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展 览、讲座、体验活动等,让公众 亲身感受环保节能型建筑的魅力 ,增强环保意识。
加大科研力度,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加大对环保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鼓 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 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 用。
推广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等环保节 能技术和产品,提高其在建筑行业的 应用比例和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
节能型建筑设备与系统
高效空调系统
采用变频技术、智能控制 等手段,降低空调能耗,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高效照明系统
利用LED灯、节能灯等低 能耗照明设备,优化照明 布局和控制系统,提高照 明效率。
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和管理建筑 能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 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实 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节能型建筑水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收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清洗道 路等,减少对城市供水的依赖。
水循环利用系统
将生活用水、冷却水等经过处理 后再次用于冲洗、浇灌等用途,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03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的 实践与应用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详细描述
1. 上海自然博物 2. 北京大兴国际 3. 丹麦风力发电
特点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注重利 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资源节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 长,建筑能耗逐年上升,环保节 能型建筑设计有助于降低建筑能
耗,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
传统建筑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通过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 和谐共生。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馆等。
节能(绿色建筑)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维持建筑物功能和使用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
为了维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公共建筑的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外形设计要合理。
建筑的外观设计要遵循“既有的空间结构,又有的空间动态”的原则,即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减少建筑物的体积和面积,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更美观、更有节能意义。
二是建筑材料选择要合理。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以低能耗、低碳、高性能、耐用、环保为原则,尽量采用节能材料,如玻璃、石材、木材、钢筋混凝土等。
三是建筑结构设计要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应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尽量采用节能结构,如框架结构、轻型结构等,以减少建
筑物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能源的消耗。
四是建筑技术设计要合理。
建筑技术设计应以节能为目的,采用节能技术,如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采暖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等,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上述是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果想要节能减排,让大众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建筑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能源,节约费用,提高用户体验,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全民福祉的重要工作。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一、概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符合能源节约和环保建筑技术要求,改进建筑节能性能,降低与公共建筑的资源消耗及污染,实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具体包括:综合节能调控技术设计、节能采光设计、热工特性设计、节能新材料设计、智能建筑系统
设计、新能源应用设计等,是近年来全球设计行业关注的焦点。
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1.总体能耗指标
在节能设计中,应提高公共建筑设计时对系统概念的发展,优化节能能力,并建立节
能耐用的总体节能技术体系,如:节能建筑建设中采光、热设备、空调系统高效运行,使
总体能耗降低,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2.局部能耗指标
具体的节能应用技术指标要求主要是建立节能设计当中的系统尺度(如窗、墙、屋面),合理选择遮阳、隔热、耐用性材料等,应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标准,并通过系统性、可靠性、关联性评估以保持空调、动力、采光设备等局部系统节能组合方式有效运行。
三、绿色建材选择
绿色建材选择,是指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对建筑材料制造工艺及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适用的绿色建材,保证节能能效,并低碳环保的原则。
绿色建材特点是外观美观,材料安全、健康、可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公共建筑投资,能耐用有效延长建筑寿命,避免
及节省使用能源等方面优越。
四、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技术实施,应考虑将主流绿色建筑及节能技术应用公共建筑,如:绿色建筑有风能、太阳能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绿色建筑材料、能源恒温/恒压系统、恒
定温度空调、系统节能监控技术等,并对空调系统运行及机组控制、过程控制等进行优化
改造。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要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方法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具体实践包括优化建筑形状和朝向、增加保温材料的使用、提供高效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等。
2.资源利用:绿色建筑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并采用节约型设备和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3.建筑材料:绿色建筑要求使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再生建材、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建材和可回收材料。
此外,绿色建筑还要求材料的采购应尽量选择本地和可回收材料,以减少运输能耗和碳足迹。
4.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要求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包括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振动、提高照明质量和自然采光等。
5.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
通过这些系统,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资源。
6.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筑要求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采取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更新和改进、回收和再利用等。
绿色建筑还鼓励对建筑进行再生修复和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世界各地都制定了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如美国的LEED (领导能源与环境设计),英国的BREEAM(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方法)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等。
这些标准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也在住宅建筑领域得到推广。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居舒适度。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如何做校园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设计

校园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节能建筑的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应该积极推行绿色节能建筑,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以某高校为例,提出关于校园绿色节能建筑的方案设计。
二、规划与布局1. 建筑选址:校园内有较大的空地,可选址在该空地上进行建设。
建筑的朝向应尽量保证采光充足,同时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2. 建筑功能区划:建筑主要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办公区。
在教学区设置教室和实验室,生活区设置宿舍和卫生间,办公区设置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
3. 绿化规划:在建筑周边进行绿化设计,选择耐旱、耐寒植物种植,减少草坪的面积,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率。
三、建筑设计1. 结构设计:建筑结构采用轻钢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减少对土地的影响和资源浪费。
同时可采用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设计,增加建筑的绿色覆盖面积。
2. 选材设计:选择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竹木、玻璃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建筑内部应采用隔热、隔音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3. 供暖与通风设计: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备,实现供暖和热水的独立供给,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结合建筑的通风设计,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
四、节能设备应用1. 太阳能利用:利用建筑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
通过太阳能板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风能利用:建筑的立面及屋顶设计可设置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发电来解决建筑的一部分用电需求,减少对外部电力资源的消耗。
3. 智能控制系统:在建筑内部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的智能调节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五、绿色生活1. 垃圾分类: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普及环保知识: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增加师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那咱就来说说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典型案例吧。
一、上海建科中心。
1. 节能设计超酷。
这建筑的外表皮就像一个超级节能的护盾。
它采用了可调节的遮阳系统,就像给大楼戴上了一副能自动调节光线的墨镜。
夏天太阳大的时候,遮阳板自动调整角度,把强烈的阳光挡住,这样室内就不会被晒得滚烫,空调就不用拼了命地制冷,能省好多电呢。
建筑的屋顶也不简单,那可是一片绿色的小天地。
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绿色屋顶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冬天,它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温暖的被子;夏天,又像一把大伞,把热气挡在外面。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超棒。
这里有一套很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水箱里。
这些雨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冲洗厕所之类的。
就好像大楼自己有个小水库,把大自然的馈赠合理利用起来,不浪费一滴水。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室内通风设计得非常巧妙。
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让新鲜空气在楼里欢快地流动。
不像有些大楼,里面的空气总是闷闷的。
而且建筑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环保材料,没有那些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家伙,在里面工作或者参观就像在森林里呼吸一样清新舒畅。
二、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1. 被动式节能超厉害。
这个建筑很会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节能。
它的朝向和布局就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棋局。
建筑的朝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冬天让阳光多多地照进来,就像给大楼做免费的阳光SPA,室内暖烘烘的。
而夏天呢,又能巧妙地避开强烈的直射阳光。
墙体的隔热性能也很强。
就像给大楼穿了一件厚厚的隔热服,外面再热,里面还是能保持相对凉爽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2. 可再生能源利用超有创意。
在大楼的周边或者屋顶,有不少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光伏板就像一群小太阳收集器,白天的时候把阳光转化成电能,给大楼提供照明、办公设备用电等。
感觉大楼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电站,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走在前列呢。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节能理念,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几个方面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材料选用1. 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
传统的建筑材料常常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采用竹材、木材等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传统的钢筋水泥等材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减少能耗,降低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可以选用一些高效节能材料,如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
二、设计理念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因素,力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选用材料、设计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空间等,从而实现对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2. 自然通风采光设计自然通风采光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的窗户、开窗设备等来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舒适度,从而实现对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三、技术创新1. 新型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结构技术,如冷暖通风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能耗,实现对建筑的节能。
2. 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为了推动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和政策,鼓励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考虑节能、环保等因素。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以及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以及方法
1.能源有效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之一是通过有效利用能源来减少能源浪费。
采用更高效的绝缘材料、高效的能源系统以及节能灯具等,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可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水资源管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
例如安装雨水收集设施、采用低流量水龙头和厕所、设计雨水花园等,可以减少建筑对自来水的需求以及排放的废水。
4.缩减建筑废弃物: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建筑过程中的废弃物,并优先选择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
采用可降解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5.健康与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居民的健康和环境保护。
采用环保材料、有机材料和低有毒性材料,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设计绿色景观和室内植物,可以改善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
6.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到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等因素。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可拆卸性和适应性,以便进行再利用和改造。
7.绿色基础设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建筑周边的绿色基础设施。
例如设计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墙、雨水花园等,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和雨水径流。
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用功能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是可行的并能够产生积极的环境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建立于国内建筑设计规范指标的基础上,做好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
对此,本文通过探讨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情况,立足国内建筑发展实际,合理转变传统建筑设计风格,有针对性的改造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进而真正落实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节能建筑;建筑设计;能耗
最近几年,进程逐步加快的全球城镇化及迅速增长的国际经济,受到急剧增加的人口、资源枯竭以及环境破坏影响,给人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而构建与使用的建筑物,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此紧急情况,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节省,有效解决紧缺能源资源问题,减轻环境污染,树立绿色环保建筑理念,是当前建筑工程尤为重要的内容。
一、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情况概况
站在经济建筑角度来讲,绿色建筑的实施对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起到无可厚非的意义。
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需集成建筑设计手段与环保设计遵循守则。
视为整体系统的建筑工程,综合考虑建筑的架构体系、间距以及外在围护架构等各个因素。
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成果,在建筑全程工期内,尽可能节省能源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力,保护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和谐、健康以及优质的生活空间,真正落实人与自然共生建筑物的最终目的,也是对绿色建筑意义的合理诠释。
对此,具有整体性质的绿色
建筑,需将规划、设计、施工、完工以及维护贯穿于建筑物全程中,并涵盖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与自然环境构成有机体系。
自然、建筑与人彼此间和谐统一是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
并非奢侈品的绿色建筑,不可片面注重表面投资与技术实施,而需找准技术合适点,有针对性的实施与自然环境条件及使用需求指标相符合的技术。
合理使用先进的科学模拟分析工具,适度有效的实施技术,并定量评析绿色建筑设计。
二、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涵盖能源资源与环境两大方面的绿色建筑,相应的有其两项实践研究途径:一是合理传承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绿色化方式研究,二是现代绿色化建筑设计实践。
在此,详细分析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1、均衡建筑热量平衡,降低能耗
建筑能源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散失一部分,有效降低散失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能源使用率,也即均衡建筑热量,降低能耗的要义。
而基于此情况,主要有两大方面直接关联着能耗较大:南北方地区分别采用的隔热与取暖。
而节能建筑的关键在于建筑的采暖与隔热,此项工作的合理有效落实,需注重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的构建。
相应的,主要体现在建筑构造方面的国内建筑热均衡,国外的部分做法则注重设计建筑本身的利用。
比如,作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城市的重庆市,立足本市实际,合理制定出具体实施规划方案,大力推动示范节能建
筑进程。
如建立检测建筑能耗数据中心,发现和分析建筑能耗问题,及时反馈节能改进意见;建立技术指标及政策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示范城市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规范性、制度性。
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绿色节能建筑措施,重庆市取得了显著的建筑经济成效。
2、设计建筑通风系统
能耗量大、比重高、低能效以及重污染的国内建筑通风设计,已是可持续发展建筑及经济的关键环节。
包含空间换气在内的建筑通风,还涉及到室内温度、湿度的整体调节。
特别是建筑工厂的通风系统设计,要真正落实采暖、降温、排毒及净化的目的,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对比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建筑材料方面,国内虽存有一定差距,但也对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比如在北京清华建造的低能耗示范楼,也称之为研究绿色建筑中心。
针对被动方式考虑有限的室内控制环境系统,运用自然方式,保持舒适合宜的室内温度。
立足北京当地实际气候特点,春秋季节存在的余热可通过大换气量的自然通风来带走,尽可能维持室内热环境相对舒适,使空调系统的运作时间大大缩短。
建立于建筑架构形式以及周边环境特点,有机结合热压和风压两种通风方式。
通风竖井可设置在建筑楼梯间与走廊内,用来主要负责楼层不同间的热压通风。
与此同时,周全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实际,可在建筑顶端进行玻璃烟囱设计工作,充分使用太阳能来加强通风。
除此之外,建筑外在面适宜环节,一定情况下可设置开启扇,在风压通风作用下的室外空气可毫无阻碍的穿透建筑。
3、平衡生态的自然建筑物
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研究可知,人的工作效率及其自身的心理情况受其工作环境优良程度的影响。
而当前的多数建筑设计师倾向于建筑生态空间的完美型创造。
最大限度的加强室内空间环境的舒适感以及空间空气的清心度,使居民尽情享受自然之美。
换角度而言,也即运用自然手段来适度调整室内空间空气质量。
与之相应的,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已真正实现了完美结合建筑功能、美观及生态环保为一体的建筑设计目标。
4、处理建筑用水
具有丰富资源优势的中国,水资源相对却有限。
特别是较大范围的水污染,已给国民重视水资源使用方法及节约敲响了警钟。
提高水资源使用率,需做好各方面工作,具体包含:循环使用热水、太阳能热水的合理使用、处理污水以及有效回收中水等方面。
而特别注重的是在建筑采暖过程中,热水的合理循环使用,提高循环使用率,充分发挥实效,进而减少建筑能源消耗量。
与之相对应的德国绿色建筑——新国会大厦,内部建筑供水系统,主要通过水源供暖均衡系统来实现的。
建筑日常采暖及降温需求指标全部由建筑内部自备的热能工厂提供的能量来满足的同时,热能剩余的可对300m深从地下蓄水层抽出的地下水进行深层次加热。
顺利完成之后,再存储在建筑低层,通过此方式,可使剩余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而避免了热量的浪费。
相应的,地层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可有效的预防此热水内涵的热流失。
在冬季,室内可
利用抽出的热水来取暖。
而在夏季,则可利用热水来驱动制冷设施,以便冷却水。
同时,相对温度较高的天气,可抽出地层内的冷却水用来冷却天花板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剂。
回收热水之后,与以往中央空天完全不同的回收热技术,其回收热效果相对高的多,对废热的回收率也最高。
三、结束语
基于国内科技发展规定指标,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及低能耗建设已显得尤为重要。
其建筑规划目标主要用于各种低能耗、生态化及人性化建筑方式及先进性、科学性建筑技术产品的展示与实际验证,并建立于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应用性研究的发展战略。
此外,在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上,将绿色建筑的节能、生态及其智能技术应用得以有效示范与推广。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项目主要包含有控制建筑物理环境和研究设施、建筑用料和建构、研究建筑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研究智能化建筑系统,也是面向广大社会、重点宣传、推广节能建筑及可持续发展建筑核心理念、节能建筑技术及产品的展示平台。
坚持以人为本的节能建筑原则,树立统一、规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实现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重要目标,是引导迈上良好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重要内容,是保护能源资源,保证国内能源安全的核心环节,是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成效建筑行业深入探索与发展的根本捷径。
对此,立足国内建筑发展实际,合理转变传统建筑设计风
格,有针对性的改造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进而真正落实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万国良.绿色节能建筑结构新体系[m].科学出版
社,2009(1).
[2]仇保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3]王向宏.智能建筑节能工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