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混凝土楼板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082学生姓名:王**学号:080*************大学土木工程系2011.6.27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 —2011学年暑季学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 年7 月11 日至2011 年7 月22 日共 2 周1.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楼盖(梁系、板)结构弹塑性内力计算原理及方法。

设计要求:楼盖结构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所设计结构方案应方便施工;应考虑结构的经济性要求。

主要内容:楼盖方案的确定;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及梁的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2.设计内容和要求2.1工程名称: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2.2 基本资料:(1)建筑平面布置:平面尺寸12000×30000mm2,四边边柱柱距6000mm,厅中无柱,楼面标高4.5m。

建筑平面布置见附图。

(2)楼面做法:88J1楼44(5层做法,130mm厚,楼面做法重量2.30kN/m2)。

(3)结构做法: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和柱,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0kN/m2。

(4)本设计不考虑结构水平荷载,梁柱结构按铰接考虑。

2.3 设计内容与要求(1)楼盖结构方案(包括结构体系、材料、构件尺寸)的比较与确定(2)钢筋混凝土楼盖板设计计算(3)钢筋混凝土楼盖梁(主梁、次梁)设计计算(4)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施工图2.4 设计要求(1)结构方案应满足使用功能、受力合理、方便施工、造价相对较低的要求。

(2)结构的内力计算采用弹性或塑性方法。

(3)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4)施工图按照平法标注法绘制。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1)完成结构方案的比较、分析与确定。

包括结构体系的优选、构件尺寸的确定、材料及其强度的确定。

楼盖设计计算(1~20号)

楼盖设计计算(1~20号)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编制人:班级:学号:编制日期: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基础设计资料(1)工业仓库楼盖,外围墙体为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纵墙厚度370mm, 横墙厚度240mm,平面轴线尺寸如下图所示:(2)内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 c=11.9N/mm2 , f t=1.27N/mm2 , f tk=1.78N/mm2;板筋、主次梁箍筋为HPB300级(f y=270N/mm2);梁纵筋HRB335级(f y=300N/mm2,ξb=0.55)(4)荷载标准值: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4.0kN/m2;水磨石楼面自重标准值0.65KN/m2;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5kN/m3 ;顶棚水泥砂浆抹灰20mm厚,自重标准值17kN/m32 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主次梁、板、柱的布置如上图,6000/2200>2,为单向板(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①板厚hh>=l/40=2200/40=55mm,并应不小于民用建筑楼面最小厚度70mm,取h=80mm。

②次梁截面b×h次梁截面高h按(l/18~l/12)初估,h在333~500mm之间,选h=450mm,截面宽b=(1/2~1/3)h,选b=200mm。

(2)板荷载计算楼面面层(水磨石) 0.65kN/m2板自重 0.08×25=2.00kN/m2板底抹灰 0.02×17=0.34kN/m2恒荷载g 1.2×2.99=3.588kN/m2活荷载q 1.3×4.0=5.2kN/m2g+q=3.588+5.2=8.788kN/m2q/g=5.2/3.588=1.45﹤3(3)计算简图取板宽b=1000mm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9跨,可按5跨计算),如下图示。

其中中间跨的计算跨度l o=l n=2200-100*2=2000mm;边跨的计算跨度l o=l n+h/2=1980+80/2=2020mm。

楼盖设计计算书

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320/kN m 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 厚纸筋灰粉底(316/kN m γ=)。

(2)楼面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6.0KN/m 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强度为HPB235和HRB335。

2.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跨为2.4m 。

按跨高比条件,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60006000/18/12333.35001812h l l mm 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72007200/15/104807201510h l l mm mm =-=-=-。

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

3. 板的设计 (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水泥砂浆面层 20.02200.4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2kN m ⨯= 12mm 混合纸筋灰粉底 20.012160.192kN m ⨯= 小计 22.592kN m(1)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26.0/kN 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活荷载标准值大于24.0kN 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 22.592 1.23.11g kN m =⨯= 活荷载设计值 26.0 1.37.8/q kN m =⨯=荷载总设计值 210.91/g q kN m +=,近似取为210.9g q kN m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 mm ⨯,板伸入墙内120mm 。

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010200802400120222022402222n a hl l mm l mm =+=--+=+= 所以,012220l mm =中间跨: 0224002002200n l l 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 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2)可变荷载:Pk=6.0 kN/m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 (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 2时, 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 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 2.1m ,l 02/101=6.6/2.仁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 , 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 o/18~l o/12=66OO/18~66OO/12=366~55O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21)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00*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l 0/15~l 0/10=6600/15~6600/10=440~660mm ,取 h=600mm 。

截 面宽度取为 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 0.65KN/ m 2)=0.65kN/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小计: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0.0kN/m 20.1*25=2.5kN/m 2 0.020*17=0.34kN/m 23.49 kN/m 2取 3.5 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 所以取 1.3。

课程设计计算书--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设计

/hanqi2844课程设计成果报告题目: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设计课程:砼结构原理院(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班级:建筑1001学生姓名:方祥宇学号:3100106009指导教师:石启印完成日期: 2013.01.08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3100106009 方祥宇一、设计资料1、恒载:水泥砂浆楼面容重220/kNm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容重225/kNm纸筋灰粉刷层容重216/kNm2、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7.0/kN m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2/9.11mmN fc=,2/27.1mmN ft=)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2300/y f N mm= )其余采用HPB300级(2270/y f N mm=)二、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9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

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纸。

2、按高跨比条件,当12400604040≥≈=h l m 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383575)1218== h L m m,取450hmm=,则11()(150225)23== b h m m,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11()(514900)814== h L m m,750=h m m ,则11()(257450)23== b h m m,取mmb 250=。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1、板的216900 2.8832400=≈<l l ,即可按单向板设计,又可按双向板设计,此次设计按单向板设计。

2、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楼面 20.02200.4/⨯=kN m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2.0/kN m⨯=12mm 厚纸筋灰粉刷 20.012160.192/⨯=kN m 恒载: 22.59/=kgkN m活载: 27.017.0/=⨯=kqkN m板的荷载设计值: 21.2 1.312.21/+=+=kk g q g q kN m3、内力计算板的计算边跨: 0.20.082.40.12 2.222220.20.122.40.12 2.24 2.22222+=--+=+=--+=>n n h m m l m m ma m m l m m m m,取01 2.22=l m (mma 120=)中间跨: 022.40.20 2.2==-=n l l m m m计算跨度差(2.22 2.2)/2.20.09%10%-=<m m m ,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起见,统一取0 2.22=l m )。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目的1. 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2. 熟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二、 设计资料1. 某4层工业厂房, 轴线尺寸2mm 32000*32000. 楼梯于平面之外. 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承重墙体和柱为砖砌体求宽敞, 可设柱. 层高m 9.3. 2. 外围墙体厚mm 240, 砖柱2400*400mm .3. 楼面做法: 水磨石地面.4. 室内粉刷: mm 20石灰砂浆打底, 刷白色涂料二度.5. 室外为浅红色瓷砖墙面.6.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 26/kN m 建筑平面布置图如下:.按高跨比条件,要地板厚4000/40100h 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70h mm ≥,取板厚120h mm =。

支承梁1截面高度应满足6400/186400/12355.6533.1812llh ===取截面高度为500mm ,截面宽度为b=250mm.支承梁2截面高度应满足4000/184000/12222333.1812llh ===取截面高度为500mm ,截面宽度为b=250mm.三、板的设计按塑性铰线法设计(假设板厚120mm)(1)、设计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 17*0.01+20*0.02=0.57kN/m 2 室内粉刷 17*0.020=0.34 kN/m 2 板自重 25*0.120=3 kN/m 2 小计: g=3.91 kN/m 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q=6 kN/m 2板荷载的设计值:q =1.3*6=7.8 kN/m 2g=1.2*3.91=4.692 kN/m 2设计荷载为 g+q=12.492 kN/m 2 取12.5 kN/m 2(2)、计算跨度内跨: l 01=l c -b=4000-250=3750mm l 02=l c -b=6400-250=6150mm 边跨: l 01=l c -250+120/2=3810mm l 02= l c -250+120/2=6210mm(3)、弯矩计算跨中钢筋在离支座l 1/4外间隔弯起。

楼盖计算书

楼盖计算书

l l
0
=2.1-0.12-
0.2 0.08 + =1.92m 2 2
0
=2.1-0.20=1.9m
跨度差 (1.92-1.9)/1.9=1%<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 1m 宽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b)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 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中 中间跨跨中 中间支座
l l
0
n
平均跨度 跨度差
l
6.03 6.0 6.02 m (计算支座弯矩用) 2 6.03 6.0 0.5 %<10%,则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6 .0
0

由于主梁的线刚度较柱的线刚度大得多 ( i梁 i柱 5.8 4 ) , 故主梁可视为铰支 柱顶上的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主梁计算简图)
设计者: 邓宇
土木 08-2 班
混凝土楼盖计算书
共 20 页 第 8 页
Q=85.8KN
G=62.23 KN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 跨中和支 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
M=KG l +KQ l V=KG+KQ
【注】 边跨取 l =6.03m 中间跨取 l =6.00m 支座取 l =6.02m 具体计算结果及最不利内力组合见下表: 主梁弯矩计算(KN·M) 序 荷载简图及弯矩图 号 边跨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α m
1 11
-
1 11
1 16
设计者: 邓宇
-
1 14
土木 08-2 班
混凝土楼盖计算书
共 20 页 第 5 页

[学士]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学士]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表 2: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离端第二 离端第二跨跨
截 面 边跨跨内
中间支座
支座 内、中间跨跨内
弯矩计算系
1/11
-1/11
1/16
数α
-1/14
M (g q)l02
(kN / m)
4.17
-4.17
2.87
-3.28
6
课程设计用纸
教师评阅:
7
课程设计用纸
4、板的配筋计算及构造:
教师评阅:
b 1000mm, h 120mm, h0 h as 120 20 100mm,1 1.0, 连续板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60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37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23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课程设计用纸
一、设计资料:
教师评阅:
某多层厂房,采用混凝土现浇单向肋形楼盖,其三楼楼面结构布
置简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混合砂浆板底。 2、活荷载:标准值为 3KN/㎡。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 ;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1.4。 4、材料选用:
合详见表 8、表 9;将以上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四种弯矩图及三种剪
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即可得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
络图,如图(图 7)
课程设计用纸
19
主 梁 的 弯 矩 图 及 包 络 图 : 教师评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配钢筋
8
88
@200 @200 @200
实际配筋面积 251mm 251mm
251mm2
(mm 2 )
2
2
8
8
8
8
8
@200 @200 @200 @200 @200
251mm2 251mm2 251mm2 251mm2 251mm2
中间区板带(②~⑤相同)轴线间,各区内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 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 20%。
课程设计用纸
一、设计资料:
教师评阅:
某多层厂房,采用混凝土现浇单向肋形楼盖,其三楼楼面结构布
置简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混合砂浆板底。 2、活荷载:标准值为 3KN/㎡。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 ;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1.4。 4、材料选用:
8
课程设计用纸
教师评阅:
*板如果要求满足 0.1规定,将导致用钢量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还 多,这显然是不够合理。因此,板中不考虑 0.1的规定 中间区板带(②~⑤相同)轴线间,各区内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 故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 20%。
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如下图(图 3):
置主梁。
3、楼面结构布置图(图 1):
D
B1
B3
B1
次梁
B2(板) 主梁
B2(板)
C
柱 B4
B
B1
B3
B1
1
2
3
4
5
图1:单项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A 6
3
4
课程设计用纸
三、板的设计 1、板尺寸支承情况及计算简图如下图(图 2):
教师评阅:
图2 板的尺寸和计算简图
(a) 板的尺寸 ; (b) 计算简图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09mm2
实配251mm2 Φ8@200
图3 板的配筋示意图图
(a) 边区板带 ; (b) 中间区板带
9
10
课程设计用纸
四、次梁设计: 1、次梁的支承情况及计算简图(图 4):
混凝土 采用 C20( fc 9.6N / mm2, ft 1.1N / mm2 ) 。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 HRB400 级 ( f y 360N / mm2 ) ;
其余采用 HPB235 级 ( f y 210N / mm2 )
5、柱网尺寸: 7.5 7.5m2 ;柱的截面尺寸为 350mm350mm。 6、板厚:120mm 。 7、层高: 3.9m 。 8、砖采用 Mu10,砂浆采用 M 5.0 ,砖墙采用 240mm。 9、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 240mm,主梁伸入墙内 370mm 。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60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37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123mm2 实配251mm2 Φ8@200
计算201mm2
二、结构布置: 1、基本要求:
承重墙、轴网和粱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要求宜尽可 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
2
课程设计用纸
2、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教师评阅:
主梁和次梁的间距不宜过大,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 ~ 8m ,次梁为
4m ~ 6m。
粱格布置要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
统一。在较大孔洞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设备下应设置梁。
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板的跨度一般为1.7m ~ 2.7m ,
常用跨度为1.7m ~ 2.5m左右。
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住构成平面的框架,内框架与纵向的
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
-3.28 4.17
-4.17
2.3
-2.62
s
1
M f c bh02
0.043 0.043
0.03
0.034 0.043 0.043 0.024 0.027
1 1 2s 0.044 0.044 0.03
As bh01 fc / f y
201 201 137
0.035 0.044 0.044 0.024 0.027 160 201 201 109 123
g 1.2 3.655kN / m2 4.386kN / m
线活载设计值 合计 即每米板
q 1.4 3kN / m2 4.2kN / m 8.586kN / m
g q = 8.586kN / m
Hale Waihona Puke 3、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边跨
l0
ln
1 2
h
2500mm
120mm
250 /
2mm
120 2
mm
2、板上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抹面
0.02m 20kN / m3 0.4kN / m2
120mm 钢筋混凝土板
0.12m 25kN / m3 3kN / m2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m 17kN / m3 0.255kN / m2
gk 3.655kN / m2
5
线恒载设计值
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下表 3。
表 3: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板带部位截 面
边区板带(①~②,⑤~⑥轴线相同) 中间区板带(②~⑤相同)
边跨跨 内
离端第 二支座
离端第二 跨跨内、 中间跨跨

中间支座
边跨跨 内
离端第 二支座
离端第二 跨跨内、 中间跨跨

中间支 座
M (g q)l02 4.17 -4.17 2.87
表 2: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离端第二 离端第二跨跨
截 面 边跨跨内
中间支座
支座 内、中间跨跨内
弯矩计算系
1/11
-1/11
1/16
数α
-1/14
M (g q)l02
(kN / m)
4.17
-4.17
2.87
-3.28
6
课程设计用纸
教师评阅:
7
课程设计用纸
4、板的配筋计算及构造:
教师评阅:
b 1000mm, h 120mm, h0 h as 120 20 100mm,1 1.0, 连续板
2315mm
l0
ln
1 2
a
2500mm
120mm
250 /
2mm
120 2
mm
2315mm
取 l0 2315mm 。
中间跨 l0 2500mm 250mm 2250mm
计算跨度差 (2315mm 2250mm) / 2250mm 2.9% 10% ,说明均可按等
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