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础知识
皮肤学:基础知识.

皮肤附属器官
4、汗腺 汗腺分为腺管、腺体、开口(开口在汗口
皮肤的颜色
黑素是一种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 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及分 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黄种人皮肤 内的黑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内较少;黑 种人则在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素存在; 白种人皮肤内黑素分布情况与黄种人相同,只是黑 素的数量比黄种人少。在人体皮肤的不同部位,颜 色的深浅也是不一致的,在颈、手背、腹股沟、脐 窝、关节面、乳头、乳晕、肛周及会阴部等处颜色 较深,掌跖部皮肤颜色最浅。这是因为在不同部位 黑素细胞的数目不相同所致,如头皮及阴部1m㎡内 约有2000个,其他部位约为1000个。另外,在粘膜 处也有黑素细胞存在。
皮肤学
皮肤的基础知识
皮肤的基本构造
皮肤的基本构造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全身的面积大 约是1.5-2平方公尺,跟外界最直接接触面。
皮肤的基本构造
皮肤的重量 占人体重量的15%,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 皮肤厚度依年龄,性别,部位的不同而各自 不同,通常约为0.5-2.0毫米之间,眼睑,外 阴等部位的皮肤最薄。
皮肤的温度
当体内外温度升高时,皮肤微循环血流增加,流速加 快,血管扩张,出汗增加,以散发热量;反之,体内热 产生低下,外界温度较低时,皮肤血流量降低,流速变 慢,血管收缩,防止从皮肤散失热量。许多人认为饮酒 可以祛寒,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饮酒后可以使皮肤微 循环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以暂时起到温暖皮肤祛 寒的作用,但同时也更加快了体内热量从皮肤散失,一 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觉寒冷,而且过量饮酒大醉时, 皮肤微循生冻疮、冻伤,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饮酒取 暖,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时外出。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解决方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使用紧致和抗氧化的护肤品;进行激光治疗、注射 美容等医学美容手段。
03 皮肤护理与保养
日常皮肤护理
清洁
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 ,早晚各一次,注意T区的清洁
。
保湿
洗完脸后,及时使用适合自己 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 。
解决方案
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选择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
皮肤色斑
皮肤色斑产生的原因
紫外线照射、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黑色素细胞活跃 ,形成色斑。
解决方案
避免紫外线照射,使用防晒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白淡斑 产品;进行激光治疗等。
皮肤松弛与皱纹
皮肤松弛与皱纹产生的原因
04 皮肤疾病与治疗
常见皮肤疾病及其症状
痤疮
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皮肤上 的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常伴有疼 痛和瘙痒。
湿疹
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 斑、水疱、糜烂和渗出,常伴有剧烈 瘙痒。
银屑病
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 上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 屑,可伴有瘙痒和疼痛。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目录
• 皮肤基础知识 • 常见皮肤问题及解决方案 • 皮肤护理与保养 • 皮肤疾病与功能
结构
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 功能;真皮层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皮下组织则储存脂肪,起到保温和缓 冲作用。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产生的原因
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学物质、紫外线、花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痒、 刺痛等症状。
皮肤基础知识

1.5角质层 角质细胞
角蛋白
润肤
吸水
阻止水分蒸发
过厚 特点:发黄、 发暗、无光泽, 影响吸收 解决:定时使用 去角质产品
过薄 特点:皮肤敏感
红血丝
解决:停止使用有
去角质功效的产品,
采用修复产品
修护角质层 改善血丝护肤品
2、真皮层 真皮层的特点: -提供表皮营养 -有血管和神经 -没有再生修复的功能,受伤后会留下疤痕 -占皮肤总含水量的60%
表皮有丰富的末稍神 经,皮肤中有丰富的 功能不同的感觉神经 末梢,能感受各种不 同的刺激。 单一感觉:触觉、痛 觉、冷觉等; 复合感觉:干、湿、 硬、软、糙等; 瘙痒:产生机制尚不 完全清楚。
5、调节体温作用
1、血管舒缩、流经皮肤血流量 周围温度高时体温调节: 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
知识链接: 每天饮水量: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
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ml,健康成 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ml左右的水分。 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 300~400ml的水。 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ml开水
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 皮脂:脂类混合物(甘油酯、蜡酯、鲨烯 、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
颗粒层
1.3颗粒层
颗粒,有折射光线的作 用,可减少紫外线射入 颗粒层 体内。
缺水的状态
透明角质颗粒在2种 状态下会失去折射光线 的作用。
碱性环境
1.4透明层
细胞本身已趋渐死亡, 胞浆内含有疏水性 蛋白结合磷脂,具有 防止水、电解质与化 学物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思考 角质层跟美容有什么关系呢??
角质层的厚薄会影响: 1、人的肤色: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起来发黄,缺 少光泽,角质层过薄,皮肤容易干燥脱屑,易出现 发红,敏感现象。 2、皮肤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过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 3、保湿作用:正常情况下,由于皮肤角质层有吸水和 屏障功能,角质层中水分含量在10%-20%,皮肤水嫩 光滑。
皮肤理论基础知识

静止期时 生长期时 毛囊密度 毛囊深度
间
间
3- 4
2-6
350
3-5
2-3
1
500
2-3
1.5
4个月
500
1-2.5
3.0
4个月
65
3.5-4.5
2.5
3.0
2.5
4个月
70
3.5-4.5
2-4
1年
80
3-6
4个月
60
2.5-4.0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角质 透明 颗粒 棘层 基底
基底层
缺 水:皮肤干燥、起皮屑、形成假性皱纹。 过 厚:皮肤暗黄、粗糙、肤色不均。 过 薄:易敏感、红血丝。 只局限于手掌和脚掌。
皮肤的光泽度与通透感由此层来体现,并具有反射紫外线的功能。
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层,断裂和缺水会造成真性皱纹。
是生发层,也是黑色素的加工基底,基地层细胞具有分裂、再生、增殖功能。
毛发基本结构
• 毛囊的一侧有一束斜行的平 滑肌,称为立毛肌。立毛肌 一端连于毛囊下部,另一端 连于真皮浅层,当立毛肌收 缩时,可使毛发竖立。
静止期
毛发生长周期
生长期 退行期
• 毛发生长是有周期性的,每个周 期包括生长期、退行期、静止期。 一般来说毛发的生长期约为3年、 退行期约为3周、静止期约为3个 月;不同部位的毛发生长周期并 不同步,同一部位的每根毛发生 长周期也各不相同,各个部位各 根毛发有各自的生长周期。
肤表面的温度达到45度时,皮肤内的温度已达到70度以上,达到脱毛的目的,而 45度的温度不会对皮肤造成汽化或任何的损伤。
第三节 脱毛过程中常遇的疑问
4、脱毛后能正常洗澡、使用香皂、沐浴露吗? 脱毛后可以正常洗澡,但不能用太热的水清洗脱毛部位,温
皮 肤 基 础 知 识

皮肤基础知识一、皮肤的构造1、皮肤的表面·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沟之间交差之处的小孔便是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也就是说,皮脂是从皮沟的毛孔中分泌出来,汗水是从皮丘的顶点流下。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分的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的表面图·皮肤的剖面图2、皮肤的组织皮肤从外到里,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皮肤的生理图由外至内依次为:①基底层(基底母细胞):A. 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连。
B. 相连之处显波浪状,上面排列着基底细胞。
C.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液后,不停分裂子细胞,细胞不断的新生、增殖,才是肌肤美的必要条件。
D. 产生黑色素的色素形成细胞也在基底层上的基地母细胞之间。
(每十个基底母细胞旁边就有一个黑色素形成细胞)。
②有棘层:A. 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细的纤维,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有棘突一样,相互连接。
此层各细胞间存有的是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其内含内许多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外界各种刺激的作用,并为细胞提供营养,所以作用为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的分配。
B. 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下往上排列着想4-8列由圆形至椭圆的有棘细胞。
③颗粒层:A. 是由2-3列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成的薄层。
B.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或纺锤形,显碱性,在皮肤中引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④透明层多认为是角质层的一部分,见于掌、足等部位。
⑤角质层:A.这一层位于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在保护皮肤上引起重要的作用。
B.角质层是由十四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C.角质层的特征为角质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较厚,对一些物理性刺激,例如,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同时防止其向内部入侵。
皮肤基础知识

皮肤基础知识1、皮肤的概念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人体表面。
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5~2m2,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厚度约为0.5~4mm。
不同部位的皮肤厚薄不一,它是由表皮角质层或真皮厚薄不同决定的。
其中以眼睑的皮肤最薄,掌、趾部皮肤最厚。
女性皮肤比男性薄,小儿皮肤比成人薄且柔软。
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16%。
以面积和重量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颜色的深浅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身体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影响不同而异。
2、皮肤的外观皮肤表面有许多纤细的深浅不一的皮沟,它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皮嵴,有些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为三角形或多边形小区,称皮野。
皮沟、皮丘增加皮肤的表面积;又能缓解外界种种作用力对皮肤的伤害。
皮沟在指趾末端构成指纹。
3、皮肤的颜色1)皮肤内色素含量的差异:黑色——黑色素;黄色——胡萝卜素;红色——血红蛋白2)皮肤解剖上的差异:角质层厚薄;颗粒层厚度影响透光性,使皮肤发暗、发黄。
4、皮肤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5、皮肤的机构,分成: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表皮层位于皮肤最上层,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是与护肤品直接接触最密切的部份。
平均厚度为0.07 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由许多层的细胞组成,具有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
表皮内有丰富细小的神经末梢,它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和冷觉等感觉。
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性、基底层。
表皮的各层实际是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死皮/角质)脱落,大约需要28天。
1)角质层:死亡细胞,是皮肤的最外层,由4~8层鳞状扁平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水量较少,仅有10%~20%。
对皮肤有防水和屏障保护的作用:防止皮肤内70%的水分向外流失,阻挡外界细菌和物质等的侵入,抵御紫外线,散热,保温的作用。
皮肤基础知识

皮肤基础知识一、皮肤表面结构1、皮肤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凸起的部分叫皮丘,凹下去的叫皮沟,皮丘的最高点有个孔叫汗孔,下面链接着汗腺,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汗孔排出,皮沟与皮丘的交汇处有毛孔,毛孔上面长有汗毛,下面有毛囊,毛囊旁边有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有毛孔排出。
2、皮脂膜: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在皮肤表面相融合会形成一层弱酸性的保护膜叫皮脂膜。
皮脂膜的作用A、保护:呈弱酸性可消炎杀菌B、保湿:汗液+油脂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天然霜二、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排毒系统之一。
占人体体重的15%,其面积成人为1.5-2平方米,平均为1.7平方米。
一般厚度为0.5-4毫米,平均厚度2.0-2.2毫米,皮肤的厚度全身各部不等,全身最薄出为上眼睑,厚度0.1毫米,其次是嘴唇,乳晕等处,全身最厚处为背部中位线、手掌和足底,其平均值可达3.8-4.8毫米。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此外,皮肤中还含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皮脂腺、汗腺、毛发、指(趾)甲。
1、表皮:分五层由内而外的顺序1)基底层:由圆形单列的基底母细胞组成。
作用:分裂新细胞。
每十个基底细胞旁会有一个黑色素细胞。
2)棘层:由两到三列圆至椭圆形细胞组成。
作用:负责淋巴液、血液的流动和营养输送。
3)颗粒层:有四到八列凌形细胞组成。
作用:折射紫外线。
4)透明层:仅限于手掌足底,面部没有。
5)角质层:由14列扁平无核的死细胞组成。
作用:保护和缓冲。
2、真皮层:乳头层、网状层1)动脉血管:渗出营养和氧气2)静脉血管:排出二氧化碳3)淋巴管:排出毒素、废弃物4)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负责皮肤的弹性和张力网状纤维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5)纤维芽母细胞:输送营养6)末梢神经:感知的功能3、皮下组织:主要是一层厚的脂肪组织,有一定的弹性。
内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皮脂腺、汗腺、神经等。
皮下脂肪的厚薄对女性的体形有很大影响。
二、皮肤的功能1、保护功能:对内保护:对外保护:2、呼吸功能:肺是人体最大的呼吸器官,皮肤占肺呼吸的1%3、感知功能:皮肤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例:十指连心4、分泌排泄:皮脂腺:雄性激素分泌的多少决定油脂的分泌汗腺:皮肤唯一的单行道,只排泄不吸收A、感知排汗B、未知排汗、5、调节体温:例热胀冷缩6、表情功能:7、吸收功能:皮肤有吸收功能但不具备主动吸收功能,虽然不具备主动吸收功能,但它会经皮吸收。
皮肤护理基础知识

皮肤护理基础知识1. 皮肤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
主要功能是形成皮肤屏障,保护体内组织免受外界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害。
-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由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
真皮起到支撑与营养皮肤的作用,还含有血管、神经末梢和皮脂腺等。
- 皮下组织:存在于真皮之下,由脂肪组织构成,起到保护和隔热的作用。
2. 皮肤的功能皮肤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 保护功能:形成皮肤屏障,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入。
- 温度调节功能:通过汗液和血管扩张收缩,调节体温。
- 感觉功能:皮肤上分布有各种感受器,可以感知疼痛、温度等刺激。
- 分泌功能:皮肤分泌皮脂,调节皮肤湿度和润滑度。
- 吸收功能:皮肤对一些药物成分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3. 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正确的皮肤护理对于维持皮肤健康非常重要。
一些基本的护理措施包括:- 温和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不要频繁使用肥皂,避免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
-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产品,避免皮肤干燥和水分流失。
- 防晒:外出前涂抹防晒霜,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 均衡饮食:合理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肌肤健康。
- 适当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
4. 常见皮肤问题及处理方法- 痤疮: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含有水杨酸或苯酸的产品控制油脂分泌,避免挤压痤疮。
- 痘痘: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注意清洁,保湿,避免摸脸。
- 雀斑:定期使用美白产品,注意防晒。
- 干燥:勤补水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 敏感: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维持皮肤清洁与水油平衡。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皮肤护理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良好的皮肤护理惯能够使你拥有健康亮丽的肌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女性肌肤在20岁左右时,体内激素分泌均衡,所以20岁左右的女性肌肤最好,女性在十岁时,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及黄体素不够充分,所以不能保持平衡,过了23岁,平衡开始被破坏,皮肤变薄、弹性减弱、血液循环不佳,新成代谢衰退。
一、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全身的面积大约是1.5-2平方米跟外界最直接接触面。
皮肤的厚薄、粗细及松紧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较厚的皮肤比较粗、紧、弹性也差。
较薄的皮肤则较细、松弹性也大些,躯干、掌、眼部,耳朵、乳房等处最薄。
皮肤的重量占人体的重量的1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厚度依年龄、性别、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通常约为,0.5-2.0毫米,眼睑、外阴等部位的皮肤最薄。
皮肤的生理结构:二、皮肤的分类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A、表皮层1、表皮的外观:由皮沟、皮丘和汗毛三部分组成。
皮肤凹陷的部分叫皮沟;皮肤隆起的部分叫皮丘;而汗毛在皮沟和皮丘的交错处。
汗腺及皮脂腺的开口则分布在皮肤之中。
2、表皮的分类:表皮: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有外及里分为:角质层(扁平)、透明层(椭圆)、颗粒层(仿垂)、有棘层(多角行)、基底层(圆柱行),表皮厚度:0.03-1毫米左右,PH值4.5-6.5角质层:由无形的死细胞重叠呈鳞屑状结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作用:(1)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或者一定限度的物理摩擦(2)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丧失(角质层含水量在10%-20%,最理想15%-20%,含水量在10%以下,皮肤会出现干燥,角质层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皮肤的表面是有完全角化的角质细胞组成的角质层。
角质细胞是基底细胞不断分化,经历棘层和颗粒层逐渐移行到角质层形成的,扁平层的没有细胞核,并不断的崩解脱落,形成所谓的“皮屑”。
这个演变过程的时间称为表皮生长周期,约3~4周。
角质层与其表面皮脂和水份乳化形成的皮表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最表面的屏障保护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透明层:只存在于掌跖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颗粒层:有核的或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
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曲折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
棘层:呈弱酸性(PH值7.3-----7.5)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
基底层:由圆柱状的基氏细胞和以星状的黑色细胞组成,基底层又称母细胞层,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由于具有再生和分裂的功能,也称为生发层,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比例1:10。
黑色素细胞可不断大量产生黑色素,无论任何人种,它黑色素细胞是相同不变的,产生量的多少而影响人体皮肤。
新细胞从基底层到达角质层需要14天,在角质层停留14天。
,皮肤的角化现象:由基底层和有棘层产生分裂的新细胞,被逐次的推向外层,到达角质层时变成无核的死细胞的过程周期为24-28天,意味着皮肤的生理代谢周期为28天。
皮肤是人体最年轻的器官,在休息时,细胞分裂和再生旺盛,美容睡眠时间20:00-1:00,皮肤细胞一产生细胞最旺盛时期。
新陈代谢最好时间是晚上10:00-2:00B、真皮层1、真皮是位于表皮之下的结缔组织,主要有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皮脂腺、汗腺、毛囊等。
(与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组织组成,具有保温和缓冲外来震动的作用,由致密性结缔组织构成。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2、乳头层:呈波浪似的乳头装,与表皮垂直紧密连接在一起,有丰富的血管及触觉小体。
3、网状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纤维的基质所组成(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与皮肤平行状态,纤维的基质是粘多糖体,维系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的营养供给,当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断裂,致使皱纹产生,粘多糖体的缺乏和凝固由营养不足或紫外线照射有关,致使胶原蛋白纤维断裂)。
真眙的纤维结蒂组织有三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胶原纤维抗牵拉,弹力纤维具良好的弹性。
如果三种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韧性下降,就容易产生皱纹。
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面织的60%,若低于60%,皮肤呈现干燥、起皱纹等缺水状态。
4、皮肤受损伤后,其再生过程和修复时间,因受损的面积和深度而有很大的差别。
小而浅的损伤,由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数天就能愈合,也不形成瘢痕。
较大而深的损伤,其再生过程则较长。
创伤出血和止血,并出现炎症反应,众多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局部,清除细菌。
随后出现许多巨噬细胞,清备的组织,并释放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生长,生成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的结缔组织,其中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少,毛细血管丰富,创伤后不久,伤口周围的——皮细胞增殖并迁移到伤面。
伤面残留有汗腺和毛囊的上皮也能增殖,形成覆盖伤面的上皮小岛,参与再生,最后伤面全由新生的表皮覆盖,关渐形成正常的表皮。
肉芽组织也渐由纤维致密的结缔组织,如创伤面积大,常需在伤面移植皮肤,以协助修复。
当皮肤划伤深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感觉,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疤痕。
C、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深层,由脂肪细胞所构成,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
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构,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湿防寒、缓冲外力、保暧的作用,脂肪细胞被分解后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
皮下脂肪的厚薄还对人体的体型有影响,缺乏线条美,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皮下脂肪的厚薄,保持健美的体型,人体的胖与瘦不是由脂肪细胞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脂肪细胞体积来决定。
皮下组织的作用:1、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2、具有衬垫的保温的作用并且缓冲外界的撞击。
3、将人体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态储存。
帮助人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三、皮肤附属器官毛发、毛囊、指(趾)甲,皮脂腺、汗腺等。
1、毛发(1)毛发:140万根;头发:10万根。
毛发主要同角质蛋白所构成,并且具有吸收功能。
生长期:2-6年;停止期3-6月;衰退期1-2月,每天正常掉发量70-100根。
食物(蛋白质)——肠胃(酵素分解)——各种胺基酸蛋白质—角化--毛发毛乳头:毛乳头分泌出毛乳汗,它具有毛发的主要来源。
血管输送2、指甲主要构成——90%角质蛋白、5-10%水份0.01%暗质爪。
健康指甲:呈半透明的白色,指甲甲尘接受微笑线的边缘。
作用:具有美观和保护作用。
3、皮脂腺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为分泌物(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质、细胞的碎片所组成,呈半流动的波体状)。
皮脂腺和毛囊关系密切,皮脂腺导管大多开口于毛囊漏斗部。
皮脂腺基本结构分为:腺体、腺管、开口、(除了甲床、唇缘、手掌、脚底等遍部全身)。
影响皮脂腺的因素:(1)受人体荷尔蒙的影响(男性荷尔蒙使皮脂亢进,毛孔粗大,皮肤水合度降低,女性荷尔蒙皮肤水合度多,皮肤细致)。
(2)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皮脂腺亢进,反之皮脂腺越小)。
(3)脑神经刺激情影响,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过于兴奋都经起皮脂腺亢进。
作用:润泽皮肤,防止皮肤水份的丧失,皮脂中脂肪酸有杀菌、防御的作用。
4、汗腺汗腺分类腺管、腺体、开口(开口在汗口处)又分大汗腺(顶浆腺)和小汗腺(艾克莲汗腺)。
(1)大汗腺:腋下、乳晕周围、肚脐、会阴处、开口在毛囊处(毛孔处),PH6.3-6.9偏中性,呈黄色。
(2)小汗腺:除了甲床、唇缘、指关节处,遍布全身,PH4.5-5.6(弱酸性),无色。
①润泽皮肤。
②将身体废毒物排解出来。
③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皮脂分泌出来的皮脂可以形成皮肤天然的保护膜----皮脂膜。
胆固醇皮脂膜的形成:皮脂+汗液皮脂----------皮脂膜的作用:乳化①可以防止外界的异物和脏物进入皮肤。
②可抑制细菌在皮肤上繁殖。
③有润滑角质层,防上干燥和皮肤水份的丧失。
四、影响皮肤顏色的因素人类的皮肤有六种不同的顏色,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这主要是因为皮肤内黑色素的数量分布情况不同所致。
黑色素是一咱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
由于黑色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
黄种人皮肤内的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内较少;黑种人则在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色素存在;白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分布情况与黄种人相同,只是黑色素的数量比黄种人少。
在人体皮肤的不同部位,顏色的深浅也是不一致的,在颈、手背、腹股沟、脐窝、关节面,乳头,乳晕、肛周及会阴部等处顏色较深,掌跖部皮肤顏色最浅。
这是因为在不同部位黑色素细胞的数目不相同所致,如头皮及阴部1mm平方内约有2000个,其他部位约为1000个。
另外,在粘膜处也有黑色素细胞存在。
正常皮肤的顏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皮肤内各种色素的含量与分布状况,黑色素是决定皮肤顏色的主要原因。
2、皮肤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
3、皮肤的厚度及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散射现象(角质层的黄色,透明层、颗粒层的白色)皮肤的温度由于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36~37摄氏度之间,所以有些人会认为皮肤的温度象体温一样恒定,其实这是错误的。
人体组织器官和皮肤随部位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
人体肝脏的温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后才是皮肤。
皮肤的温度一般都低于37摄氏度,它受皮肤内血循环和外界气温的影响,一般规律是躯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远心端高,血循环较丰富的头,面及掌跖处皮温也较高,最低的是耳壳、鼻尖及指端,外界气温的变化对皮肤温度的也是明显的,例如夏季时胸部皮肤温度为36.6摄氏度,大腿处为33.6摄氏度;到冬季时胸部为36.4摄氏度,手部温度仅有10摄氏度,相差很显著,保温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冻疮。
皮肤的微循环对体温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当体内外温度升高时,皮肤微循环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扩张,出汗增加,以散发热量;反之,体内热产生低下,外界温度较低时,皮肤血流量降低,流速变慢,血管收缩,防止从皮肤散失热量。
许多人认为饮酒可以祛寒,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饮酒后可以使皮肤微循环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以暂时起到温暖皮肤祛寒的作用,但同时也更加快了体内热量从皮肤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觉寒冷,而且过量饮酒大醉时,皮肤微循环血管调节功能麻痹,对寒冷的抵抗力大大减弱,很容易发生冻疮、冻伤,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饮酒取暧,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时外出。
五、皮肤的生理作用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大的器官,参与全身的机能活动,以维持机体和外界自然环境统一,同时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在皮肤上反映出来,皮肤能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通过反射调节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保护作用:皮肤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等的损伤,如:热、冷和阳光等的损伤;另一方面阻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受到细菌侵袭,皮肤会发炎,令细菌得以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