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及观后感

合集下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的观后感优秀10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的观后感优秀10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的观后感优秀10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为您带来了10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的观后感》,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少年派奇幻漂流记》观后感篇一去年年底,我和妈妈看了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周末闲暇之余,看了李安导演的经典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起先是惊叹于电影唯美的画面,被紧张刺激的情节安排吸引。

可是当我看完电影之后发现原来我看到的都不是真的,这让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但不会因此而记恨这部电影,反而是被这样的安排所折服。

这部电影最有看点的地方也在于此。

少年派的漂流是电影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分析少年派的这次充满奇幻色彩的漂流。

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可以从电影画面中观看到的漂流故事。

少年派和小游艇上的斑马、猩猩、鬣狗、老虎、老鼠海上求生。

第一个故事是讲派的一家随着父亲的动物园里的动物一同坐船迁往加拿大,所可惜中途遇到了沉船事故,一艘油轮里人活下来的只有派和四只动物,分别是一条鬣狗、一匹斑马、一只猩猩和一头老虎。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状态下,百兽之王老虎并没有先挑起互相厮杀的情节,反而是那只看上去就让人生厌的鬣狗先后杀死了斑马和猩猩,最后鬣狗又被老虎给杀死了。

之后船上就只有老虎和派了。

电影顺理成章的就开始讲派如何和老虎共处的故事。

派为了不让自己死于虎口,小心翼翼的对付着老虎。

在漂流的期间还遇到了一系列足于致命的险境,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以后顺利登陆获救。

看到这里我以为电影结束了,便抱着看片末彩蛋的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电影画面虽然很美,但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疑惑之感。

直到派在记者的采访之下说出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才惊然发觉导演在之前的电影里埋下了那么多的伏笔。

在第二个版本的故事中是通过派口述得知的。

这个版本的故事里面没有一个动物,活下来的是四个人。

分别是一个厨师、一个水手、派的母亲和派自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精选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精选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精选15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篇1故事开始于蒙特利尔,也结束于蒙特利尔。

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的传奇故事。

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

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

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主人公派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

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

然而货船中途沉没,帕特尔的家人全部遇难。

日本货轮失事,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

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老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

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先活吃了斑马,然后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出来吃了鬣狗。

接着,16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来到了一个食物丰富,而又会腐蚀人类的人形岛,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最后成功获救。

这个,是派讲给作家的故事。

然而,在结尾处,日货轮船的负责人来问他——唯一的一个幸存者,派给他们讲述了这个故事,而他们不相信,于是,派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船上,原有四个人——一个断了腿的水手,一个厨子,妈妈,还有他。

厨子说:“这个水手,活着很痛苦,还是将他杀了,让他快乐一点吧。

妈妈不同意,而厨子,硬将他杀了。

晚上,厨子又将死了的水手吃了,妈妈发现了,大喊着畜牲!畜牲!厨子一气之下,将妈妈杀了,我愤怒了,用他对付水手的方法对付了厨子.......”也就是,水手,是斑马。

妈妈,是猩猩,而老虎,就是被激怒了的我。

故事好像很简单,可是仔细一想,派,是如何活下来的呢?有人说,是船上的饼干,有人说,是打来的鱼,有人说,是老虎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

最新-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9篇

最新-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9篇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9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昨天带儿子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画面美轮美奂,情节要细细体会,寓意深刻。

看到好多人都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其实,就是这句话吸引我去看这个片子的。

不知道那只孟加拉虎意味着什么。

看完影片,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茫茫大海隐喻我们的人生,那只孟加拉虎象征我们内心的恐惧。

人生注定是孤独的,就像派一个人的漂流,但有恐惧为伴,才得以生存。

记得影片中派说,正是这只虎,是他活下来的动力,他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漂流的生活才有了目标:为老虎捉鱼。

而在开始的时候,老虎很强大,派眼睁睁地看到那个现实: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吃了鬣狗。

于是,老虎成了派的最大威胁。

他活在恐惧中,甚至不敢靠近大船。

终于有一天,派意识到:要战胜恐惧,需自己强大。

其实,看到这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投射,我竟会天真地想:老虎会否感念派的照顾,变得温柔,当我看到派找来木棍和鱼饵,去驯服、去震慑老虎时,恍然明白:真正的救赎是自己强大,而不是等别人慈悲。

战胜孟加拉虎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

而这个情节很好地隐喻了恐惧的正面价值,恐惧是我们活下来的力量。

恐惧能激发内心的勇气和智慧,恐惧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强大。

正如我们生活中的苦难,挫折,它们一样都是来救赎我们的,它们只不过用特有的方式来提示我们,来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智慧。

就像我在《教练型家长》课上,跟家长们分享的:恐惧,是化了妆的天使。

尤其是当没有任何亲人,独自一人与大自然相处的时候,更能贴近心中真实的自己。

你不能期待他人,你只能让自己强大。

而在生活中,当有他人的时候,我们往往把期待投射到对方,他要是再温柔些,他要是更爱我,他要是能理解我,能认可我多好。

有的时候,生活是那样美好,就像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漫天的星斗,大海奇幻无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优秀影评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优秀影评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优秀影评5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畅销700万册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派的16岁少年,在一次轮船失事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泊浩海侥幸求生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幻漂的流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少年派》大概讲述一印度少年,出生於动物园里面的家庭。

父亲是动物园园长,母亲是植物学家。

在经济不景气的生存环境下,园长决定将动物出售其他国家,同时举家迁移。

这个迁移行动通过船只的运送,而未到终点遇到海难,而只生存下来的只有派和几种动物。

而重点说的是能够走到终点并生存下来的两者:派和老虎。

片中有几点很有意思的:1、派的名字:派叫便辛,名字起源于法国一个盛名的游泳池,但叫印度的小便是同音(我的理解),所以同学们都叫他绰号“小便”。

派一直都这绰号无计可施,无法改变同学们甚至他哥哥对他这样的称呼。

在某年开学时派用行动去抹掉这个侮辱性的称呼,就是用记忆“π”(圆周率)的数字来征服了大家,而改叫他为“派”。

(从这点我觉得派是个能够战胜别人的人)2、派的宗教倾向:同一时间派同时相信不同的宗教,有印度教、___和伊斯兰教。

这些宗教在他身上似乎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

这种多种宗教倾向同时出现派身上,得到了哥哥拉维的取笑。

而父亲希望他能理性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利用信仰,因为父亲自小有过呼唤神而没被神眷顾的经历。

而母亲的态度是让派能够真正去了解不同的宗教,寻找适合他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盲目去相信。

3、派的磨难:除四种动物和一个人类逃离船外,在船上的所有生命体全部遇难。

而四种动物和一个人类是导演或者说是作者所安排的。

我看到的画面就是这个样子。

一条鬣狗、一只斑马、一只母猩猩,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还有派。

鬣狗很残暴,杀死了斑马和母猩猩,老虎后来出来杀死了鬣狗,这个过程中,派只有惊恐与痛苦。

他对鬣狗暴行没有给予任何的行动,他只害怕它会咬死自己,看到鬣狗咬死斑马和猩猩派毫无还架之力,充满着无奈感和无力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篇)_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篇)_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篇1影院看完全篇,写一下感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是类似阿甘正传的叙述方式,起初以为是一部诙谐的经典励志片,本以为可能只是模仿了阿甘但绝对不可能会超越!一直看到20分钟,有一丝类似铁达尼号灾难片的赶角,看到30分钟才发现,这原来是一部3D魔幻+人与动物的情感纠葛,那海中和星空3D 魔幻效果真够带感丝毫不亚于任何3D电影,人与老虎的情感也真够感人!可是一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看了后怕的惊悚片!一直到电影闭幕后,再回首电影才发现,原来整部电影是如此的深刻和严肃,将信仰和人性的剖析的是如此透彻和完美!李安导演的还是很不错,故事的选择还有场景的设计,真的很美,很梦幻。

感觉这部电影有很多让人思考的东西,认为这是一部对人性赞美的电影。

派的名字和一个泳池有关,但是却被同学认为是小便,于是派在自己的第二学习努力的改变自己在大家心里中的印象,于是他就成了π,也被大家所接受。

努力想改变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是很好的,但是我想这不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吧,我想这和他所存在的环境有关,在开始冒险之前,派信仰三个教,只吃素,不吃肉,即使父亲很看不上他也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

其实我感觉这种信念的具体内容无关重要,重要的是那种你称之为信仰或者信念的东西可以支撑着你,走下去。

派的全家前往加拿大居住导致了这场冒险的开始,因为中途遭遇了暴风雨。

派神奇的在一艘救生艇上存活了下来,意外的是还有一直孟加拉老虎。

那只他之前试着与之交流的却被父亲阻拦的老虎并且自己也被教训了。

在这个小艇上,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而老虎吃了鬣狗,派看见这一切没有办法,因为每个生物都要活下去,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最后和老虎的较量中,让我看到了许多。

派和老虎最开始是势不两立的吧,因为老虎会吃掉派,派明显处于弱势,只能靠自己做的小筏子躲避危险,但是当老虎走投无路选择跳海吃他却在也上不到船上的时候,派救了老虎,救了一个一直把他当作食物的动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最近,有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班里盛行,我便找过来看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派的印度少年,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

在派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决定全家带着动物去加拿大过更好的生活,然而就是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他们遭遇了海难,派的亲人和动物们都被暴风雨吞噬了,只剩下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船上神奇地漂泊了227天的历程。

这部电影惊险离奇,让我心惊肉跳的,一直为派的生命安全所担忧着,捏一把冷汗。

碧绿海难、狂风暴雨、飞鱼、夜光水母、海豚、鲸鱼群、星光等等,令人十分震撼,画面极其唯美、逼真,我仿佛置身之中。

所以,我不得不称赞这部电影的制作实在是太高超了!最令我关注的便是:那只孟加拉虎上岸后,当它走向森林入口时停了下来但没有回头,派醒来时放声大哭这个片段。

我想,此时它也有许多对派的留恋与不舍,毕竟在一起共度了两百多个日日夜夜,但他最后还是走入了森林里,在他生命中,自由可能是排第一位的,所以他才没有回头来看派最后一眼,或者是因为看了之后会舍不得离开,从这,我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通过这部影片,我学会了勇气,影后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要坚强地面对!当少年‘派’成功地到达了墨西哥海岸,趴在沙滩上时,我才从那奇幻的世界中醒来。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是精彩绝伦,同时我也深深地佩服派的勇气与耐力。

派的父亲是一家动物园园长,他的家庭和动物在前往加拿大的路途上不幸遭遇了海难,轮船沉入了海底,而少年派和一只老虎幸免于难。

失去亲人的派非常悲痛,当他发现老虎时又非常恐惧。

但他用勇气和耐力驯服了老虎,到达了墨西哥海岸。

少年派虽然惧怕老虎,但生存告诉他必须有勇气与老虎相处才能活下去。

所以他自制鱼竿钓鱼,并给老虎喂鱼吃。

勇气的力量使他敢于上小船跟老虎划分领地。

在航行途中他们遇到了巨大的海浪,飞鱼群,鲸鱼等,甚至还碰到了一个可以腐蚀任何事物的岛屿。

他没有在这些灾难中丧生,而是坚持下来,用勇气和耐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大灾难!可以说勇气和耐力是少年派生存下去的根本!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要有勇气与耐力去克服困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一只老虎、一个少年、一片大海、一条救生艇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的导演是李安。

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过奥斯卡电影最佳导演奖的华人。

他就用这部电影,讲了这么一个古怪的故事。

故事讲了印度少年派和他的爸爸、妈妈、哥哥要坐船到其他国家去定居。

在途中,发生了海难。

只有一只老虎、一只梅花鹿、一条猎狗、一个猩猩和少年派逃到了小救生艇上。

开始,老虎没露面,它一直藏着。

在猎狗咬死了梅花鹿和猩猩后,老虎跳出来咬死了猎狗。

少年派为了让老虎不吃自己,每天都要想方设法给老虎吃东西。

后来,派和老虎来到了一个小岛上。

小岛上有很多水池,水池的水白天是淡水,黑夜是海水,人掉进去会莫名其妙地死去。

派就和老虎离开了小岛,漂流了227天之后,他们到了岸上,老虎头也不回地跑进了森林,派也得救了。

这个故事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还没有呢!在船难保险员的追问下,派又说出了另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残酷:逃到救生艇上的没有动物,是4个人。

这四个人是水手、厨师、派的妈妈和派。

厨师杀了水手和派的妈妈,派又杀了厨师。

派一个人漂流了227天到了岸上。

究竟哪个故事是真的呢?我觉得第一个故事是真的。

因为整部电影大部分讲的都是第一个故事。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第一个故事有很多关于冒险的细节,非常精彩。

老虎和派相处让我感到惊奇。

我一直在想:“要是我和一只老虎在一起的话,会怎么样呢?”真叫人毛骨悚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个名叫派的少年在海上数月的漂流中发生的奇事。

这部电影看上去平淡无奇,可如果你深思其每个细节的含义,便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悟。

下面让我来解释下电影中的细节。

首先是刚上救生艇时,有斑马、猩猩、鬣狗和老虎。

其中斑马代表了水手,猩猩代表了派的妈妈,鬣狗代表厨师,老虎代表派恶的面。

他们之间的厮杀从而就有了道理,但派为什么没有杀掉代表他恶的面的老虎呢?原因是他并没有选择,只好慢慢适应、控制自己恶的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篇观后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篇观后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篇观后感《少年派的奇幻漂》不仅只是一篇讲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影片,它更解释了生存与道德、伦理,人的人性与兽性的关系。

看完让人惊讶、怀疑、恐惧、释然的同时,又回味无穷,对人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少年派的奇幻漂》观后感一一个叫派的少年和他的一家人在印度开了一个动物园,快乐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一家人因种.种原因迫不得已卖了动物园,带上所有动物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轮船。

暴风雨来临,船上的所有人都不幸丧生,只有派和凶狠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侥幸地逃到了救生艇上。

派和孟加拉虎从对峙到相依为命,在海上漂泊了227天,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直到派获救,理查德?帕克重返大自然。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惊险神奇。

观影后静下心来思考,少年派的漂流只有一个“奇幻”可言吗?不,不是的。

派不仅要面对海上生活种.种突如其来的危险,还要随时提防一只凶狠的老虎,那处境让人无比担忧。

可若是没了那只老虎,派也不会存活下来。

正国为他要随时提防老虎,他才会时刻不放松警惕,为了让老虎不吃自己而为老虎捕鱼。

在海上求生,最可怕的就是精神恍惚,无所事事,寂寞地等待死亡来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当派回忆起那段漂泊大海的日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失去,而最痛心的是,没与他们好好的告别。

”是啊,派与他眷恋的故乡,不辞而别;派与他深爱的家人,不辞而别;派与他相依为命的老虎,不辞而别,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珍惜那些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虽然人或许不会一下子就生老病死,但光阴的流逝总让人觉得不知不觉。

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做自己要做的事,说自己那些发自内心的话。

把握当下,这才不会错过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

正因为派有信念,没有绝望,才会让他绝处逢生。

学会在绝望处希望,就会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会帮人克服一切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还原故事的真相:少年派毫不奇幻的残酷漂流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听来是奇幻冒险的视觉大片,看过了则更是感叹大饱眼福。

这并非3D效果运用的最好的一部电影,但炫目的视觉效果,使整部电影浑然天成丝毫没有做作缀余之感。

整部电影叙事虽无太大的情节波动,但其情节之间的起承转合并加上绝妙的摄影及特效依然让人十分震撼。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开头并不算吸引人,混合着宗教信仰的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

不过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

派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

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

Pi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

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

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

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

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

在Pi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

但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

在短暂的停留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是个食人岛。

惊恐的Pi与老虎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但是如果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历险记》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只是乏善可陈的无力写一篇影评了。

但是直到少年派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之后,往复的镜头便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之前的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使这整个故事融会贯通的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充满和谐和爱心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而只一个有些残酷无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让我们先从电影的结尾说起。

当派与两个日本的公司代表讲述了他的奇幻冒险之后,两个日本人并不相信且视为儿戏,并希望派讲出一个没有动物,没有小岛,没有狐鼬的真实故事。

然后派讲出了另一个版本的海上求生记——其实,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亲。

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终派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

最后的现实是,最终只有Pi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伴随着两个日本人惊恐的表情讲完了,也许我们理所当然的会以为他们会选择这个第二个故事。

但是当采访Pi的记者打开当时事件的档案时,写在后面的是“最后他和这只动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这样一句话,显然他们采用了第一个不那么残酷而残忍的故事。

接着Pi又问来访的记者,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个?记者说,有老虎的那个(第一个)。

Pi回答:所以你跟随上帝。

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四个动物是一一对应的。

此刻导演担心观众不能联想到其联系,还让采访Pi的记者此时发问以一一对应: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是老虎。

也许可能你还不能接受第二个残酷的故事,但是导演在讲述第一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已经数次暗示我们,第二个故事才是真是发生的:1、大船遇到风暴,当Pi跳上救生船之后,在中国船员用汉语大喊“斑马!斑马!”后,斑马跳进了救生船。

此处暗示中国船员的角色对应。

2、当Pi的母亲想换素的菜品时,厨子表现的极为恶劣戏谑,刚好符合鬣狗穷凶极恶的品性。

3、猩猩是漂流很久之后才找到救生船并在Pi的帮助下上船,并且只有猩猩是在Pi的帮助下上船。

4、在猩猩被鬣狗咬死之后,老虎才突然出现反扑了鬣狗。

这与第二个故事中Pi的母亲被厨子杀了之后Pi终于忍无可忍杀了厨子的出场顺序一致。

如此看来,我们知道了第一个故事就是现实的隐喻,它含有两层:一是对真实事件的隐喻,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而升华出对人性思考的隐喻。

这第二层便是电影的核心,也是导演和主人公想要表达的核心。

先说说PI这个名字。

它代表了无穷数位的无理数。

当他在最后一节数学课上写了整整三个黑板的π值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们都在欢呼,每增加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成就,而这就是人类的衡量文明进步的标志。

如他父亲所说,科技带领人类在这几百年取得的成就抵得上信仰于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成就。

而在这个成就之上,影射的则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像π值的无穷尽一样。

与此处对应的隐喻还有Pi小时候听到的那个神话,那个神张开嘴就是整个宇宙。

这个隐喻同样出现在他看到了鲸鱼吃水母,看到了老虎的嘴,看到了幻境里鱼类的相残和张开的血盆大嘴。

Pi年幼是信仰多种宗教,印度教(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赌去教堂里喝圣水,从而和牧师交谈)、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的诵经所感染)。

他认为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

其实主人公Pi就是全人类的象征,无论哪种信仰,哪种宗教,作者和导演就是要在这里引起全人类对于信仰的反思。

此处的隐喻是:1、在船上吃饭的时候,母亲因为是素食主义者,想跟厨子换全素的菜品。

厨子先后指着肠和肉汁说: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随后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并险与其大打出手。

2、饭桌上一个中国水手前来想要安慰这一家人,解释到:我是信佛的,但是这个肉汁我也吃。

因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调味品。

3、Pi在饿极之后为了一条大鱼与老虎进行了殊死搏斗,全然不顾自己先前素食主义的信条。

4、当Pi找到了那个小岛之后,饿极了的抛开地上的土寻找的植物的根茎满足的吃着。

而老虎上岛之后看见大量狐鼬之后则是一顿猛抓猛吃,奇怪的是其他的狐鼬居然没有逃跑而是直立而视,这场景与Pi吃植物何其相似。

也许这是对素食主义以及素食主义者的一种讽刺的暗示。

万物皆由造物主所创,动物与植物皆为生物,并无本质区别,所以老虎吃狐鼬就像吃一般。

而此素食主义(或宗教信仰)则是建立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如果人在物质匮乏食不果腹境地就会放下束缚,正如在船上佛教徒会吃肉汁,Pi为了吃鱼肉不惜与老虎搏命一样。

与前面人类欲望无尽的隐喻相联系,则是暗示人类盲目的信仰,却同时做着违背神性的事;有着无穷的欲望,始终无法脱离心中的兽性。

正如在饭桌上,爸爸教导Pi的这个桥段:一个人不能同时信仰这么多宗教,如果你什么都信就代表什么都不信。

然后又告诉Pi,希望Pi拥有自己理性的思维,甚至与老爸信的冲突都没关系,只要是出于理性的。

也许观众在暴风雨来的时候Pi跪地长啸“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对神的质疑。

但个人认为影片向我们真是传递的信息恰恰是与上述相反的。

还记的这前后两个故事的角色对应之后,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就是主人公,那么故事中的Pi又是谁呢?传递给我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心中的神性,在现实中引导人类的无形的神。

它既独立于人类,又是人类的一部分。

人类在很多时候抛弃了他,却又在关键的时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脱离兽性的彼岸。

在第一个故事中,老虎就代表着Pi甚至是人类罪恶和兽性的一面。

当漂流初期的时候,老虎生猛无比,对Pi寸步不让;后面老虎因为饿极了之后又受惠于Pi食物的赏赐渐渐被驯化;一个最重要的桥段是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Pi看见了穿破乌云从天而降的圣光,高呼神迹并极力要向老虎展示,但老虎畏惧不前,充满畏惧的蜷缩在角落里。

主人公在岛上获救,白天有着无穷的食物,干净的淡水,以致于他钟情于这个小岛,不想离开,因为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让他想在这个岛永远生存下去,他甚至将女朋友送给他的红绳系到了那棵树上表达了他的依恋。

然而黑夜降临,他看到了白天的湖水开始吞噬鱼类,那深不可测的湖水在吃着自己养育的动物,同时他又看到了那个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看到了人类的牙齿。

白天和黑夜,馈赠与索取,吃和被吃。

这就是此岸。

这就是人类,这就是生存的残酷。

人不信了神了吗?你抛弃了我了吗?还记得影片前面Pi跑到教堂里与神父的对话吗?PI问神父,神将自己的儿子派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了苦难,这叫爱吗?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

电影的结局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神的儿子带领拯救了人,脱离了自相残杀的苦海,一步步消除兽性,这就是上帝的爱。

Pi毅然的逃离的那个小岛,因为他不想继续活在过去,吃着同类生存下去。

他跟随着神的指引,乘着小船,向着脱离兽性的彼岸。

但此时,他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兽性的一面,载着老虎继续出发。

直到最后,那只老虎走进了丛林里,消失了。

Pi哭很厉害,因为人类的兽性帮助人类生存了下来,在最危难的时刻生存了下来。

而当人无限的追求并接近神性的时候,兽性会在不被察觉时离去了。

他告诉作家,在老虎的眼里看到了另一个灵魂。

而父亲告诉他,在老虎的眼睛里,你只能看到自己。

父亲没有错,兽性没有情感和怜悯,与神性是毫不相容的。

起初Pi并不相信,但是在漂流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了,这两者是不可能融汇调和的。

“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

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但我非常确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

它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

”让我对上述推断深信不疑的是这个真实的故事:“理查德•帕克”原是历史上真实吃人海难故事的主人公名字。

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

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

这部影片讲述的不是一个美的令人发指的奇幻故事,也不是纠结于宗教信仰和理性思考的一个拧巴的人生选择。

原著作者和导演委婉而又明确的向观众用近乎疯狂而又含蓄的手法讲述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是对生活的悔悟、信仰的拷问,和人性的反思。

因为这部影片真的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 Life of Pi >。

最后想说的是李安导演的功力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无论观众看懂与否出了电影院都会精神亢奋的竖起大拇哥并说一句“牛逼!”。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

”——西格夫里•萨松转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线播放/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