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文化
三江风俗普通话三分钟

三江风俗普通话三分钟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1000余年历史;文化以侗族文化为核心——全县36万人口中,侗族人口占了57%。
获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生机勃勃;农民画获得青睐也在意料当中,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近年来,根据各乡镇民族文化活动特点,三江侗族自治县在梅林、林溪、同乐、独峒、良口等乡分别建立了“侗族大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侗戏”“侗款”六大传承基地,并把专业开进中小学,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农民朋友的业余生活。
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农民群众基础、充满少数民族特色的农民画、侗族大歌、侗族刺绣、“百家宴”等文化活动,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
如三江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侗族刺绣民间艺人杨甜,去年做刺绣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在同乐乡,还有50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刺绣,走上致富道路。
林溪乡冠小屯“侗族百家宴传承点”已实现了全民化,148户人家户均两人以上从事旅馆、餐饮、旅游商品经营。
自2002年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县城先后建起三江鼓楼以及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世界最大单体木构建筑——侗乡鸟巢、民族风情街月亮街等,努力打造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侗族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如今,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大歌节、和里“三王宫”庙会、富禄“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蜚声海内外,而每年举办的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更是成为一次侗族文化的盛宴。
2011年多耶节期间,三江侗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4100万元。
中国侗族多耶节也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十大最具民族特色节庆等殊荣。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名胜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特别是民族风情,我县准备在县城河东建一座民族风情园,把民族节日才有的节目引到风情园里,让游客随时来都能参与和领略民族风情。
三江侗族多耶节策划方案

三江侗族多耶节策划方案1. 背景介绍多耶节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江侗族是中国侗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三江侗族自治县。
为了宣传和传承三江侗族的文化,推动侗族文化的发展,特制定此多耶节策划方案。
2. 目标•传承侗族文化,增强侗族民众的文化自豪感;•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进侗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3. 时间和地点•时间:每年农历六月初八至十四;•地点:三江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的侗族聚居区。
4. 活动内容4.1. 传统仪式•开幕仪式:由当地侗族群众参与的盛大开幕仪式,包括传统音乐舞蹈表演、祭祀仪式等;•醉龙舞蹈:由侗族舞者表演的特色舞蹈,代表着丰收和欢乐;•火把节游行:侗族群众手持火把,穿过村庄和田野,象征带走灾厄,祈求健康和平安;•芦笙竹乐演奏:传统的侗族乐器表演,展示侗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4.2. 传统手工艺展示•侗绣展览:展示侗绣的工艺和技术,吸引观众了解和购买;•壮族银饰展览:展示壮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设计风格;•侗族马鞍展览:展示传统的侗族马鞍制作工艺和样式。
4.3. 文化交流活动•民族服饰展示: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服饰展览,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传统民间游戏:举办侗族的传统民间游戏比赛,增进民众互动和交流;•民族美食品尝:提供侗族传统美食,使游客能够品味侗族的独特风味。
4.4. 主题论坛和讲座•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论坛:邀请学者、专家和民间艺术家就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讨论和分享经验;•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讲座:邀请设计师、手工艺作家等相关专业人士,探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5. 宣传推广•制作宣传手册和海报,分发到相关旅游机构、旅游景点、酒店等地,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推广;•邀请知名旅游博主、摄影师等参与活动,通过他们的推广,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进行活动的宣传报道。
6. 组织与保障•设立组委会,负责活动策划、协调和执行;•联系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协助;•在活动场地设置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参与活动的人员的安全;•安排志愿者,协助活动的流程、引导游客等工作。
云南三江并流文化介绍

2003年7月2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云南大地。
就在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祖国边陲的“三江并流”景区缘何在全世界无数的风景名胜之地中脱颖而出呢?(图片来自云南地质网)“三江并流”,顾名思义,是指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大江并驾而流。
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这三条大江,走过壮丽的青藏高原后,穿越云南省境内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途经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范围达170万公顷。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遗产地,景区由8个独立片区组成,包含5个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塔海、哈巴雪山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景区(贡山、月亮山、片马、梅里雪山、聚龙湖、老窝山、老君山、千湖山、红山、哈吧雪山风景区)。
(下图摘自人民网)澜沧江第一湾 金沙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横断山脉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
有专家认为:“三江并流”是早更新世末以来受青藏高原隆升和昆黄运动影响、滇西北高原迅速隆起、河流溯源侵蚀及快速下切等所形成的。
①①“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
这里完整地保存了从元古宙到早古生代、从晚古生代到三叠纪、从晚三叠纪到早白垩纪以及新生代这些遥不可及的地质演化痕迹,区域内高山带的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展现着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
这里是世界上压缩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有板块碰撞留下的地质遗迹,横断山脉巨型陆内造山带形成、青藏高原降升等地球演化历史重要阶段和重要事件的关键地域。
北去南来汹涌奔腾的“三江”水落峰起,奋力切开高原红土奔腾而去,留下众多的雪山、峡谷、草甸、冰川、湖泊、森林、丹霞地貌及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等气象万千的自然美景,容纳了除沙漠和海洋外北半球的各类自然景观。
“创特”战略背景下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创特”战略背景下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三江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创特”战略的推动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发现,当前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非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足,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难等。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研究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可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创特”战略背景下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三江侗族作为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在“创特”战略的背景下,研究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三江侗族非遗文化,可以增加人们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传承意识。
非遗文化旅游是新时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非遗文化旅游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和谐。
研究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类似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更为深入和全面。
研究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1.3 研究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在“创特”战略背景下,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研究将深入分析三江侗族非遗文化的概况,探讨“创特”战略对该地区非遗文化的影响,剖析目前三江侗族非遗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本文将提出两条具体的发展路径,包括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和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三江侗族人的酒文化

来到三江进入侗族寨给我的第一印象,侗族人民淳朴好客,能哥歌善酒,酒文化别具一格,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而女子也不赖,特别是年轻靓丽,就看他们的“拦路酒”,呵呵,使不沾酒的客人望而却步。
“拦路酒”是侗族人最有特色的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
想进寨酒是不能免的。
午饭入座后新一轮喝酒大战在寨主和侗族美女热情接待下慢慢拉起,每一个客人被逐一劝酒,大家不能幸免,美女一人用双手拿着你两耳,另一个把一满杯酒倒尽的口中,胜任酒量的你会是一种享受,不然就。
这样敬酒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是侗族的风俗习惯吧。
在这热烈气氛下终于敬完每一个客人。
接下来又是换酒“交杯”,能饮的可以邀请侗族美女和你共饮交杯酒,干杯---回敬---又干杯---又回敬........
饭后大家还留恋这美好的时刻,不想离去。
继续欣赏侗族寨的美人与美景。
宁波三江庙会

宁波三江庙会宁波三江庙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市的一大盛事。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到十九,庙会会在市区的三江口举行。
在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灯会、花灯、民俗表演、美食、手工艺品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览。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宁波三江庙会。
一、历史渊源宁波三江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
庙会最早是供奉城隍庙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集观光、游玩、交流于一体的大型庙会。
如今,它已成为宁波市民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二、灯会宁波三江庙会的灯会是庙会的重头戏之一。
灯会精美绝伦,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无论是大型彩灯还是小巧精致的纸灯,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在夜晚,灯会的光芒照亮整个庙会,给人带来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感觉。
三、花灯除了灯会,庙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灯。
这些花灯造型精巧,栩栩如生。
有的是动物的造型,有的是人物的形象,还有的是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的灯笼。
花灯的制作工艺讲究,既有竹木结构,又有彩纸贴面,透出一种古朴而又精致的气息。
四、民俗表演在宁波三江庙会期间,还会有各种民俗表演活动。
常见的有舞龙、舞狮、杂技、踩高跷等。
这些表演形式既展示了宁波地区的民俗文化,又带给观众欢乐和娱乐。
五、美食庙会上的美食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胃。
宁波三江庙会的美食种类繁多,有传统的小吃,如汤圆、糖葫芦、炒年糕等,也有当地特色的菜品和海鲜,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尝遍美食,更能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味。
六、手工艺品在庙会上,还能欣赏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宁波地区以制作漆器、剪纸、绣品等工艺品闻名,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总之,宁波三江庙会是宁波市民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一个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
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在庙会上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地方特色。
同时,它也成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的重要平台。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宁波三江庙会中,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央视论坛,人文地理,世界遗产选辑2——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一位专家,从一张卫星遥感图上惊异地发现:在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地区,有三条大江,相依相傍,从青藏高原并行着奔腾而下,谓为奇特!直觉告诉这位经验丰富的遗产专家,这地区肯定有着丰富的自然价值,他旋即将这在世界上独无二的奇观,通报给中国方面。
“三江并流”确凿无疑是地球之奇观!它们在中国青藏高原至云南滇西北的崇山峻岭间纵情奔腾咆哮。
象三个血脉相亲的高原兄弟一样,讲着浓浓的方言,唱着高亢的民歌,携手并行,从青藏高原而来的他们,一路坎坷,一路狂奔,勇往直前,分别插进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纵谷之中,在云南大地留下他们的歌声和足迹之后,又分道扬镳,相继去远方。
它们就是:横贯祖国大地、注入东海的长江之上游金沙江、流经东南亚诸国最终注入南海的湄公河之上游澜沧江和流经缅甸最后注入安达曼海的萨尔温江之上游怒江。
他们穿越了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
在这一宽约150千米的区域里,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3千米,而怒江与澜沧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千米,形成世界上惟一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景观。
“三江并流”地区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
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交汇处的“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它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奇观异景和稀有动物、珍贵植物。
面积达3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被规划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区面积为170万公顷。
“三江并流”区域,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全部4项条件。
多姿多彩的三江源历史文化

多姿多彩的三江源历史文化作者:董家平安海民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1期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个地方,她神奇而美丽,她纯朴而多情,她粗犷而豪迈,她有湛蓝宽广的青海湖,生机盎然的鸟岛,金碧辉煌的塔尔寺,这就是青藏高原上那颗璀璨的明珠——青海省。
这个地区,古称“羌戎之地”,建省很晚,(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建立青海省,以西宁为省会。
1929年,青海省政府正式成立。
)因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曰青海省。
东、北部与甘肃接壤,东南部与四川毗邻,南连西藏,西通新疆。
位居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雪山耸立,草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源远流长,民族众多,宗教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民风淳朴厚道,因此,这块地区又称“三江源”、“江河源”地区。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这里曾经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文化精神。
因地域的、民族的以及其他的种种因素,决定了三江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祖国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外,又具有着十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据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在距今3万年前,青海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着;1980年在青海贵南县拉乙亥(今龙羊峡水库淹没区)出土了1489件文物,后经专家们认定为中石器文化遗存,距今约6800年,这批文物中,不仅有加工谷物的磨器,还有精致的骨锥骨针;而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则更是遍布青海东、西部,尤以出土的彩陶而著称于世,仅乐都柳湾墓地一处就有1300余件精美绝伦的陶器被发现;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盆,内壁绘有15人3组舞蹈场面的图案,和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的绘有24人分组集体舞蹈画面的舞蹈纹彩陶,则雄辩地说明了青海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文化艺术的起源是很早的。
在青海境内的考古发现中,属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尚有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
齐家文化除精细的磨制石器和精美的烧制陶器外,还出现了冶铜业,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出土的七角星几何纹铜镜,和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的巨型铜矛,标志着三江源地区的历史文化进入了新的时期,即“青铜器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综合知识问答题
1.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答:1952年12月3日。
2.三江县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答:占总人口的57%。
3.三江县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多少个乡镇?
答:2454平方公里;15个乡镇
4.三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项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哪一项?
答:侗族大歌
5.三江县境内共有风雨桥120多座,鼓楼约200多座,请问三江县因此而被誉称什么之乡?
答:世界楼桥之乡。
6.侗族三宝是指哪三宝?
答:风雨桥、鼓楼、侗族大歌
7.岜团桥位于三江县独峒乡,该桥与其他风雨桥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人畜分道立交桥
8.美国评选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中国四座上榜,其中三江县有一座榜上有名,请问是哪一座?
答: 程阳永济桥
9.齐名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是哪四座?
答: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程阳永济桥和罗马的钢梁诺娃沃桥
10.历时一年多的建设,“侗乡鸟巢”于国庆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正式命名为“中国侗城”。
同时申报最大单体木构建筑
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请问荣获了什么荣誉称号?
答: 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11.具有三江侗乡第一楼之称的鼓楼是哪座?
答:三江鼓楼
12.曾是三江县明、清、民国时期360多年的古县城所在地市什么地方?
答:丹州
13. 明、清、民国时期,三江县原名叫什么县?
答:怀远县
14.三江县境内住居有几个民族?
答:侗、瑶、苗、壮、汉
15.哪两条国道线贯穿三江县境内?
答: 209国道和321国道
16.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广西馆将展馆内珍贵的两件宝贝赠送给上海世博局,将成为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中永久性展出的珍贵展品呢。
其中一件来自三江县民间艺人吴送军制作,请问是什么展品?
答:程阳风雨桥模型
17.三江县哪个村寨荣获“中国首批景观村落”
答:程阳八寨
18.哪年三江侗族自治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答:2009年
19.哪年哪月,三江县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光荣称号。
答:2010年8月
20.三江侗族自治县前四届获得“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的村屯是:独峒乡高定村、林溪乡高友村、同乐乡寨大村、丹洲镇丹洲村和独峒乡岜团村。
请问,第五届“风情柳州•美丽乡村”三江县哪两个村屯获得“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答:高基乡冲干村大田屯、梅林乡车寨村平寨屯。
21.在“侗乡鸟巢”内展示的“世界最长侗族农民画”全长___多少米,高___多少米的侗族农民画,由___几位侗族农民画画家共同绘制。
答:全长: 250米;高: 2.7 米;由:15人共同绘制22.三江籍运动员陆永在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上取得___多少斤级举重冠军?
答:85公斤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