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题2.doc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水文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水体: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的聚集体。
2、水文现象:指自然界的水在其循环过程中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圈:地球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所组成的圈层,是地球四大圈层中最为活跃的圈层。
4、水循环:又称水文循环、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水分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五个环节,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5、水量平衡:指任意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差额,必然等于蓄水量的变化量。
6、水汽输送通量: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7、径流: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耗损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地表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它包括降水沿地表与地下汇入河网,并向出口断面汇集和输送的全部水流。
8、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是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9、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
10、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11、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12、盐度: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13、潮汐:是指由日、月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引起的海面(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14、潮流: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15、洋流:又称海流,通常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作非周期性的流动。
16、水团:是形成于同一源地(海区),其理化特性和运动状况基本相同的海水。
17、河流:河流是指降水、冰雪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着流水本身塑造的线型洼地流动,由河槽与水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为流动的水与凹槽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18、水系:又称河系、河网。
指河流从河源到河口沿途接纳众多的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即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等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水文学复习题

水文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一个闭合流域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多年平均降雨量等于蒸发和径流量之和B多年平均降雨量等于蒸发散量和地下水之和C多年平均降雨量等于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之和D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之和等于蒸发散量2、在降雨相同条件下易形成危害性洪水的是(A)A扇形水系B羽状水系C平行水系D混合水系3、同一流域,有两条单位线,一条由暴雨中心在上游的暴雨分析得出,一条由暴雨中心在下游的暴雨分析得出,则一般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A峰值小,峰现时间迟B峰值大,峰现时间早C峰值小,峰现时间早D峰值大,峰现时间迟4森林对一个流域的年径流量的影响是(C)A森林能增加流域的年径流量B森林能减少流域的年径流量C森林既可能增加流域的年径流量也可能减少流域的年径流量D森林与年径流量无关5、百年一遇洪水是指(B)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6、根据霍顿产流机制,当流域中某一点的条件为i≤f p I-E>D时的产流形式为(C)A无径流产生B只产生地表径流C只产生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与与地下径流同时产生7、以下(ACD)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引起的典型水环境问题A水资源减少B诱发地震C水质恶化D海水入侵8、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有(ACD)A算术平均法B加权平均法C泰森多边形法D等雨量线法9、承压水的特点表现为(ACD)A承压性B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C直接与地表相通、易受污染D可作大型水源地10、在水文学里,一个地方本地的水资源总量是指(A)A本地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和地下水总量B本地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蓄存总量C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三者之和D本地能直接利用的所有淡水资源11、在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中,相似性主要由气候和地理条件决定,而特殊性主要由(A)决定A下垫面条件B气候与气象条件C地质与地貌条件D森林植被条件12、以下对水资源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D)A水资源循环过程是无限的,但循环量是有限的B水资源循环过程是无限的,循环量也是无限的C水资源对人类总是有益的D水资源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的特点13、根据水量平衡原理,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段内(D)A输入水量必等于输出水量B输入水量大于输出水量C输入水量小于输出水量D输入水量和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蓄水变化量14、当研究泥沙颗粒在静水中沉降规律时,如果沙粒雷诺数大于1000时,沙粒下沉的轨迹和所受的力分别为()A垂线下沉,粘滞阻力B螺旋形下沉,形状阻力C过渡状态,粘滞阻力和形状阻力同时起作15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Ⅲ型曲线,这是因为(D)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6、根据霍顿产流机制,当流域中某一点的条件为i>f p I-E>D时的产流形式为(D)A无径流产生B只产生地表径流C只产生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与与地下径流同时产生17、以下(AD)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引起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A植被退化B诱发地震C地面塌陷D土地沙漠化、盐渍化18、人工补给地下水可达到()的目的A补充地下水量B抬高地下水位,防止地面沉陷C防止海水入侵D改善地下水质19、潜水的特点表现为(BCD)A分布范围小、数量少B分布区和补给区一致C直接与地表相通、易受污染D具有季节变化的特点20、适用于缆道上同时进行测流、取沙,用全断面混合法一次完成悬移质泥沙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量的采样器是(C)A横式采样器B瓶式采样器C调压积时式采样器D皮囊积时式采样器21对于一个地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BC)A径流系数与蒸发散系数之和等于一B径流系数越大,蒸发散系数越小C径流系数越小,蒸发散系数越大D径流系数与蒸发散系数之间没有关系22以下属于流域几何特征的有(ABC)A流域面积B流域长度和平均宽度C流域的形状系数D流域的平均坡度23以下属于流域地形特征的有(AB)A流域平均高度B流域平均坡度C流域不对称系数D流域形状24以下属于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有(ABCD)A流域的地理位置B流域的地形特性、土壤、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C流域的气候条件D流域的植被及湖泊等25在土壤下渗中,主要形成重力水的阶段是(C)A湿润阶段B渗漏阶段C渗透阶段D所有阶段都形成重力水26双环刀法是测量(C)的方法A水面蒸发B土壤蒸发C土壤下渗D河水流量27经验单位线法中所作的假定是(AB)A倍比假定B迭加假定C独立假定D同频率假定28在泥沙颗粒所受的作用力中,促使泥沙颗粒运动的力包括(AB)A正面推力B上举力C颗粒粘结力D有效重力29目前测量推移质最精确的方法是(A)A坑测法B沙波观测法C采样器法D紊动水流法30在地下分布不均,水力联系各向异性的地下水是(B)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二、填空题1.在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含水层的空隙性质进行划分的综合分类法中,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种,依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2在霍顿产流中,一个地方产生地表径流的前提条件是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产生地下径流的前提条件是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3河流是由水体和河床组成。
水文学复习题

水文学复习题水文学复习题水文学是研究水的分布、循环和特性的学科,是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水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些水文学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的蒸发速率影响最大?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大气压力2.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最容易形成地下水?A. 山地B. 平原C. 河谷D. 沙漠3.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河流的流速?A. 河道的宽度B. 河道的深度C. 河道的坡度D. 河道的颜色4. 下列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影响最大?A. 降雨量B. 蒸发量C. 地表径流D. 植被覆盖5. 下列哪个地下水的利用方式最为广泛?A. 饮用水B. 农业灌溉C. 工业用水D. 地热能二、判断题1. 地下水是地表水的一部分。
(正确/错误)2.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正确/错误)3. 河流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横截面的水量。
(正确/错误)4.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雨和地表径流。
(正确/错误)5. 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正确/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水的循环过程。
2. 请解释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机制。
3. 请解释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 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和分类。
5. 请解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四、应用题1. 某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米,蒸发量为1200毫米,地表径流为200毫米,地下水补给量为400毫米。
请计算该地区的水收支平衡。
2. 某河流的流速为2米/秒,河道的横截面积为200平方米。
请计算该河流的流量。
3. 某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为0.5米/年,地下水的补给量为300毫米/年。
请计算该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4. 某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年平均补给量为5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800毫米。
请计算该湖泊的水量变化。
5. 某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水资源短缺。
(完整word)《水文学》考试试卷与答案,推荐文档

-------------------(学校)考试试卷(共6 页)A卷评卷人填写
考试科目:水文学考试时间:
考试试卷(共 6 页)A卷
班级:
姓名:学号:
5. 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
()
6. 河流水位变化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变化()
7. 河流结冰常常开始于河流的上游()
8. 深层地下水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来源()
9. 天然河道中的水流一般均呈层流状态()
10. 水库的根本作用是径流调节()
五、简述题(共25分)
1.写出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并指出式中各项的含义。
(5分)
2.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时,河水仍然川流不息?(5分)
3.写出谢才公式表达式,并指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5分)
4.下图是自然界水文循环示意图,指出图中1~10各代表的含义(10分)
图1-1 自然界的水循环六、计算题(要求列出计算公式及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共15分)
1.已知河流某测站控制的流域面积F = 1000 km2,且年径流模数M = 30 L/(s·km2),试求平均径流流量、年径流总量与年径流深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评卷人填写
考试科目:水文学考试时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共 6 页)A卷班级:姓名:学号:
4。
(完整word版)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共12分)1、径流系数:降雨量与相应径流深之比。
2、重现期:某事件在多年期间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之平均数。
3、水库调节周期:从库空到库满再到库空所经历的时间。
4、防洪限制水位:汛期洪水来临前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三、是非题(共10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在错误的题号上打“×”。
)1、一般而言,一次降雨所形成的河川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
√2、一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越大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有利。
×3、一般而言,水文资料系列越长其代表性越高。
√4、P—Ⅲ型曲线有三个统计参数,即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
√5、计算有特大值的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的两种方法,对特大值经验频率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6、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过程引入了一个假定:暴雨与洪水同频率。
√7、小流域设计暴雨采用暴雨强度公式法,而在暴雨强度公式中,当暴雨历时很长很长时,暴雨强度趋于零,显然边界条件不符合实际,因此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设计暴雨的误差肯定是很大很大的。
×8、同一流域不同时段长的单位线是相同的。
×9、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原理是水量平衡,而且是在调节周期内进行来水与用水的平衡计算。
√10、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仍然是水量平衡,只不过方程的具体形式与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不同罢了。
×1径流模数:单位面积上的产流量。
2、水文资料的一致性:水文资料系列的试验基础是相同的。
3、正常高水位:为满足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应蓄到的水位。
4、结合库容:汛期限制水位与正常高水位之间的库容。
1、选择题:(1)在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a、单位面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b、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c、单位质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d、单位重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2)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a、重合;b、平行c、斜交;d、正交。
(3)水力学中的一维流动是指()a、恒定流动;b、均匀流动;c、层流运动;d、运动要素只与一个坐标有关的流动。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水文学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中的三个重要水文现象是、及。
2、土壤包气带通常可分为、和三个不同层
次的水分带。
3、霍顿产流观念主要解决了和两个产流机制(物理条件)。
4、“门槛”作用是指,
而“筛子”作用是指。
5、非饱和土壤水分势主要由及组成;而饱和土壤
水分势主要是
由和组成。
6、在中小流域的汇流计算中,非线性问题主要是指
和。
7、洪水波在运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发生及两种变形。
8、我国水文循环的路径
有、、、北冰洋水文循环及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五种。
9、研究水文规律的基本方法是、及
三种。
10、瞬时单位线与S曲线关系数学表达式是。
11、对径流的影响有、及
三方面因素。
12、按照径流量的多少,我国划分为、、、
及干涸带五个水分带。
13、河流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及。
14、流域汇流系统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
是、、。
15、根据土壤水分作用力的差别,可将下渗曲线划分
为、、
不同三个阶段。
16、土壤蒸发量不仅与气象因素有关,而且还与有关。
17、特征河长的槽蓄量与下断面流量是关系,其长短与、有关。
18、除马斯京干演算法外,河道洪水还有、、及演算法。
19、土壤下渗能力仅与有关。
20、时段(基本)单位线与S曲线的关系是。
二、名词解释
1、水力联系
2、下渗曲线
3、等流时线
4、单位入流
5、凋萎系数。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水的运动与分布b) 水的化学成分c) 水的净化方法d) 水的测量和监测答案:a) 水的运动与分布2. 水文循环是指什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b) 水沿地表流动的过程c) 水在地下蓄积并形成地下水的过程d) 水从地下蓄积逐渐被抽取和利用的过程答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3. 下列哪个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参数?a) 水的颜色b) 水的味道c) 水的温度d) 水的压强答案:c) 水的温度4. 下列哪个工具可以测量水位的变化?a) 流速计b) 液位计c) 风速计d) 露点计答案:b) 液位计5.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a) 水的渗透性b) 地层的结构c) 降水量d) 井水的使用量答案:d) 井水的使用量第二部分:填空题1. 水文学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或渠道的 ________。
答案:水量或液体体积2. 陆地上的水分以 __________ 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
答案:水蒸气3. 河流的流速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固定截面的水________ 来确定。
答案:体积或流量4. 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水体,常常隐藏在 ________ 中。
答案:岩石或土壤颗粒之间5. 下雨过程中,水从云中向地面下降的过程被称为 ________。
答案:降水过程或降雨过程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解释水文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水文循环是指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形成云,通过降水最终回到地面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确保适当的降雨和供水。
水文循环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请简要描述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性。
答案: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是使用液位计。
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的压力来确定水位的变化。
它适用于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域的水位测量。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大气B. 地球水体C. 地球岩石D. 地球生物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沙漠答案:D3.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位置B. 颜色C. 味道D. 温度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中的水循环组成部分?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风化5. 什么是径流?A. 地表水的流动B. 地下水的流动C. 河流中的水D. 湖泊中的水答案:A6. 水文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地下水流动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A. 温度计B. 风速计C. 雨量计D. 气压计答案:C8. 什么是水文地质学?A. 研究水的化学性质B. 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C. 研究水的物理性质D. 研究水的生物特性答案:B9.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数据?B. 温度C. 湿度D. 风速答案:A10. 什么是流域?A. 河流的源头B. 河流的终点C. 河流的流域D. 河流的流向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中的“流域”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2. 水文循环中的“蒸发”是指水从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状态的过程。
答案:液态,气态3. 地表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径流4. 地下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地下径流5. 河流的源头被称为______。
答案:源头或发源地6. 河流的终点被称为______。
答案:河口7. 河流的流域面积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集水区域的总面积8.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9. 雨量计是用来测量______的。
答案:降雨量10.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份资料不代表权威,相当简洁,请亲慎重考虑,方便看而己。
环境水文学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水文循环定义、主要环节、基本过程、成因:(1)水文循环定义(water circulation)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
(2)水循环基本过程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不断从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化为水汽上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到达地面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流入江河归入海洋,还有一部分又重新回到空气中。
其中,渗入到地面的水,一部分被蒸发、一部分最终也流入海洋。
(3)水循环的成因的内因:水的三态变化一水是地表条件下唯一能实现三态变化的物质外因:1太阳蒸发,使水蒸发。
2,地球引力, 使水降落,并向低处汇流。
(4)水分循环机理:①水循环服从质14:守恒定律一热M、势能。
②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③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到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④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⑤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溶解且携带某些物质运动。
3水循环类型:大循环、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小循环与内流区水循环。
(1)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外循环。
特点:以蒸发与降水两环节水分在空中与海洋、陆地进行垂向交换,以水气输送与径流进行横向交换海洋一一云、大气一一陆地一一海洋(2)小循环: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之间、或陆地和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内循环。
海洋与大气-海洋小循环一只有海面的蒸发与降雨两环节:海洋一一云、大气一一海洋,陆地一一云、大气一一陆地(3)陆地-大气-陆地小循环屮可分为:一大陆外流区小循环:除有自身垂向的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呈以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的方式输向海洋,存在于海洋间的横向水分交换一大陆内流区小循环:地面上不直接与海洋沟通,水分交换以垂向为主,自称为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5影响水分循环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1)降水类型2)蒸发3)地貌人类社会因素。
1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所依据基本原理:由物质不灭定律而导山的水量平衡原理。
可简要表述如下:对任一区域,任一时段内:来水量=出水量+区域蓄水变量或者说:收入的水量与支山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
3水量平衡与水循环关系,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持续不断下去的基本前提。
1.3蒸发1蒸发的概念及意义: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屮的过程。
也是海洋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唯一途径。
蒸发既是水交换过程,也是热M交换过程。
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
那里的地面上没有河流,连干枯的小河沟也没有。
2蒸发的物理机制根据蒸发面的不同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
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陆而蒸发。
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植物散发是植物根系从土壤等吸收的水分,通过叶面、枝干蒸发到大气中的一种生现过程。
它不仅是物理过程,也是植物的生理过程。
3影响蒸发的因素:供水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
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蒸发,植物散发4蒸发量的计算蒸发量计算途径:一是采用一定的仪器和某种手段进行直接测定;二是根据典型资料建立地区经验公式,进行佔算:三是通过成因分析建立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确定水面蒸发量的(1)器测法:(2)经验公式法(3)热量平衡法1降水概念:降水主要指降雨和降雪,其它形式还有露、霜、雹等,水分以各种形式从大气到达地面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基本要素降水(总)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或雨强)、降水面积。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14:。
以mm/min或mm/h4.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降水过程线、降水累积曲线、等降水量线(等雨量线)、强度•历时曲线、平均深度。
面积曲线、雨深•面积•历时曲线。
算术平均法:方法简便,适于流域面积不大,地形起伏不大,雨量站分布较均匀的流域;泰森多边形法:方法较简便,精度也较好,适用于雨量站点分布不均匀的流域,缺点是各雨量站权重在各次降雨屮视为定位;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地形变化较人,区域内雨:站足够多,能结合地形变化绘出等雨:W:线的流域。
但要足够数量的雨量站,每次降雨都须绘制等雨量线图,工作量大,实际应用不多。
4影响降水的因素地理位置气旋台风途径及其它因素影响地形条件影响、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水体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5可能最大降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S大降水量一般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水温与气象相结合的模型计算PMFc1.5下渗1 土壤水包气带和饱水带、土壤水定义把存在于包气带屮的水称土壤水。
土壤水的存在形式: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常数: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凋萎系数、毛管断裂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含水率)又称土壤湿度,表示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
B最大分子持水量:由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
是薄膜水厚度达最大值的水量。
2下渗的物理过程下渗三个基本阶段和垂向分布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1、渗润阶段2、渗漏阶段3、渗透阶段下渗的垂向分布1、饱和带2、过渡带,4、湿润带,下渗率(下渗率f (下渗强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称下渗率或下渗强度(Do 单位:mm/分;mm/小时)、下渗能力(下渗能力fp (下渗界量)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4影响下渗的因素:土壤特性的影响:降水特性的影响流域植被、地形条件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1.6径流径流:指流域的降水,巾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径流组成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表层流)、基流流量Q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m3/s)。
2径流的形成过程流域降雨阶段、流域蓄渗阶段、坡地产流和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3影响径流的因素气候因素流域下垫而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1流域产流机制:。
超渗地曲'径流产流机制;壤中产流机制;浅层地下径流产流机制;饱和地曲'径流产流机制2流域产流方式超滲产流方式;饱和产流方式超渗产流与饱和产流的区别:①超渗产流决定于雨强,与降雨量关系不大。
饱和产流决定于降水量,与雨强关系不大。
②湿润地区以饱和产流为主,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
相关分析1简直线相关(一元线性回归)2复直线相关(多元线性回归)1.阁解法2.分析法1河流基本概念:地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陆地表面上的线形凹地流动,并汇集于各级河槽上称为河流。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很多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面向下游,左边的河库称为左痒,么边的河岸称为么痒分水岭(当地形向两侧倾斜,使雨水分别汇集到两条河流屮去,这一起着分水作用的脊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岭。
)、流域,它是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地而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分别构成地囬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
(闭合流域,流域的地曲\地下水的分水线重合吋,称闭合流域。
、非闭合流域流域地面、地下分水线不重合时,即本流域与邻近流域有水量交换则称非闭合流域。
)2河系特征:水系形状羽状水系平行水系混合状水系河长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溪线量得的距离为河长,单位为km。
河网密度单位流域囬积內干、支流的总长度称河网密度。
可川下式计算:河网密度=干、支流总长度/流域面积河网密度表示一个地区河网的疏密程度。
它是流域屮径流发展的标志之一。
河网密度越大,流域被洪水切割程度越大,径流汇集较快;河网密度小,径流汇集慢,流域排水不良。
河网密度越大,排水能力越强。
我国东啕部的水乡,河网密度远高于北方地区。
3流域特征:几何特征:流域而积,流域形状流域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不对称系数,地形特征: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平均坡度面积高程曲线流域分水线和山流断妞所包围的L&J积称流域面积流域的轴长流域长度流域的平均宽度是指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的比值流域的不对称系数足表示流域左右岸而积分布的不对称程度。
河流水情要素:水位、流fi、流速、水化学、泥沙、水温、冰情。
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山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基面,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它以一定的零点做为起算的标准,此标准称为基面。
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称,水位为纵坐粘。
流量单位时间A流经某一过水断而的水量,通常用Q表示,单位m3/s。
水化学(矿化度、硬度)河水中溶解质的含量。
硬度是指水中含钙和镁盐的含量。
冰情(凌汛)我国境lA)叫分之一以上地的河流,每年冬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冰情。
一般用初冰日、终冰日、冰期日数、封冻、解冻日数、冰盖厚度描述冰情。
封冰和解冻则在很大程度上受河流水力条件影响。
入冬以后当气温下降至0°C以下,河水开始结冰,到第二年春季随气温升高开始解冻。
一般分三个吋期:结冰期从河水开始结冰到形成稳定冰盖为止。
封冰期河面结冰后,如果气温继续下降,冰面不断扩大,直至全河被冰层覆盖,称为封冻或封冰。
解冰期自冰盖破裂,开始流冰,到全部融化为止。
凌汛在河流解冻时,如果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解冻早,下游解冻晚,向下游移动的冰块就可能由于下游河道多弯或狭窄而堆积起来,形成冰块。
冰堤上游,水位抬高。
这种现象称为凌汛。
4.3河流补给类型也称河流水源。
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
最终的来源是降水。
(1)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
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巾雨水补给。
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
2)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存在于a季。
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3)湖泊湿地水补给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rh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U: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3)地下水补给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4)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
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在高山和高原地带,河流水源还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正常年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长期资料时的计算根据我国河流的特点和资料条件,一般具有二三十年以上可作为有长期资料处理。
有短期资料时的计算。
无资料时的推求:流域产流、汇流计算: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径流系数法、水文查勘法4.6河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川的产物。
其中其主导作用是气候条件。
一方而开展着河流的分布;另一方而,制约着水源的补给形式及苒比列。
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