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设计方案
7525塔吊基础方案

7525塔吊基础方案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7525塔吊基础的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塔吊的稳定运行需求。
塔吊基础的设计是整个塔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塔吊的安全使用和施工效率。
因此,本方案将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土壤工程特性和实际使用需求,合理设计塔吊基础。
2.基础设计方案2.1基础类型本项目将采用混凝土砼基础作为塔吊的基础类型。
混凝土砼基础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适合于塔吊这种大型机械设备的基础需要。
2.2基础尺寸根据塔吊的工作要求和承载能力,基础的尺寸将设计为长方形,长边距离7525mm,短边距离4000mm。
基础的深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土壤承载能力进行确定,一般为1-2倍基础宽度。
2.3基础开挖根据基础的尺寸要求,将进行适当的开挖工作。
开挖的深度应达到基础的设计要求,并考虑充分的水平和垂直间隙以便后续的混凝土灌注工作。
2.4基础土工布置在基础底部和侧面,将铺设适当的土工布,以防止土壤溜出并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土工布必须与地面接触良好,并在压力下能够保持稳定。
2.5基础钢筋布置根据基础的承载要求,在基础底部和侧面铺设适当的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砼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根据塔吊的工作要求和设计工作荷载来确定。
2.6混凝土浇注在基础钢筋布置完毕后,将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工作。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标准要求,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浇注过程中需避免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对基础的损伤。
2.7基础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将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养护期间需保持基础的湿润,并避免突然变温和外力冲击。
3.安全考虑3.1地质勘察在进行塔吊基础设计之前,需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下情况和土壤特性,确定基础设计参数。
勘察结果会直接影响基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2基础稳定性基础设计需要满足塔吊运行的稳定性需求。
通过合理设置基础尺寸和结构布置,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_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

_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格构柱塔吊是一种用于建筑物施工及其他大型工程的起重设备。
为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适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对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塔吊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基础设计原则1.承重能力: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应能承受塔吊的整体重量和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2.稳定性:基础的设计应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塔吊倾斜和倒塌。
3.地基适应性: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地基状况选择合适的类型,以确保基础与地基之间的良好结合。
4.施工便利性:基础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时间。
三、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塔吊的工作条件和地基状况,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基础类型:1.混凝土承台基础:适用于地基稳定且承载能力足够的场所,可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2.水平支承式混凝土基础:适用于地基较为软弱的场所,可以通过水平支承面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3.桩式基础:适用于地基不稳定或承载能力较低的场所,可以通过打桩将荷载传递到更深的土层来提高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四、基础设计步骤1.地基勘察: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包括土层的类型、厚度、承载能力等。
2.基础参数计算:根据塔吊的重量、高度、施工半径等参数,计算基础所需的尺寸、深度以及承载能力。
3.基础结构设计:根据基础参数计算结果,设计适当的基础结构,并进行力学分析和稳定性计算。
4.基础施工图纸绘制:根据设计结果,绘制详细的基础施工图纸,包括基础尺寸、布置图、配筋图等。
5.基础施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基础施工,包括地面平整、基础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
五、基础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障碍物和安全通道;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基础模板安装: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安装好基础模板,并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3.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结果,按照计划浇筑混凝土,并采取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塔吊基础和桩的设置方案

塔吊基础和桩的设置方案一、基础设置本工程塔机类型性能一致,以塔机的最不利状态,即最大独立高度作用时的两种状态,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分别进行塔机基础设计。
在选择塔机安装位置时应首先考虑到塔机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塔身有踏步的一面应与建筑物垂直),再考虑塔机的最大使用效率。
如果建筑高度超过独立高度,还应尽量考虑到附墙的安装(塔身中心到建筑物墙面4m,在墙面上有用来安装附墙受力点的位置)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基础,对基础的基本要求如下:(1)混凝土标号2C35;(2)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不小于1.25m,边长不小于5.5mX5.5m,重量不少于90.75吨;(3)预埋的地下节应与基础内钢筋网可靠连成一体。
地下节主弦杆周围的钢筋数量不得减少和切断,主筋通过主弦杆有困难时,允许主筋避让;(4)铺设碎基础的地基应能承受0.2MPa(2kg∕cm2)的压力。
如达不到该承受力,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载荷另行设计佐基础,可采用打桩等措施,使其达到塔机对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要求,确保安全使用;(5)位基础应能承受20MPa的压力。
(6)地下节埋设后,露出端面的4根主弦杆与水平面垂直度不大于1/1000;(可参考的施工方法:在钢筋笼扎好后,先在地面浇四个边长500mm,高100mm的钢筋混凝土矮柱,注意矮柱钢筋及碎应与基础可靠成一体,柱子中心与地下节主弦杆中心相同,再将地下节放到矮柱上,找正上平面的水平小于1/1000,固定,再浇筑整个混凝土基础)(7)必须保证地下节主弦杆上端面露出位基础上平面350尺寸;(8)如因工程需要,地下节主弦杆上端面露出碎基础上平面超过350尺寸的地下节,在定货时需说明,此为非标地下节,本公司将单独设计,制作;(9)地下节周围的混凝土充填率必须达到95%以上;四、塔机的接地接地装置的组成:1.钢管。
接地棒,长度L5m到2m(渡锌管制避雷器,最小管径40mm,管长视接地电阻率而异)。
塔吊基础方案

塔吊基础方案基础是塔吊安装的重要环节,一个稳固的基础可以确保塔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塔吊基础方案时,需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土壤条件、塔吊类型和使用环境等。
本文将针对塔吊基础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土壤勘测和承载能力计算在选择塔吊基础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勘测,了解施工场地的土壤类型、质地和承载能力等信息。
根据土壤勘测结果,可以计算出塔吊基础需要承受的荷载大小,从而确定适合的基础方案。
二、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塔吊的类型和使用环境,可以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塔吊基础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钢板桩基础和桩基础等。
1.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类型,它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基础开挖、钢筋布置和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在选择钢筋混凝土基础时,需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塔吊的荷载大小,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2. 钢板桩基础钢板桩基础适用于软土地基和深层地基。
它以钢板桩为主体,通过挖槽、安装钢板桩和连接等工艺形成的基础结构。
钢板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好等优点,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是一种理想的基础选择。
3. 桩基础桩基础适用于强烈地震区和软土地基。
它通过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等形式,将桩体与地基相连接,形成整体稳定的基础结构。
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一种可行的基础方案。
三、施工技术要求1. 基础设计与施工图纸根据基础类型和具体要求,编制相应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图纸。
设计和图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基础施工工艺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关工艺规范进行操作。
包括基础开挖、扬运土方、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
3. 基础验收和质量控制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
验收包括基础尺寸、混凝土质量和钢筋布置等方面。
同时,还需进行基础的质量控制,确保基础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1. 背景介绍塔吊作为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塔吊的安全、可靠运行,塔吊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塔吊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案。
2. 塔吊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塔吊基础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一般原则:•承载能力:塔吊的基础设计需要满足塔吊的整体重量和运行时的各种力的荷载要求,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稳定性:塔吊基础需要保证塔吊在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倾斜或震动,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基础类型:根据工程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3.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3.1 浅基础设计方案3.1.1 壤土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壤土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如下:•地基处理:根据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在地基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夯实和加厚地基、填充土方处理等。
•基础类型:钢筋混凝土承台加脚手架设计,承台尺寸根据塔吊的尺寸和要求确定,脚手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钢筋的焊接和混凝土的浇筑。
3.1.2 淤泥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淤泥地基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如下:•地基处理:对淤泥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包括挖掘坑槽、填充加固土方等。
•基础类型:选择合适的承台和脚手架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钢筋的焊接和混凝土的浇筑。
3.2 深基础设计方案深基础是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基础工程,适用于地下土壤条件较差或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情况。
塔吊深基础设计方案如下:•螺旋桩基础:选择合适的螺旋桩材料和尺寸,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桩基础:选择合适的桩材料和尺寸,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这可以确保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总结塔吊基础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塔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对于壤土地基,选择合适的浅基础设计方案,包括承台加脚手架设计和地基加固处理等。
塔吊基础和桩的设置方案

塔吊基础和桩的设置方案塔吊基础是塔吊安装的基础设施,用以支撑和稳固塔吊的工作。
塔吊基础的设计和设置对于塔吊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塔吊基础和桩的设置方案的一些具体要点:1.基础的选择和设计首先要根据塔吊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和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混凝土基础、桩基础和钢平台基础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塔吊的尺寸、工作范围和载荷要求,设计合适的基础尺寸和形状,通常为矩形或圆形。
-基础的深度:根据地下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确定基础的深度,一般要求基础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小于土壤冻结深度。
-基础的材料:通常选择标准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作为基础的材料,以保证基础的强度和耐久性。
2.桩基础的设置在土层较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采用桩基础来保证塔吊安装的稳定性。
桩基础可以是钢桩、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等。
桩基础的设置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桩的类型和数量:根据地下土层的性质和承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桩的类型和数量。
通常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的3倍,以保证桩的相互作用。
-桩的直径和长度:桩的直径要根据塔吊的尺寸、载荷和工作范围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桩的直径不小于40cm。
桩的长度要根据地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确定,一般要求桩的埋入深度不小于地下土层的冻结深度。
-桩的施工方法:桩的施工方法可以是挖孔式、打入式或灌注式等,具体选择根据地下土层的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
3.基础的施工和检验基础的施工要满足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包括混凝土浇筑、桩的驱动或灌注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检验和监测,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基础的施工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的强度检验:通过取样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桩的质量检验:通过观察和测量等方法,检验桩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桩的直径、长度和埋入深度等。
塔吊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

塔吊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塔吊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起重设备之一,为了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塔吊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的详细说明。
1.设计要求(1)承载力满足塔吊的荷载要求,确保安全可靠;(2)稳定性良好,避免倾覆和滑移;(3)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2.地质勘察在进行塔吊桩基础设计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土质、地层等。
针对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
3.桩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
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包括钻孔灌注桩、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桩设计根据塔吊的荷载要求,进行桩身和桩头尺寸的计算和设计。
考虑到桩的自重、水平载荷和垂直载荷,确定合适的桩径和桩长。
同时还要考虑桩身和桩头的钢筋配筋计算。
5.施工方案根据桩基础设计,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确保桩身埋设深度和位置的一致性。
(2)桩基础施工:根据桩基础类型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如钻孔灌注桩的钻孔、灌注和养护等工艺。
(3)钢筋加工与预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身和桩头的钢筋加工,预置在桩孔中,并进行固定。
(4)混凝土浇筑:根据桩基础类型选择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浇筑质量和连续性。
(5)养护管理:对已完成的桩基础进行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6)验收与试载:完成桩基础施工后,进行验收和试载工作,确保桩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6.安全措施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1)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2)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装备;(3)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定期维护。
总结:塔吊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是确保塔吊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塔吊荷载需求和安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加强安全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大型建筑项目,拟采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
为确保塔吊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二、施工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 《塔吊安装、拆卸及验收规范》。
4. 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5.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塔吊基础施工,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铺设、基础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基础养护等工序。
四、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成立专门的塔吊基础施工班组,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组成。
2. 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振捣器等。
3. 施工材料:混凝土、钢筋、模板、砂石、水泥等。
五、施工工艺1. 基础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塔吊基础位置及尺寸。
(2)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3)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及设施。
(4)开挖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基底平整。
2. 基础垫层铺设(1)对基底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积水。
(2)铺设垫层材料,厚度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垫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
3. 基础钢筋绑扎(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规格、间距及绑扎要求。
(2)在垫层上设置钢筋网,确保位置准确。
(3)绑扎钢筋时,注意保护钢筋不受损伤。
(4)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 混凝土浇筑(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顺序。
(2)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将混凝土运至现场。
(3)使用泵车将混凝土泵送至基础位置。
(4)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
5. 基础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2)养护期间,注意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出现裂缝。
(3)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确定。
六、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二、塔吊布置概况本工程拟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SYT80(T6012-6)型塔吊。
塔吊固定独立式最大起升高度为40.8m。
本工程塔吊安装高度为30米左右。
塔吊最大起重为6t,最大幅度起重量1.2t,起重臂最大幅度为60m。
本工程拟安装1台塔吊,塔吊基础为天然基础。
其定位如下:三、基础设计塔吊基础布置拟建建筑物外,基底土质均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适合天然基础的设置。
承台平面尺寸为6m×6m,高度为1.50mm,埋土深度为1.5m。
四、塔吊基础施工(一)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定位放线→锚杆施工→塔吊基础土方开挖→C15 垫层浇筑→二次放线→砖胎膜砌筑→再次放线定位塔吊基础、地脚螺栓位置→底排钢筋绑扎→上排钢筋绑扎→拉筋绑扎→塔吊基础地脚螺栓安装、固定→塔吊基础砼浇筑2、根据塔吊定位图撒塔吊基础开挖白灰线,土方开挖的时候注意不要超挖,水准仪随时跟着抄平,控制标高,并预留 300mm 厚土层人工捡底、清平。
3、塔吊基础开挖时精确控制开挖范围,严禁超挖,严禁扰动基底土。
4、待塔基基底清平后,浇筑 C15 混凝土垫层。
5、根据二次放的线,定出砖胎膜的位置并砌筑。
6、再次放线定出塔基预埋件的位置,然后绑扎底排钢筋。
8、待底排钢筋绑扎完毕,放好垫块,支设马凳,绑扎上部钢筋、拉筋。
9、钢筋绑扎好之后,安装地脚螺栓,用仪器校正并烧焊固定,地脚螺栓由塔吊安装公司施工,必须精确控制好螺栓的位置、间距和标高,并固定稳当。
10、待钢筋绑扎完毕,地脚螺栓安装好,经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报现场监理、项管验收,验收合格后浇筑塔基C35的砼。
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安排专人看守钢筋、地脚螺栓的位置。
混凝土振动棒在振捣过程中,严禁碰撞塔基地脚螺栓,保证塔基埋件位置的准确性。
待砼终凝后,洒水覆盖养护,注意砼表面的保湿。
(二)注意事项1、挖土的时候,挖掘机回转半径之内严禁站人,在基底引测标高的时候,注意和挖掘机械配合,商量好后再下基坑。
2、钢筋绑扎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防水层,严禁防水层被破坏。
五、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二、塔机荷载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基础验算基础布置图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6×6×1.5×25=1350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1350=1822.5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2113kN·mF vk''=F vk'/1.2=86/1.2=71.667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2852.55kN·mF v''=F v'/1.2=116.1/1.2=96.75kN基础长宽比:l/b=6/6=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6×62/6=36m3W y=bl2/6=6×62/6=36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0.5=2113×6/(62+62)0.5=1494.117kN·mM ky=M k l/(b2+l2)0.5=2113×6/(62+62)0.5=1494.117kN·m1、偏心距验算(1)、偏心位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501.9+1350)/36-1494.117/36-1494.117/36=-31.565<0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外。
(2)、偏心距验算偏心距:e=(M k+F Vk h)/(F k+G k)=(2113+86×1.5)/(501.9+1350)=1.211m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a=(62+62)0.5/2-1.211=3.032m偏心距在x方向投影长度:e b=eb/(b2+l2)0.5=1.211×6/(62+62)0.5=0.856m偏心距在y方向投影长度:e l=el/(b2+l2)0.5=1.211×6/(62+62)0.5=0.856m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 b一侧x方向基础边缘的距离:b'=b/2-e b=6/2-0.856=2.144m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 l一侧y方向基础边缘的距离:l'=l/2-e l=6/2-0.856=2.144m b'l'=2.144×2.144=4.596m2≥0.125bl=0.125×6×6=4.5m2满足要求!2、基础底面压力计算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压力值P kmin=-31.565kPaP kmax=(F k+G k)/3b'l'=(501.9+1350)/(3×2.144×2.144)=134.298kPa3、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P k=(F k+G k)/(lb)=(501.9+1350)/(6×6)=51.442kN/m24、基础底面压力验算(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f ak+εbγ(b-3)+εdγm(d-0.5)=150.00+0.30×19.00×(6.00-3)+1.60×19.00×(1.50-0.5)=197.50kPa(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 k=51.442kPa≤f a=197.5kPa满足要求!(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 kmax=134.298kPa≤1.2f a=1.2×197.5=237kPa满足要求!5、基础抗剪验算基础有效高度:h0=h-δ=1500-(50+25/2)=1438mmX轴方向净反力:P xmin=γ(F k/A-(M k''+F vk''h)/W x)=1.35×(501.900/36.000-(2113.000+71.667×1.500)/36.000)=-6 4.448kPaP xmax=γ(F k/A+(M k''+F vk''h)/W x)=1.35×(501.900/36.000+(2113.000+71.667×1.500)/36.000)=1 02.090kPa假设P xmin=0,偏心安全,得P1x=((b+B)/2)P xmax/b=((6.000+1.600)/2)×102.090/6.000=64.657kPaY轴方向净反力:P ymin=γ(F k/A-(M k''+F vk''h)/W y)=1.35×(501.900/36.000-(2113.000+71.667×1.500)/36.000)=-64.448kPaP ymax=γ(F k/A+(M k''+F vk''h)/W y)=1.35×(501.900/36.000+(2113.000+71.667×1.500)/36.000)=1 02.090kPa假设P ymin=0,偏心安全,得P1y=((l+B)/2)P ymax/l=((6.000+1.600)/2)×102.090/6.000=64.657kPa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 x=(P xmax+P1x)/2=(102.09+64.657)/2=83.374kPap y=(P ymax+P1y)/2=(102.09+64.657)/2=83.374kPa基础所受剪力:V x=|p x|(b-B)l/2=83.374×(6-1.6)×6/2=1100.53kNV y=|p y|(l-B)b/2=83.374×(6-1.6)×6/2=1100.53kNX轴方向抗剪:h0/l=1438/6000=0.24≤40.25βc f c lh0=0.25×1×16.7×6000×1438=36021.9kN≥V x=1100.53kN满足要求!Y轴方向抗剪:h0/b=1438/6000=0.24≤40.25βc f c bh0=0.25×1×16.7×6000×1438=36021.9kN≥V y=1100.53kN满足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总压力:p z+p cz=0+0=0kPa≤f az=329.5kPa满足要求!四、基础配筋验算1、基础弯距计算基础X向弯矩:MⅠ=(b-B)2p x l/8=(6-1.6)2×83.374×6/8=1210.583kN·m基础Y向弯矩:MⅡ=(l-B)2p y b/8=(6-1.6)2×83.374×6/8=1210.583kN·m2、基础配筋计算(1)、底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MⅡ|/(α1f c bh02)=1210.583×106/(1×16.7×6000×14382)=0.006δ1=1-(1-2αS1)0.5=1-(1-2×0.006)0.5=0.006γS1=1-δ1/2=1-0.006/2=0.997A S1=|MⅡ|/(γS1h0f y1)=1210.583×106/(0.997×1438×300)=2814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1=max(2814,ρbh0)=max(2814,0.0015×6000×1438)=12942mm2 基础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15209.375mm2≥A1=12942mm2满足要求!(2)、底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MⅠ|/(α1f c lh02)=1210.583×106/(1×16.7×6000×14382)=0.006δ2=1-(1-2αS2)0.5=1-(1-2×0.006)0.5=0.006γS2=1-δ2/2=1-0.006/2=0.997A S2=|MⅠ|/(γS2h0f y2)=1210.583×106/(0.997×1438×300)=2814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2=max(2814,ρlh0)=max(2814,0.0015×6000×1438)=12942mm2 基础底短向实际配筋:A S2'=15209.375mm2≥A2=12942mm2满足要求!(3)、顶面长向配筋面积基础顶长向实际配筋:A S3'=15209.375mm2≥0.5A S1'=0.5×15209.375=7604.688mm2 满足要求!(4)、顶面短向配筋面积基础顶短向实际配筋:A S4'=15209.375mm2≥0.5A S2'=0.5×15209.375=7604.688mm2 满足要求!(5)、基础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基础竖向连接筋为双向Φ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