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乘客看一 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 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 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
7.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 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8.在国庆阅兵式上,走在所有受阅方队最前面 的,是由156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如同一人般行进着, 相对于______,队列中每个人都在运动; 相对于______,队列中每个人是静止的。
各点位置如何表示?
有区别
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属于
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B.研究游乐场中翻滚过山车运行速度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
机做参考系,看到 从飞机上落下的重 物几乎是沿直线竖 直下落的,而地面 上的人以地面做参 考系,看到物体是 沿着曲线下落的。 如图所示。
4.参考系的选取原则
(1)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通常选取地面 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是在实际问题 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 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存在。
4.运动的分类与质点的关系 (1)平动:物体上各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既
可以沿直线运动,也可以沿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知识点整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1)定义:研究中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质点的简化条件:①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物体做平动时,各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

2.参考系(1)定义:观察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变化时用来作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特点:①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以观测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②参考系本身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一旦选定后,便假设为不动的。

(化身参考系)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3.坐标系几个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数字、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

1.2时间和位移1.时间(1)时刻t:是指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

例如:第3秒末、第1秒初。

(2)时间间隔△t:是指两时刻间的一段间隔,有长短意义。

例如:前3s、3s内、第3s内、最后1s。

➢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

2.位移(1)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2)三要素:方向、直线、长度。

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位移,速度,力。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位置x: 初位置x1 ,末位置x2位移(位置的变化量):末位置-初位置x: x =x1- x2x绝对值:位移的大小;x正负:位移的方向。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txv∆∆=单位:m/s km/h cm/s 1m/s=3.6km/h(3)速度是矢量。

(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第1讲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第1讲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一物理复习资料第1讲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物体和质点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这是判断物体能否作为质点的惟一条件。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简化问题,便于研究,从而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

这种方法是物理学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具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的区别.2.实际的物体:除了具有质量外,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D.大的物体不可以视为质点[解析]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更不是小球,是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以视为质点,也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这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例2:(2013浙江高一期中)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很小的物体总可以看成质点,较大的物体有时也能看成质点B.分析香蕉球(旋转的足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时,可以把足球看成质点C.研究运动员跨栏时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D.质点是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解析] 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与物体大小无关,所以A错误,D正确;研究香蕉球的轨迹弯曲成因,足球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足球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研究跨栏运动员动作时进行技术分析,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C错误.[答案] D规律总结: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1-1 质点和参考系

1-1 质点和参考系

2. 物体本身线度和它活动范围相比小得很多 (此时物体的变形及转动显得并不重要 。 此时物体的变形及转动显得并不重要)。 此时物体的变形及转动显得并不重要
地 球 上 的 人 看 地 球 地 球 绕 太 阳 公 转
非质点
质点
二、参考系(reference system)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另一物体 作为参考,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作为参考,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
----可否视为质点, ----可否视为质点,依具体情况而定 可否视为质点
可以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的两种情况:
1.物体不形变,不作转动。 1.物体不形变,不作转动。 物体不形变
此时物体上各点的速度及加速度都相同, 此时物体上各点的速度及加速度都相同,其任一点的 运动可以代表物体所有点的运动。 运动可以代表物体所有点的运动。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1 质点和参考系
一、质点 (mass point)
质点
没有体积和形状、只具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经过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理想化的物理模 质点是经过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理想化的物理模 理想化 目的是为了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性质, 型。目的是为了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性质, 暂不考 虑一些次要的因素 .
r
P y
角向
径向
n
τ
P
r
角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极坐标系
自然坐标系
参照系与坐标系的区别 对物体运动的描写决定于参照系而不是坐标系。 对物体运动的描写决定于参照系而不是坐标系。 参照系选定后, 参照系选定后,选用不同的坐标系对运动的描写 是相同的,不同坐标系的分量之间有互换关系。 是相同的,不同坐标系的分量之间有互换关系。

高中物理:第一章 第1、2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题型归纳

高中物理:第一章 第1、2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题型归纳

【典型例题】1.类型一、关于质点的理解例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绕太阳公转的地球B.从北京往上海运动的火车C.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答案★】A、B【解析】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所以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火车的长度相对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的火车可以看做质点,所以B正确;研究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选项C错误;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看其动作,也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总结升华】根据质点的定义,能否将问题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举一反三【变式】如在研究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E.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F.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G.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H.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答案★】ACE类型二、关于参考系的理解例2、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答案★】C【解析】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显然是选择滑板运动员为参考系。

【总结升华】参考系是认为固定不动的物体,以它为参考判断其它物体的运动与否。

举一反三【变式】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仔细看山山不动”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地面B.地面和船C.船和山D.河岸和流水【★答案★】A【变式】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答案★】D类型三、关于坐标系的理解例3、如图甲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解析】本题考查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可以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乙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m),C(100m,-50m),D(100m,100m).【总结升华】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我们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x,y轴的正方向不同,各点的位置也不同.正确建立坐标系是正确描述物体位置的前提.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平直公路上某路标所在处。

《第一章 1 质点 参考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章 1 质点 参考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质点参考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点的观点,明确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参考系的观点,理解其在描述物理运动中的作用。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和选择合适的质点或参考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质点和参考系的观点及选择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和参考系在描述物理运动中的作用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小球、绳子等,用于演示质点和参考系的观点。

3.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质点和参考系的选用。

4.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检测学生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水平。

四、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预习检查与目标导入、新课教学、教室小结、稳固练习。

1. 预习检查与目标导入起首,进行课前预习检查,确保学生对相关观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后,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质点、参考系。

接着,通过展示一些切近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质点和参考系的观点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教学质点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起首,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实际物体,什么是理想模型。

实际物体具有许多特性,如大小、形状、质量分布等,这些特性使得我们在钻研某些问题时感到困难。

而理想模型,如质点,则是对实际物体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的简化模型,它具有一些关键的特性(如质量、大小可以忽略不计),使得我们能够更方便地钻研问题。

(2)接着,介绍如何将实际物体简化为质点。

可以通过讨论火车通过桥梁和隧道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简化为一个质点。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判断依据,如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钻研的问题是否有影响等。

参考系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起首,介绍参考系的观点和意义。

参考系是用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参考体系。

高一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讲 1.1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知识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及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

3,能正确分析和建立坐标系。

想一想:万米赛跑运动员可以看做一个点吗?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一个点吗?一、质点在研究某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质点运动的描述。

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______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①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②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③建立质点概念时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④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问题的性质所决定。

⑤尽管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点,但研究的质点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问题。

例1,( )下面那些可以看做质点?A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 B研究火车从重庆到北京的时间C 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D 研究地球公转E 研究地球自转例2,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D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二、参考系运动的绝对性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样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对参考系的理解:①标准性:用来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任意性: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但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质点+参考系++示范教案

质点+参考系++示范教案

1质点、参考系教学目标1. 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 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质点模型的建立、参考系教学难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依次展示ppt中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或物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出:游泳的人在向前游动、红旗在飘动、滑冰运动员在滑动、飞机在飞行、过山车在轨道上向前行驶。

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在运动。

新课讲授一、机械运动教师: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是机械运动。

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展示下一张幻灯片)教师: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平动、转动和振动。

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教师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运动分别包含了上一张幻灯片中的哪些基本形式?备注:教师展示红旗的图片时可以简单说一下旗面上的点在振动,整体体现波动。

学生讨论并回答对应的运动形式。

教师:即使简单的机械运动,在考虑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时,也变得不那么容易。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对运动的描述变得相对来说简单些呢?教师展示ppt中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对于嫦娥五号登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的运动轨迹,可以不考虑它的形状和大小吗?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只是描述航天器的运动轨迹可以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如果想知道嫦娥五号采样的动作,就不能忽略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二、质点教师提出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对比分析是否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它们看作“点”?教师依次展示图片,由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三幅图中第一种情况均不能忽略形状和大小,第二种情况均能忽略形状和大小。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对刚才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物体有的时候可以看成一个点,有时候不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尝试总结。

教师总结: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当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时,我们就可以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这个点称为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概念辨析】
一、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的特点:
(1)它没有大小和形状
(2)它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3)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
2、可将物体视为质点的两种情况
(1)运动物体的大小跟它与另一被研究的对象间的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时,可将该物体当做质点
(2)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个点运动的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来代表物体的运动,故平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运动性质时,可将它视为质点
3、说明:(1)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来决定的
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在计算运行时间时,可以忽略火车的长度,把它视为质点;但是同样这列火车,要计算它通过黄河铁路大桥所需时间,就必须考虑火车的长度,不可把火车视为质点
(2)一个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以大小而论
例如:在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就不能把原子看做质点;而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就可以把整个地球看做质点
(3)“质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
二、参考系的选取
1、性质:
(1)标准性: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物体做参考系(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乘客是运动的,若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是静止的2、说明: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涉及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
(2)不能选择抽象的物体为参考系,如天空、宇宙、地平线等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4)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对点题组】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3. 2013年9月15日,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试验,验证了该机携带反舰导弹执行对海反舰作战、挂载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作战的能力。

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指挥歼-15起飞下达起飞指令动作的中国航母地勤人员
B.研究歼-15完成着舰动作时的辽宁舰
C.研究辽宁舰从大连航行到中国香港所用时间时的辽宁舰
D..研究歼-15如何折叠机翼时的歼-15舰载战斗机
4.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作为参考系的
5.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
C.若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于所选参考系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考系是静止的
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
6.2011年5月4日深圳大运会首站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

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在东风吹拂下不断飘动着,再看甲、乙两火炬手手中的火炬,如图所示,则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静止的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东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西运动
C.甲火炬手一定向东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西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停止了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西运动
7.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答案精析
【对点题组】
1.【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满足D项的条件,A、D正确;质点是有质量的,它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抽象出来的点,与物体大小没有直接关系,B、C项错。

故选AD。

【答案】AD
2.【解析】选项A、B、C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一样,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可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一样,故可把火车看做质点,选项D正确。

【答案】D
3.【解析】歼-15起飞下达起飞指令动作的中国航母地勤人员的动作和手势对于飞行员来说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做质点;辽宁舰的大小对于歼-15完成着舰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不可以看做质点;研究辽宁舰从大连航行到中国香港所用时间时的辽宁舰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机翼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对于歼-15舰载战斗机的折叠至关重要,不可以看做质点。

【答案】C
4.【解析】选项A中的研究对象是“水”,飞流直下三千尺,故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B中的研究对象是“潮水”,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观察者为参考系,该选项错误;选项C中的研究对象是“轻舟”,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该选项正确;选项D中的研究对象是“国旗”,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

【答案】C
5.【解析】运动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选项A、C、D正确。

【答案】ACD
6.【解析】红旗因东风而向西飘动,甲火炬火焰向西倾斜,则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不动,也可能向东运动,或以小于风速的大小向西运动。

乙火炬的火焰向东倾斜,则乙一定向西运动,且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7.【解析】电梯中的乘客看其他物体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

同理,乙看到甲在向下运动,说明乙相对地
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的比甲更快。

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者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见甲乙两电梯都在向上运动。

【答案】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