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模板】

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模板】
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模板】

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

(试行)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我区人间感染病例大幅度回升,为及时有效地诊断病情,全程规范治疗患者,减少布病慢性化,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诊断治疗方案。

一、原则

(一)早期发现患者,统一诊断标准,早期明确诊断;

(二)明确工作流程,统一治疗方法,早期规范治疗;

(三)归口分级诊治,逐级延伸指导,三位一体管理。

二、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发热、多汗、乏力、以及骨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二)实验室诊断:平板凝集试验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滴度为1∶50++及以上,或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三)流行病学史:主要宿主动物为牛、羊、猪、犬、鹿等,人因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吸入污染空气、尘埃而被感染。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左右。

三、治疗标准

(一)、临床分期

参考国家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主要依据布病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将病程分为急性期(含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见下表)。

布鲁氏菌病临床分期

(二)治疗原则

早期、规范、足量、联合用药,中蒙西医结合。

(三)治疗方法

1、急性期治疗

抗生素治疗:选择使用针对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的能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包括利福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推荐使用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磺胺类等,一般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建议静脉滴注用药时间为14天左右,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静脉用药时间。口服用药21日为一疗程,用药时间一般为2-4个疗程。

对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高热、有时忽冷忽热兼有寒战,

全身不适、脉搏增快、食欲丧失,关节肌肉疼痛、头痛、盗汗、贫血等症状。精神方面烦躁不安、意识不清、谵妄以至昏迷。皮肤及粘膜瘀点、瘀斑,肝脾增大等)严重的、有睾丸炎、附睾炎者,可配合使用激素。注意应用激素以短期使用为宜,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治疗期间可适当选择免疫调节剂,如雷公藤多甙片、左旋咪唑等,调节免疫功能到正常水平。

2、慢性期治疗

慢性布病病情复杂,通常采用中蒙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布病多采用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并用四环素类或磺胺类,一般以口服为主,21日为一疗程,治疗时间一般为4-6个疗程。配合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通过对慢性布病分型辨治,大致分为虚证型、血瘀型、痹症型和湿热型。治则: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蠲痹活络及清热利湿等。

连续口服西药半年以上而症状表现为轻微疲软、疼痛、燥热等症者,或稍加受累后出现轻微症状者,可单纯采取中蒙药调治。

蒙药治疗:布病蒙语称作“贺日呼乌布钦”,蒙医将慢性布病分为关节性贺日呼乌布钦、白脉性贺日呼乌布钦、内脏性贺日呼乌布钦、肌肉性贺日呼乌布钦。治疗原则是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推荐使用的方剂包括二十五味驴血丸、十八味金诃子汤、如意珍宝丸、二十一味儿茶丸、那如三味丸、十五位乳鹏丸、二十三味冰片丸、嘎日迪塔布丸

等。

慢性布病急性发作,慢性布病病人出现发烧、多汗、关节疼痛等急性期症状,血清抗体滴度较高,参照急性期布病治疗。

急慢性期患者在治疗前、中、后均应开展肝功能检查,监测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及影响,便于运用护肝药物增强肝脏的保护。

3、病人护理和支持

急性期病人应做好护理工作,一般不需隔离治疗。一般在门诊治疗即可,对于行动不便的重症病人可设立家庭病床进行诊治。病人应注意休息,避免在治疗期间过度劳累,严禁饮酒,适当增加营养,应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保证足够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成人每日进水3000ml,有出汗过多或脱水表现者,需由静脉适量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如头痛或失眠者,可口服止痛剂或镇静剂;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或服退烧药;关节疼痛严重者,可口服5%~1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每日2~3次;关节积液时,可进行关节穿刺,注入链霉素。

(四)疗效判定

1、治愈

(1)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肌肉关节疼痛消失,无头痛、神经痛,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疼痛肿胀消失等。

(2)体力和劳动能力恢复。

2、好转

(1)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体温基本正常,其他部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

(2)体力和劳动能力较治疗前提高。

注:布病血清学检验结果不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四、诊断治疗流程

五、患者诊疗与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布病的诊断治疗流程,对布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与工作范围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

1、发现有疑似布病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应及时向当地旗县级疾控中心上报,并将患者转诊到当地旗县级疾控机构进行诊断。

2、疾控机构对确诊、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到苏木乡镇(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站、中心),按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3、由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建立病人健康档案。

(二)疾控机构

1、对接诊的或转诊的疑似布病病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并做血清学检查,对试管阳性者由本级疾控机构结合病史和

流行病学接触史作出初步诊断或确诊。

2、对确诊的急性布病病人,由当地有资质的疾控机构布病门诊进行规范化治疗;对在疾控机构经过3—5天治疗的病人,病情稳定后可转诊到苏木乡镇(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站、中心),按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3、对不符合诊断标准的布病患者,由旗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将患者转诊至当地盟市或自治区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4、对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的布病患者,则转诊至当地旗县级或上级医疗机构治疗。

5、各级疾控机构对确诊的布病患者,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程序,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6、各级疾控机构应设专人进行布病患者病案管理,督促病人全程规范用药和愈后随访,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逐级上报。

(三)医疗机构

1、各级医疗机构对确诊的慢性病人进行治疗;

2、对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的急性期布病病人进行治疗;

3、各地根据实际可设布病定点治疗医院。

六、考核评估

盟市级疾控机构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旗县级疾控和医疗机构的网络报告、档案管理、患者诊断治疗等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评估结果分析汇总上报自治区地病中心。

七、督导检查

自治区和盟市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盟市和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布病诊疗、报告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总结规范布病诊疗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确保广大农牧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附录1 布鲁氏菌病急性期治疗参考用药

附录2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治疗参考中药

布鲁氏菌病急性期治疗参考用药

以下药物为成人用量,儿童按体重酌情计算用量。

1、静脉点滴药物:

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每日0.5-1.0g,一日1-2次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日0.2-0.4g,一日1-2次

环丙沙星注射液每日0.2g,一日1次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每日4.0g,一日1次

头孢哌酮钠注射液每日4.0g,一日1次

头孢吡肟注射液每日2.0g,一日2次

多西环素注射液首次0.2g,以后0.1g,一日1次

妥布霉素肌肉注射或静滴按体重一次1一1.5 mg/kg,每8小时1次,病情特重者每6小时1次,连续治疗不宜超过7-10天。

2、肌肉注射药物:链霉素一次0.5g,一日两次

3、口服药物:

利福喷丁胶囊一次0.3g,一日1次

利福平胶囊一次0.6g,一日1次

盐酸多西环素片一次0.1g, 一日2次

美他霉素片一次0.2g,一日3次

雷公藤多甙片一次20mg, 一日3次

野木瓜片一次1.6g,一日3次

护肝片一次0.8g, 一日3次

肌苷片一次0.4-0.6g,一日3次

维生素C片一次0.1g,一日3次

肝泰乐一次0.2-0.4g,一日3次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治疗参考中药

1、肝肾虚亏型

阴虚证乏力盗汗,自觉发烧,手足发热,口燥咽干,虚烦不眠,腰、髋、骶、膝关节或肌肉疼痛。

阳虚证乏力自汗,四肢发凉,畏寒喜暖,阳痿不举,遗精崩带,小便溺频,大便溏泻,筋脉拘禁,肌肉酸麻,腰、髋、骶、膝关节酸痛。

处方:全归饮:菟丝子20g、狗脊20 g、骨碎补20 g、怀牛膝20 g、枸杞子25 g、黄精20 g、五味子15 g、当归20 g、陈皮15 g。用法:水煎服,煎三次,分两次饭后口服,一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间隔3~5天,连服6~8个疗程。

2、经络阻滞型(痹痛型)

关节肌肉游走性、固定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气温变化时疼痛加剧。

处方:骨碎补15 g、炒桃仁15 g、红花15 g、莪术15 g、怀牛膝15 g、丹参15 g、续断15 g、桂枝15 g、防风15 g、穿山龙30 g、炒苍术20g、陈皮15 g、羌活15 g、当归15 g、川芎15 g。

用法:同全归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