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内容:

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记号、还原记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练声

二、新授课

1、老师不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

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老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

(2)老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

(4)老师提问: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第二乐段,注意唱准特殊的节奏型。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8)老师提问:这个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9)学生随伴奏演唱第二乐段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一、二乐句要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第三乐句要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学唱结束句

(1)老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2)学生挥拍演唱结束句的歌谱,注意长音处的时值要唱足。

(3)老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结束句。

7、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节奏对比。

8、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要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9、为歌曲设计伴奏节奏型,并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0、学习F大调

(1)老师结合图式键盘,讲解F大调的基本知识。

(2)老师弹琴,带领学生唱一唱F大调音阶。

(3)听辨“6、7”和“6、b7”两组音,讲解降记号与还原记号。

第二课时欣赏《大海啊,故乡》

教学内容:

欣赏《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的发展。

3、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4、学会发“u”音的口型。

教学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学习“u”音的口型。

2、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3、学生跟这录音哼唱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4、学生跟着钢琴唱一唱第一乐段歌谱,注意节奏、音准。

5、老师提问:在这个乐段中,有一个节奏型被频繁使用,请你们找出来。

6、学生手打恒拍,用“da”读以下节奏:x x x. xx|x x x-|,老师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记法与时值。

7、老师提问:这个节奏型表现了什么?

8、学生跟着钢琴再次唱一唱第一乐段歌谱,并用手画出旋律线。

9、老师提问:第一乐段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画面?

10、学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填词演唱第一乐段,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11、师生合作演唱下面的旋律,注意“u”音的口型。

12、学生分成两组,合作演唱以上旋律,注意两个声部的声音要和谐。

13、学生随音乐试着唱一唱第二乐段,并思考: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在音乐情绪、旋律进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14、老师提问:这首歌曲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这种题材的优秀作品,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15、学生在歌曲的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朗诵《乡愁》,体会歌曲中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三课时唱歌《小螺号》、活动《捕鱼归来》

教学内容:

1、唱歌《小螺号》

2、活动《捕鱼归来》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小螺号》

(1)导入:同学们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

(2)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a)老师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节奏有什么特点?

b)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c)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谱,注意第三句第三小节七度大跳的音准。

d)学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演唱,注意连续十六分音符处咬字要清晰。

e)老师提问:这一乐段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

f)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用有弹性的声音随伴奏演唱第一乐段,注意咬字要清晰、节奏要

准确。

(5)学唱第二乐段

a)老师范唱,并提问:这一乐段有几个乐句?与第一乐段相比,它的情绪、节奏有什么变

化?

b)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每句句尾的长音要唱得饱满。

c)老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d)老师伴奏,学生填词演唱。

e)老师提问:这一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f)学生随伴奏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

(6)老师讲解反复记号1 2 3 4 ,学生思考:歌曲《小螺号》的演唱顺序是什么?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

2、活动《捕鱼归来》

(1)导入:同学们见过渔船回到码头的情景吗?请说一说。

(2)学生分别学习演唱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音乐。海风的演唱时二部合唱练习,要注意声音的连贯和两个声部的和谐;海浪的演唱实际上是一条轮唱练习,要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好像此起彼伏的海浪;螺号的演唱要注意装饰音的运用;渔歌要用自由的速度演唱。

(3)学生根据已有素材创作《捕鱼归来》的情景。

第四课时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内容:

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丰收欢乐而归》,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2、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过程:

1、通过乐曲片段,并思考:这首乐曲是西洋管弦乐曲还是民族管弦乐曲?为什么?

2、老师介绍作品《东海渔歌》和曲作者。

3、分段欣赏——引子

(1)聆听音乐,并思考:领奏乐器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情绪?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2)再次聆听,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它的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4、分段欣赏——A段

(1)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领奏乐器是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2)学生看谱随音乐跟唱主题旋律,并分析它的节奏、速度、力度的特点。

(3)学生随琴用坚定自豪的声音演唱主题旋律,注意长音处的时值要饱满。

5、分段欣赏——B段

(1)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画面?它的节奏、速度、力度有变化吗?

(2)老师提问:这段主题和A段主题有什么联系?

(3)老师弹琴,学生跟唱主题旋律。(强调节奏稳定、每个音要唱得准确而清晰)(4)再次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具有我国民间锣鼓音乐的特点,它的锣鼓节奏是什么?

(5)出示节奏谱,指导学生练习。

1)全体学生分声部练习,要求准确、整齐。

2)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合奏。

3)老师弹奏主题,学生跟着钢琴边唱B段主题边进行节奏合奏。

4)老师弹奏主题,两位学生用鼓演奏,其余学生边唱主题边拍手拍腿进行节奏合奏。

6、完整欣赏

聆听全曲,引子、A段用相应的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表示,B段则随音乐敲击节奏。

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2、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3、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引出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乐章《草原放牧》。

2、学唱歌曲《草原赞歌》

(1)在欣赏乐曲之前,先学唱歌曲《草原赞歌》。这是美术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

题歌。《草原放牧》的主题就是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2)引导学生分辨歌曲调式和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特点:调式是羽调式,结尾音是la。前

两个乐句运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法,除了第一小节不同外,其他部分的旋律都是相同的。

(3)在老师的伴奏下再次演唱。

3、欣赏《草原放牧》的引子和第一部分

(1)播放引子部分,引导学生听辨出由圆号奏出的引子。

(2)乐队简短的引子之后,由琵琶奏出节奏轻松活跃、欢快明朗的“草原姐妹”主题。

(3)引导学生分辨主题与《草原赞歌》的关系。这个主题就是以《草原赞歌》的旋律为

素材改编的,具有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一听到这段旋律就可以使我们联想到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

(4)完整欣赏一遍,听一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5)指导学生为主题编配节奏伴奏。学生可以自由编配。最后老师可出示伴奏节奏谱:X 0 | X 0 | X 0 | X X |。学生随音乐可做声势,前三小节拍腿,最后一小节拍手。或自行设计。也可选用打击乐器演奏。

4、欣赏第二部分

(1)播放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辨它和第一部分在节奏、情绪上的不同,并说一说它好

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2)这段音乐的速度慢了下来。琵琶用轮指的方法奏出了宽广、抒情的“草原”主题,

节奏舒展;双簧管优美的音色与琵琶交相辉映,使人的心情非常平静。接着琵琶的独奏又与乐队的协奏一起,是乐曲的力度增强,逐渐把情绪推向高潮。高潮过后,结束在渐慢、渐弱的声音之中,好像表现了宽广、宁静、一望无际的美丽草原。

(3)出示谱例,指导学生哼唱第二主题

(4)在第二部分的音乐中,除了琵琶的音色之外,双簧管的音色对表现美丽的草原非常

重要,复听第二部分,请学生分辨双簧管的音色。

5、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草原放牧》,引导学生听辨乐曲的两个部分。当第一部分主题出现时可

做声势或打击乐器演奏,第二部分主题出现时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

(2)老师简介琵琶。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了解了“草原小姐妹”的故事。我们要学习她们热爱集体的精神。最后让我们一起演唱《草原赞歌》,用歌声赞美热爱家乡、勇敢保卫集体财产的英雄小姐妹。

第二课时歌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内容:

歌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和谐地演唱合唱部分。

2、能与老师合作表演,用歌声和带节奏的念白“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知道《老鼠和大象》的寓意。

教学过程:

1、编创导入

(1)老师按节奏读歌词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及其节奏的特点。

(2)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老师用响板敲击节拍。

(3)学生用do、re、mi、sol即兴编创一句歌词的旋律,老师先示范,如:

1=C

| | | |

一只很大很大的大象,一步一步走过广场。

(4)指导学生即兴编创第一句歌词旋律并演唱,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老鼠和大象》,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创作的。

2、初听歌曲

(1)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并引导学生听出歌曲唱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学生复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并说出故事的寓意。

3、学唱歌曲

(1)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1)在前面编创的基础上,请学生视唱第一乐句。

2)老师弹琴、学生听唱第二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和六度跳进的音准。

3)第三乐句多是八分音符,可让学生自己视唱,注意五度音程的音准。

4)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谱。

(2)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指导学生填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的词曲对位。

(3)合唱第二乐段

1)指导学生分别视唱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旋律,然后进行合唱,注意音准。

2)第二乐段的节奏舒展,需要连贯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在四小节换气的基础上争取八小节换气,以保持旋律的连贯。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1)复听歌曲第一乐段,引导学生分辨第二乐段中的再现部分。

2)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合唱之后是第一乐段的部分再现。指导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

1)歌词的第二乐段是念白,可引导学生按不同的节奏读,并注意念白的语气及表情。

2)指导学生演唱第三段歌词。第三段歌词的词曲对位是个难点,有的是两个音对一个字如“稳”;有的是两个字对一个音如“着的”;有的是六个音对一个字,如大象的“大”;还有的是四个音对一个字,如春光的“春”等,要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三段演唱歌词,第二段念白。

4、表演小结

(1)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趣味性很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表演。

(2)表演歌曲。可分表演组与演唱组,演唱组还可分领唱、齐唱、念白等多种形式。最后在完整的表演中结束。

第三课时欣赏《哪吒再生》

教学内容:

欣赏《哪吒再生》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哪吒再生》四个部分的音乐在速度、节奏和情绪上的特点。

2、能联想四个部分的音乐表现的情景。

3、能随音乐分辨四个部分。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先引导学生一起讲述哪吒的故事,再讲述《哪吒再生》的故事,引出我们来听一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个故事的。

2、欣赏《金光洞里》

(1)播放《金光洞里》,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情绪及联想到的情景。

(2)老师小结:乐曲开始,扬琴奏出轻轻的震音,缓慢的速度、朦胧的音色把我们带进云雾缭绕的金光洞里。接着乐队奏出了优美、动听的主题,表现了哪吒的师傅把银丹放入用藕作身体、荷叶作衣衫的“人”形中。随着主题多次反复,葫芦里喷洒出金水,荷叶也放射出灿烂的金光。

3、欣赏《哪吒苏醒》

(1)播放《哪吒苏醒》,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音色、情绪及联想到的情景。

(2)老师小结:音乐的速度是中速、缓慢的,随着木琴奏出的一连串固定音型,节奏逐步地紧缩,使我们仿佛看到荷花蕊中冒出一股股青气,粉红色的花瓣徐徐展开,哪吒在抬手、伸腿,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苏醒了。

4、欣赏《师徒相见》

(1)播放《师徒相见》,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情绪及联想到的情景。

(2)老师小结:当哪吒睁开眼睛看到师傅时,音乐出现了悠长、高亢的主题。大跳起伏的旋律,宽广的二二拍和乐队的全奏,抒发了哪吒见到师傅时悲喜交加、感慨万分的心情。

5、欣赏《出发报仇》

(1)播放《出发报仇》,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三连音、情绪及联想到的情景。

(2)老师小结:这段音乐表现了哪吒要出发报仇,临别前,师傅送他一对风火轮和一只火尖枪。这时音乐转入急板,速度渐快,随着三连音短促、强烈的节奏,表现了哪吒奋发操练、为民除害的决心。特别是音乐中加入了中国戏曲中的板鼓,增加了紧张的气氛,表现了哪吒直奔东海龙宫去报仇的急切心情。

6、完整欣赏

(1)老师准备两份表现《哪吒再生》四个部分音乐不同情景的图片。全班分成两组,每组选派一个代表随音乐的顺序在黑板上贴图,然后进行评价。

(2)完整播放《哪吒再生》视频,学生安静地欣赏。

7、聆听小结

(1)再次完整播放《哪吒再生》,请学生用伸出手指数的方式分辨四个部分的音乐。

(2)老师针对学生的听辨做简单的小结。

第四课时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教学内容:

唱歌《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教学目标:

1、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2、认识倚音记号,并准确演唱。

3、能复述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生共同讲解寸株待兔”的歸,引出课题《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1学唱歌曲

(1)感受情绪

1)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

2)学生对优美、欢快情绪的音乐体验较多,对诙谐情绪的音乐作品接触较少,可从歌曲的倚音和叙事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诙谐的情绪。

(2)初步学唱

1)跟老师听唱前两个乐句。提示第一乐句的倚音,以及第二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与顿音的演唱。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三、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每个乐句中有两个旋律完全相同的乐节。指导学生自己视唱,提示十六分音符对应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以及倚音和波音的演唱要准确。‘

3)跟老师听唱第五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5)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地按反复跳越记号演唱。

3、处理歌曲

(1)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注意分句。歌曲可分为五个乐句。前四个乐句都有四小节,一乐句一换气。第五乐句是扩充乐句,六小节,可在第二小节后换气。整首歌曲要唱得连贯、诙谐。

(2)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表现出老农夫开始的得意和后来的失望等情绪。

(3)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演唱时要注意表情和声音的特点。

4、表演小结

(1)在唱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表演,每组可有演唱、表演。师生评价。

(2)最后,挑选一些表演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全体同学演唱结束音乐课。

第三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唱歌《我们的田野》

教学内容:

唱歌《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田园意境之美。

2、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夔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3、认识连线这一音乐符号,了解其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1、图片导人

老师展示一些风景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

2、初步聆听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中描写了哪些田园风光?

(2)老师介绍作曲家张文纲。

(3)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3、学唱歌曲

(1)学生跟琴视唱歌谱。

(2)老师提问:前两个乐句开始处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3)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后半拍起唱:0 3 5 3、0 5 1 1。先将“0”唱成“嗯”做铺垫,即:嗯 3 5 3、嗯 5 1 1,熟悉后,在心中默唱“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谱,注意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5)老师提问:第二乐句的尾音与其他乐句的尾音的时值有什么不同?

(6)老师介绍连线的概念:连线有两种,一是连接相同音高的连线叫作延音线;二是连接不同音高的连线叫作圆滑线。

(7)学生随琴画拍演唱歌谱,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延音线和圆滑线,并感受它们的不同作用。

(8)学生填词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声音要连贯、吐字要清晰,以及起唱的节奏要准确。

(9)老师提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听呢?

(10)学生面带微笑、用逄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11)学生跟琴自学后四段歌词

(12)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的五段歌词,注意反复跳越记号。

(13)学生为歌曲设计其他的演唱形式,并表演。

第二课时唱歌《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

唱歌《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并能够正确使用于演唱。

2、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歌词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了解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

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学生边聆听维瓦尔第的《四季》组曲中的《春》边进入教室,感受欢快活泼春之气息。

2、学唱歌曲

(1)老师提问:,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乐句?(引出第二乐段)

(2)学生跟琴唱一唱第二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3)老师讲解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

(4)学生跟琴唱一唱第二乐段的歌谱,注意顿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重音要唱得强有力,并思考:这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5)学生跟琴演唱第二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声音要有弹性、吐字要清晰。

(6)学生视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并思考: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异同?

(7)学生跟琴演唱第一乐段的歌谱,注意“2 0 3 0 4 0 5 0 | 3 0 1 —”处的八分休止符。并思考:这两个乐句与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有什么不同?

(8)学生跟琴演唱第一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9)学生为第一乐段设计力度变化。

(10)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注意强弱变化。

(11)学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记号。

(12)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词,注意反复跳越记号,以及情绪变化。

3、表现歌曲

(1)老师介绍歌曲:《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2)老师介绍“梯里通巴”的含义是“快来吧、快快来吧”的召唤声。

(3)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要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

(4)学生在歌谱的X 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5)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并在X X处拍手。

4、拓展欣赏

欣赏童声合唱《春之声圆舞曲》,再次感受春天原野上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第三课时活动《田园随想》

教学内容:

活动《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风景的多种

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

2、根据学生的想象,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风景。

3、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培养学生与音乐与生活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2、欣赏油画《干草车》。

(1)老师提问: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2)师生共同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

(3)老师提问:你有其他表现田园景色的美术作品推荐给大家吗?

(4)学生讨论:哪种意境的音乐可以与这样的美术作品意境相符合?

3、欣赏《间奏曲》

(1)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首乐曲描绘了什么画面?

(2)老师提问:这首音乐作品与《干草车》的意境一致吗?可以配乐赏画吗?为什么?

(3)老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音乐作品也具有这种意境?

4、唱歌《我的家园》

(1)老师范唱《我的家园》,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2)老师介绍《复兴之路》,并观看《复兴之路》视频片段。

(3)学生视唱《我的家园》歌谱,注意四度、五度大跳的音准。

(4)学生填词演唱歌曲,注意用稍慢的速度、连贯的声音演唱

(5)老师提问:这首歌曲与《间奏曲》在音乐风袼上有什么不同?

5、朗读《麦哨》选段八

(1)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生为文章选择配乐进行配乐朗诵。

(3)学生试一试在《间奏曲》或《我的家园》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文章。

配乐朗诵与无配乐朗诵有什么不同?

(4)学生分组讨论

6、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哪些艺术形式表现田园风景。(如舞蹈、雕塑、影视等)

7、学生分组讨论并表演,用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为大家描绘一副田园风光的美景。

第四课时音乐实践

教学内容:

1、小小作曲家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法创编旋律。

教学过程:

1、小小作曲家

(1)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两条金鱼有什么不同?

(2)老师提问: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创作中也会出现,你们知道这种创作手法的名字吗?

(3)老师介绍“同尾换头”的相关知识。

(4)学生用“同尾换头”的手法完成下面的旋律,并唱一唱。

1=C

中速优美的

3 5 1 |6 - 5 |6 5 3 |2 - - |

( | | | |)

第四单元山乡牧童

第一课时唱歌《牧童》

教学内容:

唱歌《牧童》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牧童》,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认识升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唱准“#4”。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

2、初步感受歌曲《牧童》

(1)老师简介歌曲,学生龄听录音,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词内容。

(2)整体聆听歌曲,设计手尖轻拍桌子或双手拍腿的声势动作,随音乐參与,熟悉歌曲旋律。

节奏设计:

X X X、0 X X、X X X|X X X|。

(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结束句是哪个乐句的变化重复?

3、学唱歌曲

(1)学唱高声部

①学生画拍视唱髙声部歌谱.注意音准和切分节奏。

②学生跟琴完整演唱高声部歌谱.注意反复记号。

③学生跟琴演唱高声部第一段歌词,声音要轻巧、明亮,切分节奏的力度稍强,要唱得稍连贯一些。

④学生跟琴演唱高声部其他两段歌词。

(2)学唱低声部

①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在歌曲的哪个地方加入了低声部合唱?

②学生边看谱边聆听录音,并思考:低声部旋律与高声部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它的节奏是否与高声部节奏完全相同?

③学生画拍视唱低声部歌谱。

④老师讲解升记号,并指导学生练习演唱两组音:2―4;2—#4,注意#4的音准。

⑤学生跟琴演唱低声部歌谱,注意#4的音准。

⑥学生跟琴演唱低声部三段歌词,声音要轻巧、明亮,注意切分节奏。

(3)和声音程合唱练习

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合唱以下两个练习,注意两个声部的音准和声音的和谐。

(4)合唱歌曲

①与老师合作演唱,即全体学生唱低声部,老师唱高声部。

②与录音范唱合作演唱,即全体学生随录音范唱演唱歌曲,合唱时都唱低声部。

③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二部合唱。在练习中老师随时提出演唱要求,指导学生唱好歌曲。

④为歌曲加上设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边唱边表演。

第二课时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内容:

1、欣赏《牧童短笛》

2、认识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熟悉作品音乐主题。

2、了解贺绿汀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1、复习演唱歌曲《牧童》。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1)学生聆听全曲,并思考: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是独奏还是合奏?说一说乐曲带給你的整体情绪体验。可以提供一些表情术语供学生选择,如:恬静、优美、庄严、活泼、抒情、欢快等。

(2)学生聆听全曲,在老师的引导下,听辨乐曲结构,即整首乐曲由几个乐段組成,说说判断的理出。可以釆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乐曲的结构。

3、对比聆听乐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引异学生找出音乐的变化。设计符合第二乐段音乐特点的声势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也可以编创固定的节奏型,随音乐拍击参与表现。

4、对比聆听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先从听觉上感知两个乐段音乐的异同,再出示两个乐段旋律片段,随琴唱一唱曲谱,比较旋律的异同。

5、简介中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变奏的创作手法。

6、随琴哼唱第一乐段音乐主题,并熟记。

(1)揭示乐曲名称,认识曲作者贺绿汀。

(2)学生带问题看教材中的音乐故亊《贺绿汀与〈牧童短笛〉》。设问:《牧童短笛》创作于哪一年?贺绿汀当时创作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原因是什么?《牧童短笛》作品名称的由来?

(3)师生就上面的问题交流探讨,了解作者及乐曲的创作背。

8、完整聆听乐曲,第一、三乐段随音乐用“啦"演唱主题参与表现,第二乐段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参与表现。

第三课时唱歌《村晚》

教学内容:

唱歌《村晚》

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教案

小学音乐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笛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已经有所成熟,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实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实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实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动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使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仅仅凭听觉上的经验实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所以老师能够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能够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别。

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手挽手 教学内容 学唱《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重音记号“>” 教学目标 1.“阳光牵着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们衷心祝贺“祝你快乐”,向“海峡两岸小朋友”问声好。人们的友情传递、表达,莫过于音乐。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3.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材分析 1.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 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乐曲首先以主题旋律的最后4小节为引子,乐队齐奏:然后出现了完整的主题:贯串于主题的前半拍休止的弱起节奏,使音乐更显活跃,富有动力。这一主题通过配器的变化反复一次。这一部分的副题,节奏较为舒展,旋律线条作上下回旋,富有歌唱性。巧妙的是,副题开始的两个音与主题起始相同,但节奏增长,使主、副题之间衔接自然:在主题再次反复后,进入抒情、优美的中段,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最后,乐曲再现主题,在欢乐、酣畅的气氛中结束。 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 2.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 台湾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首歌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 歌曲基本上由两个段落构成。 第一段采用较短的句式,旋律的重复以及切分和八分休止的节奏,显得活泼、轻快。这里看似对景物的描绘——艳阳、白云、七色彩虹,采用写实的手法,实质上是借物抒情,表现了孩子们纯洁无邪的快乐心情,同时也为第二段中虚拟的“七彩桥”作了铺垫。 第二段是歌曲表现的主题所在,以化实为虚的手法倾吐了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渴望友谊交流的强烈愿望。旋律的前半部分包含两个气息悠长的句子,每句为8小节: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

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傲游大洋洲 一、教学内容 1、学唱《剪羊毛》 2、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 3、欣赏《毛利欢迎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歌,了解大洋洲有代表性的音乐,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能用诙谐、欢乐的声音演唱《剪羊毛》 3、用优美的歌声学唱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 4、欣赏器乐合奏《剪羊毛》和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特点 5、欣赏毛利歌曲《毛利欢迎你》,了解新西兰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剪羊毛》和《瓦尔森·马蒂尔德》 难点: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和八分附点音符节奏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剪羊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 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 谜底(剪刀)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节奏。 师:剪刀不仅可以剪东西,而且还可以剪出节奏,请看下面这些节奏,你会读吗?(ppt出示节奏)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小剪刀的节奏。 2、课题延伸(领略澳大利亚风景)师:今天老师要带着这把小剪刀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看看剪刀在那个国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播放ppt 师生讨论 3、进入主题——《剪羊毛》 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澳大利亚草原的美景来听听这首《剪羊毛》的旋律,想想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聆听第一遍)(1)认识休止符 (2)学唱歌词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音乐教学目标与任务: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音乐论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 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教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 )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让同学们表演。

教学设计 《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设计 1.第一段歌词 1-8小节:双手叉腰,右脚踏出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脚后跟着地,同时右腿屈膝。然后再做反方向。共2个八拍。 9-12小节:往左前方轻轻跑几步,做捡东西的动作。 1个八拍。 13-16小节:身体转向右边屈膝,双手扣在一起,头轻轻摇。1个八拍。 17-20小节:双手做捂篓动作,屈膝,小碎步,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头随身体转动。1个八拍。 21-24小节:屈膝,先抬左脚双手在左边打开,后做相反的动作。1个八拍。 25-30小节:双臂在头两侧,掌心相对左右摇摆。1个半八拍。 2.第二段歌词 31-38小节:动作同1-8小节。 39-46小节:双脚分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摇摆。2个八拍。 47-54小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手转圈跳。2个八拍。 56-61小节:做提篓动作,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跳跃动作。1个半八拍。 3.结束句 身体向左前方,右脚尖点地,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1个八拍。然后向反方向做一个八拍。 教学过程 1.先教分解动作 2.然后跟随录音跳舞 3.可选优秀者做表演 4.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材分析 《丰收欢乐而归》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1)黎明时的海洋。(2)渔民出海捕鱼。(3)战胜惊涛骇浪。(4)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丰收欢乐而归》由三个部分组成: 1.乐曲开始:在弦乐震音和扬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扬的、节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海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向往北京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二、唱歌:《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北京的路》三、创编:编节奏 四、音乐知识与相关文化:合唱马头琴 教学目标 一.在了解北京相关文化的基础上,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二.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能随着音乐律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乐)曲的情绪。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四.在创编节奏的实践中学会互相配合,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材分析 "游北京"是一首编创的歌谣,分为三段,共12句。歌谣描绘了被禁的美丽景色、风味小吃、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通过有节奏的诵读歌谣,让学生更热爱北京。《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是一首以藏族民间音调为素材写成的单乐段歌曲。其曲调热情、纯朴、优美抒情,并间有舞蹈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充分表现了藏族同胞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学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体味音乐做描述的京韵文化,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北京童谣》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琴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三、谈谈北京,激发情感 1、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谈谈在北京的见闻或者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特色小吃、现代建筑。 3、跟着老师读一读儿歌《游北京》,加上快板打节奏。 4、请学生当小导游,上台表演《游北京》 5、布置作业:要求课下邀请好朋友一起合作练习快板表演《游北京》,要背词,加动作。 四、歌曲教学,体验情感。 1、师:从刚才看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北京现在的交通非常的便利,道路四通八达,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曲《北京的路》。 2、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复习切分音节奏,用笔画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型,并唱一唱。 4、视唱歌谱,介绍前倚音的知识,并唱一唱歌曲中有前倚音的旋律。 5、师生接龙按节奏朗读歌词。 6、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纠正学生已唱错的地方。 7、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8、听琴练唱第二段。 五、歌曲处理 复听范唱,听听这些小朋友是用什么样的歌声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讨论总结出歌声应轻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1课歌唱祖国 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内容: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聆听《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1、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四、聆听《歌唱祖国》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第二课时《采一束鲜花》 教学内容: 演唱《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视唱部分: (1)、视唱在G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和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五度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不讲名称)。 (4)、在教师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和G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5)、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3、练耳部分: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分析: 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2-02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

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 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 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 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 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如有挂图,最好实物展出更佳)。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 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 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 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 (该知识在五年级教材中),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样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水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加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1>歌曲的情绪特点? 4、学唱歌词: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口风琴辅助练奏) 6、有情绪地演唱。 7、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口风琴练奏,为歌曲《采菱》伴奏。 <1>分小组创编,谱例记录,打击乐器表现,口风琴练奏,教师指导。 <2>小组展示,为歌曲伴奏。 <3>合奏展示,为歌曲伴奏,使歌曲推向高潮。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 第一课水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加小结: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 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教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 )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让同学们表演. 教学设计 《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设计 1.第一段歌词 1-8小节:双手叉腰,右脚踏出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脚后跟着地,同时右腿屈膝.然后再做反方向.共2个八拍. 9-12小节:往左前方轻轻跑几步,做捡东西的动作. 1个八拍. 13-16小节:身体转向右边屈膝,双手扣在一起,头轻轻摇.1个八拍. 17-20小节:双手做捂篓动作,屈膝,小碎步,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头随身体转动.1个八拍. 21-24小节:屈膝,先抬左脚双手在左边打开,后做相反的动作.1个八拍. 25-30小节:双臂在头两侧,掌心相对左右摇摆.1个半八拍. 2.第二段歌词 31-38小节:动作同1-8小节. 39-46小节:双脚分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摇摆.2个八拍. 47-54小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手转圈跳.2个八拍. 56-61小节:做提篓动作,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跳跃动作.1个半八拍. 3.结束句 身体向左前方,右脚尖点地,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1个八拍.然后向反方向做一个八拍. 教学过程 1.先教分解动作 2.然后跟随录音跳舞 3.可选优秀者做表演 4.课后反思: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案

第3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从语言入手,感受、把握切分节奏的节拍重音,掌握切分节奏的读法。 2、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土风舞》和《红叶》,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与美感。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秋》的第三乐章,熟悉音乐主题。 4、跟随老师的歌声或琴声,用击拍的方式识读《我和你》的乐谱。 二、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2、学会二声部合唱《红叶》。 3、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4、识读《我和你》乐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新的节奏型“X X X”。 2、能用歌声表达不同情绪的歌曲。 3、熟记《秋》的音乐主题。 4、熟读《我和你》的乐谱。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课前准备:收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叶》。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复习《秋天》引出学习《红叶》这首歌。 (三)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跟琴轻轻哼唱歌曲。 5、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组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9、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四)拓展。 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1、分组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创编动作。 2、汇报表演。 3、师生评价。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土风舞》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红叶》。 要求: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导入新课。 1、忆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土风舞》。 (四)学唱新歌。 1、听一听。 初步聆听《土风舞》。(感受歌曲的情绪)(1)它描写了秋天哪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学科: 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一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一、导入1、提问: “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那么没看见过大海的同学,你们心目中大海是怎样的呢?” 2、请学生欣赏海景。 课件展示海景图片,“这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海景,你想去看哪个海?” (通过听、说、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好奇和热爱之情。 )二、学唱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 歌曲中唱了什么?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 提问: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学唱第一乐段(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 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 应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心情?(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 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他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么?(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 清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4)老师讲解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三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8)学生随伴奏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内容: 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记号、还原记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练声 二、新授课 1、老师不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 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老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 (2)老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 (4)老师提问: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第二乐段,注意唱准特殊的节奏型。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8)老师提问:这个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9)学生随伴奏演唱第二乐段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一、二乐句要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第三乐句要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学唱结束句 (1)老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