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片式元器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精选】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精选】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电子元器件也不例外,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整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关系。

微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和扁平式元件和机电组件、片式半导体分立器件等。

微电子指采用微细工艺的集成电路,随集成电路集成度和复杂度的大幅度提高、线宽越来越细和采用铜导线,其基频和处理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电子线路中其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必然要有相应速率的处理速度,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功能。

因此,需要通过整个设备及系统来分析元器件的发展。

表1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上述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是2001年提出来的,但近年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和系统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已经到来,同时,量子技术有了突破,信息技术有可能进入“量子化时代”。

智能化已经到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可以发现,智能化家用电子及电器,如智能电视机、电灶具、电热水器等;智能化终端如手机、手表式终端等,智能化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公交系统等,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这些变化也可以从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框图构成来分析对电子元器件的新要求:1)指挥控制系统--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高速,大容量的集成电路,计算芯片已经渗入到各种系统和产品中。

整机采用双核、四核,八核以至更多的芯片并行,以加速运算速率的智能化处理。

2)信息采集系统--以传感器为代表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但是目前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瓶颈,对其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靠性等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片式元器件设备研发制造方案(一)

片式元器件设备研发制造方案(一)

片式元器件设备研发制造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片式元器件设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当前市场上的片式元器件设备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效率不高、精度不均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升级的产业要求。

因此,通过产业结构改革,研发制造具有高性能、高效率的片式元器件设备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所涉及的片式元器件设备,主要基于先进的机械电子和微电子技术,通过精密的软硬件控制,实现自动化、高效化的片式元器件制造。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通过高精度的机械手臂和传感器,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减少人力成本。

2.利用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对金属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形成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片式元器件。

3.通过微电子技术,将芯片和微型组件集成到片式元器件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高效能。

4.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精度。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当前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明确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设备设计方案规划和初步设计。

3.技术研发:进行软硬件开发、实验验证和优化。

4.样品试制:根据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试制出第一批样品。

5.样品测试:对试制出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验证,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6.批量生产:通过上述步骤后,进行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半导体封装等行业,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片式元器件设备的制造和升级。

五、创新要点1.结合机械电子和微电子技术,实现片式元器件制造的全自动化和高效化。

2.利用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3.将芯片和微型组件集成到片式元器件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高效能。

4.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进一步优化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六、预期效果1.提高生产效率:本方案采用自动化和高效化的制造方式,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可减少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支出。

片式电感元器件

片式电感元器件

片式电感元器件片式电感元器件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效率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片式电感元器件的核心部件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线圈,其形状呈片状,因此得名。

片式电感元器件主要用于电路中对电流和磁场进行调节和过滤。

它能够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对电流的调整。

同时,它还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和滤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片式电感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线圈电感元器件相似,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材料,使得其性能更加优越。

片式电感元器件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电感值,能够在电子设备中实现更高的功率传输和更好的信号过滤效果。

同时,片式电感元器件还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小的体积,能够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体积轻巧和高效率的要求。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片式电感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通信设备中,片式电感元器件能够有效地过滤信号中的杂波和噪声,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在电源供应模块中,片式电感元器件能够实现电流的稳定调节,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

在汽车电子领域,片式电感元器件能够实现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片式电感元器件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其他模块,如功放、音响、数码产品等。

它能够实现对电流和信号的精确调节和过滤,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片式电感元器件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近年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片式电感元器件在无线充电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实现对电能的高效传输和转换,为无线充电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总之,片式电感元器件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小巧、高效和可靠性使得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片式电感元器件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还会进一步拓展,为电子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当前单片机的类型及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当前单片机的类型及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当前单片机的类型及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一:单片机类型(1):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1、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阶段,2、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2): 常用单片机芯片简介1、STC单片机STC公司的单片机主要是基于8051内核,是新一代增强型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速度快8~12倍,带ADC,4路PWM,双串口,有全球唯一ID号,加密性好,抗干扰强。

2、PIC单片机:是MICROCHIP公司的产品,其突出的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精简指令集,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有较强的模拟接口,代码保密性好,大部分芯片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储器的芯片。

3、 EMC单片机:是台湾义隆公司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与PIC 8位单片机兼容,且相兼容产品的资源相对比PIC的多,价格便宜,有很多系列可选,但抗干扰较差.4、ATMEL单片机(51单片机):ATMEl公司的8位单片机有AT89、AT90两个系列,AT89系列是8位Flash单片机,与8051系列单片机相兼容,静态时钟模式;AT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结构、全静态工作方式、内载在线可编程Flash的单片机,也叫AVR单片机.5、PHLIPIS 51PLC系列单片机(51单片机):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是基于80C51内核的单片机,嵌入了掉电检测、模拟以及片内RC振荡器等功能,这使51L PC在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的应用设计中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6、HOLTEK单片机:台湾盛扬半导体的单片机,价格便宜,种类较多,但抗干扰较差,适用于消费类产品。

片式固体钽电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片式固体钽电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片式固体钽电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片式固体钽电容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采用固态钽作为正极材料,相比传统的电解式铝电容,片式固体钽电容具有更高的电容密度、更低的ESR值、更好的抗漏电流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通过对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其在电子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1. 引言部分将介绍固体钽电容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3.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片式固体钽电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希望通过对这一电子元件的全面介绍,让读者对片式固体钽电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发展前景,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洞察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启发和参考,推动片式固体钽电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正文2.1 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部分:片式固体钽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固体电容器的电荷存储和释放。

在片式固体钽电容中,其基本结构包括钽质阳极、氧化层作为介质和导电性良好的负极。

当电压施加在钽电容上时,电荷会在钽电容的阳极和氧化层之间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钽电容的阳极通常由纯钽制成,由于钽金属的高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使得钽电容具有较高的容量、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氧化层在片式固体钽电容中起到重要的电介质作用,它能够阻止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荷直接接触,从而确保电容器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片式固体钽电容的原理是通过在钽质阳极和氧化层之间存储和释放电荷来实现电容效应,从而实现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功能。

PCB行业行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PCB行业行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PCB行业行业面临的机遇分析一、PCB行业行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产业支持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PCB作为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 其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印制电路板行业作为电子产品的基础产品,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先后通过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政策方针,把PCB行业相关产品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2019年10月,根据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频微波印制电路板、高速通信电路板、柔性电路板、高性能覆铜板等)等电子产品用材料”被列为“鼓励类”发展产业。

国家政策的扶持将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PCB行业的发展,助力电子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国内PCB行业将借此契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2)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印制电路板的下游行业广泛,包括工业控制、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设备、军事航空、医疗器械等。

广泛的应用分布为印制电路板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降低了行业发展的风险。

下游领域对PCB产品的高系统集成、高性能化的要求推动了 PCB产品不断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演进升级;另一方面,PCB行业的技术革新为下游领域产品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以及5G网络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及商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高,汽车电子化程度、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不断发展,上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PCB应用行业的技术革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PCB行业带来新机遇,为PCB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电子元器件科技发展动向及新兴应用趋势

电子元器件科技发展动向及新兴应用趋势
片式 元 件 也 在迅 速小 型化 目前 C P U " 的制 造 工 艺
1 . 1 . 2 日本— — 电子 工业 界 的联盟 合作 主 导 长 期 以来 . 日本 电子工 业 界一 直重 视元 器件 的
基 础研 究 以及 中长期 的研究 和 开发 日本 的 电子 元
件 厂 商普 遍 与 企业 结 成 联 盟并 制 订 5 ~ 1 0年 基 础 研
电 子 产 品 可 靠 性 与环 境 试 验
2 0 1 3拄

基础 领域 的科 技发 展 。 美 国是 传 统 电子 元件 强 国 .2 O世 纪 9 0年 代 中
1 . 1 . 4 韩 国— — 龙 头企业 为 核心 的生产 带 动 韩 国拥 有 全 球 闻 名 的 元 器 件 制 造 企 业 三 星 集 团 在 2 0 1 0年超 越 惠普 成 为全 球 销售 额 最 高 的 I T
1 . 1 . 1 美 国—— 政 府 展 .美 国政 府 就 曾拨 款 7 0 0 0
万 美元 .实 施 了一项 旨在开 发无 源集 成 和多 芯 片组
企 业 后 .三 星 电 子 2 0 1 1年 的 销 售额 达 1 4 8 6亿 美
熟 ,电子元 件科 技正 步人 以新 材料 、新 工艺 和新 技
术 带动 下 的产 品更新 升级 和深 化发 展 的新 时期 。电
7个 重 大 计 划 之 一 。政 府 和 军 方 的 高 度 重 视 和 投
入 .是 美 国元 器件 科技 一 直能 够保 持 国际领 先 的重
要原因。
子 元器 件 由原来 只 为适应 整机 的小 型化 及其 新工 艺
理 极 限 .对 于 半导体 制 造未来 的技术 发展 .超越 摩

ship片式元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hip片式元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hip片式元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撰写:概述片式元件是指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的电子元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片式元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片式元件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探讨,并深入了解片式元件的应用领域。

同时,我们也将对片式元件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展望片式元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片式元件的特性、功能和应用,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电子设备中的片式元件在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从片式元件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深入探讨其各个方面,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示片式元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将对片式元件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的剖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景式的片式元件发展图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们可以对片式元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正文部分对片式元件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结论部分总结了片式元件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并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探讨。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在文章一开始对读者进行引导,通过简要介绍片式元件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可以对片式元件的定义进行简要解释,说明其在电子领域的重要地位,并简要介绍片式元件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对片式元件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在2.1片式元件的定义和分类部分,可以先对片式元件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其根据功能和特性进行分类。

可以以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几种常见的片式元件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片式元器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27T15:52:15.8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王娟
[导读] 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等终端产品在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通过以Internet为核心的全球网络已经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型片式元器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王娟
37011219890xxxx940 250101
摘要:当今片式元器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促进了电子设备向轻薄短小,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等终端产品在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通过以Internet为核心的全球网络已经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型片式元器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型片式元器件;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应用
1、前言
计算机主板,调制解调器,服务器亦大量采用片式元器件和SMT,以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进而发展到包括运载火箭,卫星通信,卫星定位,导航,雷达,电子对抗等新型电子装置在内的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尖端技术领域也普遍采用片式元器件和SMT,片式元器件的更新换代,已成为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现代信息化浪潮的需求,又促进了片式元件的微型化,高频化和高性能化。

2、片式元件的小型化、微型化、复合化
随着片式元器件和SMT,在各类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通用元件自身的小型化乃至微型化,及其复合化与IC的高度集成化相呼应,对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的轻薄短小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片式元件小型化进程中,便携式信息与通信终端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掌上型电脑,移动电话,IC,卡等等,因其高度紧凑的结构要求,促使片式元件由1206、0805向0603、0402甚至0201发展。

0603规格是目前片式阻容元件的主导品种日本村田公司和松下电子部品公司。

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推出,0201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片式电阻器,创下了片式元件微型化的新纪录,标称电容量和电阻值分别为1~1000pF和10W~1MW,无论从元件的制造还是从应用,包括贴片焊接等来看,0201都已趋于极限。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密度装配,元件的复合阵列化无疑是更为有效的一种途径,飞利浦公司、日本村田、京瓷、Rohm公司、韩国三星公司等均能生产0612型,即0603×4个片式多层陶瓷电容排,或称电容阵列/电容网络。

京瓷公司最新改进型为0508,即0402×4个京瓷公司研制的,0408型,即0402×4片式电阻排,较4个0402分立式片阻的实际贴装面积减少32%,松下公司0201型片阻较0402型缩减面积59%,而2个0302型(0201×2)片式电阻排则较4个0402型片阻缩减面积63%,目前0201×4型片式电阻排正在研制中,此外,具有各种功能电路的电阻网络,阻容网络更是层出不穷。

电感器的片式化滞后于阻容元件。

1996年,电阻和电容的片式化率为86%和84%,电感片式化率为52%,移动通信对片感小型化的要求促使塑封绕线型电感尺寸规格降至1008、0806,无外壳卧式绕线型可降至0603,而多层电感器则凭借其结构优势已降至0603和0402。

日本TDK、村田、太阳诱电、TOKO等公司均有0402型面世。

例如,太阳诱电公司推出0402尺寸的HK1005型,MLCI用于PDC制式800/1500,MHz双频移动电话,其中,1.5~10nH低电感量品种用于RF功率放大器取代印刷式微带电感线圈,使1W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体积缩小至
10mm、10mm、1.8mm。

3、片式元件高频特性的改进与提高
传统陶瓷电容器采用1类热稳定型和2类高介电常数型陶瓷材料作为电介质,按照IEC等国际标准规定,其测试频率分别为1kHz和
1MHz,故俗称高频瓷介电容器和低频瓷介电容器。

在线路板插装的电容器引线长度为2~3mm标称电容量为100~1000pF的高频瓷介电容器的固有谐振频率f0为60~200MHz,10pF及更小容量规格为600~1000MHz。

一方面,电容器的使用频段应远低于固有谐振频率,另一方面对于高于1MHz的频率范围,电容器的损耗因子受介质极化,引线与电极集肤效应和电导率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急剧增高,即Q值迅速下降,这就是常规、高频、瓷介电容器在高频特性方面的欠缺。

而使之在高频段应用受到极大局限,早在60年代就出现了将多层陶瓷电容器MLC的芯片用作厚薄膜混合集成电路HIC的外贴元件,并因其无引线结构而被称为无感电容,在相当宽的频段内表现出优良的频率特性,例如
100~1000pF的MLC去掉引线后,f0可提高到100~400MHz,10pF及更小容量规格,f0可高达900~2000MHz。

70年代随着SMT的兴起,MLC 芯片演变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而直接贴装于印刷电路板PCB,极大地提高了电路和功能组件的高频特性。

例如,彩电、录像机用调谐器是较早实现元件全片式化的功能组件,并且对片式电容的高频特性有较高要求。

此后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也需要使用高频特性优良的片式电容对于300MHz以上的射频/微波段,除了f0和Q值外,等效串联电阻ESR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4、精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高性能化
无源元件R、C、L参数的精度对于调整与控制电路参数从而实现设计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过去,对于时间常数,谐振回路等往往需要使用精密级元件,如金属薄膜型电阻器,云母介质电容器等等,因原材料和加工工艺限制价格极高,现在片式矩形固定电阻器是在氧化铝基片上印刷制备RuO2电阻体后涂覆端电极,并逐只通过激光调阻工艺保证其极高的阻值精度,常规品种很容易达到±1%(F)~±5%(J)精度,最高可达±0.1%(B)、±0.25%(C)和、±0.5%(D)。

而对于电容器,电感器两类元件,除薄膜型电感器和电容器本身工艺优势以及云母电容器通过在制造过程中微调容量,可生产精度略高的±2%(G)或±0.25~±0.1pF(±0.2~±0.1nH)规格外,大多数品种精度仅能保证,J(±5%)~K(±10%)或±0.5~±0.25pF(±0.5~±0.3nH)。

1类瓷介电容器尽管有最稳定的温度系数00.3nH)1类瓷介电容器尽管有最稳定的温度系数15~30×10-6℃–1但因制造工序能力所限,高精度规格只能通过检测分选得到因元件参数离散导致电路参数的不确定,而需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所以,在传统元件门类中,微调电容器,电感器和电位器均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随着SMT的发展,微调式元件的片式化面临着更突出的技术难度。

1996年微调电容器的片式化率为40%,而微调电感器和电位器低于这一数字,片式微调元件还存在外形偏大,非标准异型结构不便于贴装等缺点加上高频特性的提高受限,明显不利于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新型激光微调片式电容器和电感器,突破了传统电容和电感精度调整的技术难题。

此外,它还可实现高频LC带通滤波器电路的逐级调整,该种产品采用高频高稳定陶瓷介质材料,调整后维持优良的高频特性,同时具有较低的元件成本和装配调试成
本,适于大批量生产。

5、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片式元件的微型化与复合化,射频频率资源的扩展利用促进了元件高频乃至微波特性的改进和提高,二者共同促进了高精度及高性能新型微调片式元件的发展,各种新型片式元件的出现和改进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新型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移动通信产品的轻薄短小和升级换代,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脉搏,新型片式元件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钢.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传播,2017,09(11):39.
[2]周前柏,王剑博,肖鹏.某型机电综合管理计算机便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通信,2017,06(02):108-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