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与建筑防雷培训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范文(二篇)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雷电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公司制定了防雷安全培训制度,旨在增强员工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意识,提高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培训内容1. 雷电灾害的认识雷电灾害是指由于大气电场和地面电场的不平衡引起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雷电灾害常见的形式包括雷暴、雷击、雷击引发的火灾等。
在培训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雷电灾害的特点和危害,以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雷电灾害案例,以增强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
2. 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雷电灾害的预防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培训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包括:- 安装避雷装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合理安装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能够将雷击引向地下,减少雷击的危害。
- 雷电感知技术的应用:利用雷电感知技术,及时获取雷电活动的信息,做好预警和应对措施。
- 安全用电:合理设计和维护电气设施,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天气出现时,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器设备遭受雷击。
3. 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理在雷电灾害发生后,我们需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理,降低损失和风险。
培训中,我们将介绍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安全避雷:如果室外遭遇雷电天气,应尽快进入固定的安全室内或低洼地带避雷,切忌在室外停留。
- 避免接触金属:遇到雷电天气时,要远离金属设备和物体,以减少遭受雷击的风险。
- 火灾的预防与控制:雷击可能引发火灾,因此我们需要重点介绍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灭火器的使用和火灾逃生通道的设置等。
三、培训方式和周期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现场演练等。
培训周期为半年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为2小时。
四、培训效果的评估为了确保防雷安全培训的效果,我们将对每位员工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评估的方式包括考试、现场实践演示等,员工须达到一定的评估标准才能视为合格。
建筑物防雷及安全用电

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分是有一定规律的,建筑物雷击部位如下:
(ⅰ)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
(ⅱ)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
(ⅲ)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
(3)雷电击的基本形式
雷云对地放电时,其破坏作用表现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ⅱ)感应雷。当建筑上空有雷云时,在建筑物上便会感应出相反电荷。在雷云放电后,云与大地电场消失了,但聚集在屋顶上的电荷不能立即释放,因而屋顶对地面便有相当高的感应电压,造成屋内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建筑物内的易爆危险品爆炸或易燃物品燃烧。这里的感应电荷主要是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造成的,所以称为感应雷或感应过电压。
④避雷针在hx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列计算式确定:(单位为m)
(5.1)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0可确定为:
(5.2)
式中: rx——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ds——滚球半径,按表5.2确定(m);
h——避雷针的高度(m);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20
40
避雷针对周围物体保护的有效性,常用保护范围来表示。在安装有一定高度的接闪器下面,有一个一定范围的安全区域,处在这个安全区域内的被保护的物体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非常小,这个安全区域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至关重要。避雷针对建筑物保护范围一般用滚球法确定。
滚球法是将一个以雷击距为半径的滚球,沿需要防直接雷击的区域滚动,利用这一滚球与避雷针及地面的接触位来限定保护范围的一种方法。
2.引下线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安全培训试题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安全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要求: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单选题]A、0.03Ω(正确答案)B、0.3ΩC、0.05ΩD、0.5Ω2.雷击可能发生的地点取决于()。
A、易于形成雷云;(正确答案)B、易于形成雷电通道;(正确答案)C、易于引起先驱放电电场的畸变;(正确答案)3.等电位连接是指将室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 )进行电气连接,以均衡电位。
[单选题]A.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综合接地、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B.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正确答案)C.金属桥架、金属管道、综合接地、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D.金属桥架、金属管道、金属门框、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4.下列属于雷电的危害的是()。
A.引起火灾(正确答案)B.造成用电器、设备损坏(正确答案)C.对人体造成危害(正确答案)5.以下数据哪些符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网格尺寸要求。
()A、11X8B、10X10(正确答案)C、30X30D、25X256.下列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的是()。
A、穿防静电服装(正确答案)B、安装人体静电释放柱(正确答案)C、降低空气湿度D、采取接地泄露措施(正确答案)7.静电的形成成因有哪些:()。
A、摩擦(正确答案)B、雷电感应(正确答案)C、接触(正确答案)8.为防止感应雷电流从总电源线冲击用电器设备,应在总电源线线上加装()。
[单选题]A.电源电涌保护器(正确答案)B.信号电涌保护器C.天馈电涌保护器9.下列是第一类建筑物滚球半径的是()。
[单选题]A.30m(正确答案)B.20mC.15mD.45m10.避雷针距离保护物的距离为()。
[单选题]A.5mB.2mC.10mD.3m(正确答案)11.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地,以避免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危险。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ppt

应急疏散演练组织方法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包括疏散路线、 集合地点、人员分工等。
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遇到雷电天气时的应 对能力。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
对每次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提 高演练效果。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安全
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金属栏杆旁 等地方避雨,这些地方更容易吸引雷 电。
如果必须在室外活动,应该穿上绝缘 鞋或者站在绝缘垫上,避免直接与地 面接触。
如果在室外看到闪电或者听到雷声, 应该立即停止活动,蹲下身体并双脚 并拢,以减少被雷击中的风险。
交通工具内防雷策略Fra bibliotek0102
03
04
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乘坐 敞篷车、摩托车等无遮挡的交
雷电对人身安全威胁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严重的电击伤害,甚至致命。
接触电压
当人体接触到被雷电击中的物体时,会承受接触电压,同样可能 导致电击伤害。
跨步电压
在雷电流入地点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可能产生电位差,即跨步 电压,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雷电对设备设施破坏作用
电气设备损坏
01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
路短路等故障。
建筑物破坏
02
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屋顶损坏等结构性问
题。
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火灾
03
雷电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品,从而引发火
灾。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一
某地区发生雷电击中行人事件,造成多人受 伤。分析原因后发现,事发地点缺乏避雷设 施,且行人在雷雨天气下未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3篇)

防雷安全培训制度1. 前言防雷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员工的防雷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防雷安全知识和技能,制定本防雷安全培训制度,以规范企业的防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 培训目的本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防雷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培训内容3.1 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3.2 雷电灾害的危害与预防3.3 雷电灾害的防护设备与措施3.4 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理4.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特殊岗位员工(如高空作业、户外作业等)。
5. 培训方式5.1 理论培训通过讲述防雷安全知识和案例,向员工普及雷电灾害的危害、预防、应对等内容。
5.2 模拟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雷电灾害模拟演练,让员工亲身参与,加深对防雷安全的理解和记忆。
5.3 实地考察安排员工到雷电灾害频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员工直观地感受雷电灾害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6. 培训周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防雷安全培训,特殊岗位员工可根据需要增加培训频次。
7. 培训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评估,对参训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评估培训的效果。
8. 培训材料准备相关的防雷安全培训材料,包括PPT、培训手册、案例分析等,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9. 培训记录对每次培训进行记录,包括参培人员名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效果评估等,以备查阅。
10. 培训奖励对参培人员中优秀表现者进行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防雷安全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11. 培训督导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防雷安全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协助培训组织者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培训记录的整理工作。
12. 培训后续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防雷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培训的长期有效性。
总结:防雷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防静电接地培训

雷击的防范原则
基本原则和措施 包括建筑物和人员的防雷 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点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构建和 维护要点
人员在雷暴天气下的防范注意 事项
人员行为规范和安全措施
雷击的应急处理
雷击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报警 确保人员安全 隔离事故现场 提供急救措施
如何进行雷击事故的现 场救援和处理
查看伤亡情况 展开救援行动 协助医疗救治 保障通讯畅通
典型企业的接地系统设计 与实施案例
企业A采用了先进的接 地技术,成功防雷效果 显著;企业B在接地系 统设计上存在缺陷,经 常发生故障。
成功案例中的经验和教 训
成功案例表明科学的接 地系统设计是防雷防静 电工作的基础,教训在 于不懈于接地系统的维 护和管理。
如何借鉴案例中的经验提 升自身接地系统的水平
雷击事故的报告和记录要 点
完整记录事故过程 提供相关证据 落实责任追究 总结教训并改进防范措 施
雷击与防雷设备
常见的防雷设备 01 及其原理
如避雷针、雷电感应器等
如何正确选择和安 02 装防雷设备
根据建筑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设备
提高防雷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03 定期检查维护、技术升级等措施
总结
在面对雷击的危害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雷击 的危害分析、防范原则、应急处理和防雷设备 等知识。只有通过正确的防雷措施和及时的应 急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带来的损失 和危害。
第4章 防雷防静电接地技
●04
术
接地系统的重要性
接地系统在防雷和防静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其基本构成和原理包括接地线、接地极等; 不同的接地系统种类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有着各 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大纲设计要突出重点内容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3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和防雷安全是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和防雷安全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要求:1. 临时用电需有专门的接地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系统应由独立的接地线路组成,且与主线路接地系统分开。
2. 接地电阻要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一般要求不大于4Ω,以确保电流能够正常流入地下,保护人员免受电击。
3. 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以确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4. 临时用电设备要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导体应与接地系统连接,以保证临时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
5. 临时用电设备的支架和结构要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支架和结构也应接地,以防止因设备支架和结构触电造成的人员伤害。
6. 场地要保持干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系统应布设在干燥的场地上,避免潮湿导致的接地电阻增大。
7. 接地线要可靠固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线应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以防止接地线被人员或机械设备意外拉断。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安全要求:1. 使用防雷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供电设备应配备防雷保护设备,如防雷避雷器、避雷针等,以保护供电设备免受雷击而损坏。
2. 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设备,以避免雷击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3. 使用屏蔽线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供电线缆应使用屏蔽线缆,以提高线缆的防雷能力。
4.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时,应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并要做好防火措施,以防止雷击引发火灾。
5. 避免在雷雨天气施工。
在雷雨天气,应暂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作,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 定期检查防雷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7. 周期性维护。
安全用电与防雷常识

1、严禁使用泡沫剂对有电的设备进行灭火。一定要用不 导
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化学干粉灭火 剂等。
2、扑救人员及使用的灭火器材必须与带点设备保持足够 的
安全距离。 3、扑救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三)充油设备火灾扑救
防雷注意事项
触电的几种情况
一、触电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承受过高的电压而导致死亡或局部受
伤的现象称为触电。 根据触电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伤和电灼伤两种。
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人体内部的伤害。主 要破坏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灼伤:指电弧对人体外表造成的伤害。主要是局部的 热、光效应,轻者只见皮肤灼伤,严重者灼伤面积大,并深 达肌肤、骨骼。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严重 时危及性命。
(二)易燃易爆环境
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不同类型的接触不良而引起的过热
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三、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
1、正确选用保护装置,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产生电热效应的设备采用隔热、散
热、强迫冷却等结构,并注重耐热、防火材料的使用。 (2)按规定要求设置包括短路、过载、漏电保护设备的自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一、安全用电的意义
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可能造 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或电气设备的损坏,甚至影响到电 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使国家财 产遭受损失, 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 们在使用电能时,必须注意安全用电,以保证人身、设 备、电力系统三方面的安全, 防止发生事故。
损失:火灾过火面积约1080平方米,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 起火原因:位于鞋厂东侧钢棚北半间的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鞋盒等可燃物引发火灾。 安全隐患: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没有专业电工维修保养,线路陈旧、敷设不规范,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设立屏障,保证人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并
(2) 有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要采取接地或接零
(3) (4) 采用联锁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推广使用漏
(5) 正确选用和安装导线、电缆、电气设备,对
(6) (7)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
表5.1 心脏内流过的电流占人体触电电流的百分率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很多,有电流表电压表测量
(1) 用电流表
图5.11所
RD
=
UV ID
(2) 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测量仪又叫接地摇表。图5.12是ZC—8 型接地摇表外形。
图5.7 保护接地的作用
图5.8 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的情况
图5.9 保护接零
图5.10 重复接地
5.2 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体电阻、接地线电阻和土壤流 散电阻三部分之和。其中主要是土壤流散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 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5.2.1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2) TT 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直接关联 的接地极。见图5.5 (3) IT系统
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无直接连接(或有一 点经足够大的阻抗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 分通过保护线接至接地极。见图5.6
图5.2 TN-S系统
图5.3 TN-C系统
图5.4 TN-C-S系统
图5.5 TT系统
图5.6 IT系统
5.1.3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1) 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 金属外壳用电阻很小的导线与接地体可靠地连接起来, 这种接地方式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根据 规定在电压低于1000V而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中, 或电压高于1000V的电力网中均须采用保护接地。
①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 (PE)是分开的,见图5.2
②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 线(PE)是合一的,见图5.3。
③ TN-C-S系统:系统的前一部分线路的中性线 (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而系统的后一部分线路 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则是分开的,见图5.4。
表5.1表示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部位时,心脏内流 过的电流占人体触电电流的百分率。
(2) 安全电压 一般而言,工频30mA电流,对人体是个临界值,
当人体内通过30mA以上的交流电,将引起呼吸困难, 自己已不能摆脱电源,所以有生命危险。于是,根
U=IRm=30×10-3×(800~1200)=24~36V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 带电体而不受电击或电伤,这个带电体的电压就是 安全电压。严格地讲,安全电压是因人而异的,与 触碰带电体的时间长短、与带电体接触的面积和压 力等均有关系。
(1) 脱离电源
对低压触电,若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 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当电线搭落 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 套、绳索、木板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 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对高压触电事故,应立即 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用相 应电压等级的绝缘衣拉开开关。
(3) 触电方式 ① 直接触电 即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
另一部位与大地接触引起的触电,或同时接触到两相 不同的导体。
② 间接触电 人体接触到故障状态带电导体,而正常情况下该 导体是不带电的。 减少接触电压的有效方法就是在后面将讲述的等 电位联接。如图5.1(a)所示。
③ 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与建筑防雷
5.1 安全用电 5.2 接地电阻的测量 5.3 建筑防雷 5.4 等电位联接 5.5 漏电保护器
5.1 安全用电
5.1.1 触电、急救与防护
1) 触电的原因与触电的方式 (1) 触电原因及危害
造成触电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麻痹大意, 违反电气操作规程;或是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接地 不良;或是进入高压线路的接地短路点以及遭雷击 等原因。 人体触电的危险性与通过体内的电流强弱、 时间长短及电流的频率等有关。
图5.7所示为保护接地的作用。
(2) 保护接零 在三相四线制中,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低压供电系
统,如果仍然采用保护接地的方法不能有效地防止人 身触电的事故。
如图5.8 所示的中性点接地系统,当采用保护接 地而绝缘损坏使一相线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Ik为:
Ik
=
UP Ro + Rd
设R0、Rd为4Ω,电源相电压为220V Ik=220/(4+4)=27.5 A
(2) 现场急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需积极进行抢救,时间愈快愈
好。
若触电者失去知觉,但仍能呼吸,应立即抬到空 气流通、温暖舒适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服,速请医 生诊治。
若触电者已停止呼吸,心脏也已停止跳动,这种 情况往往是假死,一般不要打强心针,而应该通过人 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急救方法,使触电者逐渐恢复正
当有电流流入电网接地点或防雷接地点时,电流 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接地点的电位往往 很高,距接地点越远,则电位逐渐下降越陡。
通常把地面上0.8m的两处的电位差叫做跨步电压, 用Uk表示,如图5.1(b)所示。
2) 触电的急救
触电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 且要马上进行现场急救。
触电部位 两脚触电 两手触电 右手至右脚 左手至右脚
通过心脏 的电流百
分率
0.4%
3.3%
3.7%
6.7%
图5.1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示意图
(a) 接触电压;(b) 跨步电压
5.1.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1) TN系统 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接地点连接。
U=IkRd=27.5×4=110 V 所以人体将承受110V的对地电压,会非常危险。
在1000V以下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 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零的方法,如图5.9所示
(3) 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除将电源中性点接
地外,沿中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再次将中线接地, 叫重复接地。
如图5.10所示。经过重复接地处理后,即使零线 发生断裂,也能使故障程度减轻。在照明线路中,也 可以避免因零线断裂三相电压不平衡而造成的某些电 气设备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