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第一篇:《武术》复习资料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武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一、武术概述部分1.武术的称谓:春秋时期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武术的概念:狭义上讲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称为武术运动。

广义上讲,武术是一种包含攻防技击的人体文化,是属于体育而高于体育的。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仅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交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与体育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将其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属性:从武术概念中可看到内涵的三个属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4.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5.武术的四击:踢、打、摔、拿6.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涵摄了古典哲学、兵学、中医学、古典美学、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有集中反映。

7.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追求外在形键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内练外练;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高度协调和统一;追求德艺双修。

武术所谓的“内”指心、神、意、气。

所谓“外”指手、眼、身、步的活动。

在武术练习中,强调形是神的外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实质。

8.武术的分类方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姓氏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形式与类别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

9.形式与类别分类:两种运动形式(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内含五个类别(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攻防技术),对武术内容进行归纳。

10.功能分类法:根据武术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学校武术11.套路运动: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武术理论1、武术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技巧。

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公元702年(长安二年)建立了武举制。

3、1910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

1914年修订的《中华新武术》一1917年被定为军警必学之术。

武术作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教育手段推向学校。

1915年4月通过“各学校强投中国旧有武技”1918年10月通过“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进入竞赛领域。

5、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单项武术。

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亚奥理事会通过决议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界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4年一次;1997年第8届全运会开始,武术成为全运会的唯一非奥运项目。

散打1988在兰州举行了第一次设台比赛后,以擂台形式进行比赛就被确定下来。

7武术分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8、武术的特点: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9、武术的作用;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交流技艺,增进友谊;10、武德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练习武者行为要求的总和。

1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宗族中心”、“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崇尚权威”的文化特征。

14、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个人自学法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借助一定的条件进行自学套路和动作的方法。

步骤;看图和动作名称、看文字说明、深化提高。

15、识图自学的注意事项;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知识和技能;了解武术图解知识,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注意眼睛的配合,探求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了解所学套路的风格特点。

武术考试要点总结

武术考试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

3.集体表演集体表演是指多人(竞赛中通常要6人以上)徒手、器械活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练习时可变换队形,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4.功法运动: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

5.提膝平衡:左臂向上伸直,手外翻右臂背后,手做勾手,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并垂扣于左腿前侧,两眼向左平视。

6.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7.仆步:两脚开立,一腿全蹲,大小腿贴紧,全脚掌着地,膝关节外展;另一腿侧扑伸直,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开跨,挺胸,塌腰,上体微前倾。

仆左腿为左仆步。

8.立圆舞花:两手握住棍身中段,使棍贴紧身体两侧,由上向前,向下绕立圆转动。

填空题1.;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

2.1987日本横滨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988亚奥理事会通过决议,把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 崇尚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4. 散打的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禁止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5. 传统拳有:长拳,南拳,太极拳6. 腰部的练习方法有:下腰,涮腰,翻腰,甩腰7. 腰功练习方法:俯卧起坐,俯卧体后驱、肋木举腿,握杠涮腰。

8. 刀:刀身、刀柄;刀身有刀尖、刀刃‘刀背组成;刀柄有护手、柄首组成,并配置刀彩和刀鞘。

9. 直摆性腿法: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屈伸性腿法:弹腿、蹬腿、侧踹 10. 武术图解知识:记录套路时先从下肢、然后上肢,最后目视方向【武术的内容和分类:1.功法运动:内壯功、外壮功、轻功’柔功2.套路运动:单练、对练、集体演练3.搏斗运动:散打、推手、短兵、长兵】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判断题:1.武术图解中的文字叙述过程中,一般先写上肢,再写目视方向,最后强调下肢。

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理论考试复习指导纲要一、名词解释1、套路运动2、长拳3、完整教学法4、棍术5、武术图解6、搏斗运动7、武德8、分解教学法9、武术 10、分组练习法 11、散打 12、对练二、填空判断1、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为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3、套路运动是指武术动作以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5、长拳中的三种基本手型为:拳、掌、勾;五种基本步型分别为: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6、棍术扫棍力点在棍前端,点棍力点在棍稍,撩棍力点在棍前端,劈棍力点在棍前端。

7、拳是由拳眼、拳轮、拳面、拳心、拳背等部分组成。

8、传统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较有影响的五大流派。

9、刀的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低于本人的上耳端。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

武术初学者在做弓步时常出现后脚跟离地,后腿屈膝;弯腰和上体前俯等问题;在做虚步时则容易出现虚实不分,后腿蹲不下去等问题。

11、掌是由掌心、掌指、掌背、掌外沿、掌根等部分组成。

12、武举制始于唐朝。

13、1954年,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14、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5、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博士授予权属上海体育学院。

16、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向右。

17、武术套路竞赛中规定棍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

18、大跃步前穿系初级长拳第一段第六个动作。

19、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

20、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之上创编而成的。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武术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通过各种技巧和动作来强化身体、提升意志力和培养团队精神。

在现代社会,武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体育活动和健身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在武术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技能。

1. 基本功基本功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包括步法、身法、手法、腿法、站桩和呼吸等。

步法是武术运动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前行步、后退步、左步、右步等。

身法指的是身体的姿势、转动和移动等动作。

手法和腿法是武术中常用的攻防动作,需要练习手臂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站桩是一种静态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呼吸是武术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保持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2. 招式武术中有许多不同的招式,例如进攻技巧、防御技巧、投技和摔技等。

每一种招式都有其特定的动作和用法,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进攻技巧主要包括拳、腿、掌、指、肘、膝等多种动作,可以用于攻击对手。

防御技巧则是用来抵御对手的进攻,需要练习各种闪避、格挡和化解技巧。

投技和摔技是武术中常见的擒拿和摔跤动作,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对手的力量和重心来完成技术动作。

3. 器械武术器械是武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刀、枪、剑、棍、锏等武器和器械。

学习武术器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器械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

刀、枪、剑等武器是武术中常用的攻击工具,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攻击和防御。

棍、锏等器械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长短兵器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内功内功是武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气功、太极、内家拳等。

学习内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和提升意志力。

气功是武术中常见的一种内功练习,主要通过呼吸和动作来调节身体的气息和能量。

太极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内功练习方法,通过练习太极拳、太极剑等动作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武术的起源: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是古代人民为了自卫和捍卫国家的生存而追求的一种武士修炼功夫的技艺。

它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武术文化。

2.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例如太极拳、少林拳等。

这些流派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同时也结合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1.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自卫和战斗的技艺。

它通过强化身体的各项素质,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培养人的自信和勇气,从而达到自卫和强身健体的目的。

2.武术的特点:武术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情感和审美价值。

它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注重根本性、练兵的运动特征、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德和精神建设等。

三、武术的基本功法1.集体操:集体操是武术中最基本的训练方式,主要练习动作的基本功法,包括手、足、哆嗦和侧身动作等。

通过集体操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2.单独操:单独操是指在集体操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练习。

它主要包括武术动作的练习、拳法和棍法的技巧训练等。

通过单独操的练习,可以加强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美感,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的斗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3.器械操:器械操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它主要通过练习器械的动作和技巧,包括刀、枪、剑、棍等。

通过器械操的练习,可以提高武术技法的熟练度和实战能力。

四、武术的技术和动作1.拳法:拳法是武术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它包括直拳、背拳、极拳、搏强拳等多种动作和技巧。

通过练习拳法,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力量和速度,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勇气。

2.棍法:棍法是武术中使用器械的一种技术。

主要包括直棍、竹棍、编棍、拳棍等。

通过练习棍法,可以提高人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控制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

3.剑法:剑法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考试复习指导纲要
一、名词解释
1、套路运动
2、长拳
3、完整教学法
4、棍术
5、武术图解
6、搏斗运动
7、武德
8、分解教学法
9、武术 10、分组练习法 11、散打 12、对练
二、填空判断
1、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为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3、套路运动是指武术动作以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5、长拳中的三种基本手型为:拳、掌、勾;五种基本步型分别为: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6、棍术扫棍力点在棍前端,点棍力点在棍稍,撩棍力点在棍前端,劈棍力点在棍前端。

7、拳是由拳眼、拳轮、拳面、拳心、拳背等部分组成。

8、传统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较有影响的五大流派。

9、刀的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低于本人的上耳端。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

武术初学者在做弓步时常出现后脚跟离地,后腿屈膝;弯腰和上体前俯等问题;在做虚步时则容易出现虚实不分,后腿蹲不下去等问题。

11、掌是由掌心、掌指、掌背、掌外沿、掌根等部分组成。

12、武举制始于唐朝。

13、1954年,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14、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5、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博士授予权属上海体育学院。

16、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
段向右。

17、武术套路竞赛中规定棍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

18、大跃步前穿系初级长拳第一段第六个动作。

19、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

20、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之上创编而成的。

21、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示范时,尤其是分解示范和领做示范都拌有口令。

一般采用的口令有三种。

即:常用口令、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和提示性口令。

22、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

其特点有三:一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二、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三、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与示范。

23、1927年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项目的比赛。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表演。

三、简答问答
1、简述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2、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的位置有何规律?
4、简述武术的教育价值。

5、试写出初级三路长拳第二段的动作名称。

6、武术套路教学中有那些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初级长拳中第一段的弓步冲拳为例。

7、试写出“冲拳”的动作说明、要点与要求、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

8、试述武术抱拳礼方法及其具体含义
9、谈谈你对“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10、武术套路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示范位置、示范面、和领做示范位置?请分别举例说明。

11、试写出24式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