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合集下载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1.实验目的(1)学习用Multisim实现电路仿真分析的主要步骤。

(2)用仿真手段对电路性能作较深入的研究。

2.实验内容实验19-1 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2)静态工作点理论上,由V E=1.2V得:I E=V E/(R E1+R E2)=1mA,I B=I E/(β+1)=16.39uA,I C=βI B=0.9836mA;U CE=Vcc- I C*Rc-V E=7.554V。

实测值I B =13.995uA,Ic=0.9916mA,U CE=7.521V;相对误差分别为14.63%,0.817%,0.438%(3)电压放大倍数理论值r be=1.886kΩ,Au=-14.0565实测值Au=-13.8476,相对误差1.486%(4)波特图观察电压放大倍数为Au=-13.8530,下限截止频率为17.6938Hz,上限截止频率为18.07MHz,带宽为18.07MHz。

(5)用交流分析功能测量幅频和相频特性。

(6)加大输入信号强度,观测波形失真情况。

失真度为31.514%(7)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测输入电阻:U rms=1.00mV,I rms=148nA,则输入电阻R i= U rms/I rms=6.757kΩ;测输出电阻:空载时U oO=14.0mV,带载时U oL=10.6mV,R L=10kΩ,则输出电阻R o=(U oO/U oL-1)* R L =3.208kΩ(8) 将R E1去掉,R E2=1.2kΩ,重测电压放大倍数,上下限截止频率及输入电阻,对比说明R E1对这三个参数的影响。

测得放大倍数Au=-95.2477,下限截止频率为105.7752Hz,上限截止频率为18.9111MHz,带宽为18.9110MHz,输入电阻R i=1.859kΩ。

由表易知,去掉R E1后电压放大倍数变大;上下截止频率都略有增加,通频带变宽;输入电阻变小。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仿真探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仿真探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北京邮电大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仿真探究负反馈对多级放大电路的影响
学 班 姓 学
院:____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____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2009 年 12 月________
第2页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3.负反馈对电路增益的影响分析
如图 8,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根据反馈基本方程式 Ȧv = Ȧ ̇̇ 1 + AF
可知引入负反馈之后闭环增益将减小。 当深度负反馈时, Ȧv = 1/Ḟ 。 深度负反馈时, 由电路图得: Rv = 反馈深度: D = AF ≈ 220 × 0.1k ≫1 R13 + 0.1k R9 R 9 + R13
引入负反馈后电路电压增益稳定性有所改善,具体为:
dAv 1 dA = Av 1 + AF A
可见,稳定性提高了 |1 + AF|倍。
第3页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五、仿真测试 第一部分测试:未接入反馈时电路性能测试
1、电路增益: 如图 3 所示,实测电路中频(1kHz)电压增益 Av = 225.56; 2、频带宽度: 如图 4 所示,频带宽度为 BW = 858.50 kHz; 3、输入输出电阻: 如图 5、 图 6, 中频(1kHz)输入电阻为 R i = 20.00k Ohm, 输出电阻 R o = 4.60k Ohm。 (注: 为与后续带反馈测试形成对比,此处测试的 R i 是从三极管 Q1 看过去的输入电阻。 ) 4、动态范围: 由图 7 估计知动态范围大约为 -10mV ~ +10mV 。 5、稳定性: 由图 8,输入 5mV 变化 20%(即 1mV)时增益变化 1.41 × 10−2 % 。 (注:出于仿真图视 图精度考虑,便于直接观察变化,以输出电压代替增益进行打印。 )

放大电路multisim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multisim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multisim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2. 实验原理放大电路是指用于增大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或功率的电路。

常用的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

本实验以共射放大电路为例进行研究。

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特点是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从集电极取出。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通过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的交点来确定。

3. 实验器材和仪器- 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 电脑4. 实验步骤4.1 搭建电路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中,选择适当的元件并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4.2 设置输入信号为电路添加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4.3 测量输出信号连接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波形。

4.4 计算放大倍数根据示波器上的波形,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然后计算放大倍数。

5. 实验结果将示波器上测得的信号波形截图作为实验结果。

6. 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放大倍数是否符合预期,有无改进的空间。

7.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共射放大电路,并计算出放大倍数。

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相符。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放大电路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8.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从搭建电路到测量输出信号,并计算出放大倍数。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际电路中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放大电路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放大效果。

MOS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实现实验报告

MOS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实现实验报告

MOS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实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MOS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实现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仿真和实现MOS放大电路来加深对MOSFET的理解,并熟悉模拟电路的设计过程。

二、实验原理MOSFET是一种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构成的电流驱动元件。

与BJT相比,MOSFET具有输入阻抗高、功率损耗小、耐电压高、尺寸小等优点。

在MOS放大电路中,可以采用共源共源极放大电路、共栅共栅极放大电路等不同的电路结构。

三、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并计算所需材料参数(参考已知电流源和负载阻抗)。

2.选择合适的MOS管,并仿真验证其工作参数。

3.根据仿真结果确定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4.根据电路需求,设计电流源电路和源极/栅极电路。

5.仿真整个电路的性能,并调整参数以优化电路性能。

6.根据仿真结果确定电路的工作参数,并进行电路的实现。

7.通过实验测量电路性能,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8.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的过程和经验。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及电子仿真软件。

2.实验电路板。

3.集成电路元器件(MOSFET、电阻等)。

4.信号发生器。

5.示波器。

6.万用表等实验设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仿真和实验,可以得到MOS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并进行参数调整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MOS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场合。

因为MOSFET具有较大输入阻抗,所以MOS放大电路可以在输入端直接连接信号源,而不需要额外的输入电阻。

此外,MOS放大电路的功率损耗较小,适用于各种功率要求不同的应用场合。

六、实验心得通过设计、仿真和实现MOS放大电路的实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MOSFET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通过不断调整电路参数和元器件选择,逐步提高了电路的性能。

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我发现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

模电实验-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模电实验-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1.Multisim用户界面与根本操作1.1Multisim用户界面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

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与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根底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 进展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根本操作。

图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局部。

图1-1 Multisim10用户界面菜单栏与Windows应用程序相似,如图1-2所示。

图1-2 Multisim菜单栏其中,Options菜单下的Global Preferences和Sheet Properties可进展个性化界面设置,Multisim10提供两套电气元器件符号标准: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美国标准,默认为该标准,本章采用默认设置;DIN:德国国家标准学会,欧洲标准,与中国符号标准一致。

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要求利用简单的三级放大电路实现对小信号放大1000倍,输入电阻大于等于100千欧,输出电阻限于等于500欧的目的。

二、实验环境Pspice仿真软件。

三、实验过程与分析初步设计:1、初步设计为第一级为共集放大电路,第二、三级为共射放大电路,分两次对信号进行放大。

2、由于输出电阻为500欧,设计第三级R C为500Ω,放大倍数为25倍,射级电阻的目的是保证一定的输入电阻,防止二、三级间损耗过大。

3、第二级放大倍数较大所以设计不带射级电阻,以尽量扩大放大倍数。

但需要考虑到第二级输出电阻不能过大,所以R C不应该过大。

4、第一级应保证足够大的输入电阻,由于共集电路的限制所以暂时没有考虑输出电阻。

5、电源利用正负6V电源。

6、为了使计算方便,三级间的连接方式使用阻容耦合的方式,使其静态工作点不互相影响。

7、利用以上的初步设计计算了电阻,在电阻的选取中主要考虑了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U CE尽量保持在6V左右,以保证较大的放大幅度。

进行仿真:1、仿真过程中放大倍数没有准确的稳定在1000倍,通过调整了一些电阻的值使其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保持了1000(电容的值选取较大)。

2、在输出电阻的测量中没有问题,输出电阻在允许范围内。

3、在测量输入电阻时遇到了较大的问题,比计算中的共集输入电阻小了很多,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最终通过仔细分析交流微变等效电路,发现第二级的输入电阻也对第一级的输入电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当于负载),由于第二级的Rπ较小,所以极大的影响了第一级的输入电阻。

所以通过进一步的调整第二级的I CQ,来改变第二级的Rπ,使输入电阻达到100KΩ。

仿真结果:下面是我设计电路一些主要仿真结果的截图:上图为实验电路图及最终的各项参数上图为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上图为取分贝后的放大倍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分贝值为60,即放大倍数为1000倍上图为输入电阻大小上图为输出电阻四、设计的分析与评价优点:1、该设计静态工作点比较适中,即处于负载线的中点附近,能够放放大较大幅度的电压。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认识并了解Multisim的元器件库;2.学习使用Multisim绘制电路原理图;3.学习使用Multisim里面的各种仪器分析模拟电路;二、实验内容【基本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研究】1.仿真电路如图所示。

2.修改参数,方法如下:双击三极管,在Value选项卡下单击EDIT MODEL;修改电流放大倍数BF为60,其他参数不变;图中三极管名称变为2N2222A*;双击交流电源,改为1mV,1kz;双击Vcc,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电压为12V;双击滑动变阻器,在Value选项卡下修改Increment值为0.1% 或更小。

三、数据计算1.由表中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

可以通过更精细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V E更接近于1.2V.2.电压放大倍数测量值A u =−13.852985 ;估算值A u =−14.06 ;相对误差=−13.852985−(−14.06)−14.06×100% =−1.47%由以上数据可知,测量值和估算值并不完全相同,可能的原因有:1) 估算值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简化处理,如动态分析时视电容为短路,r be =300+(β+1)∙26I E等与仿真电路并不完全相同。

2) 仿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理想情况并不相同,也会影响放大倍数。

3. 输入输出电阻验相同的原因外(不再赘述),还有:万用表本身存在电阻。

4.去掉R E1后,电压放大倍数增大,下限截止频率和上限截止频率增大,输入电阻减小。

说明R E1减小了放大倍数,增大了输入电阻。

四、感想与体会电子实验中,估算值与仿真值、仿真值与实际测量值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通过估算得到大致的判断,再在电脑中进行仿真,最后再实际测量运行。

用电脑仿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及早发现一些简单错误,防止功亏一篑,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材料和制作时间。

但必须考虑实际测量与仿真的不同之处,并应以实测值为准。

MOS管相关仿真实验报告

MOS管相关仿真实验报告

MOS管相关仿真实验报告
一.MOS管共源放大电路仿真(基本要求)
电路如右图所示,
注意:1)设置静态工作点时,调整电位器Rp,使Vd为5~6V.
2)仿真时输出端必须接负载,否则会报错(可以将阻值设为很大的值来仿真开路情况)
放大电路仿真验证设计与仿真要求
(1)电路图
(2)静态工作点:ID、VGs、Vs
得ID=1.34862mA,VGs=2.16362V,Vs=1.41740V
(3)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A
即得电压增益为Av=45.4773
(4)幅频响应曲线:db((vo)(vs:+),测中频增益、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如图,由图可知,测得中频增益为45.5854,上限频率fH=797.844kHz,下限频率fL=33.4688Hz (5)相频响应曲线:Vp(Vo)-p(vs:+)或p(V(vo)/Vvs:+))
(6)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Ri—V(v(i))/I(Vs)
(7)输出电阻的频率响应:Ro—V(V(o))/I(Vs)
(8)非线性失真现象
1)将Rp调整为最大值,做静态分析和瞬态分析,记录静态工作点和波形。

静态分析如下
瞬态分析如下
2)将Rp调整为最小值(不能为0,0是非法值),再做静态分析和瞬态分析,记录静态工作点和波形。

(如果发现没有失真,可以增大输入信号幅值。

)
静态分析如下
瞬态分析如下
由于此时失真不明显,故将输入振幅调至9V得到波形如下
得到明显失真图像。

选做部分
二.MOS管特性曲线仿真任务一:MOSFET输出特性曲线仿真
任务二:MOSFET转移特性曲线仿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lab 仿真实验......................................................................................................................................................- 36 实验一 直流电路............................................................................................................................................ - 36 一、 实验目的........................................................................................................................................ - 36 二、实验内容.......................................................................................................................................... - 36 实验二 直流电路............................................................................................................................................ - 37 实验内容:.............................................................................................................................................. - 37 实验三 正弦稳态............................................................................................................................................ - 40 一、实验目的.......................................................................................................................................... - 40 二、实验内容.......................................................................................................................................... - 40 实验四 交流分析和网络函数........................................................................................................................ - 43 实验五 动态电路............................................................................................................................................ - 45 -
电气工程学院 12 级五班朱蜀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放大电路及 Matlab 仿真实验
电气工程学院五班 朱蜀 2012302540166
模拟放大电路及 Matlab 仿真实验...........................................................................................................................- 1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 2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 11 一、实验目的.......................................................................................................................................... - 11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 11 三、实验步骤.......................................................................................................................................... - 11 四、思考题........................................................................................................................................................................................................................................................ - 15 一、 实验目的........................................................................................................................................ - 15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 15 三、 实验步骤........................................................................................................................................ - 16 思考题...................................................................................................................................................... - 19 实验四 差动放大电路.................................................................................................................................... - 22 一、实验目的.......................................................................................................................................... - 22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 22 三、实验步骤.......................................................................................................................................... - 22 实验五 OTL 功率放大器................................................................................................................................. - 27 一、实验目的.......................................................................................................................................... - 27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 27 三、 实验步骤........................................................................................................................................ - 27 实验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用的测量............................................................................................................ - 29 一、实验目的.......................................................................................................................................... - 29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 - 29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 - 29 实验七 波形发生器应用的测量.................................................................................................................... - 31 一、 实验目的........................................................................................................................................ - 31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 31 三、 实验原理与步骤............................................................................................................................ - 3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