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名词解释
50名词解释

URL:(uniform reaource locator)即通用资源定位器。含有访问方法信息和资源信息web broswer用它把用户和指定的文档或地址中的homepage连接起来无须用户了解资源的具体物理位置。
POP3:即邮件接收服务器。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牌系统。是配备有一个或数个调制解调器作为信息的传递或信息中心源的计算机系统。这种电子公告牌系统通常只为特定专门行业服务,并且一般由软件销售商和不同pc用户组织起来建立。
网络名词解释
address地址:Internet上计算机或节点地唯一标识,可以是数字表示的IP地址或以域名表示的地址。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一种用过两对电话线实现高速数字连接的线路。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有96个可显示的大写和小写字母、32个非显示控制字符。
Bridge:网桥,连接两个采用相同协议的网络节点部件的设备,局域网中一种使得异行网之间能交换数据的设备。
13.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14.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15.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16. ADSL:非对称数据接入
17.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18. ATM:异步传输模式
19. VLAN:虚拟局域网
20. IP:网际协议
21.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NTERNET: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上的路由器/交换设备/计算机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或者一组共享的资源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网间互联和信息互通的方法。
域名:Internet节点的完整表述,包括主机名,子域名及域名,全用点隔开。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民法名词是指在民事法律领域中常常出现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专业术语,这些名词的准确解释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解释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文。
1. 财产:指一个人或法人所拥有的权益,可以是物质上可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金钱、土地等。
2. 继承:指在遗产人去世后,将其财产权益移交给特定的继承人的过程。
3. 合同: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法律约定,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具有法律约束力。
4. 民事责任:指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经济赔偿、精神赔偿等。
5. 名誉权:指个人或法人组织对自己名誉的保护权利。
6. 承诺:指一方向另一方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或保证。
7. 侵权: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犯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等。
8. 过失:指因疏忽或疏漏造成的损害,而无意识违背法律义务。
9. 不正当竞争: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
10. 损害赔偿: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他人损失后,需要向受损害方支付经济补偿的行为。
11. 报复性侵权:指个人或法人组织为报复他人而实施的侵权行为。
12.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益。
13. 遗嘱:指遗嘱人在生前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分配和处置的意思表示。
14. 国际私法:指处理国际涉案事务时适用的法律规则。
15. 债权人:指向他人主张债权的个人或法人。
16. 定义权:指拥有在合同或法律文件中定义词语或术语的权力。
17.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使合同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
18. 损害赔偿责任:指违反合同或法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后需要承担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19. 民事诉讼:指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法律过程。
20. 代位权:指代理人或授权人的权利能力,代表他人行使权益。
21. 嫌疑人:指被怀疑参与犯罪活动的个人。
名词解释大全

31.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六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种接触,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23.绿色经济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24.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1918年11月 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
7.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1. 时间管理:指有效地计划和安排时间,以达到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目标。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2. 知识管理:指将知识资产组织、存储、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知识获取、利用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
3. 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环境保护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
4.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未来代际满足需求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保护环境。
5. 公民责任: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行为,旨在建设和谐、公正的社会。
6. 创新:指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的想法、方法或产品。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
7. 社会正义:指社会各个成员在社会资源、权利和责任分配上的公平和公正。
社会正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包容,减少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8. 人权:指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生命权等,是人类的基本尊严和价值。
9. 平等:指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人,将每个人视为平等的价值和权利。
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视。
10. 沟通: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等交流方式传递信息和意见。
沟通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合作,是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技能。
11. 科技:指科学技术的总称。
科技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12.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3. 教育:指通过学习和教导来传承和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14. 文化: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艺术形式。
名词解释精选

名词解释1. 教育:指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3. 受教育者: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4.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5. 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6.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7.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8.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9.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10.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3.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4.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5. 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教学方法,也称问答法,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丰富的名词词汇。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名词。
一、人物类名词1. 英雄:指在战争、事业或其他方面有杰出成就或突出贡献的人物。
2. 名人: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突出地位和威望的人物。
3. 学者:指具有高深知识和丰富学问的人。
4. 科学家:指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人。
5. 政治家:指从事政治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权力的人。
6. 艺术家:指在艺术创作领域有独到才华和造诣的人。
7. 运动员:指从事体育运动,并在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
8. 导演:指指导电影或戏剧等艺术作品创作和演出的人。
二、地理类名词1. 国家:指具有独立主权的地区或民族聚居的领土区域。
2. 省份:指在中国行政区划中,属于第一级行政区划的地方行政单位。
3. 城市:指人口聚集、社会经济发达的市区。
4. 河流:指地表上水流的主要通道,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自然水道。
5. 山脉:指陡峭、连绵不断的大山系统。
6. 海洋:指连接着世界各大洲的广阔水体。
7. 湖泊:指较大的淡水或咸水水域。
三、文化类名词1. 文学: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作表达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 戏剧:指通过演员表演、舞台搭建等手段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3. 诗歌:指用韵律和节奏进行创作表达的文学形式。
4. 绘画:指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事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5. 音乐:指用声音和乐器演奏创作的艺术形式。
6. 建筑:指设计、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技术。
7. 雕塑:指用各种材料创作立体艺术品的艺术形式。
四、科技类名词1. 互联网: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全球性网络系统。
2. 移动设备:指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3. 人工智能:指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能力。
4. 生物技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5. 绿色能源:指对环境友好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如太阳能、风能等。
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名词解释(答案整理)名词解释:1、季风(monsoon):就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得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得、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得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得风称为季风。
大陆与海洋间得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得风系,称为季风。
季风就是海陆间季风环流得简称,它就是由大尺度得海洋与大陆间得热力差异形成得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得风称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得风为冬季风。
(2006)2、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得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引力得作用下。
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下渗及径流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与周而复始得运动过程。
(2006)3、大气环流:就是指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得运行得总称,指大范围内得大气层内具有一定稳定性得各种气流运行得综合现象。
就是形成各种天气与气候得主要因素,可分为行星风系、季风与局部环流。
按水平尺度划分,有某个区域得大气环流、半球或全球得大气环流;在垂直方向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得大气环流;按时间尺度划分,有日、月、季、半年、一年至多年得平均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主要表现为:全球尺度得东西风带、三圈环流(哈得莱环流、费雷尔环流与极地环流)、定常分布得平均槽脊、高空急流以及西风带中得大型扰动等。
大气环流既就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物理量交换以及能量交换得重要机制,也就是这些物理量得输送、平衡与转换得重要结果。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得非均匀分布就是大气环流得原动力。
大气环流构成了全球大气运动得基本形势,就是全球气候特征与大范围天气形势得主导因子,也就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得背景。
(2006)4、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得水平运动,就就是洋流。
洋流就是海水运动得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就是海洋得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与海底起伏等等,也有不同程度得影响。
(2006)5、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得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系统:Intervertebral foramina椎间孔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
;scalene fissure;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linea semilunaris半月线为沿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inguinal canal;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内脏:isthmus of fauces;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tubal torus咽鼓管圆枕正对下鼻甲后方,有一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通中耳鼓室,在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有弧形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dentate line;齿状线部位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下端连接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bare area of liver;肝裸区肝脏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是肝的左冠状韧带前后之间的区域。
和右冠状韧带之间的区域。
porta hepatis肝门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长约5cm,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hepatic pedicle肝蒂肝十二指肠韧带的上端及其所含出入肝门的结构,其中包含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及肝脏自主神经和淋巴结、淋巴管。
介于肝门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其右侧是网膜孔.;triangle of Calot;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conus elasticus;弹性圆锥:又称环声膜,为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结构。
其纤维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呈扇形向下后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内面及杓状软骨声带突pleura;胸膜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
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
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的潜在性浆膜囊腔隙,即胸膜腔pleural cavity,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Mediastinum纵膈;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renal hilum;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称为肾门renal pedicle;肾蒂为出入肾门的肾血管、淋巴管、神经、肾盂和结缔组织的总称renal sinus; 肾窦由肾门深入到肾实质内的盲囊状腔隙,其内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renal region;肾区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区域称肾区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spermatic cord;精索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所构成。
peritoneum; 腹膜腹膜是指在存在高等脊椎动物腹腔中的一层黏膜,主要由间皮细胞构成,藉由结缔组织的支持所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
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
腹腔脏器的血液、淋巴和神经组织经由腹膜与外界相连。
腹膜也具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
lesser omentum;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greater omentum;大网膜胃背部肠系膜(胃系膜)从胃与肠之间向前膨出,在肠的前方下垂形成皱襞,mesentery;肠系膜将空、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呈扇形,内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等。
脉管系统:arterial ligament;动脉韧带由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的遗迹。
也叫动脉导管索tricuspid complex;三尖瓣复合体位于右心房与心室之间,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在功能和结构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
它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pericardium; 心包膜是包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danger triangle of the face;面危险三角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通俗的说是从鼻根到两口角,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且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
venous angle;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
cisterna chyli乳糜池乳糜池是人体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收集肠干,左右腰干的淋巴,注入到胸导管中,再注入左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中。
感官:optic disc视神经盘视乳头位于黄斑区,境界清楚,呈白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Macula lutea;黄斑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fovea centralis;中央凹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两层细胞,此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均一对一联系,故视觉最为敏锐而精确,称中心视觉。
aqueous humor;眼房水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
由睫状体产生,房水也具有维持眼内压的功能,房水还具有一定的折光功能。
tympanic membrane;鼓膜鼓膜也称耳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隔开cone of light; 鼓膜光锥在耳里,锤骨柄自上而下地嵌附于耳膜上,上于耳膜中央,因而向内牵拉耳膜,使之呈漏斗状,,其中央凹陷处,称为耳膜脐部。
在脐部之前下方由脐向前下达耳膜边缘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spiral organ螺旋器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人类的听觉感受器,受蜗神经支配位于内耳膜迷路的蜗管的下壁(下壁即蜗鼓壁又称基底膜或螺旋板)由Hensen细胞、外指细胞、外毛细胞、外柱细胞、内柱细胞、内毛细胞、内指细胞齿间细胞以及盖膜组成内有外隧道、内隧道、Nuel腔并且有神经纤维发出连接螺旋神经节能够将内淋巴的震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系统:Nucleus;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
White matter;白质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
在中枢部,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集聚而成。
它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
白质内又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束。
大脑灰质在外部,白质在内部。
而在脊髓中,灰质内部,白质包围在灰质外面。
cortex;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其下方大部分则由白质构成。
gray matter;灰质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灰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合一起称为神经核。
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白质。
medulla; 骨髓骨髓是存在于长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ganglion;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面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reticular formation;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也叫做网状系统,位于脑干内部,两耳之间,一种由白质和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是一种手指形状的神经元网络nerve;神经(Nerve)是由聚集成束的神经纤维所构成,而神经纤维本身构造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被神经胶质细胞所形成的髓鞘包覆cauda equine;马尾前根自前外侧沟走出,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经后外侧沟进入脊髓,由脊神节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组成。
每条后根在与前根会合前,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腰、骶、尾部的前后根在通过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长距离filum terminale; 终丝终丝即软脊膜在脊髓末端移行后形成的一根无神经组织的膜性结构,约在第二骶骨水平以下硬脊膜包裹而终止于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上端在枕骨大孔平面移行为延髓,下端通过终丝止于尾骨,因此终丝有固定脊髓的作用。
fasciculus gracilis;薄束薄束是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的粗纤维在同侧脊髓后索的直接延续fasciculus cuneatus;楔束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延髓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称为闭合部,其室腔为脊髓中央管的延续,正中沟的两侧为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中分别隐有薄束核与楔束核uncus;海马回钩corpus striatum;纹状体基底神经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豆状核和尾状核internal capsule内囊: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