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3)讲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第二课时: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即取经人物的经历。

(2)通过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3)分析故事中展现的善恶斗争、人性光辉等主题。

3. 第三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教学步骤:(1)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2)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故事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1)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如师徒关系、兄弟关系等。

(2)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等。

(3)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步骤:(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作品。

(3)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学生能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学生能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关系。

4. 学生能评价《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

2. 相关的人物关系图、故事梗概图表等。

3.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素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文学鉴赏技巧:学生可能缺乏对古典文学作品深入鉴赏的技巧,难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学价值。
-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对《西游记》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举例解释:针对情节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较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和运用。在文学鉴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提供鉴赏的框架和方法,如从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深入解读文本。至于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孙悟空形象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成语接龙、典故讲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能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紧张,不敢大胆展示自己。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鉴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的写作风格,分析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互动、讨论、分享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孙悟空在故事中对白骨精的识别和应对策略,强调其智慧和正义感,使学生理解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正面价值观。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思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西游记》中的情节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节理解和人物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第十一至二十回,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情节;
3.第二十一至三十回,探讨女儿村、火焰山等神奇国度的寓意;
4.结合全书,讨论《西游记》中所体现的团结、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三、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通过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熟悉《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如是否看过电视剧、动画片或读过原著等。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1、简单介绍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取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阅读方法指导1、略读(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目录,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2)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略读,了解故事梗概。

2、精读(1)选取精彩片段,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2)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人物形象分析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形象。

(五)情节探讨1、让学生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说明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曲折性和趣味性,以及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六)主题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的主题,如对正义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对理想的坚持等。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⒈初步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

⒉了解《西游记》的成书来历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⒊欣赏《西游记》中精彩故事,体验读书乐趣。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了解《西游记》的成书来历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激发阅读兴趣,体验读书乐趣。

四、教学准备有《西游记》的学生,带好这本书。

教师自制课件。

五、课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⒈教师播放《猴哥》,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2、《西游记》电视剧大家一定看过好几遍了,这些人物大家一定认得。

3、电视剧精彩,其实作者昊承恩笔下的故事更精彩,这一节课,让我们来走进《西游记》。

揭示课题:阅读《西游记》。

(板书:阅读《西游记》)(二)介绍《西游记》及作者1.交流《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

《西游记》有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

《西游记》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

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

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

《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起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名著。

2.了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越1500~约1582),中国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全书,对书中的重要章节、人物、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1.3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15章,每周一节,共计15周。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代文学家,以《西游记》闻名于世。

2.2 作品背景《西游记》成书于明代,是一部神魔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道教、佛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2.3 作品特点《西游记》想象奇特,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唐僧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袖,性格慈悲为怀,但有时过于天真。

3.2 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具有丰富的智慧和强大的法力,但性格叛逆。

3.3 猪八戒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贪吃懒惰,但忠厚老实。

3.4 沙僧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

第四章:故事情节解析4.1 石头孕育孙悟空介绍孙悟空的出生背景。

4.2 学艺归来讲述孙悟空学艺的过程。

4.3 大闹天宫描述孙悟空在天宫大闹的情节。

4.4 如来佛压孙悟空讲述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事情。

第五章:阅读指导5.1 如何阅读《西游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

5.2 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记录重要章节、人物、情节,以便进行讨论和分析。

5.3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第六章:第一至二十回精读解析6.1 目的通过精读《西游记》第一至二十回,使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6.2 内容引导学生细致阅读第一至二十回,分析作品结构,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6.3 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6.4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八家中心小学姜玉翠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唐僧的书-----
唐僧的二徒弟——沙和尚挑行李-----
猪八戒吃人参果——
猪八戒36变——
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
二、回顾阅读方法
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出示课件)
(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一本书,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以说是男女老少无人不晓。

之前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了这部《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好好的回味一下吧!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出示图片)
本书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小白龙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师:你说得非常棒,老师相信其他同学通过阅读也一定都有所获,那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请看题
出示课件:(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玄明
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
B、天蓬元帅
C、卷帘将
(3)《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
B、九十回
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
B、西海龙王的儿子
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
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
B、十万三千里
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
B、沙悟能
C、猪刚鬃
(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呀!你们真了不起!不过光知道这些可不行,我们得更深入地了解《西游记》,有兴趣吗?那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四、回味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1、《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犹新吧?谁能来谈谈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教师总结:其实在取经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神魔佛,但我们能一一细数吗?生(不能)我们应该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来谈,那《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都是谁?(出示图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谁?(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最好抓一个人物来谈)
2、赏析人物
孙悟空:预设
(1)孙悟空。

因为他武艺高强,有72种变化,一个筋斗云能翻出十万八千里。

(2)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3)、他还聪明机智。

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

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猪八戒:预设
(1)猪八戒长得肥头大耳,样子很丑,我不喜欢。

(2)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

在天宫调戏嫦娥,高老庄又强抢民女。

(3)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
沙僧:预设
(1)他太老实了。

(2)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
唐僧:预设
(1)、唐僧的正派、意志坚定,能禁受住各种诱惑,一心向佛。

(2)、他好坏不分,软弱。

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教师总结:《西游记》中塑造的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当然除了师徒四人,书中还写到了各类神佛,大大小小的妖精,比如:
我们课后再一起交流,好吗?
五、归纳方法,指导阅读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走进《西游记》!通过刚才的交流,我感觉你们都非常爱读书。

但读书不是盲目地翻书,是要讲方法的。

像《西游记》这一类的书,我们可以从精彩的故事和典型的人物两方面去了解、分析,感受人物的多姿多彩,故事的曲折迷离,把一个个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那一个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充实的完整的大故事便展现在眼前了。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能运用方法,收获更大。

六、课外延伸,运用学法。

师: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作品像:(出示课件)《野生的爱尔莎》、《三国演义》、《红楼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草房子》。

师:1、这些书都值得大家好好阅读,当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边读边想,希望同学们从小: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2、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地行动,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七、板书设计
《西游记》
故事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