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
6.4祖国的首都--北京(二)导学案

学科初二地理编号主备人执讲人时间2014.12.26审核人
授课班级
初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2课时,共2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2 .掌握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前准备
2、北京的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朝阳区内)、中关村科技园、、等。
3、城市建设目标:“、、、”。
三、团队合作
从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说明北京城市发展的成就。
四、重难点释疑
我国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A、对北京旧城的改造B、改善北京的交通C、对古建筑的保护D、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
6 .北京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人口密集,劳动资源丰富C、传统历史文化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
)A、周B、金C、元D、明
8 .北京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3 .北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宫廷建筑群___。
4 .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______,规划和建设一些___,以及城市___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___产业,提高城市___和___,建设人与环境___的城市环境。
二、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A、颐和园B、故宫C、天坛D、秦始皇陵
Ppt
导学案
一、合作复习
北京的城市职能有哪些?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2. 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3. 了解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
二、导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六朝之一,曾经是元、明、清三代的都城;-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2. 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 北京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和文化珍品;-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数不清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3. 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才;- 北京正面临着城市化经过和摩登化建设的挑战,需要在保卫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进步;- 北京正在乐观推行城市规划和改善环境,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三、导学活动:1. 观看视频资料《祖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2. 阅读相关文章和资料,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3. 分组谈论,就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展开谈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4. 撰写小结,总结所学知识,表达对北京的热忱和等候。
四、导学评判:1. 参与度:同砚乐观参与谈论和活动,呈现出对北京的爱好和热忱;2. 表现力:同砚能够明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呈现出对北京的深刻理解和沉思;3. 创新性:同砚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建议,呈现出对北京将来进步的沉思和等候。
五、导学延伸:1. 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深度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2. 鼓舞同砚开展文化沟通活动,增进对北京的了解和熟识;3. 推举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展同砚的视野和知识面,加深对北京的理解和热忱。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2. 了解北京的著名景点和历史建筑;3. 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和文化传统;4. 增强对祖国首都的热忱和自豪感。
6.4.2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
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三)地理实践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四)人地观念目标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重点和难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2.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材设计思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知道的区域。
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
本节教材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作为北京发展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节教材共设了三个标题,分别是“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的大都市”。
在“政治文化中心”标题下,教材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而作为北京发展基础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被设计成了一个“活动”——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在“历史悠久的古都”标题下,教材讲述北京的悠久历史以及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名胜古迹与文化传统。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标题下,教材讲述北京的城市功能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环境质量的改善。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北京这座祖国的首都的历史、文化、名胜事迹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和自豪感。
一、导入1. 让学生观看一段北京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对北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北京是中国的哪个省会城市?北京有哪些闻名的景点?北京有哪些传统文化?二、进修内容1. 北京的历史:介绍北京的建城历史,明清两代的宫殿、城墙、街巷等历史文化遗迹。
2. 北京的文化:讲解北京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北京烤鸭、四合院等。
3. 北京的名胜事迹:介绍故宫、天坛、颐和园等闻名景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进修方法1. 观看图片资料:展示北京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历史。
2. 听取讲解:老师讲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互相交流进修。
四、进修活动1. 观看视频:观看北京的旅游宣传视频,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
2. 制作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北京的海报,展示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3. 朗诵诗歌:学生朗诵有关北京的诗歌,表达对祖国首都的热爱和自豪。
五、教室检测1. 选择题:北京的省会城市是()。
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2. 判断题:北京的闻名景点有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
A. 对B. 错六、课后作业1. 完成北京的进修笔记,总结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名胜事迹。
2. 制作北京的手工作品,展示北京的风土人情。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到北京旅游,亲身感受北京的魅力。
2. 组织北京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会对祖国的首都——北京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祖 国的首都——北京》 导学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掌握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4、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如科技创新、交通发展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的重要职能和地位。
(2)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2、难点(1)理解北京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发展。
(2)探讨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三、学习过程(一)北京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京位于北纬39°56′至41°03′,东经115°25′至117°30′之间。
2、海陆位置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3、相对位置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河北接壤。
(二)北京的面积和人口1、面积北京市总面积约 1641054 平方千米。
2、人口截至_____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_____万人。
(三)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1、重要机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重要机构的所在地。
2、重大政治活动北京承担着举办各类重大政治活动的任务,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
(四)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1、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创新。
2、文化场馆北京有丰富的文化场馆,如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场所。
3、传统文化京剧、北京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北京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五)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地位1、外交使馆许多国家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和领事馆,使北京成为国际外交交流的重要枢纽。
2、国际会议和活动北京经常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和体育赛事,如 2008 年夏季奥运会、2022 年冬季奥运会等,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祖国的首都—北京》备课精选导学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自主预习】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对位置【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小组合作,探自然环境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势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永定河、湖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二:结合所给资料,探讨:1、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三: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1、北京曾经是哪些朝代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整理】【课堂练习】1.(2021·四川中考真题)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中心、_______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
6.4-2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B.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但历史对北京仍有深远影响。
C.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D.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快工业发展力度。
2、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自主导学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读P39内容讨论:你认为北京城市改造或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应该如何对待老城区内的四合院和胡同?(联系阆中古城的建设与保护措施)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探究二:阅读课本P40-42分析现代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发及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兴建郊区城;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和产业,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未来发展方向。
2、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难点
首都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课
前
预
习
知识点一:历史悠久的古城
阅读课本P37-42的内容填空。
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早在年前,北京猿人在这里生活。在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有辽、金、、、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
自
主
导
学
探究三:北京在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祖 国的首都——北京》 导学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政治地位。
2、认识北京的城市特色和著名景点。
3、感受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和发展成就。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2)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与传统风貌的融合。
2、难点(1)理解北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如何传承和发扬北京的文化特色。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经纬度位置大致为北纬39°56′,东经116°20′。
它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历史沿革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
从燕国的蓟城到明清的北京城,北京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1、燕都时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就是燕国的都城,称为蓟城。
2、金中都时期金朝时,北京成为了中都,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3、元大都时期元朝建立后,以北京为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4、明清时期明朝和清朝相继建都北京,修建了紫禁城、天坛、颐和园等众多宏伟的建筑。
(三)政治地位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是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机构的所在地,是全国政治决策的中心。
(四)文化特色1、传统文化北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京剧、相声、北京烤鸭等。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相声则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通过幽默的语言和表演给人们带来欢乐。
2、建筑文化北京的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四合院、胡同、故宫等。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民居形式,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团结。
胡同则是连接四合院的通道,充满了生活气息。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五)著名景点1、故宫博物院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建筑宏伟壮丽,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宝。
2、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是新中国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读P39内容讨论:你认为北京城市改造或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应该如何对待老城区内的四合院和胡同?(联系阆中古城的建设与保护措施)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探究二:阅读课本P40-42分析现代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发及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兴建郊区城;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和产业,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巩固测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B.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但历史对北京仍有深远影响。
C.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D.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快工业发展力度。
2、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未来发展方向。
2、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难点
首都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课
前
预
习
知识点一:历史悠久的古城
阅读课本P37-42的内容填空。
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早在年前,北京猿人在这里生活。在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有辽、金、、、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状,皇城居于城市地带,形成字形的城市格局。
3、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
4、北京的戏曲代表国粹,老北京的传统民居和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文化具有特色。
5、北京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地,有中国硅谷之称。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3、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C.气候适宜,环境优美D.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4、下列不属北京古代建筑的是( )
A.故宫B .天坛C.秦陵兵马俑D.八达岭长城
自
主
导
学
探究三:北京在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类型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问题
措施
探究四:首都经济圈阅读课本P42分析:
1、首都经济圈是以为中心,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区域。
2、本区有、、矿产资源,为北京、、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天津位于河出海口,临海,是离北京最近的直辖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