魂是。

40.新《规》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

每小题0.5分,共5分)4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42.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43.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学生学的活动。

4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住宿费。

4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

46.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47.新课程倡导的新型的学生学习观,强调学生是不能约束的人。

48.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49.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是合法的。

5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四、简答题(答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

3小题,共10分)51.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超越,其容是什么?(3分)52.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3分)53.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看,容是什么?(4分)专业知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设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 满足i 1i z -=,其中z 为复数z 的共轭复数,则z =( )A .1BC .2D .2 2.已知集合25{|}A x x =-<<,lg {)|(}3B x y x ==- ,则A B R () =( )A .35(,)B .25-(,)C .23-(,)D .3]2-(, 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9sin 0a a xdx π+=⎰,则46785a a a a a ++++=( ) A .3 B .4 C .5 D .6 4.已知曲线2()ln f x x x x =+-在点(1(1))f ,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tan 2α 的值为( )A .85B .43C .43-D .23- 5.已知A B C ,,为圆O 上的三点,若OA OB OC +=,圆O 的半径为2,则OC AC =( )A .1B .2C .1-D .2-}a ∈R ,则()P A ξ∈=( )A .12B .13C .15D .25A .22 1916y x -=B .22 1412y x -=C .22 1169y x -=D . 221124y x -=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A .6B .8C .203D .4039.某学校需要把6名实习老师安排到A ,B ,C 三个班级去听课,每个班级安排2名老师,已知甲和乙不能安排到同一班级,丙不能安排到C 班,则安排方案的种数有( )A .24B .36C .48D .7210.函数lg 010()16102x x f x x x ⎧<≤⎪⎨-+>⎪⎩,=, ,若f a f b f c ==()()()且a b c ,,互不相等,则abc 的取值围是( )A .(12,14)B .(10,12)C .(1,14)D .(20,24)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