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合集下载

近代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0.(2013·安徽芜湖模拟)1934 年 《申报》 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 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连日常的食品,为了 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 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 反映了当时( C ) A.社会风俗的西化 B.洋货畅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第 6 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3 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1923年)——五 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兴起 国民 革命 成就 结果 武装反 抗国民 党统治 创建农 村革命 根据地 背景 红军 长征 实质 遵义 会议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 域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于 1927 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 创建 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 战略转移 1935 年召开, 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 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例 3-2】 (2013·江苏单科)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轮船统计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年份 船只 吨位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辨析题1.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2.新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4.1919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类型及代表人物。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三、论述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试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三、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

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材料2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

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A)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互商如何加邀其他各革新团体,及如何进行。

(B)运动倾向共产主义的议员,在国会联络真正民主派的议员,结合民主主义左派联盟。

(C)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工会、农民团体、商人团体、职教员联合会、学生会、妇女参政同盟团体、律师公会、新闻记者团体等,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

第四单元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四单元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修改教科 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其侵略战争,你对此 有何看法(感想)?
★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表示强烈愤慨和反对, 日本应正视历史,真诚道歉。 ★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使国家富强起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 感想: 对日本在中国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我们强烈 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 的谴责,这是真正灭绝人性的暴行。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正确认 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 识历史,深刻反省过去战争罪行,不要做出任何伤害中国人民 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田中奏折》 感情的事情。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时中国正是内战时期,蒋介石正在全力围剿 为了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红军,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1)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不能对历史有 请回答: “七七事变”时,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了停止 任何的掩盖和歪曲; 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2)从战争汲服教训,不要再让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 图一) (图二) ( 3 )最重要的是我们炎黄子孙勿忘国耻、心怀强国之志,以自 ( 1)材料一中的“支那”和“满蒙”分别指什么地 “支那”指的是中国,“满蒙”指是中国的东北和内外蒙 不一样,“九一八事变”后采取不抵抗政策,七七事变后积极抵 分别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 己的行动报效国家、珍惜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方? 古 变” 抗 (2)日本欲“征服满蒙”、“征服支那”分别发动了什么事变? 对此蒋介石的态度是否一样?说一说原因。 (3)材料二反映的是1937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 年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一次暴行,请说 南京大屠杀 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 出它是指那件历史事件?据你所知,日军侵华期间还犯下那些罪行 ?对日军的行为你有什么感想?怎样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

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党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有: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诞生——民主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有了新革命政党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件——中日民族矛盾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件——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华民族崛起有了契机,国际地位提高1946年国共内战又开始——国共从合作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1921~1927年:中共建立到国民革命失败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

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1921年7月至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二大”第一次会议会场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会址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爆发中共一大会议后期,由上海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五四运动
相关资料: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是公认的“五四精神”。

同时五四运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它不仅涵盖对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教育制度改革、文学艺术潮流的影响,也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国内出现了数十个文艺社团,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在
中国播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

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胜利

一、专题的基本问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
中国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侵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 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时期:
1924-1927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地.
1928年
井冈 山会 师
朱 德 、 陈 毅 与 毛 泽 东 在 创建了中 井冈山 会师。两军改编为 国工农红 __________ 军第一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强的队 伍.
1934.10- 长征 1936.10
1934.10 向 湘西 进 军—贵州—遵义 会议(确立毛领 导,党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渡过 金沙江—强渡大 渡河、飞夺泸定 桥—甘肃吴起会 师—会宁会师。
中共的诞生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并举例说明。代表利益新、指 导思想新、革命前途新、革命道路新 举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 过不断的探索,但是都失败了,可是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 利,直到彻底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大 战役的胜利、渡江战役的胜利。
一条线—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走别人的路到走出自己的路? 两阶段—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 四个一----一个先进的阶级;一个崭新的政党;一条正确的 道路;一次伟大的转移 三个点----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与十月革命以及 马克思主义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与俄国中心城市武 装起义道路的切入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性 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 帝国 主义和_______ 封建 主义的爱国 运动)。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时间 探索 概况 意义 1921 中 国 中共一大,上海。内容:奋 中 国 革 命 面 貌 资产阶级政权 年 共 产 斗目标—推翻 __________ , 焕然一新。 无产阶级专政 党 的 建 立 __________ , 实现 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 成立 __________ 导 工人运动 __________ 。 选 举 陈独秀 为中央局书记。 __________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学生运动,主要以青年学生为主,群众、市民、商人和其他中下阶层参与,有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反对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方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中国人民的身上,加上欧洲巴黎和平会议的外交失败,《巴黎和平条约》的签署,引爆了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融合,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干部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5、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其斗争目标直接唱于帝国主义和北方军阀政府,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在五四运动中是空前的。

它全面发动群众、工商、学的联手,农民也部分参与,实际上开启了全国深入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二,五四运动是解放思想的一场深刻的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心和认识,促进了对全民族改革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促进了新思想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序号310004—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
题目: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
姓名郭淑敏
学号2011444044
年级专业11 生物科学 2
指导教师何建华
2012年6月1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分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摘要:九十多年前,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社会愈发黑暗,在多数国人对国家危机仍是鼾睡沉沉,了无知觉时,巴黎和会的屈辱让北京爱国青年痛心疾首,热血喷涌,一场挽救国家危机的五四运动袭天而来。

五四,多么振奋人心的名字,誓死力争,矢志救国,铸下了不朽的成就。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捩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划时代的丰碑。

关键词:五四运动产生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的成就、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的精神。

那是一个风云动荡的年代,那是一个在歧途彷徨的社会,有这样一群青年在历史的跌宕中挺起了脊梁,振臂一呼,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九十多年以往矣,但五四运动那划时代的炮声至今在我们耳边回响,凝眸苍茫岁月中那光辉灿烂的一页,浓墨重彩写下的丰功伟绩,不断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禁不住慨叹: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五四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五四运动产生的背景:
碧海,蓝天,绿树,红瓦,迷人的青岛啊,在“五四”前期可不是如此平静。

黄海,渤海之要冲,帝国主义觊觎已久。

1898年3月德国在沙俄的帮助下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如此在十九世纪末的“割地狂潮”中,山东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

但没过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对德宣战,并以此为借口,强占青岛,可恨的是,北京政府竟处处退让,“欣然同意”地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如此国耻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民族危机愈来愈重,那些卖国贼却不以为意,冠冕堂皇地说着“使为国之元首而无权,即有权而不能完全无缺,则政权无由集中,群情因之涣散,恐为大乱所生”[1]上演着不断复辟的丑剧,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段祺瑞的统治术,完全不顾国民情感。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过程:
有了那一个噩耗,北京注定要有一个不平常的春天了。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之北京通讯说:“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回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2]此讯一出立刻在北京大学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1919年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1]《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白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06月,第一二二页
[2]《学界风潮纪》。

《五四爱国运动》上,詧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三七三到三七五页
五月三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鼓掌声万岁声相继而起,全场顿现一种凄凉悲壮之景象。


[3]。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做出决定:[4](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五月七日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五月四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下午一时许,北京十几个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冲破军警阻挠,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围立在金水桥前的两个华表之下。

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

游行的队伍由天安门到东交民巷被阻于铁栏之外,三千青年烈日曝晒两小时,“虽无厌倦之容,难免忿恨之态”[5],义愤填膺下大家决定改道曹宅。

并于曹汝霖家中痛打章宗祥,由于遍寻不到曹贼,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的匡互生带头火烧曹宅,引发了史上有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由于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又是“五四”示威游行的发动者,蔡元培校长成了反动派攻击的主要目标,内阁会议决定撤去其职务,安福系窃取教育大权。

这激怒了热血青年,于五月十九日北京两万五千多学生掀起了总罢课。

大规模的组织演讲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发行日刊;组织护鲁义勇队。

反动派对罢课学生进行了残忍的镇压,与分化。

爱国有罪,卖国有功,让他们气愤莫名,在六月初掀起新的斗争高潮。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灭绝人性的当权者竟于六月三日开始对学生进行大逮捕,黑云遮天,阴惨暗淡。

以“六三”为界,五四运动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以六月五日上海三罢斗争的实现为标志的全国响应、支援被捕学生的运动。

运动的中心转战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变成了工人。

全国青年和人民群众怒发冲冠、热血沸腾,“民不畏死,奈何以此畏之”在如此强大的人民运动面前,任何镇压手段都显得软弱无力了。

五四运动的成就:
五月四日点燃的革命火把,迅速传到全国各地,使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这对北京政府无疑是危厄之局,恐惧之余政府决定应人民斗争的要求撤去曹、章、陆的职务。

中国代表团也没有在卖国条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事件。

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

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

虽然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
[3]《五四》。

《五四爱国运动》上,蔡晓舟、杨景工,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四五三页
[4]《五四运动六十周年》。

《五四运动回忆录》续,许德珩,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五一页
[5]《五四》。

《五四爱国运动》上,蔡晓舟、杨景工,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四五四页
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五四运动的意义:
如果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黑暗的牢狱,五四运动无疑解开了人们身上的枷锁,在无望的挣扎中打出了一道光明来。

这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

工、商、学联合更是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它还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坚定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以及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最重要的一点是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捩点,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这些不仅使它本身具有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精神:
岁月在变迁,除了它铸下的历史丰碑永不朽败,它的精神也一直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爱国,自救,科学,民主这五四精神的结晶值得我们永远珍视。

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值得世代的青年和学生瞻仰学习,长记心间。

时代不断延宕,历史的光影,昔人的风采,历历在目。

逝者的期盼,前辈的激励,丝丝入怀。

我们当代青年应紧记五四运动,感悟那伟大精神,接过传承的火炬,肩负起我们身上的使命,为祖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贡献热情、智慧和力量,让五彩神州写满灿烂华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