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安全手册

合集下载

激光安全说明书

激光安全说明书

激光安全说明书激光是根据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对人体的损害程度而分类的。

激光的分类从CLASS I(无损害)到CLASSIV 激光的2000瓦特,二氧化碳激光(可切割厚的钢铁)。

Class II, class III 以及Class IV 激光器的制造商,应该在仪器上粘贴警告标签,并且把激光器的激光等级标注在仪器上。

Class I 激光属于低能量级激光设备,它是非常安全的并且可避免所有的静电危险。

下面是CLASS I 激光的几个应用领域:激光打印机,CD播放器,CD ROM 设备,地质勘测设备以及实验分析设备。

无论在任何条件下CLASS I 激光都不会对人体或皮肤产生损害。

使用CLASS I 激光设备时,无需其它辅助安全设备。

CLASS II 激光也属于低能量级激光(功率< 1毫瓦),但该激光会损害人的眼睛。

Class II 激光的一些应用举例:教室演示,激光指示器,瞄准装置以及距离测量设备。

如果CLASS II 激光长时间的对准目标(大于15分钟)将伤害人的眼睛。

避免直视CLASS II 激光,同时也不要将CLASS II 激光瞄准任何人的眼睛。

另外,应避免用望远镜观看CLASS II 激光。

事实上,如果有CLASS II 激光射入你的眼睛,你应该立刻将头转向一边,或者立刻闭上眼睛,防止激光损害。

希望在这里所提及的文字可以帮助你保护您的眼睛避免CLASS II 激光损坏。

CLASS IIIA 激光是一个连续的激光波,属于中等能量发射装置((1-5 毫瓦). CLASS IIIA 的使用例子和CLASS II激光大致上是相同,如,激光指示器、激光扫描仪。

直视CLASS IIIA激光是非常危险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直接对视CALSS IIIA 激光。

不要用CLASS IIIA 激光指示器对准任何人的眼睛。

禁止用望远镜观看CLASS IIIA 激光。

这些都是一些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CLASS IIIB 激光属于中等功率的激光器(功率:5-500毫瓦或10焦耳/平方厘米)。

RFL-C3000S 连续光纤激光器 说明书

RFL-C3000S 连续光纤激光器 说明书

新体系RFL-C3000S连续光纤激光器说明书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uhan Raycus Fiber Laser Technologies Co., Ltd.目录1 安全信息 (4)1.1 安全标识 (4)1.2 激光安全等级标准 (4)1.3 安全标识 (6)1.4 光学安全 (7)1.5 电学安全 (8)1.6 产品维护计划 (8)2 产品介绍 (9)2.1 产品特性 (9)2.2 装箱清单 (9)2.3 开箱及检查 (9)2.4 运行环境 (10)2.5 注意事项 (10)2.6 产品技术参数 (11)3 安装 (12)3.1 整机尺寸图 (12)3.2 输出光缆的尺寸与安装 (13)3.3 冷却系统安装与要求 (13)3.4 安装注意事项 (14)4 产品使用 (16)4.1 前面板 (16)4.2 后面板 (16)4.3 电源连接 (17)4.4 接口定义 (17)4.5 激光器安装顺序 (21)4.6 启动操作顺序 (21)4.7 激光器上位机功能 (21)4.8 控制模式选择 (26)4.9 红光控制 (31)4.10 激光器时序图 (31)4.11 关闭操作顺序 (33)5 常见报警及处理措施 (33)5.1 日志显示 (33)5.2 报警处理 (34)6 质保及返修、退货流程 (35)6.1 一般保修 (35)6.2 保修的限定性 (36)6.3 技术支持及产品维修 (36)安全分类与警告:◆◆1安全信息感谢您选择锐科光纤激光器,本用户手册为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操作、维护及其它方面的信息。

故在使用该产品之前,请先仔细阅读本用户手册。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和产品运行在最佳状态,请遵守以下注意和警告事项以及该手册中的其他信息。

1.1安全标识◆◆1.2激光安全等级标准欧标:电磁兼容抗干扰性:EN 61000-6-4:2007+A1:2011;EN 61000-6-2:2005+AC:2005;EN 61000-3-2:2014;EN 61000-3-3:2013。

手持激光焊接机安全使用手册

手持激光焊接机安全使用手册

手持激光焊接机安全使用手册手持激光焊接机是一种精密的焊接设备,为了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并遵守本手册中的安全指南。

1. 安全警告- 在操作手持激光焊接机之前,请确保您已经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 在操作过程中,请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

- 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烟雾和气体。

- 不要直接观看激光发射口,以免损伤视网膜。

2. 设备启动与关闭- 在启动设备之前,请确保设备已经安装在稳固的平台上,并且电源线没有损坏。

- 确保设备周围的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易燃物品。

- 使用符合当地安全标准的电源,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 按下设备上的启动按钮,启动设备。

在操作过程中,不要触摸激光发射口或其他热源部分。

- 使用完毕后,请先关闭设备,然后关闭电源开关。

3. 操作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请保持手稳定,避免手部晃动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

- 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类型,调整适当的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

- 在更换激光头或进行其他维护操作之前,请确保设备已经关闭并断开电源。

- 不要尝试自行修改或修理设备,所有维护和维修工作都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

4. 故障处理- 如果设备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激光发射不稳定或设备无法启动,请立即关闭设备并断开电源。

- 检查设备电源线是否损坏,以及设备是否有明显的故障迹象。

- 如果无法解决问题,请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5. 环境保护- 使用手持激光焊接机时,会产生有害烟雾和气体,请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

- 定期清理设备和工作区域,保持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整洁。

- 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正确处理废弃物。

6. 培训与认证- 所有操作手持激光焊接机的人员都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请注意,本手册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义务。

我们建议您始终遵守当地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并在操作设备时始终保持谨慎。

激光临床应用手册电子版

激光临床应用手册电子版

激光临床应用手册电子版激光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医学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激光设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特编写此《激光临床应用手册》电子版,以便随时随地查阅。

本手册包含激光在不同病症治疗中的应用指南和操作步骤,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加熟练地运用激光技术,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一、激光原理介绍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是一种通过受激辐射产生的相干光的特殊光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单一波长和方向性好等特点。

在临床应用中,激光的原理是基于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对不同组织和细胞产生热效应、生物光效应或机械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激光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1. 激光祛斑:激光祛斑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瞬间作用于斑点组织,破坏色素颗粒,促进色素代谢,达到祛斑的效果。

2. 激光去疤:激光去疤主要适用于疤痕组织的修复,通过激光对疤痕处进行刺激,促进胶原蛋白再生,逐渐使疤痕变淡、平坦。

3. 激光除毛:激光除毛是通过激光照射毛囊,将激光光能转化为热能,破坏毛囊,达到长期去毛的效果。

三、激光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1. 激光近视手术:激光近视手术是通过激光雕刻角膜,改变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视力。

2. 激光青光眼治疗:激光青光眼治疗通过激光切除部分虹膜或睫状体组织,减少房水排阻,降低眼压。

3. 激光白内障手术:激光白内障手术采用激光对晶状体混浊处进行氟碘激光照射,使晶状体恢复透明。

四、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 激光微创手术:激光微创手术是通过激光切口、凝固、蒸发等作用实现肿瘤的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激光光动力疗法:激光光动力疗法是将光敏剂注入体内,再用激光照射激活光敏剂,破坏肿瘤细胞。

3. 激光介入治疗:激光介入治疗适用于肿瘤的凝固、消融,具有无创、恢复快等优势。

五、激光术后护理1.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激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激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激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激光技术作为一项现代高科技应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军事等众多领域。

然而,由于激光的特殊性,激光设备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激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1. 关于安全防护措施: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激光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激光防护眼镜、手套等。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应根据激光器的功率、波长和作用时间来确定。

1.2 设立限制区域:对于功率较大的激光设备,应设立限制区域,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

在限制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严禁操作人员离开激光设备时将其开启。

1.3 安装安全装置:针对较高功率的激光设备,应配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如安全屏障、紧急停机按钮等。

这些安全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

2. 关于设备维护与检修:2.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定期对激光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检查光源、光路、冷却系统等。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2 停止使用前进行设备关闭:在停止使用激光设备之前,必须先关闭激光器,并且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激光器内部的所有能量已经释放完毕,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2.3 注意设备的清洁与防尘:定期清洁激光设备的外壳、光学元件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应做好防尘工作,保持设备内部的清洁。

3. 关于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3.1 熟悉使用手册:操作人员在使用激光设备之前,应事先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事项。

3.2 严格控制激光束的方向和范围:操作人员在使用激光设备时,必须严格控制激光束的方向和范围,避免激光束对人眼以及其他敏感部位的直接照射。

3.3 避免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照射:激光束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照射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操作激光设备时,必须避免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直接照射。

3.4 严禁随意调节设备参数:操作人员在使用激光设备时,禁止随意调节设备的参数,特别是功率和脉冲宽度等关键参数。

富士激光6000操作手册

富士激光6000操作手册

一、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操作手册,确保操作安全。

2、在操作前,请务必检查机器的安全装置,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

3、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安全,不要擅自改变机器的设置参数。

4、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激光器的安全,不要将激光器直接照射到人体上,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5、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环境的安全,不要将激光器直接照射到易燃易爆物品上,以免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二、操作步骤1、打开电源,按下电源开关,将激光器连接上电源,等待激光器准备就绪。

2、检查机器的安全装置,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

3、调整激光器的参数,调整激光器的功率,调整激光器的焦距,调整激光器的聚焦位置。

4、将材料放置在激光器的焦点位置,调整激光器的焦点位置,确保材料在激光器焦点位置。

5、按下激光器开关,激光器开始工作,激光器开始切割材料。

6、操作完毕后,关闭激光器,按下激光器的电源开关,将激光器断开电源,操作完毕。

三、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激光器的安全,不要将激光器直接照射到人体上,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2、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环境的安全,不要将激光器直接照射到易燃易爆物品上,以免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机器的安全,不要擅自改变机器的设置参数,以免造成机器的损坏。

4、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材料的安全,不要将材料放置在激光器的焦点位置,以免造成材料的损坏。

5、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激光器的功率,不要将激光器的功率调整过高,以免造成激光器的损坏。

四、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机器的安全装置,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

2、定期检查激光器的参数,确保激光器的参数正确。

3、定期检查激光器的功率,确保激光器的功率正确。

4、定期检查激光器的焦距,确保激光器的焦距正确。

5、定期检查激光器的聚焦位置,确保激光器的聚焦位置正确。

6、定期清洁激光器,确保激光器的清洁。

7、定期更换激光器的滤光片,确保激光器的正常工作。

2024年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2篇)

2024年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2篇)

2024年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操作激光器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及建议。

请确保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禁止眼睛直视激光射线,即使佩戴了激光防护镜,亦不可直视激光发射口。

1、除非得到允许,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激光器正在运作的房间或者激光工作区域。

2、不可直视激光束(迎着激光束射来的方向看)和它的反向光束,不允许对激光器件做任何目视准直操作。

3、搭建实验平台时,在激光发射口高度会有一个工作平面,在激光工作中请勿将头部接近这个工作平面,因为透镜及反射镜组反射、透射的光可能会入眼造成伤害。

请勿使激光发射口及反射镜上扬,易导致向上发射的激光入眼造成伤害。

4、有些激光工作时会发射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紫外光,切勿认为激光器发生故障而去用眼睛检查,在检查激光器时一定确保激光器处于断电情况下。

5、对于不可见的红外激光束,实验者更应了解实验的光路布局,并避免使自己的头部保持在激光束高度所在的水平面内。

6、使用激光时,实验人员应从身上除去任何带有闪亮表面的物体,如饰物、手表与徽章等,以避免反射的光入眼造成伤害。

长头发需扎好带好实验帽。

7、禁止在激光路径上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及黑色的纸张、布、皮革等燃点低的物质(激光毁伤实验除外)。

8、脉冲(调Q、锁模、超快)激光的峰值功率极高,可能会造成实验元件的损坏,使用前请确认您的实验件的抗损伤阈值。

9、不允许将激光瞄准任何人体、动物、车辆、门窗和天空等,对于由此而带来的对目的物的伤害,操作者负有法律责任。

10、不得在未停机前或未确认储能元件均已放电完毕的情况下检修激光设备,避免造成电击伤害。

11、请注意一些波段的激光(如波长低于430nm或高于700nm的激光)视觉强度会明显弱于实际强度。

12、使用激光时,应佩戴好相应波长的激光防护镜,以保护眼部不受到激光的威胁。

使用前需仔细阅读,阅读后签字。

2024年激光实验室安全须知(2)激光实验室是一种高风险的实验场所,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激光器的分级标准及激光安全管理范本

激光器的分级标准及激光安全管理范本

激光器的分级标准及激光安全管理范本激光器的分级标准:激光器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划分。

1. 1级激光器:是最安全的激光器,无论直接还是通过反射都不会造成对眼睛和皮肤的任何危害。

这种激光器主要用于实验室、教育和研究领域,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2. 2级激光器:低功率的激光器,对眼睛有一定的危害,但是远距离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种激光器在工业和医疗应用中比较常见,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眼镜、限制周围的人员等。

3. 3级激光器:高功率的激光器,对眼睛造成严重危害,并可能对皮肤造成损伤。

这种激光器在一些特定的科研和工业领域使用,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安全眼镜、警示标志、安全培训等。

4. 4级激光器:最高级别的激光器,具有极高的功率和危险性,可以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严重伤害。

这种激光器只能在特殊的实验室环境中使用,并且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封闭的工作区域、高度专业化的操作人员等。

激光安全管理范本:1. 激光器设备管理- 对激光器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的品牌、型号、功率等信息。

- 定期检查激光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 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

2. 激光区域管理- 将激光器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设置标志和警示牌,明确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的区域。

- 保持激光区域的整洁和安全,及时清理激光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废料。

- 对激光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激光器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 激光操作人员管理-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激光器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措施等。

- 分配专门的操作人员,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激光器设备。

-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的评估。

4. 激光安全设备管理- 配备符合标准的激光安全眼镜和其他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安装激光警示灯和警报器,提醒周围人员激光工作的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现在已经有了在公共法 91-596 的“通 则条款”下权威实施的与激光有关的 OSHA 引 文;1970 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在这些情 况下,OSHA 监督员要求雇主采用工业协商标 准如 ANSI Z136.1 标准给出的建议和要求改进 报告的不安全工作场所。更多信息,见激光安 全和健康主题网页 .
人体对特定的激光输出是脆弱的,在特定的环 境里,暴露在激光面前会导致眼睛和皮肤的损 伤。为了了解激光辐射的生物危害,针对眼睛 和皮肤伤害阈值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一般来讲, 人的眼睛比人的皮肤更脆弱。不像皮肤,角膜 (眼球透明的外前表面)没有死细胞的外表层 保护。在光谱的远紫外或远红外区域,眼睛的 透镜体容易受到损伤。然而,最关注的是在视 网膜光谱损害区域,大约 400nm(紫光)到 1400nm(近红外),并包括了光谱的整个可见光 部分。
11
12
7
1M 类 1M 类激光系统被认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能 产生有害的暴露,除非用光学仪器观察,比如 眼罩(eye-loupe)(发散光束)或放大镜(准直 光束);除了要避免光学辅助观察的潜在危害不 用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不需要进行其它形式的 监管。
2类 2 类激光系统发出可见光谱(400-700nm),一 般人的 0.25 秒反感反应可使眼睛得到保护。
9
Z136 控制激光危害建议
像其它任何潜在危险操作一样,通过使用适当 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人员,激光可被安全使用。 ANSI Z136.1 激光安全使用标准详细描述了避 免潜在意外发生的控制措施。
这些控制措施被分为两个不同类别,工程控制 和管理/程序控制。工程控制的实例包括保护房 屋和联锁装置,保护过滤安装,键盘控制,和 系统联锁。管理/程序控制包括标准操作规程和 人员保护设施如激光眼罩。总的来讲,工程控 制的发展比较昂贵,但通过除去依赖于人,遵 守严格的程序,在人员保护设备失效或误用的 可能性,被认为更为可靠。
ANSI Z136.1 激光的安全使用,Z136 系列中的 母版文件,提供了关于如何针对安全、激光安 全计算和测量,给所有类型激光设施的激光安 全官员和激光安全委员会的建议,对激光分类 的信息。
按设计提供激光用户以适当发展综合激光安全 计划所需讲,最重要的标准是仪器 和射线健康中心(CDRH),规范产品特性的食 品和药品管理中心(FDA)的规章。1976 年 8 月以来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激光产品必须由制造 商证明满足特定的产品性能(安全)标准,每 种激光必须佩带符合标准的标签并指明激光的 危害等级。
激光安全
信息手册
本简明手册是由美国激光学会(LIA)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联盟(OSHA)编写的。OSHA 和 LIA 认 识到为了培养更为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而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的价值。本简明手册宗旨是针对激光 新用户所关心的与激光安全有关的问题给予培训。
1
什么是激光?
LASER 是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缩写。激光产生的能量在 电磁光谱(图 1)中的光部分内或附近。能量由 一个叫做受激辐射的原子过程放大到极高的程 度。这里的术语“辐射”经常被误解,因为该术 语也用来描述放射性材料和电离辐射。然而,本 书中辐射一词是指能量转换。能量通过传导、对 流和辐射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激光的 颜色一般用激光的波长来表述。最常用的激光波 长单位是纳米(nm)。一米等于 10 亿纳米。
2M 类 2M 类激光系统发出可见光谱(400-700nm), 对无助观察来说一般人的反感反应可使眼睛得 到保护。然而,如果用特定的光学辅助观察可 有潜在的危害。
3 类(中等功率) 3 类激光系统在直接和镜面反射条件下观察可 能有害。但一般不是散射危害或燃烧危害。有 2 个亚类,3R 类和 3B 类,如果眼睛被适当聚焦 并稳定,一个 3R 类激光系统在直射和镜面反射 观察条件下有潜在危害,但实际损伤可能性很 小。这种激光既不会造成燃烧危害也不会造成 散射危害。一个 3B 激光系统在直接和镜面反射 观察条件下可能是危险的,但一般不会是散射 或燃烧危害。
管理/程序控制被设计用于补充工程控制措施以 确保激光从业人员得到完全的保护。这些控制 的焦点是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保护设 施,以及与激光操作、维护和服务相关的程序。
工作在 3 类或 4 类激光和系统时需要进行安全 培训。也推荐在一个标刻的、受控制的范围内 操作。对 4 类激光或系统而言,眼睛保护总是 需要的,设备联锁和进一步的安全警报也要采 用 。 对 每一 种 激 光分 类 的 控制 措 施 在 ANSI Z136.1 激光安全使用标准中被完全定义。本文 件为单一最重要的一条关于激光安全使用的信 息,应该是每种激光安全计划的一部分。ANSI Z136 中其它标准包括:
10
z ANSI Z136.2 – 使用激光二极管和 LED 光源光纤通讯系统安全使用
z ANSI Z136.3- 健康护理设施中激光安 全使用
z ANSI Z136.4- 有害评估激光安全测量建 议方法
z ANSI Z136.5-教育机构激光安全使用 z ANSI Z136.6- 户外激光安全使用
ANSI Z136 激光安全标准 最重要和最常引用的激光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 研究院的 Z136 系列激光标准。这些协商标准代 表了激光安全标准,是激光安全计划在工业、 医疗、研究和政府的基础。ANSI Z136 系列激 光安全标准被 OSHA 和许多美国州作为评估激 光有关的职业安全事件的基础。例如,OSHA 在实施“通则条款”时可参考 ANSI Z136 标准。
激光危害
激光束危害 激光产生高强度和高方向性的光束。如果对准、 反射或聚焦到一个物体上,激光将部分被吸收, 会使物体表面或内部温度升高,引起材料的局部 变化或变形。
2
激光对眼睛和皮肤 有潜在的损害
这些性质应用到激光手术和材料加工也会引起 组织破坏。此外对这些受明显热影响的组织, 当激光波长足够短的时候,即在光谱的紫外或 蓝色区域,也会有电化学效应。今天,最高功 率的激光器设计要使在正常操作时的激光辐射 降到最小。较低功率的激光器可发出无害的激 光水平。
如果眼睛不是在一定距离被聚焦,或光束是由 漫散的表面(非镜面)反射,引起损伤需要更 高水平的激光辐射。同样,由于这种眼部聚焦 效果不适用于皮肤,皮肤受到此类波长的损害 很小。
4
非光束危害
除了激光束本身对眼睛和皮肤的直接危害,列 出激光应用有关的其它危害也很重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非光束危害可能造成生命 威胁,例如,触电、火灾和窒息。表 1 列出了 与激光应用有关的潜在非光束危害。由于这些 危害的多样性,雇用安全或工业卫生专业人员 进行有效危害评估是必要的。
激光危害分类
随着人们对阳光和常规人造光源危害的理解加 深,研究成果允许科研人员可以对几乎所有激 光辐射设立安全暴露极限。这些极限通常被激 光安全专业人员看做最大允许暴露(MPE’s) 值。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直接利用 MPE’s 值。在 实验室和工业上百万小时的激光应用经验已经 允许发展激光危害分类或等级的体系。激光器 和激光产品制造商需要证明其激光是四类或危 害分类中的一种,并标识出来。这就允许使用 标准的安全测量方法根据激光或激光系统的种 类来减少或消除意外发生。以下是四种主要的 激光分类的简要描述;
注:以前分类为 3a 类的产品应按等同 3R 类处理。
4 类(高功率) 直对 4 类激光光束对眼睛和皮肤是有危害的, 并可造成散射或燃烧危害,也可以产生悬浮污 染物和有害的等离子体辐射。
8
激光安全员(LSO)
ANSI Z136.1 指出,对 3B 类或 4 类激光或激光 系统,在所有操作、维护和服务环境下,应指 定激光安全员。 这个人应有权威和责任监督和加强激光危害的 控制。这个人也有责任评估激光危害并采取适 当的控制措施。
表 1 与激光应用有关的非光束危害 噪音
X 线辐射 火灾 爆炸 触电
等离子辐射 压缩气体 激光产生的悬浮物 污染物(LGAC)
5
安全标准
有很多激光安全标准,包括联邦和州立的规章 和非规章标准等。
OSHA 标准 有确保安全工作场所责任的美国劳动部的规章 管理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OSHA)中实施。 此时,OSHA 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和综合性的激 光标准。仅有一个在建筑领域覆盖激光用户的 OSHA 标准(29CFR1926)。
3
在这个光谱区内,直射的激光可在视网膜上聚 焦为一个很细小的斑点。如图 3 所示。
要发生最糟糕的暴露事件,一个人的眼睛肯定 是一定距离被聚焦并且直射光束或镜面反射肯 定进入眼睛。视网膜危害区的准直光束进入眼 睛照射在视网膜后会以 100,000 倍聚集。因此, 一束可见的 1 毫瓦/平方厘米的激光将造成 100 瓦/平方厘米照射到视网膜,这是足以引起损伤 的功率密度(照度)。
1类 1 类激光系统被认为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产生可 造成损伤水平的辐射,不用采取任何控制措施 或其它形式的监管。尽管某些一类激光发出很 微弱的无害光束,多数一类激光系统混和“嵌 入”的高功率激光,而高功率激光只有在重要 的安全特点比如联锁被打破或像在服务期有时 做的那样精心绕过的时候才能允许。这种情况 下,系统暂时回复到原始激光分类(需要特殊 的安全程序)。 注:以前分类为 2a 类的产品应按一类处理。
对 3B 类和 4 类激光,应任命一个激 光安全员来监督安全
激光安全员(LSO)根据激光环境要求可以是全 职的或兼职的岗位。此人可来自职业健康和安 全、工业卫生,或类似的安全有关的部门。LSO 也可以是工程或产品部门的一员。任何情况下, LSO 必须有适当的培训以便建立和管理一个激 光安全程序。
LSO 可以履行的责任包括危险评估和规划危险 区域,控制措施和守则发布,批准标准操作程 序(SOP’s)和维护/服务程序,批准设备安装, 激光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推荐和批准个人防护 设施,以及肩负其它管理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