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3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

关键能力
能力一 学会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2016·上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
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
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
A.重力小、辐射强
B.重力大、辐射弱
C.空气足、水分足
D.空气少、水分少
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 )
A.缺少光照条件
B.缺少大气层
C.地月距离较近
D.日月距离近
通又特殊的行星 及
的影响
2.太阳对地球的 太阳能发电对周边
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的角度理解影响
影响
环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各要素
必备知识
基础认知
名师点睛
1.宇宙 (1)天体: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形 式。
【技巧】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2)天体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 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
2.(2018·浙江 4 月学考真题)2018 年 2 月 8 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 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 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推

区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可见光都可以到达地面,故选C
项。(2) 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纬度相当,排除A;题干中提到ab沿线云
量基本一致,可以推知该区域气象和大气环流状况差异不大,排除B、D两项;
自a至b,该区域海拔大致呈降低趋势,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
答案:(1)C
基础自主梳理
2.运动性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它们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构成天体系统,天 体系统具有不同的级别。
1.普通性 (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 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公转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 性和近圆性的三大特征。所以,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概况 (1)主要成分:太阳是 由 氢 和 氦 组成的巨大的炽热气体球。 (2)能量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 的形式
向周围放射能量。 2.太阳为地球提供 光热 能量
(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
(2)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 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 煤、石油 等矿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图示地貌景观主要是( ) A.流水溶蚀形成的 B.冰川刨蚀形成的 C.风力侵蚀形成的 D.海浪侵蚀形成的
要点归纳探究
3.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22°N~35°N,在30°N~40°N地区, 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40°N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具体 分布如下图所示:
要点归纳探究
(1)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一是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 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二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 水汽的含量大,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较短,日照强度 弱,太阳能贫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

第3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结构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识记—基础梳理]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是宇宙间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地球——普通而特殊的行星(1)八颗行星分类⎩⎪⎨⎪⎧地内行星:A 水星、B 金星地外行星: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理解—要点突破]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2.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解析:第(1)题,考查中国太阳能分布,难度较易。最适宜建太 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即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特点:青藏高原最丰富,其次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四川盆地为 中心最贫乏,其他地区在两者之间。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A 对;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B 错;山东半岛位于东部沿海,C 错; 东南丘陵位于南方地区,D 错。本题应选择 A 项。第(2)题,考查太 阳能的应用,难度较大。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减少了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地面温度不会提升,A 错;其对飞机电子导航影响小, B 错;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产生强光和高热能,会误伤途经飞鸟, C 对;对农作物产量没有影响,D 错。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 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 人稀处
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学法指导】 生命存在条件题目的分析思路 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参照地球生命存在的条 件而降低难度,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如下:
2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答案:C
考法二 综合思维: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开发 3.[2014·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 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2)题。
2020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3讲

南方地区
长,日照时间长
地
理
人
教 版
西北地区
丰富
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 朗
青藏地区
最丰富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 日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
贫乏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 散发,雨、雾天多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类型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
人
教 版
新发现意味着火星表面很可能有液态水活动。据此完成(1)~(2)题。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人 教 版
地 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最可能来自( D )
A.高山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2)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发现说明了( C )
A.人类已经具备移居火星的条件
人 2.太阳对地球的影
教 版
响。
2015·安徽,32~33题 2014·课标Ⅰ,1~2题
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以宇宙探测为背景,考查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 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 有关热点为背景,考查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3.以示意图、剖面图为载 体,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 特点。
理
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
处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
位和跟踪观测;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课件新人教版

材料二 图 1 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图 2 为我国飞船返回舱返 回基地——内蒙古四子王旗。
【问题探究】 探究 1 根据酒泉卫星发射场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场附近的自 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综合思维] 探究 2 试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探究 3 试分析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有利条件。[综合思维] 探究 4 说明海上移动发射的优点。[综合思维]
因为火星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上的温度都有利于生命起源和发展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②③ D.③④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
1.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内部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合适的大气层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2.地球上温度适宜主要取决于( ①日照条件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A.①④ C.①③
)
B.②③
√D.②④
呈弧状,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剧烈的太阳活 动现象
_太__阳__黑__子__
太阳活动___强__弱____ 光球层 出现温度比周围低的黑斑点
的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技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地球 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等。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下 图所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PT课件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 层,B 色球 层 , C 日冕 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 黑子 ,B层的 耀斑 ,
其周期约为 11 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 性。②干扰电离层,影响 短波 通信。③扰乱地球磁场,产 生“磁暴”现象。④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
、 质量 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 液态的水 。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 1.如右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
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 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 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01′ , 自 转 周 期 与 地 球 相 近 , 质 量 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据 此回答(1)~(2)题。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巧学易记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小行星带的位置 “火烧木头灰烬多”,即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 轨道之间。 图示法记忆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出现的层次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指点迷津 (1)光球层用肉眼可以观测到;色球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 用特殊的仪器才能看到;日冕层只有用特殊仪器才能看到。 (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
D.②④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1)“第二行星家园”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其 引力要比地球小,受引力影响形成的大气层厚度比地球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比地球 弱 , 因 而 , 昼 夜 温 差 更 大 。 (2)“ 第 二 行 星 家 园 ” 的 “ 自 转 轴 ” 与 其 公 转 轨 道 平 面 的 夹 角 约 为 66°01′ , 因 而 “ 赤 道 平 面”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3°59′,大于地球的23.5°, 导致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平行的太阳 光线照射到“第二行星家园”这一球形行星上,必然出现太 阳高度的“纬度”差异,行星表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热 力环流”。 答案 (1)C (2)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 (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识记—基础梳理]1.宇宙(1)天体⎩⎪⎨⎪⎧概念: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 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基本天体:星云和恒星(2)天体系统①形成:邻近天体相互吸引,形成的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②层次:图中A 为总星系,B 为银河系,C 为太阳系,D 为地月系。
2.太阳系(1)组成2.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区的中部地区。
[运用—考向通关]༃༃༃(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读下表,完成3~4题。
地球火星质量(地球为1) 1.00 0.11体积(地球为1) 1.000 0.150平均密度(g/cm3) 5.52 3.96公转周期 1 a 1.9 a自转周期23时56分24时37分3. 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无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C.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3.D 4.A [第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质量约是火星的9倍,体积约是火星的7倍,公转周期约为火星的1/2,二者的自转周期最为相近,差别不大,因而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的自转周期相近。
第4题,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主要和地球上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有关;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以及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导致地球上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地球上的温度较为适宜,适合液态水存在。
]如何分析宇宙生命存在的条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5.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解图流程][尝试解答]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识记—基础梳理]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形式黑子:周期约为11年耀斑:激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太阳风活动规律高速旋转的气体漩涡,温度相对较低;带电荷,能产生磁场;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辐射能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对地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高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电磁波扰乱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运用—考向通关]༃༃༃༃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7.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6.A 7.C [第6题,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
第7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低地表温度,故A错;反光板的亮光会使过往飞机的驾驶员眼花缭乱,但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错;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故C对;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关性,故D错。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亚洲B.亚洲和欧洲C.亚洲和北美洲D.欧洲和北美洲9.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8.D 9.C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4个观测站均位于60°N到80°N之间,经度位于166°W到81°E之间,主要分布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①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
②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②地,图2中乙地附近)。
③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④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运用—母题迁移]༃༃༃༃༃[母题示例]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下图示意1961~20xx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0~11题。
10.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11.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10.D 11.D [第10题,该图实质反映的是太阳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题干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概念可知,PAR值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合成的有机物越多。
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的PAR值最高,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第11题,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PAR值较高。
而甲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盆地地形降水丰富,多阴雨天气,PAR值最小。
]༃༃༃[母题示例]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12~13题。
12.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3.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解图流程][尝试解答] 12.B 13.A[迁移应用]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1~2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 B.62%C.70% D.78%。