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观后感:如今的香港电影真是一座《危城》

合集下载

观《危城》有感

观《危城》有感

观《危城》有感看完《危城》,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有强权没公理”。

作为保卫团团长的杨克难(刘青云饰),在片中是家族传承,爷爷传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他。

在曹少璘没来之前,普城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在杨克难的维护之下治安良好,邻里团结。

曹少璘(古天乐饰)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平静,三条人命,激起杨克难心中的正义,因而他不顾劝诫,对曹少璘下手,而以大商为首的保守势力,见这个年轻人如此肆意妄为,完全不考虑后果,认为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其所坚守的道理嗤之以鼻,为了三条人命,就可以得罪手握兵权的军阀,实是不智的做法,转而以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经验,乞求托生,却不曾想成为了率先死在曹少璘枪下的几条亡魂。

杨克难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吗?他比谁都懂。

恰逢乱世,民不聊生,作为普城里最见识过市面的人,没有谁比杨克难更加清楚这个世界的规则,也没有谁比杨克难更加明白该如何在这个世道中生存,他比谁都清楚,动曹少璘,就是向拥有强势力量的军阀宣战,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抓捕曹少璘,究其原因,无非是其心中一直坚守的“公义”二字,曹少璘说玩游戏,游戏分输赢,而杨克难说了,“我没做错,会输什么呢?”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在危机时刻才更加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这是电影,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中庸”等思想从小的灌输之下,国人在利益权衡方面的能力可谓是运用到了极点,像是杨克难那种刚正而不计较利益得失之人,则被戴上了“愣头青”等帽子,处处充满贬义,真不可不说是二十一世纪国民之怪现状。

因此也很少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跟杨克难一样,顶天立地说一句“我都没做错,会输什么呢?”回过头来说,杨克难是否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非也。

初生牛犊不怕虎,靠的是狠劲,说的是无知,正因为无知,所以无所畏惧,可以不考虑后果,不惧怕现实,专心致志,自己看不顺眼的,捣毁他,和自己意见相悖的,忤逆他,这说的不是杨克难,这说的是曹少璘,他才是真正的初生牛犊,仗着大帅的庇护,就可以肆无忌惮,他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只是享受刺激,而在享受的过程当中,他可以无所顾忌。

《危城》电影影评

《危城》电影影评

《危城》电影影评写在前面:看完《危城》这部电影,最初的感受是它似乎落入了某些俗套,正义最终战胜邪恶,邪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

然而,与导演的交流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的理解。

导演旨在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转变,以及一种有趣的浪人人生。

关于主题:在与导演的交流中,我才明白导演主要想突出的是彭于晏饰演的马锋这一角色。

看到杨克难的徒弟们和马锋归来的场景,我深受感动,甚至落泪。

杨克难被描绘成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导演表示,这部电影其实也在探讨人们的恐惧。

在大难面前,谁能不害怕呢?但杨克难内心无比坚定,明知前方是死路,仍无所畏惧地冲向前。

吴京也代表着一种坚定的立场。

若论是非,他的使命是保护少帅,这似乎是他的工作职责。

然而,他却助纣为虐,帮助少帅为所欲为,仗着强权欺压百姓。

那么,如何区分是与非呢?而中间的浪人马锋则没有那么坚定,他处于迷茫困惑之中。

他曾经坚信公理和正义,但现实世界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

他不知道真正的坚持应该在哪里。

所以,当他看到白老师要救孩子时,他问她为什么要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

这期间,他通过观察和内心思考,对生活中的一切进行了思考,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想到王宝强的经典台词,生活要有意义,人毕竟是高等动物,除了吃饱穿暖,还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因此,当看到他转头回来的画面时,我真的为他感动。

我问导演,马锋在电影结尾依旧骑着“太平”,蒙着眼睛继续浪人生活,那么他的变化在哪里。

导演说,此时他的内心已经成长,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我突然顿悟,但也感到迷茫和思考。

对于战乱年代的人们来说,人终有一死,死得要有意义;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关于演员:古天乐饰演的大反派表情十分出色,将杀人狂魔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

刘青云和袁泉都是从未演过动作片的演员,但他们在动作戏中的表现非常不错。

打打杀杀的场面虽然不是我特别喜欢,但看起来还是很带感,让人身体不自觉地往后靠。

此外,电影中马锋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他的生活既轻盈又沉重。

会输什么呢?——电影《危城》观后感

会输什么呢?——电影《危城》观后感

会输什么呢?——电影《危城》观后感课件www.5y会输什么呢?——电影《危城》观后感龙宇当正义与强权互相碰撞时有些人就选择了强权于是,他们丧失了良知到处烧杀掳掠,始终为虎作伥最终成了万恶不赦的历史的罪人杨克难你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你说——我没做错,会输什么呢?是啊!宁折不弯的人就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正义的旗帜是你,把普诚的老百姓解救于魔掌之下是你,力挽狂澜让一座即将成为死城的家园复活是你,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一切恶狼打下地狱真的,一个拥有正义感的勇者我们这一辈子会输什么呢?在强权面前下跪了那才丢人甚至丧命在恶狼冒着凶光的眼神下求饶了那才不可救药在无知而杀人不眨眼的曹少磷面前认输了那才遗臭万年我们应该不怕输我们应该不服输我们也应该站立成一个个宁折不弯的勇士与恶魔鏖战与凶神拼杀与一股股恶浪激烈战斗到流下最后一滴鲜血其实,在任何一个领域也都是一座座摇摇欲坠的“危城”城里,有杀戮成性的曹少磷城里,有追求权势甘当走狗的张义城里,有正直又显莽撞的江湖侠士马锋城里,有舍身救护学生的善良尽职的白玲老师城里,还有在枪口下祈求过安稳日子的芸芸众生城里,世世代代都写着“有强权没公理”就是社会现实常言道——人生能有几回搏?怕输的人就不会去坚持寻求真理怕输的人就只是跪在地下任人宰割怕输的人就永远被枪炮声吓得屁滚尿流告诉兄弟们吧我们必须练好拳脚来我们必须拿起刀枪来我们还必须一生一世都拥有一颗正义之心相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相信“危城”一定会化险为夷相信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平安幸福我永远坚信——爱拼才会赢!课件www.5y。

《危城》电影影评

《危城》电影影评

《危城》电影影评电影揭示了在面对外来入侵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普城的著名乡镇企业家在强敌将至时,不是积极组织抵抗,而是寻求流氓的保护,并试图将抵抗派头子交给敌人。

这种对敌人抱有幻想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下场,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关键时刻,资产阶级往往无法坚定地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电影也探讨了民意和民主的问题。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在面对外敌时的盲目和冲动。

他们容易被煽动,追求简单的解决方案,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种多数人的暴政,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矛盾。

这让我们反思,在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尊重法律和秩序,避免因情绪和短视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此外,电影还强调了游击战术和人民战争的重要性。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正面硬刚往往难以取得胜利。

而通过游击战和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战斗,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弱点,消耗其力量,最终取得胜利。

这一策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也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电影还对官二代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曹少璘作为一个叫嚣着“爸爸是李刚”的官二代,最终自寻死路。

这告诉我们,权力和地位并不能代表一切,只有真正尊重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我们应该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人民的声音,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危城》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教训,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也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要珍惜和平,坚持正义,尊重民主,依靠人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同时,将电影与当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国进行类比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那个时期,中国人民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发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危城》观后感

《危城》观后感

《危城》观后感电影《危城》是一部充满了紧张和刺激的动作片,由导演陈木胜执导,刘德华、郭富城、张静初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

影片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场充满阴谋和欺骗的大逃亡故事。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它所展现的画面、剧情以及人物所深深吸引,不禁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电影的镜头和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巧妙运用了黑白色调,将整个故事的氛围渲染得更加紧张和压抑。

无论是狭窄的巷子、拥挤的码头还是破旧的房屋,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

同时,电影中的动作戏也非常精彩,每一个打斗场面都紧凑有力,让人仿佛亲身参与其中。

特别是刘德华和郭富城两位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更是让整个电影充满了强烈的观赏性。

其次,影片的剧情紧凑而又扣人心弦。

故事以刘德华饰演的特工周慕云为主线,通过他与郭富城饰演的反派角色何天舒之间的对决展开。

周慕云为了保护一份重要的文件,与何天舒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之间的心理斗争和情感纠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复杂而又引人入胜。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动机,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紧张的感觉。

同时,电影也通过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引发了我对于人性的思考。

在这个黑暗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周慕云和何天舒之间的对决,不仅仅是一场智力和体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对于人性的考验。

周慕云在保护文件的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各种选择和诱惑,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任何利益所动摇。

而何天舒则是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情。

这种对于人性的描绘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边界往往是如此模糊不清。

最后,电影中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配乐的选择非常恰当,通过音乐的力量,将整个故事的紧张和悬疑感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片尾的插曲《危城》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电影危城200字观后感

电影危城200字观后感

电影危城200字观后感电影《危城》200字观后感电影《危城》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历史探险片,该片由陈嘉上执导,刘青云、片平裕、古天乐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电影讲述了二战时期发生在中国上海的一起重大事件,充满了谍战、拯救和生死较量的剧情,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整部电影以危急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紧凑的节奏,成功地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混乱。

电影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展现了战时背景下各方势力的冲突和交织。

观众随着主人公的视角,深入到那个时期,亲身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紧张与危险。

影片的特效制作非常出色,再加上紧张刺激的音乐配乐,让整个影片更加具有观赏性和真实感。

场景的设置和服装的设计也都非常考究,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上海的繁华和危机四伏的氛围。

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刘青云、片平裕和古天乐等实力派演员的演技精湛,将各自角色的特点和情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精彩表演给整个故事注入了更多的张力和感情,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代入剧情中去。

电影《危城》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谍战片,更是一部关于爱与信仰的故事。

在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时,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了不同的勇敢和坚守,尤其是主人公的爱情线,更是令人动容。

他们用一己之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展现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非常强大,她们有着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她们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为男主角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女性力量的展现,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分温情和柔软。

总的来说,电影《危城》是一部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影作品。

它不仅带给观众刺激和紧张的观影体验,同时也通过剧情的讲述,让观众对那个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电影以其出色的制作和精彩的演员表演,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充满危险和冒险的时代,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如果你对历史和冒险题材的电影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去观看这部电影。

危城观后感500字

危城观后感500字

危城观后感500字《危城》是一部让观众思考人性与处境的电影。

剧情设定在1941年重庆,讲述了一系列爱情、冒险和反抗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观后感。

电影中呈现出的历史背景和人性的真实展现,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在世界大战背景下,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

影片中的主人公们,无论是龙少爷还是圆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对抗命运的勇气和战胜困境的信念。

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不断面对困难和危险,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影片中的爱情线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龙少爷和圆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悲剧。

在战乱年代,他们选择相信爱情,坚持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却因为战争而被迫分离。

他们的爱情让人触动和思索,尤其是对比现实中的爱情来看,观众们能够更加珍惜和珍视自己身边的人。

电影中的反抗精神也是观众深思的重要元素。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压迫,重庆市民们积极参与到反抗斗争中。

他们不仅抵制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在生活中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他们在剧本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行动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坚强和勇气的力量。

影片中的细节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从衣着、家居、交通工具和剧情的安排等方面,都能够看到导演对细节的精心呈现。

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还进一步深化了观众对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影片的摄影也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和精心构思的场景设计,影片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而又绚丽的世界。

尤其是一些特写镜头,通过放大人物面部表情和动作,更加凸显了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总的来说,电影《危城》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观影体验和思考。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刻画和人性的真实展现,影片让观众深刻地思考了爱情、勇气和自由等主题。

同时,影片也通过细节的呈现和摄影的表现,为观众带来了观赏的享受。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具有观赏价值的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观众能够对自己和现实世界有所反思,进一步珍惜和把握自己的生活。

电影危城的观后感作文

电影危城的观后感作文

电影危城的观后感作文电影《危城》的观后感《危城》是一部由华谊兄弟出品的动作传奇电影,该电影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中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

观看完《危城》,我被电影中独特的氛围和紧张刺激的剧情所深深吸引,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在刻画时代背景上做得十分到位。

影片背景设定在1941年的上海,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电影通过真实的场景搭建和细腻的服装道具,展现了战时上海的独特氛围。

表现在影片中的上海街头巷尾,充满着摩托车、黑市交易和纷乱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危险和不确定的年代。

这样细腻的背景描绘让我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其次,电影剧情紧凑,扣人心弦。

影片通过主人公的身份转变、命运纠葛和爱情线索的交织,构建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

特别是主人公与反派之间刀光剑影的激烈打斗场面,令人目不转睛。

每一个角色的身世和行为都充满了戏剧张力,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跟随故事发展,感受到电影带来的紧张刺激。

影片的高潮部分更是令人屏息,每一帧都充满了惊喜和震撼,让观众情绪达到高潮。

K神的出场更是给整个电影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文艺气息。

他的穿着、说话方式和举止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令人过目不忘。

同时,他一代传奇般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不少悬念和惊喜。

除了剧情和角色设定之外,《危城》的摄影和音效也是令人惊叹的。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特效和CG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争的硝烟之中,逼真地感受到了爆炸、枪战和追逐的氛围。

同时,电影中的配乐也是非常精彩的,配合着剧情的发展,音乐切合时代背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冲击力。

这些都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能够沉浸其中,享受到电影带来的震撼和审美体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危城》也让我思考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无论是追求权力、自由还是爱情,都使他们展现出人性中的各种欲望和复杂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城》观后感:如今的香港电影真是一座《危城》彭于晏作为一个侠客率先出场,本应是惊艳的亮相,岂料是一段令人尴尬、不合时宜的搞笑,这样一个戏谑的开场,他的浪子形象基本一开始即告失败。

紧接着,影片的缺点也逐一暴露:人物单一、脸谱化,缺乏内心戏冲突,表演差强人意;过分依赖台词和对白,缺少影像本身的叙述张力;毫无新意和过于简单、流于表面的主题呈现,甚至脱离现实、充满臆想的常识性错误,还有满是套路的传统桥段……只好再次失望而归。

人物塑造和表演
导演采访里说想用本片让古天乐拿影帝,事实是古天乐的表演在里面算是最为脸谱化的,明显的用力过猛,几乎没有内心戏的呈现,跟他在《三人行》的表演大相径庭。

吴京也是,那一脸严肃和走路的派头,真是过犹不及。

彭于晏的浪子形象流于浮夸和轻浮,不是留撇胡子,装作玩世不恭,就是浪子,说要致敬黑泽明的《乱》,如若没有三船敏郎这样难
得一遇的演员,基本还是另辟蹊径为好。

兴许导演想着浪子侠客并不一定要严肃而不近人情,但安上如此蹩脚、不合时宜的搞笑——竟然直接搬用冯小刚《天下无贼》里结巴的打劫桥段,导演你不会感到尴尬吗——不但使得人物形象塑造失败,还会减弱电影部分的悲剧力量。

刘青云作为一个不畏强权、坚守信念的角色代表,太过一本正经,缺乏层次和趣味,过多的说教反而削弱了表演的戏剧张力,一句“我都没有错,为什么会输”如果说得漫不经心点,会更有感染力。

电影里最让我感到惊艳的角色是袁泉的表演,不止打戏让人眼前一亮,就像导演所说眼睛都会演戏,不得不说她非常具有拍打戏的潜力。

剧本和主题呈现
除了对人物脸谱化的表演顿感厌倦外,整个电影主题的呈现一副舞台剧(歌仔戏)的即视感,几个主要角色在舞台上‘唱念做打’。

所谓“强权之下无公理”、“公理自在人心”和“公义的存在需要有人去做”都直接通过角色的对白,而不是影像本身的叙述,几乎延续了《黄飞鸿》、《霍元甲》的传统路径,在以前小的时候看可能会让人热血沸腾,放到现在就不合时宜了,可说是低龄化,观众的审美和要求早已一再提高,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缺少选择。

通过强行表达的观念和主题基本不具备力量,更何况关于强权、公义、道德的探讨如此肤浅。

影片的时代背景被设定为1941年的南北军阀混战时期,所谓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自然是强盗、骗子、军阀、政客、地方乡绅和浪子(侠客)鱼龙混杂,各色人等来到普城。

大批难民前来,要是让他们留在城外落脚,接济些食物和衣服也就是了,杨克难作为地方保卫团长说两句“普城的大部分人之前也都来自各个地方……”,就有人出钱、提供住宿和食物,基本不可能和不现实,简直儿戏。

少帅胡乱杀人,以折磨人为乐,就是为了好玩?请问他爹真是从
小就教他想杀谁就杀谁,立志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精神病患者,一直纵容他胡作非为,这样的人能成为一个大军阀?学习昆汀式的荒诞和暴力不止不像,还无法成立。

地方乡绅和富商都是一脸肥油、摇尾乞怜者,如此臆想近乎瞎扯。

乡绅在传统社会里,是地方保卫和道德文化礼仪的守护者,怎么会是这样的一种形象?就算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有军阀巧取豪夺、烧杀抢掠,明智的做法基本是先安抚再利诱,打仗的军费和粮食基本都是靠他们募捐的。

民众帮忙在水里下药,像是在看《地道战》,还有表示愿意接纳
难民,集体要求严惩凶手和最后的下跪求情,一言不合就黑压压跪倒一大片,满是传统电视剧的套路和桥段,即便有些地方拍出一点新意,也会被这些令人厌烦的传统窠臼淹没殆尽。

陈木胜导演“觉得讲故事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表达主题”,但
他恰恰没有首先讲好一个故事,甚至都缺乏基本的事实基础,用一个正邪不两立的简单二元对立,直接通过人物的对白和口号式的的话语,
强行表达其认为至为重要的主题——当公理面对强权,人该作何抉择?
导演要求“人物都要正邪分明”,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人物的表演
之所以如此脸谱化的原因。

这不是新类型的武侠片,这是被搬上电影荧幕的街边庙宇前搭台敲锣打鼓的传统戏剧;这也不是一则什么警世寓言,而是一个脱离现代观念的充满幻想的正义故事,既然如此,整体而言又谈何新意呢?
说一下优点,导演将西部片和传统武侠电影融合的尝试,几乎可说是我唯一喜欢的地方,那些辽阔深远的山河以及表现侠客形象的镜头,充满浪漫和快意恩仇,只可惜对人物形象和表演的把握过于简单,故事又充满漏洞,跳脱不出传统的窠臼,对气氛和节奏的把控欠缺火候,缺乏风格,只有西部片的形,而不见风骨。

香港电影
昨天看一些香港影评人把《危城》捧为多年来难得的佳作,认为很多人对香港电影的批评是唱衰和偏见,如此敏感的反弹实在毫无必要,香港作为弹丸之地,能产生吴宇森、杜琪峰、王家卫这样享誉世
界的大导演,和影响诸如昆汀等很多世界名导的所谓暴力美学风格,曾享有“东方好莱坞“的美誉,着实称得上是个不小的奇迹。

香港电影曾有过繁荣的黄金时代,但问题同样不小,那时竞争小,观众缺少选择,如今面对好莱坞特效大片和超级英雄电影的挤压以及韩国电影的崛起,电影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近年来香港电影进步很多,出现不少惊喜的作品,只是创新的人才和力度不够,且很长时间以来,都过于固守本土思维,加上原本就欠缺文化底蕴,剧情经常流于肤浅和表面化,电影传统也多是戏谑低俗和自娱自乐,当然这并非不可克服,对照韩国电影的崛起,同样是本地市场份额不够大(当然香港更为狭小),和文化底蕴不够,都是需要走出去,故而遵照世界电影语言规律,脱离传统套路,在类型片上率先突破,然后才谈得上本土特色,如若一直陷于传统的窠臼,香港电影的突围之路恐怕还为时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