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第三单元:测量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基本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2、在○里填上>、<或=。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各课重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各课重点、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各课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中心归纳:《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深切同情《那一定会很好》——快乐的手推车——默默奉献《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聪明的蟋蟀——机智勇敢《一块奶酪》——值得尊敬的蚂蚁队长——严于律己1.《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冷漠和贫富悬殊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反衬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随着时间变化,度过了从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赞扬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主要讲述了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4.《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粮食的事,通过对一丁点儿奶酪残渣的处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种文章体裁童话,它是一种借助拟人手法讲述故事来让我们懂得道理并学习知识的文章。

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让人怜悯的小女孩,无私奉献的种子,勇敢机智的蟋蟀青头,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2.《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交替出现,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不公平、腐败与丑恶,是这篇童话的特点。

3.《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

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

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4.《那一定会更好》通过种子的心理活动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粒种子不愿被包裹着,努力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后来手推车被拆了,做成椅子,最后又被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的一段历程。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雨、雪等。

- 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 多云:天空中有较多的云,但还能看到太阳。

- 阴:天空中布满云,看不到太阳。

-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 雪:从云中降落的冰晶。

2. 天气符号。

- 人们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这样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交流天气信息。

例如:“☀”表示晴,“☁”表示多云,“ ”表示雨,“ ”表示雪等。

3. 气温。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 测量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拿温度计的上端。

-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 风。

-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

-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中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速的大小。

5. 降水量。

-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

-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 通常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小雨(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水量10 - 24.9毫米)、大雨(日降水量25 - 49.9毫米)、暴雨(日降水量50 - 99.9毫米)等。

二、观测天气。

1. 制作简易气象站。

- 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气象站来观测天气。

例如,可以制作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简易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等。

- 制作风向标:可以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

将吸管两端剪开,一端插入大头针作为轴,在卡纸上剪出箭头和箭尾形状,分别粘在吸管的两端,然后将大头针插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体上,如铅笔的橡皮端,这样就可以根据箭头指向来判断风向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长度单位1. 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单位包括毫米 (mm)、厘米 (cm)、分米 (dm)、米(m)和千米(km,也叫公里)。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通常是10(除千米和米之间是1000外),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特别地,1千米=1000米。

2. 长度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3千米换算成米,即3 ×1000 = 3000米;将4000米换算成千米,即4000 ÷1000 = 4千米。

3. 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

二、质量单位1. 质量单位的认识:质量单位包括克 (g)、千克 (Kg,也叫公斤)和吨 (t)。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 质量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与大单位小单位的换算相同,即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5千克换算成克,即5 ×1000 = 5000克;将6000克换算成千克,即6000 ÷1000 = 6千克。

3. 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示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 四边形的认识: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平行四边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3. 周长的认识: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并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即长方形周长= (长+ 宽) ×2,正方形周长= 边长×4。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卖火柴的小女孩01 我会写柴chái (火柴、打柴、骨瘦如柴)冷lěng (寒冷、冷冻、冰冷)旧jiù (新旧、陈旧、旧衣服)裙qún (裙子、围裙、连衣裙)怜lián (可怜、怜惜、同病相怜)饿è(饥饿、饿鬼、忍饥挨饿)乎hū (几乎、在乎、似乎)焰yàn (火焰、烈焰、焰火)蜡là (蜡烛、石蜡、蜡笔)烛zhú (烛光、烛芯、烛台)富fù (富有、富饶、丰富多彩)诉sù (告诉、诉说、诉苦)离lí (离开、离别、分离)02 我会认卷juǎn (卷尺、卷烟、胶卷)挣zhèng (挣钱、挣脱、挣扎)几jī (几乎、几率、茶几)燃rán (燃烧、点燃、自燃)晃huǎng (晃动、摇晃、晃眼)划huá (划船、划火柴、划桨)喷pèn (喷香、香喷喷、喷泉)03 多音字挣zhèng(挣钱)zhēng(挣扎)几jī(几乎)jǐ(几年)晃huàng(晃动)huǎng(明晃晃)喷pēn(喷出)pèn(喷香)04 近义词奇异一一奇特穷苦一一穷困慈爱一一慈祥温暖——暖和精致——精巧温和——和蔼05 反义词飞快——缓慢温暖——寒冷精致——粗糙慈爱——冷酷明亮——暗淡光明——黑暗快乐——痛苦一向——偶尔穷苦——富裕暖烘烘——冷冰冰06 理解词语精致:质量很好。

精,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慈爱:仁爱,喜爱。

这个词一般用于长者对幼者。

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

)拖鞋: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

摇篮:供婴儿睡觉的家具。

形状略像篮子,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围裙:工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上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多音字组词挣zheng挣扎几jī几乎、窗明几净晃huang晃眼、明见喷pen喷泉、喷射zhèng挣脱、挣钱jǐ几个、几何huang 摇晃、晃动pen喷香、喷喷香答dā答应、答理应yīng应该、应当骨gǔ的排骨、骨头处chǔ处理、处罚dá回答、答案yìng应邀、应变gū花骨朵、一骨碌chù到处、远处二、形近字等(等着)剩(剩下)由(由于)砍(砍树)喊(叫喊)刚(刚才)睁(睁眼)寺(古寺)乘(乘车)油(石油)吹(吹风)减(减法)钢(钢铁)争(争气)三、近义词美丽一漂亮满意一满足舒展一伸展周围一四周悲哀一悲伤分散一分开四、反义词寒冷一温暖难受一舒服高大一矮小舒展一收缩悲哀一欢乐分散一集中五、词语搭配【量词搭配】一(盏)煤油灯一(个)农夫一(辆)手推车一(棵)树一(头)大黄牛一(次)旅行一(只)小蚂蚁一(块)大奶酪【动词搭配】(睁大)眼睛(钻出)地面(执行)命令(搬进)洞里六、词语归类ABB式:明晃晃暖洋洋笑眯眯红彤彤AABB式:哆哆嗦嗦风风火火风风雨雨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一对反义词:三长两短天长地久舍生忘死转危为安一对近义词:寻根问底甜言蜜语改头换面一近一反的:翻天覆地改天换地天长地久含数字的成语:四面八方三言两语五颜六色千言万语七、课文要点1.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私奉献、乐观积极的种子,勇敢机智的蟋蟀青头以及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2.《在牛肚子里旅行》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保持冷静才能成功脱险。

我们体会到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物时会反刍。

蟋蟀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路线图: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一嘴。

3.除了本单元的几篇童话,我还知道叶圣陶的《稲草人》,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以及安徒生的《安徒生童适》。

《安徒生童话》里有:《丑小鸭》《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格林童话》里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 本单元有许多生字需要认识,如“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等。

要准确认读这些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例如“盛”在“盛开”中读“shèng”,在“盛饭”中读“chéng”。

2. 会写的字。

- 重点掌握“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捕、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等字的书写。

书写时注意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如“翠”字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羽”字没有钩;“嘴”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

3. 词语积累。

- 形容词+名词:彩色的小鸟、翠绿的羽毛、红色的长嘴、金色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

- 动词+名词:搭船、捕鱼、摇橹、盛开、玩耍、哈欠、钓鱼、合拢。

二、句子。

1. 比喻句。

- 例如“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这里把小鸟的美丽和鹦鹉作比较,虽然没有典型的比喻词,但也是一种类比描写。

-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形状特点。

2. 拟人句。

-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变成”一词赋予了草地人的行为,好像草地是有意识地变换颜色。

-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里把蒲公英当作人,写出了蒲公英花朵开合与人们生活作息的同步性。

三、课文内容。

-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文中的“我”在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看到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我”对这只小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

- 翠鸟的外形: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 翠鸟捕鱼的动作:翠鸟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读准字音缩(suō)小努(nǔ)力茎(jīng)叶推(tuī)开拆(chāi)开咱(zán)们偷(tōu)听稍(shāo)息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等:剩:斧:柴:提示:“斧” 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父”,下面是“斤”。

三、多音字答(dá)应、答(dā)理几(jǐ)个、几(jī)乎四、形近字怜(可怜)、冷(寒冷)刚(刚才)、钢(钢铁)救(救命)、球(足球)拼(拼命)、饼(饼干)胃(胃口)、谓(所谓)五、有新鲜感的词语火柴围裙可怜几乎哪怕暖和火焰蜡烛亮光烛光告诉离去温和赶紧寒冷痛苦六、近义词舒服—舒适努力—尽力摇晃—摇摆急忙—连忙悲哀—悲伤勇敢—英勇七、反义词舒服—难受高大—矮小调皮—乖巧急忙—缓慢悲哀—快乐勇敢—胆怯八、词语解释贮藏:储存收藏以供需要时使用。

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

引申慢慢去体味。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九、词语搭配(点燃)火柴(钻出)泥土(闭上)眼睛(擦燃)蜡烛(流下)眼泪(进入)梦乡十、词语归类1.ABB 式词语:暖洋洋、亮晶晶、红彤彤。

2.ABAC 式词语:自言自语、自由自在、无边无际。

十一、仿写句子1. 风一吹,蒲公英便飞走了。

仿写:雨一下,小草便挺直了腰;太阳一出来,花朵便绽开了笑脸。

2. 温柔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在草丛中弹奏着夜曲。

仿写:灿烂的阳光照在海面上,在浪花里跳跃着光芒。

3. 小溪在山间欢快地流淌着,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

仿写:风儿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着,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着。

十二、重点句子1.“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 这句话通过描写火柴熄灭后的情景,突出了小女孩的孤独和无助。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 含义不同,第一个“幸福” 是指小女孩在幻想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第二个“幸福” 是指小女孩死了,就不再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
融(róng)化剩(shèng)下睁(zhēng)大
摇晃(huàng)缩(suō)小根茎(jīng)
拆(chāi)开咱(zán)们嚼(jiáo)着
稍(shào)息几(jī)乎答(dā)应
拼(pīn)命嘀(dí)咕禁(jìn)令蹭(cèng)来蹭去二、易写错的字
剩:第十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睁:右边的“争”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诉:右边的部分有“丶”,不要丢掉。

旅:右下角是“”,不要写错。

怜:右边是“令”,不是“今”。

算:部首是“”,中间是“目”。

三、重点词语
寒冷离开等待剩下斧子砍倒山谷
火柴原野告诉睁眼接着一定煤油灯
发生树根村子灯火旅行咱们可怜
刚才救命拼命扫地管理胃口来得及
流泪打算要好草堆作声答应做梦
马上当然消化知觉光亮眼泪大吃一惊
四、多音字
切⎩⎪⎨⎪⎧(qiē)(切开)(qiè)(一切) 倒⎩⎪⎨⎪⎧(d ǎo)(倒下)( dào)(倒立) 难⎩⎪⎨⎪⎧(nán)(为难)( nàn)(苦难) 调⎩⎪⎨⎪⎧(diào)(调动)( tiáo)(调剂) 答⎩
⎪⎨⎪⎧(dá)(回答)( dā)(答应)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卷⎩⎪⎨⎪⎧(ju ǎn)(卷起)( juàn)(试卷) 几⎩⎪⎨⎪⎧(j ǐ)(几个)( jī)(几乎)
稍⎩⎪⎨⎪⎧(shāo)(稍微)( shào)(稍息)
处⎩⎪⎨⎪⎧(ch ǔ)(处罚)( chù)(到处) 五、形近字
⎩⎪⎨⎪⎧等(等着)寺(古寺)
⎩⎪⎨⎪⎧剩(剩下)乘(乘车) ⎩⎪⎨⎪⎧砍(砍树)吹(吹风) ⎩⎪⎨⎪⎧由(由于)油(石油)
⎩⎪⎨⎪⎧睁(睁眼)争(争气) ⎩⎪⎨⎪⎧并(并且)拼(拼命) ⎩⎪⎨⎪⎧泪(泪水)汨(汨罗江) ⎩⎪⎨⎪⎧喊(叫喊)减(减法) ⎩⎪⎨⎪⎧刚(刚才)钢(钢铁)
六、近义词
美丽—漂亮 满意—满足 舒展—伸展
周围—四周 悲哀—悲伤 分散—分开
七、反义词
寒冷—温暖 难受—舒服 高大—矮小
舒展—收缩 悲哀—欢乐 分散—集中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
(很远很远)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
(细细)的根 (高大)的树
(开心)的样子 (小小)的阳台
(年轻)的农夫(美丽)的木地板
(要好)的朋友(勇敢)的蟋蟀
【量词搭配】
一(盏)煤油灯一(个)农夫
一(辆)手推车一(棵)树
一(头)大黄牛一(次)旅行
一(只)小蚂蚁一(块)大奶酪
【动词搭配】
(睁大)眼睛(钻出)地面
(执行)命令(搬进)洞里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暖洋洋笑眯眯
【“越A 越B”式词语】越走越快越看越像
【含反义词的成语】争先恐后七上八下
【含数字的成语】四面八方三言两语
十、句子积累
拟人句: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的内容。

2. 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3. 学会用所给词语编一个童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